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也靠不住,馬克龍拒絕讓歐洲依賴美國,想像中國一樣獨立自主

2020-12-19 騰訊網

當地時間16日,在結束對法國的訪問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選擇了低調的離開。由於事前法國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強調會談內容會全部對拜登團隊公開,所以歐洲媒體形容蓬佩奧這趟出訪尷尬且悽涼。

表面上看,美國的親密盟友基本已經拋棄川普,第一時間都向拜登送去賀電,向他宣誓「效忠」,可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似乎也未必。

路透社在當地時間16日報導稱,蓬佩奧才剛走,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即便美國總統換成對歐洲更為友好的拜登,歐洲也不能太依靠美國,而是需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防衛戰略,就像中國那樣。

同時馬克龍還強調,他完全不同意德國防長卡倫鮑姆在該問題上的相反看法,並聲稱德國總理默克爾應該能在獨立自主這一目標上和自己持相同立場。據悉,卡倫鮑姆不久前曾旗幟鮮明地表示,歐洲在未來仍然需要依附於美國的軍事保護,馬克龍聽後勃然大怒,痛批卡倫鮑姆的「跪美論」。

在英國退出後,法國和德國成為了歐盟實際上的領導者,而由於兩者國家屬性不同,所以在歐盟內部也有著較為明確的分工。一般來說歐盟在經濟領域更多的是由德國主導,軍事和外交領域則由法國來領頭,所以由法國喊出獨立自主的口號,對歐盟各國是有分量的。

而馬克龍之所以自信默克爾會站在他這邊,除了法德兩國有一套可以達成共識的有效機制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2018年11月馬克龍首次提出「歐洲聯軍」時,曾獲得了默克爾的力挺。況且默克爾作為一位老辣的政治家,她對歐盟的前途有足夠的理解能力。

任何思想的誕生絕非一朝一夕,很多人認為是川普的出現,讓歐洲意識到了危機。這種觀點確實有一定道理,因為川普主張走孤立主義路線,不太注重和盟友肩並肩,更別談對其提供保護,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和歐盟這幾年因為軍費分攤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但實際上,川普的出現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罷了,這一切根源還是在於國際局勢的變化。這個就和川普上臺一樣,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不是因而是果,並非川普改變了美國,而是美國自己發生改變,給了川普這些右翼政客發揮的舞臺。

這點放在歐洲身上也同樣適用,隨著美國的逐步衰落,其國內日益民粹化,不是一個拜登就能改變右轉趨勢的,如果一味的依靠美國最後可能會被賣;再者由於美國的霸主地位動搖,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在未來將徹底改變。

這意味著繼續跟在美國後面站隊可能無法收穫像此前那麼大的利益,歐盟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區域聯盟應該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負,可以和美國並列的話為何要當小弟呢?所以馬克龍看上去只是出於對美國的不信任,想要發展歐洲的軍事力量,這背後卻隱含著歐盟對於未來道路的深刻思考。

