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說」殷響:這種手術,讓人體「絲襪」真的可以不破!

2020-12-19 瀟湘名醫

絲襪

美腿神器

夏季必備

在我們的肚子中,也有一層絲襪

直腸和骨盆壁,就像是「腳」和「鞋」

盆腔植物神經——

這隻「薄絲襪」就在其中間

這隻絲襪有啥用?

額,幸福指數

一旦「薄絲襪」被鉤破了

人體的排尿或性功能就會受損

生活質量有會——

怎樣才能不勾破絲襪呢?

基於神經層面腹腔鏡下

全直腸繫膜切除術

我們藉助超高清腹腔鏡

可以看到位於直腸與盆壁之間的「絲襪」

將腫瘤手術切除入路緊貼著「腳面」游離

就可以保持「襪子」的完整性

進而最大限度的保護盆腔植物神經功能

效果如何呢?

縮短留置尿管時間

減輕患者術後疼痛體驗

保護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

尤其在保護勃起功能方面對「直男癌」患者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怎麼還不信?

七十歲

李大娘

腸鏡提示距肛門5cm處生長一枚腫瘤。在大慶油田總醫院微創腫瘤外科,利用基於神經層面指引的腹腔鏡全直腸繫膜切除術得到根治性切除。

精氣神十足

還能做些家務

保肛成功,腹部切口僅如闌尾炎手術切口大小,3天拔除了尿管,7天出院。

我們治療的目的——

不僅僅是切除腫瘤

更要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

身體有力量

生活有質量

心中有希望

只有充分熟悉盆腔植物神經的解剖走行,

識別神經,找對手術層面

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我的宗旨是:

在保證腫瘤治癒效果、延長生命的基礎上

讓患者身體有力量、生活有質量、心中有希望

早發現、早治療

結直腸癌發病率在我國位居第四,

早期發現和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晚期癌5年存活率不足10%。

高危人群 注意啦

長期慢性結腸炎症患者

年齡在30歲以上,有較長時間消化道主訴者

40歲以上中老年人

大腸癌家族史和家族性息肉病者

既往有結直腸癌手術史,有乳腺癌或婦科腫瘤女患者

大便頻數,膿血便、腹瀉或裡急後重,經治療半月以上不見好轉者

科室簡介

普外微創·腫瘤外科病房成立於2017年,以腫瘤外科、腹腔鏡微創技術為主要發展方向,手術涵蓋普外科大部分臟器疾病、兼顧微創及開腹技術的綜合臨床科室,是我院的微創外科、腫瘤外科治療中心,消化道腫瘤MDT治療中心、無痛病房示範科室。

專業優勢

直腸腸癌治療理念與國內一流醫院接軌,結直腸癌微創手術技術處於省內一流水平。近年來我科在低位及超低位直腸癌治療上取得重大進展,陸續開展內括約肌切除術、左結腸動脈保留技術、盆叢神經保護技術等,使患者保肛成功、肛門功能良好,成果獲得了國內同行的一致好評,處於省內領先水平。

科室宗旨

以病人為中心,用精湛的技術、務實的作風解除病患的痛苦、減少治療的費用,以不斷的求新改進我們的技術、讓真誠的奉獻建立醫患間的信任,微創腫瘤外科以最小的創傷和最小的痛苦為您換來健康幸福。

科室治療範圍

01 微創手術

①各類情況下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胃穿孔修補、腸粘連松解術;

②腹腔鏡下肝良惡性腫瘤切除、規則肝切除術;

③腹腔鏡下脾切除治療血液病、脾腫瘤、脾亢等疾病;

④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結直腸癌根治術等消化道腫瘤的治療;

⑤腹腔鏡下胰體尾切除術。

⑥腹腔鏡下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腹腔鏡小兒疝高位結紮術;

⑦腹腔鏡下胃減容技術(袖狀胃)治療重度肥胖和2型糖尿病及代謝性疾病。

02傳統手術

①肝門膽管癌、殘胃癌、肝癌、胰腺癌等腫瘤的治療;

②胃癌根治術、結直腸癌根治術等消化道腫瘤的治療;

③膽囊及膽道、脾臟、闌尾、疝等良性疾病的治療。

03非手術治療

中晚期腫瘤MDT治療模式;

輔助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射頻、介入治療;

