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折舊,企業所得稅如何處理?3個案例一看就懂

2020-12-13 稅海沙舟Dufetax

甲公司是一家工業生產企業,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於擴大產能、提高產品質量等諸多因素考慮,2020年9月,甲公司在固定資產方面發生了租入倉庫、購置環保專用設備、建造生產線等事項。小張是甲公司的會計人員,對於上述業務涉及的企業所得稅處理,小張遇到了一些難題,具體有哪些?我們一起看看吧。

業務一租入倉庫涉及的租賃費扣除問題

為了增加材料儲備能力,2020年9月1日,甲公司與A公司籤訂倉庫經營租賃協議,協議約定本次租賃期為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合約到期之前雙方再行協商續租事宜。本次租賃費用價稅合計26.16萬元,甲公司在合同籤訂之日一次性支付給A公司,A公司向其開具了金額為24萬元、稅額為2.16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當月小張做了認證抵扣處理。

針對該業務,小張會計產生了一個疑問——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不含稅租賃費24萬元能否一次性在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答疑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1.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

2.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在本案例中,甲公司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倉庫,因此,應將24萬元租賃費用支出在租賃期12個月內均勻扣除。即2020年度可稅前列支扣除金額為24/12*4=8萬元。

業務二購置環保設備涉及的稅收優惠問題

由於當地政府提高了企業生產廢氣排放標準,出於環保需要,2020年9月,甲公司購置並實際使用一臺符合規定的環保專用設備。購置該臺設備時,甲公司取得銷售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為80萬元、稅額為10.4萬元。對於進項稅額,小張已於當期認證抵扣。

對於購置並使用的環保專用設備,小張想了解一下,除了可以享受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政策之外,在企業所得稅方面還有特殊的優惠政策嗎?

答疑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一百條規定,企業購置並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後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因此,在本案例中,甲公司可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80*10%=8萬元。

小編提醒您注意,抵免的是應納稅額而不是應納稅所得額,千萬不要記錯了!

若甲公司購置上述專用設備在5年內轉讓、出租,還能享受這項優惠政策嗎?

根據規定,享受該項企業所得稅優惠的企業,應當實際購置並自身實際投入使用規定的專用設備;企業購置上述專用設備在5年內轉讓、出租的,應當停止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並補繳已經抵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業務三建造生產線未取得全額發票涉及的折舊問題

為了擴大產能,2020年7月甲公司委託W公司建造生產線,合同約定不含稅金額為800萬元。8月末,該生產線作為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由於甲公司資金緊張導致工程款項尚未結清,9月,甲公司僅向對方支付了500萬元(不含稅)的工程款,尚有300萬元(不含稅)工程款未支付。為此,甲公司僅取得W公司開具的500萬元(不含稅)發票。

針對該業務,會計小張產生了疑惑——9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金額時,我該以合同金額800萬元計提還是以實際取得的發票金額500萬元計提折舊呢?

答疑解惑: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五條「關於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計稅基礎確定問題」相關規定:

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12個月內進行。

因此,甲公司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800萬元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

