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夥發創意紅包,親戚小孩哭笑不得:沒見過這樣發壓歲錢的

2020-12-19 老曾看社會

說到過年,紅包肯定是個繞不開熱門話題。隨著人民生活的提升,大家發紅包的金額已經越來越高,有些土豪出手就是千元甚至萬元的大紅包。有些小朋友收到的壓歲錢多到甚至要用點鈔機來點數,可想而知這是如何讓人驚嘆的數目。

十幾年前,90後的年輕人還是每年都能收到紅包的小朋友,可是轉眼之間,他們也步入了成人行列,每年都要給家族親戚的小孩發紅包了。

2019年2月8日,大年初四這天,河南洛陽的小彭(化名)端坐在家門口給小孩們發紅包,其中一個親戚小孩大聲驚叫:「媽媽,他給我們的壓歲錢是作業!」他這一喊把大家都逗樂了。

這位發紅包的小彭是個90後的年輕小夥子,今年是他結婚後第一次給小輩們發紅包,他說往年看大人們發壓歲錢感覺就像在換錢,沒多大意思,所以今年他想玩創意,來點不一樣的。他除了準備紅包,還在網上購買了很多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輔導書和習題。

面對親戚們排隊來領紅包的小孩,小彭按照各人的年齡和學齡給他們分配了各式輔導書和習題,他的要求是收壓歲錢時必須把這些課外作業一起領走帶回家學習。

小彭這個創意之舉,可是讓排隊領紅包的孩子們又驚又喜,他們之前只領過紅包,沒想到除了紅包還帶寒假作業的。有些孩子領了紅包和作業後哭笑不得:「過年紅包竟然還送作業,沒見過這樣發壓歲錢的!」

看著低齡小朋友拿著剛領的紅包和作業本吐槽,其中有位大學生以為自己能逃過作業一劫,說自己今年大三了,不需要做這些作業,沒想到小彭立馬遞給她一套考研習題,小姑娘只好帶著無可奈何的笑容收下了為她量身定做的作業和紅包。

最搞笑的是,除了孩子們的輔導書和作業題,小彭還網購了一本關於坐月子和育兒的書籍,貼心地在發紅包時送給了家族中一位正準備待產的準媽媽,應該稱得上是最實用的新年禮物了。

還有位家長特意替孩子挑了一本習題塞給她,說馬上要考試了,這本正好用得上。當問拿到作業的孩子這個紅包收的開不開心,結果孩子扁著嘴一臉無奈地搖頭。看著孩子們拿著紅包和作業離開時哭笑不得的複雜表情,大人們卻笑著稱讚小彭這個創意紅包發得好。

有網友看了小彭這段發紅包送作業的視頻後,樂得哈哈大笑說:哥們,你幹了我春節一直想幹而沒幹成的事!也有網友比小彭更狠竟然說:明年的紅包應該憑今年做的習題才能領取。要小編說,這個建議真是太優秀了!求領紅包小朋友的心理陰影面積。

往年每到春節,壓歲錢就牽著一顆顆童心,多數孩子得了紅包之後主要用來購買鞭炮、玩具和糖果之類的物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年時長輩給晚輩派發紅包的金額越來越大。小編覺得,這些壓歲錢如果用來購買學習用品和書籍,就是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還能發揮正面積極的教育作用。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歡迎收藏轉發,謝謝朋友們的閱讀和關注!

