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人雅士眼裡,生活處處是華章。在吃貨眼中,萬物都是美味佳餚。
朋友圈最常用的文案是: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街坊鄰居見面打招呼的第一句:你吃了嗎?
中國的美食更是譽滿天下,今天康康和大家聊一聊一日三餐要吃什麼?
爺爺奶奶那輩對飲食的要求是吃飽,爸爸媽媽那一代人講究吃好,如今到了我們這一輩,提倡要吃得健康。疫情期間,專家更是呼籲大家飲食要:營養充足 ,飲食均衡,才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那麼,一日三餐中,什麼樣的飲食是營養均衡、健康全面的搭配呢?
康康先來說幾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錯誤搭配,看看你中招了沒有?
01.早餐:稀飯+饅頭\餅
高碳水組合,澱粉比例過大,缺少蛋白質、蔬菜。
02. 午餐:漢堡+薯條或者涼皮+肉夾饃
高熱量和碳水組合,缺少蔬菜和水果。
03.晚餐:酸辣粉或者方便麵+燒餅\饅頭
高油高鹽高碳水組合,碳水比例過大,無蔬菜和肉類。
三餐的安排既要保證充足和持續均衡營養的攝入,同時也考慮生活、工作或學習等情況及機體生理功能的需求。
如何搭配才是最合理、營養均衡的搭配呢?
營養均衡是要求合理搭配食物,要選擇多樣化的食物,使所含營養素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營養和健康需求。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幾個飲食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1.食物能量合理搭配
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能量,女性為1800大卡,男性為2250大卡。
三餐的食物量通常以能量作為分配標準,早餐提供能量佔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提供能量為30%-40%,晚餐為30%-40%。
2.食物種類不能少
一份科學的膳食:主食、蔬菜、蛋白質這三類食材不能缺。
在食物種類的選擇上建議:碳水化合物總供能量的55%-65%,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30%。
因此,每日應合理搭配主食類(大米、小米、玉米、紅薯)等為主食,每人每日應攝入250g-400g。
蛋白質的攝入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正常的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如蛋類、奶類、畜禽類、魚蝦類、豆類,每人每日的攝入量為150g-200g。
另外,攝入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蔬果500g以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選深色蔬果,每天的攝入量為200g-350g。
3.飲食多樣化
同類食物要輪換著吃,以保證食物的多樣性,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才可以互相補充,從而達到營養均衡的要求。
建議每天不重複食物種類達到12種以上, 每周25種以上食物。同一種食物再好,也不要天天吃。
細分到一日三餐的食物搭配種類如下:早餐攝入4-5個品種,午餐攝入5-6個品種,晚餐4-5個食物品種,加上加餐1-2個品種。
每餐具體要吃什麼,以及核心要求是什麼?
1.早餐核心:營養豐富
早餐距離前晚餐比較長,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已經消耗殆盡,應及時補充食物。
早餐是我們1天中的第一餐,食物要滿足一上午整個機體所需要的營養素與能量,在食物品種上要注意選擇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建議搭配:豆漿或牛奶+雞蛋+紅薯+適量的蔬菜和水果。
2.午餐的核心:保證充足的能量
午餐在一日三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需要補充上午消耗的能量,又要為下午的工作和學習提供能量和營養。
午餐的膳食需要有穀類、蔬菜水果、魚肉類,以保證午餐中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攝入。
搭配:西蘭花蝦仁+瘦肉豆角+米飯+一點水果
但是午餐不建議吃太飽,不僅影響午睡,還可能會導致下午更加疲憊。
3.晚餐核心:清淡忌油膩
晚餐以清淡為主,不要使用辛辣刺激、油膩的調味品。
搭配:清蒸魚+涼拌黃瓜+白菜+小米粥
康康健康小貼士:晚餐不要吃的太飽或者太晚,否則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睡眠。(每天3頓飯,最關鍵的晚餐,要怎麼吃?)
另外:除了正餐之外,在三餐之間,還可適量補充零食,但零食提供的能量不宜超過一天總能量的10%,建議吃一些:水果、奶製品、堅果等。
每種食物都各有各屬於自己的功效,如果我們在日常飲食中能巧妙地搭配,或許就能吃得又好又健康哦。
一份合理的飲食搭配,不僅營養翻倍,還可能達到1+1等於3的效果哦。
科學審核:一丁 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