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裡的大經濟——臨夏州大力推進草莓產業見聞

2020-12-20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小草莓裡的大經濟——我州大力推進草莓產業見聞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繼續鎖定「三農」工作。文件提出「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同時明確了目標、方向、底線等重大問題。近日,甘肅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

  永靖縣三塬鎮甘肅劉家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草莓種植基地記者馬俊攝

  如何才能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努力開創我州現代農業發展新局面。本報記者深入到我州各縣市,就我州著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進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度融合,不斷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的好經驗、好方法進行了深入採訪,從即日起陸續刊登。

  紅彤彤的草莓,綠瑩瑩的大棚。陽春三月,永靖縣三塬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區的草莓大棚裡早已碩果纍纍,農民們採摘下一顆顆紅豔豔的草莓,豐收的笑容洋溢在臉上。這是記者近日在該園區看到的一幕。

  近年來,我州按照國家供給側結構性調整要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戶發展設施農業,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新格局。尤其是永靖縣、臨夏市、臨夏縣依託區位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草莓種植業,幫助種植戶走上了致富之路。

  休閒採摘成周邊遊主流

  每年的元旦前後,是我州草莓上市的時節,從春節前到未來幾個月的時間裡,紅彤彤的草莓不僅僅是種植戶們的「發財果」,更是我州冬季休閒採摘業發展的金鑰匙。

  永靖縣作為我州草莓最早種植的縣,全縣草莓種植面積已達6125畝,種植戶有4750戶。草莓種植主要分布在太極鎮、劉家峽鎮、鹽鍋峽鎮、三塬鎮等6個川塬鄉鎮,主要品種有全明星、紅顏99、甜查理、達賽萊克特、紅袖添香、貴妃、法拉第等20多個品種,引進了小白、紅地球、京春香、幸香等18個新品種。

  3月16日,記者來到永靖縣三塬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區A區時看到,一行行綠油油的秧苗上,掛滿了像紅燈籠似的草莓,就連空氣中都迷漫著草莓的香甜味,而前來採摘草莓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記者在採摘棚裡看到,大人孩子齊上陣,採摘的採摘,拍照的拍照,香甜的草莓味撲面而來,一個個又紅又大的草莓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豔,歡樂的氣氛在大棚裡蔓延。其中最開心的就是小朋友了,他們一邊採摘一邊品嘗:「真甜呀」「太好吃了」「現摘的草莓就是新鮮」……草莓棚裡時不時聽到這樣的讚嘆聲。

  「我們種植草莓的大棚有100座,佔地200畝,主要種植紅顏99、甜查理、貴妃、全明星等11個品種。去年清明節一天,前來採摘的人數就達到了3000多人,採摘草莓8000多斤,收入達到了20多萬元,大多數人都是來自臨夏市和蘭州市的。」永靖縣富景農民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楊利國對記者說。

  2014年臨夏市為了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提升全市農業種植水平,引入臺商建設臺灣創意農業臨夏草莓示範園。該草莓示範園引進新技術,採用無土栽培,以優質草莓種植、採摘、銷售為主體,結合休閒娛樂觀光和新技術推廣,打造四季高效設施農業園區。

  「遊客主要是從各縣市來的,但也有從青海省、甘南州、蘭州市來的,春節期間,遊客大多是帶著孩子來體驗的,我們園區從建立開始,每年種植的草莓都是供不應求的。」臺灣創意農業臨夏草莓示範園種植負責人方學勇介紹道。

  如今,隨著草莓在我州的「安營紮寨」,觀光採摘已是市民休閒的首選,只要說起採摘休閒農業,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草莓。

  據介紹,臺灣創意農業臨夏草莓示範園投資800萬元,共有15棟高效日光溫室,總建築面積約2.7萬平方米,種植草莓200畝,每畝產值預計達到15萬元,種植草莓品種以紅顏為主。該園區停車場、道路、服務中心、草莓採摘園和水電基礎設施等一應俱全。由於草莓園地處城郊,現場採摘草莓成為一種時尚,不少市民在這裡採摘品嘗草莓、體驗獨具特色的新型觀光農業,草莓採摘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的同時,也為臨夏市折橋鎮的農家樂旅遊大大增添了人氣。

  草莓全產業鏈基本形成

  2月24日,臨夏縣在百益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成功舉辦了首屆臨夏北塬現代農業百益草莓園採摘季活動,僅採摘活動啟動當天,遊客人數達1.5萬人(次),銷售草莓1000多斤,銷售額達到3萬多元。

