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動古物分級的成果,從2020年起,臺北故宮博物院決定將北部院區107陳列館規劃為「國寶聚焦」專室,推出「聚焦國寶」系列展。
臺北故宮博物院會定期推出以館藏精品書畫為主的展覽,其典藏的書畫文物,依藝術性之高下,區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等級。 自2008年起,由相關文化部門古物審議委員會配合臺北故宮博物院歷次推出的書畫展覽,進行實物勘驗與書面審議,援以訂定國寶和重要古物,並進行公告。
本次展覽每次選展兩組(件)國寶級書畫,每三個月換一次,若屬「七十件限展書畫精華」,展期則以42天為上限。
宋 燕文貴 奇峰萬木
宋 蔡襄 陶生帖 草書尺牘 29.83×50.8cm
「國寶聚焦」第一期展覽已於4月23日落下帷幕,展出的作品為宋代燕文貴的《奇峰萬木》與宋代蔡襄尺牘 《陶生帖》。第二期於4月25日正式對外展出,展出的分別是宋代黃庭堅的行書七言詩《花氣薰人帖》與元代吳鎮的《墨竹譜》。
宋 黃庭堅 花氣薰人帖 紙本 草書 30.7×43.2cm
釋文: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花氣燻人帖》無款印,原是附在元祐二年(1087),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後,今已單獨成一帖。前面原有識語,說:「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懶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可知原詩是為王詵作的,表示難於作詩。
「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沈周題跋),此時黃庭堅的草書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有自己的風格。
《花氣燻人帖》是黃庭堅講求結構的書法中不可多見的好作品,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此帖表達了他對於春天暖風和煦、花氣瀰漫的喜愛,正是他對於春天這一萬物復甦時節的一次禮讚。
黃庭堅《花氣燻人帖》有南宋「緝熙殿寶」的印,入過南宋內府。也有清代著名的大收藏家安儀周的收藏印安歧。
明 王一鵬書 吳鎮 《墨竹譜》 冊首「萬玉叢」 隸書
吳鎮的《墨竹譜》非常有名,此冊繪於1350年(元至正十年),吳鎮71歲,是畫給他的兒子佛奴的,可以說,這本竹譜是吳鎮畢生功力的體現。除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這套,另外還有一套《竹譜》被裱成手卷,藏於上海博物館。至於一些零星的墨竹散頁仍有存世。
吳鎮(1280—1354)字仲圭,是元代傑出的畫家。他工詞翰、通篆刻、精書畫,擅長山水、竹石,並常題詩於畫上,在當時就被稱為「三絕」,與黃公望、倪瓚、王蒙並譽為「元四家」。
《墨竹譜》共有二十二頁,每頁均有題文和印、款。全冊行筆縱橫生動,與款識的跌宕筆勢相互輝映,畫竹諸態悉備,可謂得竹之真性情,為書畫合璧佳作。冊首隸書「萬玉叢」三字,為明弘治年間貢生王一鵬所書。
元 吳鎮 《墨竹譜》 蘇軾題文同偃竹記 40.3×52cm
《墨竹譜》前兩頁書蘇軾撰文同偃竹記,後二十幅畫各種姿態的墨竹,每幅都有圖有文。分別畫新篁、嫩枝、老乾、垂葉、雨竹、風竹、雪竹、坡地竹林、崖壁垂竹,或粗竿挺拔,竹葉清勁,或細枝臨風,搖曳生姿。每幅畫的構圖都有很大的區別,以畫譜而言,稱得上變化多端,諸法悉備,成為後之學者極好的借鑑。
元 吳鎮 《墨竹譜》 小坡竹石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擬與可筆意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風雨竹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有竹之地人不俗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清風動修竹 40.3×52cm
吳鎮一生繪製過許多冊竹譜,《墨竹譜》是他專為門人作示範、供臨寫用的畫頁,是古代繪畫教育的基本形式,所以這類繪畫特別強調畫墨竹的程式、用筆和用墨。
吳鎮曾說的墨竹之法:「疏不至冷,繁不至亂,翻向正背,轉側低昂,雨打風翻,各有法度」。以墨色的濃、淡示竹竿之前、後,新篁以淡墨畫枝,而以濃墨畫葉。葉之長、短,似隨意生發,但疏落簡率,蒼勁挺拔。短枝疏葉,筆不連而意貫,一似其題款草書,縱橫跌宕,一氣呵成。筆鋒略禿,中鋒撇去,凝厲而厚重。竹根植於土中,根畔短草叢生,前濃而遠淡,增強了畫面透視的縱深感。
元 吳鎮 《墨竹譜》 清風動修竹 寫竹破俗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晴霏曉日 40.3×52cm
(註:第九開晴霏曉日因計劃赴國外借展,故本次未選展)
元 吳鎮 《墨竹譜》 懸崖竹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凌空有意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戲墨寫竹 40.3×52cm
這套竹譜的圖文組合最值得稱道,畫面上書與畫的「經營位置」的創意:承前而啟後。在宋以前,圖上都不落文字,連作者的名款都沒有。北宋開始,畫上漸有作者姓名和時間的落款,開始時寫得極小,或隱在畫中,生怕影響了畫面。至元代趙孟出,強調以書入畫,不但注重用書法的筆法作畫,而且其畫上所題的詩、文也漸多,有時為記事甚至出現長題。
吳鎮此《墨竹譜》冊,在其豐富多變的構圖中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作者在畫之前已為題文預留位置。書與畫開始在畫面上平分秋色,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國畫不同於其他藝術的最具文化意義的特色之一。
元 吳鎮 《墨竹譜》 竹窗思閴寥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一片江南雨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梅花翁寄興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簡齋詩意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仿息齋畫竹 40.3×52cm
吳鎮的墨竹把文學意蘊融入到藝術表現手法中,開創了文人畫重意蘊之風,使中國文人畫得到了關鍵性的發展,加深了文人畫的思想內涵和潛在表現力,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之後的姚綬、文徵明、唐寅等名家均不同程度受到了他的影響。
元 吳鎮 《墨竹譜》 逕深竹倚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輕蔭護綠苔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清風五百竿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玄妙觀竹 40.3×52cm
元 吳鎮 《墨竹譜》 戲作雪圖 40.3×52cm
據悉,此次展覽展至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