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勁瀟灑,備得吳鎮神韻
筆到意隨,直追文同堂奧
——晚明畫竹名家朱鷺《墨竹圖》卷賞 劉新崗
朱鷺(1553~1632),初名家棟,字白民,號西空居士、青浮子、髯道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工古文詞,尤邃於《易經》。書畫兼工,尤善寫竹,深得宋代文同、元代吳鎮之旨趣,用筆瀟灑,疏密有致,濃淡相間,意出筆就,筆到意隨,韻致灑落,為晚明畫竹名家。生平喜遊名山,登華山樂而忘返,結茅於蓮花峰。朱鷺愛竹、養竹、寫竹,寄竹於情,以竹託己。曾於庭院栽竹,去竹園賞竹,於山野尋竹,朝夕與竹為伴,觀其形,悟其神,深究文同畫竹之機理,遍求吳鎮寫竹之玄妙,常以畫竹、詠竹來抒發其情感,高潔其情操。靠寫竹刻印賣以自給,時人皆以高士目之。傳世作品有1626年作《竹石圖》軸,現藏浙江省博物館;《竹石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翠綠千重圖》軸,現藏重慶市博物館。著有《頌天臚筆》《名山遊草》等著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朱鷺此幀《墨竹圖》卷,為水墨紙本,縱28.2釐米、寬336.2釐米,作於1618年。是圖分四段,視不同季節環境,繪不同形態之竹墨,款署:「戊午初夏寫於影花龕中。西空居士鷺。」鈐「朱鷺」朱文印和「西空居士」白文印。每每展讀此卷,總是被畫面瞬間帶過四季,春之暖、夏之燥、秋之涼、冬之寒,風雨霜雪之經歷一一再現。此卷自首至尾繪頂風搖曳之竹、酷暑盛夏之竹、深秋迎霜之竹、嚴冬悽涼之竹、春季鮮嫩之竹。風梢露籜,雨葉晴枝,竹態各異,異態紛呈,其不同季節環境下的竹之神態栩栩如生,恰如其分,不得不佩服畫家對竹了解之深,觀察之細,感悟之深。再究其筆墨,文同之「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畢現,清勁灑脫,筆力勁健,淋漓爽快,剛勁相濟,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充盈盎然之生機。其構圖疏密有致,濃淡相間,繁不見其亂,疏不覺其空,筆到意隨,韻致灑落,更有一種煙雲之氣瀰漫其間,處處見其功力,筆筆顯其風採,更現其心跡。若非畫家遍歷其境,胸有成竹,深諳畫理,飽含濃情,豈能有此佳篇?再看行書落款,結字險絕,行氣通暢,似在經意不經意間而灑脫地一氣呵成。尤值一提的是緊隨其下所鈐的「朱鷺」「西空居士」兩枚印鑑,被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採集著錄(參見該書第296頁第1、2印)。
還應說明的是,此墨竹圖卷鈐有六枚鑑藏印,分別是「古潤戴植培之氏一字芝農鑑藏書畫記」「戴芝農父秘笈之印」「律本長壽」「律本」「鞠友」「汪律本印」,前兩枚鑑藏印為清道光年間著名收藏鑑賞家戴植之常用印鑑(參見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第1545~1546頁第40、48印),而後四枚鑑藏印則為清末著名書畫鑑藏家汪律本之印。戴植,字培之,芝農,號師芝道人,江蘇丹徒人,清道鹹年間收藏名家,精鑑賞,所藏書畫甚富;汪律本(1867~1930),字鞠卣、鞠友,號舊遊,安徽歙縣人。詩詞幽婉,山水花卉別有逸致,精於古書畫鑑別,有《壺中詞》《易歸詞五種》《黃山後遊集》等傳世。此卷經兩位鑑藏大家鑑定並且品相如此完好,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此文發表於《中國書畫精品賞析》第204頁至205頁,2008年,文物出版社)
朱鷺(明) 墨竹圖卷
水墨紙本手卷 28.2cm×336.2cm 1618年作
款 識:戊午初夏寫於影花龕中。西空居士鷺
鈐 印:朱鷺(朱文)、西空居士(白文)
鑑藏印:古潤戴植培之氏一字芝農鑑藏書畫記(朱文)、戴芝農父秘笈之印(朱文)、鞠友(朱文)、汪津本印(白文)、律本長壽(白文)、律本(朱文,三次)
出 版:1.《翰墨流韻——中國書畫精品賞析》P86~P88,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2.《中國書畫精品賞析》P204~P205,文物出版社,2008年
3.《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館藏精品選集》(宋元明繪畫卷)P166,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
4.《丹青鉅跡——中國宋元繪畫(衡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275,河北美術出版社,2016年4月
展 覽:《中國書畫精品賞析大展》,北京中華世紀壇,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