  這是近年來該縣依託這一基地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的一個縮影。臨夏百益草莓基地位於臨夏縣北塬鄉十萬畝灌區中心地帶,生長的草莓因品質優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周邊地區觀光旅遊、體驗採摘樂趣的主要目的地。目前,該基地已引進種植高端草莓新品種186棚,預計年產量達8萬公斤,實現產值達300萬元。

  早在2012年,臨夏縣在先鋒鄉前韓村試種20畝的日本99紅霞草莓,當年就獲得了良好的效益,開始大面積種植,目前臨夏縣草莓種植已達到980畝,其中200畝的育苗基地,780畝日光溫室反季節草莓和鋼架拱棚夏季草莓,種植品種有久香、章姬、法蘭蒂、波特拉、聖安德瑞斯。

  「這幾年我們鄉上通過發展草莓業,不但種植戶的收入逐年增多,而且也帶動了北塬片餐飲業、旅遊的發展。」先鋒鄉黨委書記趙元瓊如是說道。他告訴記者,示範區建成後,將大大提升區域農業科技進步水平,農產品加工增值15%,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10個百分點;農業節水率提高30%,秸稈利用率達到80%,資源利用率提高25%;科技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達到4%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核心區達到65%,示範區達到60%;重要農作物及畜禽良種化率達100%,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100項,有效帶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促使農民從傳統農業生產者轉變為現代農業經營者,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大幅提高農民收入,加快全面小康建設進程。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其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能夠富起來。作為以農業為主的民族貧困地區,如何實現新常態下的跨越發展?我州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全面推廣「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加快建設現代農業體系,著力培育養殖業、特色林果業、中藥材等產業鏈,大力推進示範園區建設,輻射帶動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瞄準中高端市場,著力打造特色品牌,切實提高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觀光採摘農業助推鄉村遊

  天氣逐漸轉暖,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感受春天的氣息,採摘草莓成為不少市民的首選。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些不打農藥的有機草莓越來越受市民青睞。

  從蘭州驅車趕來的楊紅偉帶著老婆陳雅婷和6歲的女兒也來體驗農家樂趣,他們摘了滿滿一籃準備帶回去給朋友品嘗。「我聽說永靖縣的草莓挺好吃的,乘著今天天氣不錯,我就帶著媳婦和女兒過來一起採草莓,第一次採摘感覺挺新鮮的,比較有樂趣,女兒也體驗了一下這種農村生活。」楊紅偉說道。

  王蘭芳是永靖縣草莓種植戶,她的兩個大棚裡種滿了全明星和幾種正在試種的新品種。她說:「我從來沒有跟收購商打過交道,因為我的棚裡的草莓一掛果就全部被採摘完了。去年,我的棚裡種的草莓掛果後,遊客每天都來,我一個人都忙不過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我就收入了5萬多元。」

  在王蘭芳的大棚裡,還有不少遊客正在採摘草莓。遊客周揚女士說:「雖然採摘價格比外面高,但是自己能親手摘,吃著也放心,還有就是想讓孩子來這裡體驗一下農村生活,在城市的話一般都是去遊樂場和動物園,但我覺得,孩子就應該多接觸大自然,接觸一些農業,因為現在的孩子只能在超市看到水果蔬菜,很少能在菜地裡看到這些,所以想帶她感受一下,看似多花了錢,但是給孩子上了一堂自然知識課,覺得還是很值」。

  小小的一顆草莓,能夠贏得遊客們青睞的緣故,是因為來大棚採摘草莓主要是突出的是一個「鮮」。同時,隨著我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草莓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趨明顯,已基本形成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大戶承包等三種發展模式,基地規模效益明顯,集草莓採摘、休閒觀光、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基本形成。