相關焦點

  • 漯河女子過年給孩子發壓歲錢 有的孩子只要微信紅包
    □本報記者 吳豔敏近日,網友「隨遇而安」在微信朋友圈發消息稱:「過年回家給孩子們發壓歲錢,居然都不要現金,讓我發微信紅包,實在讓我驚訝。」2月3日,記者聯繫到了網友「隨遇而安」。她告訴記者:「我在北京工作,春節帶著孩子回漯河過年。
  • 在農村走親戚,給親戚小孩紅包,他回個紅包,是多此一舉嗎?
    1、農村的紅包習俗。在農村過年,家中有10歲以下的小孩,是一定要給紅包的。紅包就是壓歲錢,就是圖個吉利,給小孩壓歲錢的寓意是鎮惡驅邪,認為可以防止小孩受邪祟侵害,要用壓歲錢來鎮住。給小孩紅包叫做壓歲錢,最初的叫法是「壓祟錢」,是長輩給晚輩紅包。還有一種是給老人紅包,是晚輩給長輩紅包。
  • 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你今年要發多少紅包?
    >福建人過年給孩子發三個紅包這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就沒了「記得從上學的時候開始,奶奶給我的壓歲錢就固定在每年3000塊了,一直給到我結婚。在上海工作的廈門網友莎莎這樣調侃道,引來網友一片羨慕。看了這份「壓歲錢地圖」,也有不少福建人都懷疑自己「怕是假的福建人」……「福州旁邊的小縣城不多啊,小時候我姑固定給我,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加起來不超過1000元吧。
  • 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廣東真是一股清流!你今年要發多少紅包?
    >而到了自己發壓歲錢的時候終於知道大人春節都要經歷什麼心情在不少地方無論你是否結婚、只要工作了都要給家裡的孩子們發壓歲錢高達3500元福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048元也就是說福建人過年給孩子發三個紅包這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就沒了
  • 家有二胎咋包壓歲錢?過年紅包成「心結」
    回家過年,除了孝敬爸媽的錢之外,李先生特意多揣了一個月的工資回去,想著發壓歲錢怎麼也夠了,還能留個路費,「沒想到竟然差點不夠發」。李先生說,除了表姐、堂哥家各添了二寶,還有幾個老同學、老朋友家也添了二孩。過年聚會拜年,一圈下來,一個月工資已經清零。「就這壓歲錢我還沒敢發得『一視同仁』,有200元、300元、500元的,要是都發500元,一個月工資肯定不夠。」
  • 【新年】親戚給你孩子發200元紅包,對方有兩個孩子,你咋發?句句戳中心坎!
    對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你可以這樣給回紅包,按照實際情況來。這樣既不傷面子,又能給親戚孩子回紅包,一舉兩得如果你經濟情況好,可以給對方兩個孩子一人包200紅包,這樣呢,還顯得你大方,二來對方還覺得他給你的孩子紅包少了。如果你經濟情況不好,就給對方兩個孩子一人包100,既不傷面子,還把紅包給了孩子,讓對方想著他也沒吃虧。
  • 春節包紅包攻略!2018春節給親戚朋友家小孩包多少紅包合適?
    過年的紅包我們通常分為給晚輩、給父母的紅包,其他長輩通常是送禮而不是選擇紅包。春節拜年會見到很多親戚朋友的小孩子,春節給親戚朋友的孩子怎樣包紅包?包多少錢合適?下面來看看春節包紅包攻略:春節發紅包發多少錢合適春節過年紅包包多少錢合適?
  • 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無錫人,你今年要發多少紅包?
    (雖然可能並不是自己收也是期盼)而到了自己發壓歲錢的時候終於知道大人春節都要經歷什麼心情在不少地方無論你是否結婚、只要工作了都要給家裡的孩子們發壓歲錢數額還不少>福建孩子收到的平均單個壓歲錢紅包高達3500元福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048元也就是說福建人過年給孩子發三個紅包這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就沒了
  • 家裡一個小孩,親戚給了500紅包,他家2個孩子,該怎麼回?
    臨近年關,中國傳統習俗必不可少,而親戚在相互串門的時候給紅包也是一門學問,孩子們非常期盼的領取周圍親戚的紅包,但是部分家長可就沒那麼自在了,可能要發很多的紅包給親戚了;當然,高收入家庭肯定是不會考慮這些的,對於低收入的家庭來講也許就是一種負擔了。
  • 春節紅包壓歲錢怎麼給,給多少?
    給壓歲錢的時候最好是把錢裝在紅包裡,以前都是用紅紙包起來,現在有現成的紅包,上面還印有各式各樣的圖案,這樣不僅好看,而且也很有面子,小孩子也有興趣。也會因為好奇心而愉快的接著。有的小朋友們會害羞不接而顯的很尷尬,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變個說法,就說「這是叔叔給你帶的魔法小禮物」,這樣小朋友就會因為好奇心收下它。
  • 春節發壓歲錢嘍,你覺得給多少錢的紅包合適?
    昨天在某問答看到一個題目挺有意思:我給了親戚小朋友10塊錢的紅包,結果回家後才發現,親戚給我家孩子的紅包是200塊,怎麼辦呢?很多評論說她摳門,讓她退回去或請人家吃頓飯,也有一些廣東等地的網友說,他們那邊的紅包都是5塊、10塊的,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於是我想到,前幾天和一個廣東的網友聊天,他說他們那邊就是包5塊、10塊的紅包,然後出門看到小孩都會給。