相關焦點

  • 拜登陣營歐洲事務顧問:侮辱中國沒意義,中美可以合作
    【文/觀察者網 童黎】「侮辱中國沒有意義,中國應該被尊重。」12月8日,BBC中文網放出對歐巴馬時期前美國駐歐盟大使、拜登陣營歐洲事務顧問安東尼·加德納(Anthony Gardner)的專訪視頻。後者一邊炒作所謂「人權問題」,一邊提出需與中國合作,兩國交流不應「以侮辱性的方式進行」。在對這名歐洲事務專家的採訪中,BBC主持人主動提出「讓我們談一下中國吧」。當被問及拜登「是否會接受,美國現在在戰略上與中國陷入了長期對抗」時,加德納認為不應使用「對抗」一詞,聲稱川普的前任們對中國也很「強硬」。
  • 馬克龍:應同中國那樣加強自主權,歐盟國家才能得到美國的尊重
    據路透社11月16日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採訪時突然一反常態,表示如今的歐盟國家「應如同中國一樣」,在國防事務上維持更高的自主權,只有「嚴肅考慮自身立場」,歐盟國家才能被美國「像盟友一樣地尊重」。顯然,在馬克龍看來,此前的歐盟從來沒有得到過美國的尊重。
  • 讓馬克龍被罵的「歐洲軍」到底是什麼?
    法國總統馬克龍(圖源:視覺中國)近日,美國總統連發四條推特嘲諷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打造「歐洲軍隊」以防範俄羅斯、美國等,認為「沒有哪個國家比法國更民族主義」,馬克龍難道是想「讓法國再次偉大」?法國新聞電視臺BFMTV評論員表示,馬克龍的計劃看上去很美,但有點「超現實主義」。首先,作為「雙引擎」的法德兩國在防務合作的具體方式和程度上有自己的「小算盤」。德國寄希望能以防務合作促進政治合作,加強歐洲各國的團結並與北約適當拉開距離,對衝美國因素對歐洲防務的影響。而馬克龍的主張更加激進,其提出了「歐洲幹預倡議」,建立一支真正的裝備和文化統一的歐洲聯合部隊。
  • 美國內亂還沒停,德法兩大國又吵起來了,這次還和中國有關係
    德法又已經因為這個問題吵起來了,這次還和中國有關係,馬克龍成為首個對中國政策大加讚賞的歐洲領導人,並以此佐證歐洲脫離對美國的依賴的必要性。圖為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 而法國的想法截然不同,馬克龍堅持認為美國正在背棄歐洲,歐洲應該設立屬於自己的聯軍,總有一天獨立自主會成為現實,同時他還表示,美國之所以不夠重視歐洲
  • 馬克龍:歐洲應實現「數字主權」 降低對美科技巨頭依賴
    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8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周二表示,歐洲必須維護其「數字主權」,以降低對美國科技巨頭的依賴。他同時概述了實現這一「數字主權」的三大措施。
  • 號稱歐洲旗幟的法國,卻處在失控邊緣,馬克龍還有什麼招
    ——換句話說,法國疫情嚴重程度絕不在美國之下,處於失控邊緣。馬克龍可是歐洲左派旗幟,開口民主自由,閉口自由民主。美國疫情失控,左派把持的輿論,可以把責任推給代表右派的川普。歐洲疫情失控,左派把持的媒體,不好把責任推給馬克龍。
  • 馬克龍欲組聯軍保歐洲安全 減少對美軍事依賴
    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外媒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6日到訪法國北部地區時,再次重提成立「歐洲聯軍」的主張,強調只有擁有「真正的歐洲聯軍」,才能加強自身保衛力量,應對各方軍事威脅。資料圖:法國總統馬克龍視察法國戰略飛彈核潛艇「可畏」(Le Terrible)號。
  • 拜登宣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馬克龍吹捧:讓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
    在美國多家重量級的媒體宣布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世界多個國家的政要就開始向拜登進行了祝賀,日本和韓國則是通過電話溝通的進行了示好,拜登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電話溝通的過程中,明確表示了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島,這次拜登在沒有就任美國總統的背景下,就公然為日本站隊,是提前敲響了警鐘。
  • 脅迫馬克龍中美2選1不成,蓬佩奧語出驚人:美歐將淪為中國殖民地
    儘管美國大選還存在相當大的爭議,但這不妨礙美國拉攏組建「反華同盟」,最近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又啟動了出訪計劃,結果先在法國遭到了冷遇,沒能脅迫馬克龍在中美之間2選1。不過此後蓬佩奧依然是滿嘴跑火車,甚至語出驚人表示美歐都將淪為中國殖民地。
  • 「深度」拜登上臺會迎來「美歐蜜月」?歐洲大國各有憂慮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表態稱對此「完全不同意」後,卡倫鮑爾於17日反駁馬克龍,再度稱如果沒有美國和北約,歐洲將無法保障自身安全。拜登成為美國「當選總統」可以說是讓德國上下如願。早在美國大選前,德國就對拜登寄予厚望。德國西韋輿論調查公司(Civey)的選前調查顯示,只有13%的德國人希望川普連任。