  發展的號角打破了田間的寧靜,產業結構調整思路代替了農民傳統的種植、養殖模式,新的產業發展模式正帶領我州廣大種植戶邁向更高發展水平。

相關焦點

  • 煙臺「萊山妹」草莓產業園內的「紅產業」
    從傳統草莓種植到高質草莓發展,煙臺市萊山區「萊山妹」草莓產業園,集中優勢資源打造集脫毒草莓種植研發中心、草莓種植合作聯社、草莓產學研商學院、草莓電子商務中心及文化中心、草莓產業大數據中心為一體的產業鏈集群,真正實現農業接二產連三產。一株株草莓,見證著 「萊山草莓 魅力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真實足跡,也成為鄉村振興、富民有望的「金抓手」。
  • 小草莓也能做成大產業!「草莓公主」王倩有本「甜蜜」致富經
    幸運的是,在王倩的努力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倩的草莓合作社開始慢慢走上正軌。重科研不怕失敗敢於試驗因為地理位置優勢,王倩的草莓合作社與青島農業大學、青島農科院建立了產學合作基地。王倩的「野心」絕不僅僅只把草莓種好這麼簡單,「將來我們要把種植的大數據留下,平時我們的管理數據也要留下,把我們專業種植的幾個品種都做一個數據分析。這樣就能為我們今後服務廣大農民提供便利條件。」王倩在草莓地裡。本人供圖因為曾經學醫的緣故,王倩習慣了在臨床上把先進的醫術和設備用在病人身上。
  • 合肥市人大代表:建議在草莓產業加入「創新元素」
    市人大代表田峰:建議在草莓產業加入「創新元素」田峰是長豐縣草莓基地的一位負責人,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田峰尤其關注「創新」,表示在今後工作中他要在草莓種植中繼續加大創新力度,帶動莓農致富。對於如何在草莓產業中添加「創新元素」,田峰有著自己的想法。
  • 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鑫報/大西北網訊(記者 王志儉) 近年來,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臨夏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馬軍,臨夏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登旭,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王蓮共同介紹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草莓熟了 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舉辦第二屆冬草莓採摘遊
    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黨建引領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暨第二屆冬草莓採摘遊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3日訊(記者 陳淋)成都高新區石板凳鎮的草莓熟了,新鮮滋味等你來。  當天舉行的黨建引領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暨冬草莓採摘遊活動開幕式分《改革開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三個篇章,現場不僅有名優草莓產品展示和免費品嘗活動,還有鼓舞《中華龍鼓》、小品《草莓土豪》、舞蹈《激情熱舞》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熱鬧祥和的氣氛推動現場燃起了冬天裡的一把火。
  • 輪臺縣:「有機草莓」帶熱「採摘經濟」
    天山網訊(通訊員馬萌婕 張慧勇攝影報導)「最近來我這裡採摘草莓的人特別多,大部分是帶著家人一起過來,兩個大棚裡結出來的草莓都有些供不應求了。」2月20日,輪臺縣輪臺鎮夏馬勒巴格村草莓種植戶魏國幫高興的告訴縣環保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吐爾遜·依達依「有機草莓」採摘銷售情況。
  • 長豐:草莓小鎮喚起「美麗經濟」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莓」麗鄉村帶來了「莓」麗經濟,激發了長豐鄉村振興的新活力。長豐「莓」好煥新顏歐式城堡的建築、車廂造型的商鋪、草莓主題樂園,如果不是眼見為實,很難想像昔日裡的長豐草莓種植基地已經宛若旅遊景區。進入11月,天氣逐漸寒冷起來,而在長豐草莓高新技術示範園的草莓大棚裡卻溫暖如春,一顆顆鮮紅飽滿的草莓在片片綠葉的襯託下格外嬌豔誘人。
  • 小草莓做成大產業!2019年,遼寧東港草莓總產量達23萬噸,產值高達46...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擁有百年草莓種植歷史的遼寧丹東東港市,近年來通過鼓勵規模經營、加強科技支撐等多種方式,將小草莓發展成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和縣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高峰期,東港市椅圈村的劉仁華每天都能收入六千多元。
  • 郝家鎮:小草莓引領富民路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為推動「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墾利區郝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休閒旅遊深度融合,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經過項目考察、產業調研、外出學習、專家論證等,通過雙招雙引組織河北商會聯合東營市宸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當地老百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營市百草益農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
