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振興配強「火車頭」

2021-02-08 廣西百色政協網

為鄉村振興配強「火車頭」

www.gxbszx.gov.cn  2020-11-11 15:19  閱讀:9780次  作者:江 瑋  編輯:班潔  來源:廣西政協報 

  為鄉村振興配強「火車頭」

  — —自治區政協建言助推「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記事

  【核心閱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產業扶貧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作用。聚焦「抓好產業扶貧,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相關問題,11月4日至6日,自治區政協組織委員視察團赴崇左市開展監督性視察,積極建言獻策。   走進龍州縣弄崗觀鳥基地,一陣陣悅耳的鳥叫聲從四面八方傳來;村裡的一棟棟民宅融入了「鳥」的元素,描繪在房屋外牆的鳥兒栩栩如生;一張張以鳥為主題的精美照片展示在村裡的文化長廊裡……   「這裡地處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圍,有著奇山秀水的美麗風景,但也曾因偏遠閉塞處處刻下貧困印記:產業基礎薄弱,農民脫貧困難重重。因特殊的地緣優勢,這裡成為鳥類的『聚會地』。當地依託觀鳥區位優勢,通過市級示範村建設,建成了集生態鄉村和科教旅遊於一體的觀鳥基地。如今,示範村建設與旅遊扶貧產業融合,特色生態觀鳥經濟逐漸形成,這裡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愛鳥、護鳥、觀鳥』基地,村民們借勢當起鳥導,給遊客提供嚮導、食宿、接送等服務,促進增收。」龍州縣政協主席何衛存介紹說。   這是11月5日,記者隨自治區政協委員視察團到崇左市龍州縣弄崗村隴亨屯觀鳥基地開展實地視察時看到的一幕。   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打贏脫貧攻堅戰,攻克深度貧困難題,實現穩定脫貧,必須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在中央布局的脫貧攻堅戰「五個一批」工程中,產業扶貧是處於第一位置的工程。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全面加強組織領導、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綜合保障,堅持因地制宜,強化機制創新,聚焦特色產業,形成了「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戶有增收致富項目」的產業扶貧格局。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崇左市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發展特色產業,打好產業扶貧硬仗,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為「中國糖都」,全市每年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帶動4.4萬戶貧困戶發展糖料蔗種植,人均年收入達6000元以上;2萬戶貧困戶發展牛羊養殖,人均增收700元以上;累計建設各類扶貧車間645個,吸納貧困戶就業8555人,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富一方」的扶貧工作格局,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果。   儘管崇左市在產業扶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還存在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能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不高、產業融合拓展程度不高等問題。對此,委員們根據視察了解到的情況,結合所思所想,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奮力為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鼓與呼。   「要想抓好產業扶貧,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必須補強產業短腿,持續助農增收。」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供銷合作聯社理事會原主任、黨組書記王健提出:崇左市應利用當地的氣候、土地等自然條件優勢,下大力氣狠抓種養產業;像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樣抓農村經濟組織建設,繼續支持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致富帶頭人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下大力氣抓好消費扶貧,助力農產品銷售,積極培育電商扶貧產業,採取「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模式,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此次視察還特別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陳彩虹參加,她建議,崇左市加快全產業鏈發展,助推產業扶貧提檔升級,增強全產業鏈的帶貧能力,確保貧困群眾增收、產業發展雙贏;充分運用科技力量,助力農業產業現代化,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加強與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的合作,在推動原有特色種養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發展亞熱帶水果、蔬菜、堅果等多品種種養產業。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聲像教材部主任莫嘉凌建議,建立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確保脫貧致富長久穩定;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和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培育,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助力產業扶貧持續穩定發展;搭建平臺,精選學員,分層培訓,進一步增強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富能力。   「『山水崇左、甜蜜邊關、魅力壯鄉』,這句話高度凝鍊了崇左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崇左山青水秀、風光宜人、民俗文化特色凸顯。」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總商會副會長、廣西怡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志清建議,崇左市進一步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傳力度,促進「旅遊+扶貧」「旅遊+壯鄉邊貿民俗文化」「旅遊+康養」 等產業融合,助推全域旅遊發展,打造崇左邊關風情特色精品旅遊品牌。□ 江 瑋