  • 壓歲錢越多,儀式感越強?春節紅包到底該怎麼發?
    有些家長認為現在大家收入高了,所以壓歲錢也要跟著水漲船高,如果再給10塊、20塊的根本就拿不出手,而且生活也講究儀式感,特別是春節這樣重大的節日,如果不發個大紅包就太不合時宜了。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壓歲錢被大家越抬越高,如果親戚們家的孩子數量都一樣的話,大家也就是禮尚往來相互交換一下,但是如果有些家庭一個孩子,有些親戚生了二胎、三胎的話,發壓歲錢就成了「救濟他人」的一種途徑。
  • 過年期間為什麼要發壓歲錢?長輩和晚輩之間能互相發嗎?
    春節期間發紅包,是很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春節紅包又是我們所說的「壓歲錢」,在前些年的時候說壓歲錢比較多,近幾年來,很多人慢慢的說成了發紅包。壓歲錢,是長輩像晚輩發放的錢,在以前,會用紅紙包著,不像現在,有特製的紅包,小幫手還記得小時候,每次到了過年期間,最開心的就是收壓歲錢,基本上長輩的都會發,當然金額有大有小,從大年初一開始,只要是去走親戚或者親戚到家裡來,說兩句拜年的話,基本就能收到壓歲錢了。
  • 親戚給龍鳳胎每個200壓歲錢,寶媽回400紅包惹人生氣,得罪全家人
    這一切全都是因為過年的時候,親戚給劉女士的兩個孩子一人發了一個200塊錢的紅包。作為回禮,劉女士也給親戚的孩子一個400塊錢的紅包。按理來說這並沒有任何不妥,可就因如此親戚卻感覺到特別的不爽。因為親戚覺得4這個字非常的不吉利,不應該在過年的時候出現這樣的字數。
  • 自家一個娃,親戚家二胎,過年壓歲錢怎麼給不虧?該這樣操作
    首先給紅包會增加經濟負擔,而且還要考慮如何合理分配這些壓歲錢。因為給紅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給多給少,各地的數額是不一樣的,所以必須根據合適的支出來表達對晚輩的關懷。所以說,給壓歲錢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長輩們在給壓歲錢的時候會遇到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因為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現在許多家庭有了兩個孩子,甚至三個孩子,而有些家庭只有一個獨生子女。
  • 過年在家,農民為啥給孩子的壓歲錢越來越多?紅包太小就沒面子!
    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壓歲錢習俗也變了味,農民給小孩子們的壓歲錢越來越多,特別是有的農民在城市裡發展不錯,過年回到家到家中,不給多給孩子們壓歲錢就會被親戚們嫌棄小氣,這到底是怎麼了呢?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過年,大人們給小孩子的壓歲錢一般就是幾元、十元、二十元的,最大的錢可能也是五十元。因為這習俗也是要討個吉利,最重要的也是心意和開心。
  • 9歲女孩向舅舅要壓歲錢:轉我微信上就行
    「拿在手上的紅包實實在在,紅紅火火的,手機可比不了。」母親堅持買了一包紅包袋,從店裡走出來。外面,大街小巷已經張燈結彩。浙江各地的年味已經濃得快要溢出來啦。母親仍然在堅持傳統方式。而在浙江各地,多數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微信發紅包、聚在一起搶紅包、發拜年小視頻、發表情包……這樣「網際網路+過年」方式,已經成了過年的一部分。今年過年,你怎麼發紅包?
  •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菲菲一家今年就選擇視頻過年,大家一起組建了一個家庭群,相互說一說一年來的收穫,分享過年的喜悅,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發紅包,大家商量了一下,因為沒辦法聚在一起,乾脆就在群裡「搶紅包」算了,每個長輩都發一點,孩子們能搶多少就看運氣,這樣誰都沒話說,也更加好玩。
  • 過年發壓歲錢成了難題:給少了沒面子,給多了又心疼,多少是好?
    年三十已到,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當地有沒有這樣一個習俗:大年三十的晚上,父母會給子女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說法一,為了平安,說法二,壓歲,不讓歲數往上增,永葆年輕的意思。在我們豫東這邊,是有這樣的習俗,還記得小時候過年,每年到了年三十,爸爸媽媽分別給錢,當時主要是10元、20元居多,50元的很少見,更不用提100元了,年三十晚上拿著父母給的錢,放在枕頭下面,心情很高興,但是,到了大年初一早上,自己想看看壓歲錢的時候,已經不在了(被父母拿走了),隨著時間慢慢的增加,成家立業後,年三十的晚上,父母已不在給壓歲錢
  • 過年期間,多大的孩子就不應發壓歲錢了?若超過這個歲數反而有害
    王姐說:「我們那的規矩是沒結婚就得給,而且還越包越大。今年還得給外甥1500的紅包。」她說完後就搖著頭笑了。中國地大物廣,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習俗。像廣東地區,紅包一般不會超過500塊,而部分地區的紅包卻一超再超。這樣一來,拿紅包的一方會滋生搶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