孩子們進入到小學五年級,數學奧數課程中明確要求需要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我們這裡所說的邏輯問題,通常指的是不是主要靠通過計算來解決的數學問題,而是通過推理來解答的數學問題我們稱為邏輯推理問題。推理問題中的條件繁雜交錯,在解答的過程中必須根據事情的邏輯關係進行合情推理,仔細分析,尋找突破口,並且可以藉助排除法、列表法、假設法,步步深入,這樣才能使問題比較快速的解決。
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結合多年的數學奧數教學實踐,給大家全面分析總結了四條規律如下:
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過程中,每個概念的含義,每個判斷都應該從始至終保持一致,不能改變。
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過程中,對同一對象的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至少有一個是錯的,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個數大於8」和「這個數小於5」是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其中必定有一個是對的,有一個是錯的。
3、排中律。在同一推理過程中,對同一對象的兩個恰好相反的判斷必定有一個是對的,他們不能同時都錯。例如這個數大於8和這個數不大於8是兩個恰好相反的判斷,其中必有一個是對的,一個是錯的。
4、理由充足律。在同一個推理過程中,要確認某一判斷是對的或不對的,必須有充足的理由。
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在思考、分析問題時,都自覺或者不自覺地使用著上面的規律,只是大家沒有去總結。下面卓越麥斯數學小編通過幾道典型的推理問題,帶大家一起來學習如何利用推理的方法來解答邏輯推理類的問題吧。
典型問題1、沈、劉、周三位老師分別擔任語文、數學、外語教師。已知每人只教一門課,另外還知道下面一些情況:A、沈老師上課全部用漢語。B、外語老師是一個學生的哥哥。C、周老是女的,她向數學老師問了一個問題。現求三位老師分別教哪門課程?
經典思路分析:由A知,沈老師肯定不是外語老師;由B可知,外語老師必定是個男的;由C可知,周老師是個女的 ,而且她不是數學老師,所以我們可以判定;教外語的一定是劉老師,沈老師是教數學的,而周老師肯定是教語文的。
典型問題2、甲、乙、丙三個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窗,甲說:是丙打碎的。乙說:我沒有打碎玻璃窗。丙說:是乙打碎的。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謊話,到底是誰打碎的?
經典思路分析:假設是甲說假話,即不是丙打碎的,那麼乙和丙都說真話,是矛盾的,不合理。
假設是乙說假話,那麼甲和丙都說真話,是丙和乙打碎了,是矛盾的,不合理。
假設是丙說假話,即你不是乙打碎的,那麼甲和乙都是真話,所以是丙打碎的。
典型問題3、有紅、黃、藍、白、綠五種顏色的玻璃彈子各一粒,用紙包裹著排成一排,並分別編上號碼。有五個小朋友來猜。A說:第2包是綠彈子,第3包是黃彈子;B說:第2包是藍彈子,第5包是紅單子;C說:第2包是紅彈子,第4包是白彈子;D說:第3包是藍彈子,第5包是白彈子;E說:第2包是黃彈子,第4包是綠彈子。結果,拆開包一看,每人都恰好只猜對了一半,並且每包只有一人猜對。你知道各包分別包著什麼顏色的彈子嗎?
經典思路分析:大家看到這個問題的條件很多,看上去非常繁雜,若把五人說的情況都分別填入表格判斷確十分容易。
以上是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小學奧數課程中的邏輯推理。通過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給大家分享的3道典型應用問題,相信孩子們應該能利用邏輯推理中常用三種推理方法去快速靈活地解答各類主要通過推理來解答的數學應用問題。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判斷問題、推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喜歡的朋友點讚加關注:卓越麥斯數學,歡迎轉發分享並收藏。小編會持續給大家分享更多的原創數學教育領域乾貨,分享更多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