  • 敦煌的草莓熟了 | 吃嗎冬天裡的第一顆草莓!
    敦煌的草莓熟了 | 吃嗎冬天裡的第一顆草莓!冬天裡的第一顆草莓!在月牙泉鎮休閒觀光採摘園,有10多名經驗豐富的果農,他們大多都種植草莓、小西紅柿等蔬果已經20多年了。 因為距離鳴沙山近,這裡的土壤肥沃、水質好,種出的水果蔬菜鮮美可口,非常優質。
  • 敦煌的草莓熟了|吃嗎?冬天裡的第一顆草莓!
    冬天裡的第一顆草莓!喝完了秋天的第N杯奶茶,寒冷的冬天終於來襲。對於吃貨來說,冬天意味著採摘草莓的季節就來啦。最近幾天的朋友圈,已經有人在「曬」草莓啦,一顆顆草莓鮮嫩多汁、酸甜爽口,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地口水直流。
  • 新疆和靜縣草莓節開幕 遊客喜摘草莓帶熱鄉村遊
    大批遊客看歌舞、摘草莓、品農家飯、買特色產品,讓當地鄉村旅遊紅火起來。當日上午,第四屆草莓文化旅遊節在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拉開帷幕。開場舞蹈《草莓花兒開》,呼麥《走馬》,小品《姐妹倆的草莓情》等精彩節目相繼上演,演員們精彩的演出贏得觀眾陣陣掌聲。一顆顆紅豔的草莓引來了興致勃勃的遊客。
  • 小草莓撬動南海新區鄉村產業大振興
    「我們的草莓不僅有白色、黑色、粉色等18個品種,而且口感香甜,一顆草莓能賣30元!」說起萬和七彩農業科技公司的實力,技術員劉萬波首先從多樣的草莓的價格說起。置身於眼前的1200多畝精緻農業基地,聽著劉萬波的講解詞,自然而然地連綴起一幅綠意濃濃的鄉村產業振興藍圖:依託千畝四季草莓,葡萄種植產業,植入草莓,葡萄採摘、花海田園觀光、特色餐飲、農事體驗、生態農業旅遊、草莓衍生品等業態內容,建設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基地,形成特色草莓產業鏈。
  • 遼寧東港:小草莓變增收「大引擎」
    近年來,遼寧省東港市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科學種植,把草莓產業打造成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和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2019年,東港市草莓生產面積達到14.8萬畝,總產量達23萬噸,產值高達46億元,年出口創匯3500萬美元左右。
  • 小草莓也能做成大產業!「草莓公主」有本「甜蜜」致富經
    不到10年時間裡,在她的帶領下,曹村草莓合作社社員收入從每畝地約3萬元增長到每畝地8-10萬元,合作社規模也從原來的7、8戶增長到156戶。 現在,王倩又有了新想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在這個大環境下,我也有了我的小目標:我將立足農業,在現有的草莓合作社的基礎上發展我們的田園綜合體。」
  • 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場大力推進草莓主題公園建設
    亞心網訊(通訊員李志賢報導)2014年以來,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場共投入資金1300萬元,實施兵團草莓主題公園350畝無立柱式拱棚項目建設,目前,原計劃207座無立柱式拱棚,已經全部完成施工,並有85座今年已投入使用。  兵團草莓主題公園承包戶曲士勇,最初承包了10座溫室,用來種植草莓。
  • 尉氏縣大營鎮:小草莓成了村民群眾的「致富果」
    1月14日上午,在大營鎮大營村博源種植合作社的草莓種植大棚裡,一畦畦油綠茂盛的秧苗裡點綴著一顆顆色澤飽滿、紅豔動人的草莓,三五成群的遊客正高興的忙著採摘、品嘗、拍照,現場一派豐收的喜悅景象。
  • 「百合灣」杯龍山鎮首屆「莓」滋美味草莓大賽暨龍山鎮草莓豐收節...
    「這邊的草莓個大汁多,香甜可口,比超市裡面賣的口感好很多。今天我們專門帶孩子過來採摘,既大飽了口福又愉悅了身心,真是冬日裡休閒的好去處。據了解,本次草莓大賽評選出了最美草莓、最大草莓、最甜草莓及最美草莓包裝,以及萌娃吃草莓大賽和現場製作草莓蛋糕等活動。參加本次草莓大賽的草莓品種有白雪公主、雪裡香、香野等近十種草莓品種,草莓採摘期可持續到明年3月,果型、口感皆為上乘,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 平度:雲山草莓在引領世界草莓產業發展趨勢盛會上再獲殊榮
    來自國內外的草莓專家、草莓產業供應商、草莓種植大戶等千餘名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引領世界草莓產業發展趨勢的國際盛會。  據悉,由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主辦的「中國草莓文化(旅遊)節」,自2007年1月在北京昌平成功舉辦首屆起,已連續11年在全國不同草莓主產區持續舉辦15屆。
  • 全國草莓盛會,今天在我市開幕!(內附特等獎、金獎草莓名單)
    李健在致辭中指出,句容是鎮江「三農」工作的一方福地,草莓是鎮江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草莓產業經歷了從「沒人種」到「家家種」、從「一株苗」到「一條鏈」、從「辦好節」到「幹好事」的發展歷程,如今草莓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金果子」、鄉村振興的「大產業」、福地名城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