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豬肝泥,加番茄是為了去除豬肝的味,讓寶寶愛上吃豬肝。
懂營養的人都知道,吃深紅色的動物內臟,比如肝臟、腎臟、心臟和脾臟,可以幫助缺鐵性貧血的人補鐵,因為內臟那紫紅色的顏色,是「血紅素」所帶來的。「血紅素」正是內臟、肌肉和血液呈現紅色的原因,它的分子中含有鐵元素。內臟的顏色深濃,是因為它所含的血紅素比肉類中的鐵含量更高,其中的鐵元素吸收利用率非常高。(柚子媽媽說:這裡決定了豬肝買回來是不需要把血水泡掉的,因為那是補鐵的關鍵)
給嬰幼兒添加輔食時,只要加一勺肝泥,就能有效地供應鐵元素,預防嬰幼兒常見的缺鐵性貧血。除了豬肝之外,雞肝、鴨肝、鵝肝、羊肝也一樣好,鴨胗、雞心、豬腰子也不錯,只要是深紅色的內臟,都有幫助補鐵的作用,只不過肝臟比較容易做成泥罷了。
肝臟能幫助部分人改善眼睛的健康,因為動物肝臟中維生素A的含量特別高,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其他食物,可有效防治夜盲症、乾眼病及角膜軟化症等眼部疾病。
媽媽們關於豬肝常見問題匯總:
聽別人說,肝臟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這種情況只發生在吃得數量過多的情況下,而且不包括心臟、腎臟等其他內臟。我國居民膳食中通常維生素A不足,多數人達不到推薦量,寶寶一周吃1次豬肝離維生素A中毒還遠著呢!
嬰幼兒每次豬肝吃多少合適?
每次20克為宜,一周一次,這樣既不會維生素A過量,汙染物總量也不多。
除了豬肝,雞肝、鴨肝一樣嗎?
在同樣的飼養環境下,大型動物像牛、羊生長期更長,肝臟中積累的汙染物相對較多,而雞和鴨生長期較短,所以雞肝和鴨肝的汙染物積累甚至比豬肝更少,口感也更細膩,更適合給小寶寶做成肝泥輔食。
選擇靠譜的超市購買有檢驗檢疫標誌的產品
選擇購買有機、綠色或無公害食品,相對而言環境汙染積累的危險更小一些。不要吃發生病變或不新鮮的內臟,而且一定要徹底烹熟,不要因為追求嫩滑口感而吃沒熟透的內臟。
熊孩子就是不愛吃豬肝,怎麼辦?
如果不貧血缺鋅或缺乏維生素A的人,沒有必要經常吃肝臟和腎臟。不吃它們的人可以通過吃菠菜、胡蘿蔔、雞蛋、全脂奶和多脂魚類來保障維生素A的供應,也可以通過吃紅色瘦肉來獲得容易吸收的血紅素鐵。
除了肝臟和腎臟,1歲以上寶寶還可以吃什麼補鐵?
相比於肝臟和腎臟,動物的心臟和禽類的胗子更加安全。它們蛋白質質量上佳,既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又有較高的B族維生素含量,綜合評價優於普通的瘦肉。同時,味道和口感也非常不錯,作為高營養價值的「紅肉」,適合所有人食用,也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好食品。
豬肝番茄泥
食材 Ingredients
食材:豬肝80g,番茄 中等大小1個 160g
烹製方法:蒸
參考月齡:6-12個月
所需時間:準備10分鐘+蒸20分鐘
步驟 Steps
1.食材準備好。番茄大一點小一點不要緊。
小貼士:做的量夠寶寶吃一個月,做好了分成4份,一周一次。
2. 把一會要蒸的水先燒開,番茄開十字,丟進水中燙10分鐘,很輕鬆去皮。
3. 豬肝流動的水洗淨,切丁。
小貼士:其實,肝臟的營養價值還不止於此。在動物體內,肝臟是營養素儲備的大本營,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13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維生素B12的含量特別高。肝臟的蛋白質超過瘦豬肉的含量,鐵、鋅、銅、錳等微量元素十分豐富,幾乎是自然界當中營養素最全最豐富的食物了。
4. 番茄去籽後切丁,番茄籽不僅酸還不好消化。1歲以下寶寶都不要吃帶籽的食物,都是吃進去什麼樣,出來還是什麼樣。
小貼士:泥類的輔食適合6-12個月的寶寶,而1歲以下的寶寶都不要吃帶籽的,像蔬菜水果中籽能去就去掉,像火龍果這樣的等等再吃。
5. 一起打成泥,不需要加水。
小貼士:這裡打的時候看著有點紅紅的嚇人,媽媽也可以先將豬肝切小塊,放碗中蒸10分鐘,蒸好後連著蒸出來的水一起和番茄打泥,這樣看著舒服很多。
6. 倒在耐高溫容器裡,這裡特別注意加蓋保鮮膜!防止蒸氣進入,還有鍋蓋上的水滴進去。否則蒸完豬肝裡好多水,冷凍後好多冰渣渣,這裡我就走過彎路,你們沒必要再走。
7. 大火蒸20分鐘,保證徹底蒸熟,可以吃了,沒什麼豬肝味。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一日五餐輔食)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