重症胰腺炎的綜合治療等。

總醫官宣

供稿/普外微創腫瘤外科 孔維元

【來源:大慶油田總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日語中「醫者」「醫師」「先生」的區別是什麼?
    將來(しょうらい)醫者になりたい 但下述情況則不能使用「醫者」這個詞,例如: (3)*中村(なかむら)醫者、*山田(やまだ)醫者(註:*表示不成立) 從詞典釋義的角度來看,「醫者」泛指醫生這一職業,而「醫師(いし)」是指獲得了行醫資格的醫生。但在現代社會,所有的醫生都需要有行醫資格才行,所以光從這個意義上顯然很難區分兩者。
  • 沒做好安全措施,「無痛人流」真的「無痛」嗎?
    無痛人流痛不痛?若是真的「無痛」又如何呢,它在身上烙下的可不僅僅是「疼痛」而已。小編希望仙女們都不要有這樣的經歷,今天就來說一些「人流」的話題,並說說如何避免「意外」發生。術中「無痛」只是相對的概念,術後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在人工流產的手術過程中,器械經陰道反覆進入宮腔操作,它可在一定程度上損傷子宮內膜,增加宮頸、宮腔及盆腔感染的機會,導致盆腔炎、宮腔宮頸粘連,使得人流術後可能出現月經量減少、閉經,慢性腹痛等。多數人關注「人流」的點,在於肉體的「痛不痛」。而沒有關注心理「痛不痛」。
  • 日本人不可以說「不」ー正確使用日文的「いいえ」
    不要把日語的「いいえ」當作英語的"no"來用  日本人不會說「不」,因為日本人在說話時必需顧及別人的感受,這種思維在日語稱為「思いやり」。當然,所謂「不可以說不」,是指拒絕別人的邀請時,或反對別人的意見時不可以說「不」,若果答案不會影響對方的感受,則不受此限,例如「これはリンゴですか」「いいえ、梨です」(這是蘋果嗎?
  • 被「慕殘者」跟蹤的女孩|故事FM
    我出生以後,他們忘記給我打疫苗了,兩三歲的時候,一場高燒之後,我的左腿就站不起來,我得了小兒麻痺症。我一直是需要拐杖來走路的,直到大學時,我的初戀男友幫我找到了一家北京的醫院,在手術治療之後,我可以不依靠拐杖自己走路了。
  • 「醫」起搞視情揭榜 | 獲獎名單大公布!
    這是個視頻,這不只是個視頻。它說了一個故事,它不只是說了個故事。這是一場比賽?不!它是一座橋梁。情牽醫患,連接你我。
  • 「快來人啊,有人羊水破了」
    「那啥,妹子,你這應該是第一胎吧,肚子疼嗎?」我望著單純的妹子問道。「醫生你真厲害,怎麼知道我是第一胎啊!嗯……肚子好像有點疼。」「因為你並不是第一個把羊水破了當做尿床的孕婦~」羊水VS尿,傻傻分不清楚?
  • 「前浪」也想說給「後浪」
    這場活動的源頭正是武漢大學一名大四畢業生的「求助向」微博。在微博中,這位學生說自己每天都很迷茫,不知道能做什麼,覺得自己趕上了一個不好的時代……說實話,看完這個「求助」,我並非因為「同情心」而想寫個回信,而是覺得「後浪」們可能需要知道些真相,那些你不變成「前浪」就不知道的真相。
  • 嘴上說「要自殺」,心裡想「救救我」?這種論調讓人不自在!
    對此,有一種觀點認為,別人透露想自殺的心思,是在傳遞「救救我」的信號。我目測了一次,這種觀點的接受度還挺高。很顯然,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我覺得有必要,就此問題說一說。1.在我聽來,這種觀點,跟早些年,很多人認為女孩說「不是」就是「是」、說「不想」就是「想」、說「不要」就是「要」、說「不喜歡」就是「喜歡」……如出一轍。得承認,這種用反話來表達真實意圖的現象是有的,而且還不少。
  • 不可以說「不」的日本人,要怎麼拒絕別人呢?
    不要把日語的「いいえ」當作英語的"no"來用日本人不會說「不」,因為日本人在說話時必須顧及別人的感受,這種思維在日語稱為「思いやり」。當然,所謂「不可以說不」,是指拒絕別人的邀請時,或反對別人的意見時不可以說「不」,如果答案不會影響對方的感受,則不受此限制。例如:これはリンゴですか。/ 這是蘋果嗎?いいえ、梨です。/ 不,是梨。
  • 「師門」中做「真人」的十二招
    因為你的老師也好,或者是我的一些其他同業也好,其實大部分的人,包括我,都可以說是「能力越大、毛病越多」的情況居多的;並不存在著你「理想中」的「全善」或者「全惡」的情況。如果你硬要用這種非黑即白的方式來看待人,那是在極度扭曲事實了。你說的同學,看到老師的長處,所以來學習;可是在生活相處之中,他們也看到了老師的很多不合他們的意的毛病。這樣的事實,你可以承認嗎?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所以科學家想要安全地通過硫化氫激活人體的這個「開關」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不過,科學家也從中獲得了啟發,著手在研究怎麼通過這個方法讓人體進入「局部冬眠」,也就是讓器官進入低代謝狀態,讓待移植的器官擁有更長的「保質期」。