相關焦點

  • 【大家談】鄉村振興從「人」開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這一論斷立足我國「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深刻把握我國城鄉發展規律,科學回答了鄉村振興走什麼道路、怎樣走好這條道路的重大問題,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鄉村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為書寫好新時代「三農」新篇章指明了正確道路。
  • 選優配強生力之軍 奠定鄉村振興之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鄉村振興一盤大棋中,選好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直接關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村(社區)「兩委」換屆在即,要樹立鮮明用人導向,真正把值得群眾信賴、代表群眾心聲、能夠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優秀人才選進村(社區)「兩委」班子,不斷提高基層組織戰鬥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堅持高線選人,把牢底線要求。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杭情施意丨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幾點很關鍵!
    2019年第11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這是他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這篇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講話,為切實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總方向,提供了大遵循。  在這篇文章中,總書記都談了些哪些重要內容?
  • 2020廣東省考申論熱點範文:以人才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落實必須將人才置於首要位置。解決鄉村人才保障問題是農村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農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破解鄉村振興效能差、速度慢的關鍵所在。「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要實現鄉村振興,關鍵要下好人才振興「這盤棋」。
  • 鄉村振興:五個方面的全面振興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與各位代表深入交流,就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重要論述,為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鼓舞幹勁。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久久為功求實效。
  • 【鄉村振興進行時】村強民富 景美人和 ——古田縣奏響鄉村振興...
    翠屏湖 錢錦承 攝 古田縣副縣長劉曉兵說,在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時代答卷的進程中,地處群山之間、江湖之畔的古田縣厚植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出了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符合古田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 張麗君:念好鄉村振興「一字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了新時代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念好「一字訣」,在人才上做文章、在產業下功夫、在民生上求實效,奮力實現將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圖景。選好鄉村振興「一隊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人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選準黨支部書記帶頭人。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要注重從農村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等群體中發現培養人才選拔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充分釋放「頭雁效應」。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
  • 松滋豆花湖:村裡有了鄉村振興基金會
    6月10日,在松滋市沙道觀鎮豆花湖村,「鄉村振興基金會」首任理事長杜鋒正在入戶走訪。杜鋒說,不久前,村裡收到了國家商務總局批覆的「豆花湖」商標註冊證。村黨總支書記周俊介紹,今年1月,該村將村裡的成功人士、流動黨員和愛心人士「擰成一團」,成立了鄉村振興基金會,發揮鄉賢人脈、資源等優勢,尋找村級經濟、文化、文明全面提升的「金鑰匙」。打造拳頭品牌,這是該村鄉村振興基金會打響的「當頭炮」。小小村級基金會,正在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大槓桿。
  • 三水樂平鎮:產業強鎮 唱出鄉村振興「聯字訣」
    即日起,佛山日報推出「鄉村振興的樂平實踐」系列報導,聚焦產業強鎮如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振興之路,敬請垂注。去年11月,隨著三水區樂平鎮禮運路開通,面積達9.6平方公裡、覆蓋20條自然村、超10萬人口的樂平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實現全面連通。如今,禮運路沿線的「一村一品」特色村、文旅項目串珠成鏈,呈現出「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繁榮景象。
  • 「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訪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提高農民文明素養,讓農民既富口袋,也『富腦袋』。」以法治強保障,定分止爭促和諧。要落實好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確保農村和諧穩定。以德治揚正氣,春風化雨淳民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挖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進農村婚俗、殯葬等改革,破除封建迷信,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雁飛千裡靠頭雁,船載萬斤靠舵人。
  • 農行東港支行「強村貸」助力鄉村振興
    「沒想到貸款資金這麼快就打到我們合作社的帳戶上了,農行的『強村貸』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太感謝了。」近日,東港區五洞府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後村鎮杏坊村黨支部書記孫夫竹激動地說,在東港區委組織部、農業局的協調下,農行東港支行短短幾天就將100萬元的「強村貸」投放到位,為該合作社的農資採購、苗木更新換代、景區基本建設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與支持,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據悉,「強村貸」是農業銀行向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發放的用於合作社正常生產經營的貸款。
  •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2020-12-19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韓廟鎮:聚力五大振興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全文共2400字 閱讀時長約8分鐘近年來,韓廟鎮緊緊圍繞 「打造鄉村振興的商河樣板」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實際,搶抓機遇,順勢而為,開啟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 鄉村振興——開局之年我們需要做什麼
    鄉村振興也一樣,沒有經驗可學習,沒有套路可採納,只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規劃和決策,現在有的地方已經開始試點,這看起來是好事情,可是我們試點需要多久,效果怎樣,如果試點失敗其他地區還需要不需要繼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表面看起來都是小事情,其實是很大的事情,這就是我們三番五次說到儘量不要搞試點,如果可行全面推廣,如果不行試點何用呢?
  • 為鄉村生態振興「著色」
    鄉村要各個領域認真貫徹這一重要要求,確實實現了系統性的大發展,並且是不宜破壞環境而攫取利益的大發展,是真真正正惠及鄉村人民群眾、壯大鄉村發展基石的大發展。充分證明,鄉村生態振興是科學路徑,是一條行得通的康莊大道。  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關鍵是要聚焦資源要素,堅持開發與保護共抓共融共促。
  •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工程,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組織推進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 東平縣:鄉村振興的新湖探索
    該鎮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抓手,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積極破難題、解困境、促改革,探索了一條移民鄉鎮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完善機制 強化保障 破解工作推進不力難題堅持黨建引領。把選優配強村級班子作為重中之重,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將23名致富能力強、熱心為群眾服務、辦事公道正派的黨員、群眾充實到村級班子中來。打破管區、村居限制,成立區域化聯合黨總支,整合各類優勢資源集中投向鄉村振興工作實踐。積極爭取山東省廣播電視局55萬元資金支持,建設6個村「智慧黨建」平臺,為全鎮基層黨建標準化規範化提供示範。堅持規劃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