  • 馬克龍試圖火上澆油,對美國四大巨頭徵數字稅,中國要格外警惕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以往歐洲國家常抱成團和美國一起對抗中國,對中國內政進行幹涉,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最近馬克龍表示,美國四大巨頭網際網路公司要在今年年底的時候向法國繳納稅款。中國當需未雨綢繆在美國政權交接的日期越來越近的時候馬克龍要對美國公司徵稅,也可能是要和美國重開數字稅的交涉,但無論如何數字稅的徵收將是大勢所趨。
  • 依賴美國還是學習中國?德國和法國吵起來了!
    歐盟和北約是歐洲的兩大組織,但是成員國都幾近相同,只不過北約的頭頭是遠在大西洋那頭的美國,北約是用來制衡蘇聯發展,如今成為美國在歐洲的傀儡組織制衡俄羅斯,同時掌控歐洲各國的安全信息。依賴美國而就在近日,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和北約秘書長接連發出了歐洲需要依靠美國軍事保護的言論。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並沒有放棄自己日耳曼人的優秀傳統,承認過去的錯誤,並且重新起步,很快發展成為如今的歐洲大國。
  • 美國大選風波未平,德國和法國卻「吵」起來了,歐洲局勢風雲再起
    但是最近幾年,歐洲部分國家,卻漸漸有了完全脫離美國而獨立的心思。馬克龍領導下的法國,似乎正在向外界表達這種意願。11月16號,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表示,即使拜登上臺後,美歐關係可能會變得更美好,但歐洲仍然需要自己獨立,並且要有主權防禦戰略。這番話,說起來容易,實現起來卻很難,因為很顯然,不是每一個歐洲國家都有這種覺悟。
  • 馬克龍吹捧拜登「勝利」,卻套用川普口號:讓星球再次偉大!
    【南方+11月13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稱讚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稱這是「讓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的機會。 本周早些時候,馬克龍與拜登通了電話,和其他世界領導人一起親自祝賀拜登當選總統,包括英國首相詹森、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 法國總統馬克龍勾勒歐洲「數字主權」願景
    【TechWeb】12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向外界表示,歐洲必須維護其「數字主權」。並概述了一系列旨在減少對美國科技巨頭依賴的措施。馬克龍表示,儘管美國的數字平臺在冠狀病毒爆發後促成了社會的「巨大轉變」 ,但在科技領域,需要一個「歐洲解決方案和歐洲主權」。
  • 中歐投資協定敲定,美國人卻一股酸味?馬克龍:立刻否定美國收購
    當然川普在這個問題上更加激進,在貿易領域的主要針對對象由俄羅斯變成中國,甚至川普一度打算聯合俄羅斯來對付中國。而美國的新總統拜登在沒上任的時候就表示將會和盟友一起商討如何在貿易領域對付中國。老實說,歐巴馬和川普實行的新冷戰政策的確令中國遭受了一定的損失。
  • 馬克龍祝賀拜登,你獲勝「讓我們星球再次偉大」
    拜登勝選後,美媒消息一出,美國盟友們都爭先恐後向拜登發出祝賀!這也讓現任總統川普異常尷尬,從這幫盟友們的積極性來看,他們對川普該是有多厭惡。而一向與川普不對付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祝賀拜登時,還專門效仿川普當年大選時的競選口號,言語之中不乏奚落川普之意。
  • 歐洲永遠需要美國?為表忠心,德國和法國「吵了一架」,毫不留情
    種種事跡都讓法國頭疼不已,但最近,德國又跳出來和法國"吵了一架",只為向美國表忠心。德國女防長認為,歐洲永遠需要美國據報導,前段時間,德國女防長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歐洲永遠需要美國》。她認為,在短時間內,歐洲還無法獨自保衛自己,這種情況下還在幻想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實現歐洲的戰略自主根本就是在做白日夢,這種幻想是不切實際的。這位女防長言辭犀利,對法國總統此前的"戰略自主"言論諷刺了一通,毫不留情。
  • 美媒:歐洲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上加難」
    然而,美國並不樂見中歐關係更進一步,無論是川普政府亦或是拜登團隊。與此同時,多家美媒悲觀預測,歐盟的做法將損害拜登就任後的歐美關係,打亂拜登的對華政策,讓其變得難上加難。 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聯盟,以抗衡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前,拜登團隊還曾表達過希望與歐盟在涉華問題上密切合作的願望。
  • 徐波:如果拜登拉攏歐洲,那裡還有「獨立自主」的戴高樂嗎?
    戴高樂將軍上周二11月3日,美國第46任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這場由川普、拜登兩位七旬老人擔綱的選戰,其參與投票人數之眾、過程之跌宕起伏、美國社會為此之撕裂均為美國史上罕見。目前,拜登明顯票數領先,但川普依然拒絕認輸,可能會使這兩位古稀老人的廝殺最終需要美國司法裁決,方可決定誰最終「合法」入主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