  • 淺析日語助數詞「回」和「度」的區別
    小編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介紹了助數詞「本」的用法,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助數詞「回」和「度」。「回」和「度」在日語中都可以用來表示次數,有的時候二者可以互相替換,有的時候替換後又感覺不合適,那麼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真實故事】產婦在臺大醫院大出血但卻「沒錢付手術費」不能開刀,結果醫師走到手術室說了「一句話」讓網友瞬間爆淚...
    臺大醫師施景中昨晚在臉書分享了一則感人的故事,讓我們看見醫生的仁心仁術,還有「救人第一」的精神~許多網友看了不禁感動地說:「臺灣還有你們,真好!」15萬,這對低收入戶的夫妻根本付不起...那名孕婦很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坐在床上蒙著頭一直哭,她的丈夫在一旁嘆氣說:「我們沒有收入,只能領國民年金過日子!」
  • 人可以貌相 「顱相學」真的存在
    appearances.」或者「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三白眼的人個性剛強、自尊心高例如北捷殺人事件後,有位略懂「面相學」的網友就有如下評論:「鄭捷是很典型的三角眼型下三白眼,這種人的面相加上後天環境與教育,不是成為大企業級總字輩或各種領域的專業達人,就是變成前無古人、極惡無道的罪犯!」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得了甲狀腺疾病,該「限碘」還是「補碘」?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得了甲狀腺疾病,該「限碘」還是「補碘」?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根據補碘情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需補碘這類疾病可以統稱為碘缺乏病,只有補碘,才能徹底防治該病。有一種「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疾病,俗稱「大脖子病」。該病的症狀是頸部明顯腫大,甲狀腺功能卻偏低。若妊娠期婦女患該病,會引起嬰兒神經和身體的發育障礙,導致身體矮小、神智呆傻,即「呆小病」,也叫「克汀病」。
  • 另類「80/20」,臺灣部落格也可以IPO?
    如果還有一個網站,讓我天天可以讀到一些演藝圈或科學怪譚的事,我一定自動每天「延伸閱讀」,這個網站會成為我心目中第二個「Yahoo!新聞」。大部份的線上讀者,都還需要「第二個Yahoo!奇摩新聞」,除了體育以外。我弟弟就很喜歡職業運動,從臺灣職棒一路到美國職當棒、職籃,後來連加拿大人熱愛的曲棍球也開始看了,對每個球員的動向、數字,誰即將破什麼記錄,誰誰誰最近受傷皆如數家珍。
  • 歐洲試管嬰兒「破卵針」知識科普
    注射破卵針後可在36小時內,達到「刺激卵泡破裂排出卵子」的目的,能較準確測知排卵的方法✨ 。【與排卵針有何不同❓ 】排卵針的目的則是 「刺激卵巢卵泡長大」,屆時排卵時就能排出不只一顆的卵子,增加受孕機會。跟破卵針是不一樣效用的東西喔。
  • 達文西機器人甲狀腺癌手術,讓疤痕「術後隱形」
    眾所周知,傳統的甲狀腺手術術後,患者的脖頸處會留下一道長約 5 到 6 釐米甚至十幾釐米的疤痕,十分影響美觀,而這種生理及心理上的傷痛,將會隨著達文西機器人甲狀腺手術中的出色表現被終結。2017 年 12 月 9 日,「中韓達文西機器人甲狀腺癌手術直播大會」在北京舉行,中韓兩國的頂級達文西手術專家齊聚北京和睦家醫院,進行了甲狀腺癌微創手術直播演示。
  • 「讀書破萬卷」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不過……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史記》130 卷 52 萬字,每卷也就四千字多些。《資治通鑑》294 卷 300 萬字開外,那麼一卷一萬多字。如果一卷算一萬字,萬卷就是一億字的閱讀量,我鬥膽說句,我也算有萬卷這個閱讀量了。所以容我矇混一下吧。
  • 「英文不好,你還是別出國吧」──謝謝說這種話的「貴人」們
    不要怕犯錯,因為說錯才會知道自己哪裡還可以再進步。而且,會因此嘲笑你的,通常絕不會是以英文母語的人。因為真正的「英語人士」,知道你是外國人,大多會很鼓勵和耐心去聽你想說什麼;在我的學習路程中,會嘲笑我「怎麼英文發音這麼爛」、「這個都會錯?還是別講英文了吧」的,全部都是同樣在學英文、自己程度恐怕也不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