本文為作者原創,首發億企贏17win,原標題《關於固定資產稅前扣除,這三個難題有答案了》

相關焦點

  • 彙算清繳中固定資產折舊的調整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對固定資產折舊處理做出了新規定,很多企業開始按照新規定調整折舊年限及殘值,但在調整過程中發現對2008年1月1日之前已購置未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不知該如何處理,銜接工作給所得稅彙算清繳帶來了一些麻煩。
  •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16個誤區
    為加深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的理解,本文幫您梳理了常見的16個誤區,並列舉相關案例進行分析。常見誤區誤區1: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可以適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解析: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2015年11月解讀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允許單位價值在100萬元以下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和設備在企業購入當期一次性稅前扣除,其實質上將企業發生的固定資產支出在當期費用化處理,不再通過分年度計算折舊的方式在稅前扣除。
  • 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節稅方法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費用和收入,甚至影響到國家的稅收收入,所以企業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需根據經濟利益預期實現的方式進行選擇。我國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僅定為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四種,由企業自行選擇使用。當企業取得一項固定資產時,採用那種方法計提折舊呢?
  •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與一次性稅前扣除
    (二)有關加速折舊文件財政部、稅務總局先後於2014年到2019年下發幾次文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
  • 如何正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但是,稅法也規定「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企業確需對固定資產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加速折舊方法的,應在取得該固定資產後一個月內,向其企業所得稅主管稅務機關報送資料備案。   會計對於折舊方法的選擇,給予了企業較寬的職業判斷權,而稅法限制允許加速折舊的範圍。
  • 房地產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處理
    由於固定資產可以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長期使用,並可以在多個會計期內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因而在企業採用權責發生制原則核算條件下,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需要將固定資產的價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內進行分配,以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和當期損益。
  • 固定資產減值及其對摺舊與所得稅影響的會計處理
    一、發生固定資產減值及其對摺舊與所得稅影響的會計處理  《固定資產》準則規定,企業應當於期末對固定資產進行檢查,如果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企業應當按可收回金額低於帳面價值的差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並計入當期損益。
  • 採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思考
    本文主要討論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對市場競爭力不斷加深,其在使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對企業會計信息、所得稅稅負和社會經濟的影響,如何進行固定資產的這就思考進行探析與思考。企業的會計利潤會呈現出前低後高的狀況。②在不考慮稅負的情況下,如果企業經濟業務處於萎縮階段,其在計算的過程中會計利潤會隨著實踐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在這種情形之下,如何進行加速折舊法計算是當前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思考前提。為了使會計利潤平滑,企業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反之,在企業成長極端對企業固定資產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應當使用直線法來進行計算。③固定資產的後續計量除去計提累計折舊。
  • 三個階段: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回顧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有助於企業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平衡稅收負擔,減輕企業生產設備投資初期的稅收負擔,改善企業現金流狀況,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和開展創新活動。回顧我國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 固定資產折舊歸納
    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 關於採用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納稅)籌劃的思考
    因此,在遵守國家稅法的前提條件下,根據企業自身固定資產的性質、消耗方式,靈活、理性地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是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的重要內容。   固定資產折舊是一個成本分攤的過程,企業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可以使每期的固定資產折舊的攤銷額不同,因而分攤到各期生產成本中的折舊也不同,從而影響到企業的利潤水平,最終影響企業所得稅負。
  • 固定資產折舊歸納
    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 王東京專欄|從固定資產折舊談企業降成本的空間
    目前通行的做法,折舊是攤入成本的。問題是固定資產折舊到底是不是成本呢?我的看法,企業在做投資預算時,固定資產投資是成本;而固定資產折舊卻不是成本。說固定資產投資是成本,理由是在決定是否購置固定資產之初,企業有選擇,有選擇當然是成本。可為何說「折舊」不是成本呢?因為固定資產一旦購置,企業不再有選擇,沒有選擇,「折舊」就不能當成本看。
  • 案例解析!固定資產改造裝修費用的稅會處理!
    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發票開錯應如何處理?作廢or紅衝?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發票開錯了並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補救。祥順財稅俱樂部成長會員課程《發票開錯應如何處理?作廢or紅衝?》,現名師課件免費獲取。翟老師,我諮詢您個問題吧,我們的辦公樓要進行重新改造,要把地面、頂子和外牆重新裝修,金額已經超過原來辦公樓金額的50%了,這個裝修費用應該怎麼做帳呢?所得稅方面有什麼特別的規定嗎?
  • 如何理解所得稅上一次性扣除?
    用案例再次提醒會計:公司買了一輛車不到500萬元的,企業所得稅允許一次性扣除並不是會計上直接計入「管理費用」!1萬元 3月份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1萬元 貸:累計折舊 1萬元 如何理解所得稅上一次性扣除?
  • 淺談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審計
    筆者結合企業審計實踐,從五個方面簡要談談固定資產折舊審計,以供參考。   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適當性的審計   審計人員應審查企業所採用的折舊方法是否符合制度規定。即使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法的企業,也僅限於其機器設備,而不是其全部固定資產。還要審查折舊計算表和累計折舊帳戶,檢查企業是否遵循一貫性原則。
  • 企業用政府補助購建固定資產的涉稅會計處理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及其應用指南的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本文擬通過案例分析企業用政府補助採取自營方式購建固定資產的涉稅會計處理。
  • 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企業所得稅申報填寫有了新變化,如何填報?
    ,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1個月的折舊攤銷金額。2020年一季度預繳申報時 固定資產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計提折舊,此時,A設備3月份的會計折舊金額為10萬元,稅收計算的一般折舊金額為5萬元,選擇一次性扣除後計算的折舊金額為600萬元。
  •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及典型案例分析
    度巴DOBA建議該公司在四季度所得稅填報時,選擇新購入的機器設備進行一次性折舊,從而使得應納稅所得額降為200萬元。具體節稅情況如下表所示(表3)通過固定資產一次性折舊,公司實際繳納的所得稅費用減少了135萬元,即150-15=135。
  • 固定資產折舊以後就按這個來!
    2.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含)。 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