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的推出方式,顯得非常單一與輕巧,這樣來看,如果一推成功,將會順利拿下企業辦公的關鍵性市場,而即使有所不利,也不會對微信主體產生任何不利的影響。穩中求勝的企業微信,如果實現對會話消息的管理,將會成為消化和微信整體生態中關於企業管理與工作溝通的一個關鍵性棋子。
企業微信到底解決了哪些問題?
如果我們能夠回看中國企業管理軟體的演進歷史,恐怕就能更清晰地體會到,企業微信帶來的這種「輕接入」的好處。
1、本地化問題
早在2000年前後,中國企業界流行起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管理軟體熱潮,企業家們試圖通過管理軟體來解決將企業的一切行為數據化的問題——也就是實現生產過程中的量化管理和流程化管理。當時在管理界,人們一直熱衷爭論的問題是,「是不是要削足適履」?這個問題的實質是,絕大多數ERP管理軟體當時是都舶來品,其中包含了跨國公司的管理思想和流程,幾乎完全不符合當時中國企業的管理形態——中國企業到底要不要勉強自己去適應那些定製化軟體?答案是肯定的。自此之後十年,當中國企業的內部管理流程規範化後,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概念和軟體風行一時,它解決和規範的是企業與客戶,即企業與外部互動關係的管理問題。
2、成本問題
在此之後,管理界幾乎再無顛覆性的理念出現。在這些概念上衍生的產品基本基於伺服器-PC模式,而且絕大多數是為大中型企業定製、昂貴和蘊含固定管理模式的。傳統的管理軟體提供商,例如德國的SAP公司,除去靠管理軟體掙錢之外,是以License(即使用許可)作為基本報價單位,一個公司只有每年購買足夠的License,它的SAP管理系統才能夠接入足夠多的有使用權限的人,因此在管理界經常有笑話說,一個想要信息化的公司往往買得起SAP軟體,但是買不起License。而且,不同公司的管理軟體界面和其產品邏輯完全不同,其不易用就不用說了——否則「削足適履說」也不會成為爭論的焦點。
3、信息孤島問題
在企業微信出現之前,企業內部和客戶關係管理軟體在完成向網際網路轉型的想法是相對單一的。多數這類型公司的做法是將其系統或應用做成APP或者自己獨有的客戶端嵌入移動端——但這些做法都無法觸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核心需求,那就是要圍繞「人的需求」提供服務,將工作、社交、生活、網絡這些因素有機地融合和連接在一起,提供一個簡單、親切和熟悉的應用場景。
由此,我們可以意識到企業微信的真正廣闊的應用未來。且不提利用微信提供的的服務來進行針對客戶的營銷活動,單看在企業管理方面,企業微信就能夠通過「輕接入」,聯合所有應用開發商來消滅傳統上的管理信息孤島——企業的上下遊廠商和顧客均可被覆蓋,企業中的每個人也都可以被輕鬆接入。
4、第三方軟體地接入
企業號只是作為一個接口,而真正為企業帶來方便的應用還需要第三方軟體的支持。以【點鏡SCRM在企業微信上接入【點鏡SCRM】應用後,就可在企業微信上實現會話消息監控,為企業高效管理帶來方便。
點鏡SCRM平臺能夠實時監管企業微信聊天內容文字、視頻、圖像、語音消息等記錄永久保存、備份。員工與公司或者員工與客戶一旦出現爭議,公司可隨時調取查看消息記錄。
點鏡SCRM辦公平臺可以實時監管員工企業微信上的紅包轉帳,收發紅包,收帳轉帳。員工企業微信的帳戶金額進出清楚明了,出現壞帳,管理者可以馬上追查。
點鏡SCRM辦公平臺實時監控手機操作行為,刪除企業微信聯繫人,刪除企業微信聊天記錄,消息含敏感詞、推送客戶名片、私建群、共享位置、發定位。掃一掃等。
點鏡SCRM平臺還可以實時備份好友資料數據,可按各種元素分類查詢導出,數據永久保存,封號也不怕。公司微信所有聊天記錄,點鏡SCRM平臺可以在線漫遊、監控,有效杜絕企業微信營銷出現飛單私單走單行為。
5、以人為核心而非工作流程
最後,由於微信始終自帶社交基因,在企業管理中應用時,它可能讓人和人之間產生與那些傳統的基於流程和人頭管理的軟體完全不同的「化學反應」,這也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特色——微信就是基於人的產品,所有的事情在微信裡做通一定是為人服務的,而過去這麼多年,企業管理軟體基本上是自頂向下設計的,為老闆設計,為企業管理流程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