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興趣班,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針對學生的各種培訓班。殊不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成人也上起興趣班。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與往年大多數成人抱著強身健體的目的單純地參加運動類興趣班不同,現在成人興趣班更傾向於文化方面,大多以添內涵、提品位為目的。
成人上起興趣班
在市中醫院上班的藍女士,業餘時間學古箏已有一年多了,每個周末她都會去箏社上課。此外,她還報名參加了一個書法班,每周一節課。「幾個同事朋友一起報名的,一個人學感覺比較難堅持,大家一起可以互相監督,也會互相比較誰有進步。」藍女士說。
越來越多像藍女士一樣的成年人,在忙碌的上班生活之餘,選擇不同的休息方式。他們通過報名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來為自己的生活增點品位,如學琵琶、學茶藝、學聲樂等等。
在衢州市區西區一家單位工作的肖女士一共參加了書法、古箏、插花三個興趣班。「我還算學得少的了,有的人學了五六個,多的學七八個都有。」肖女士說,「主要是自己對這些感興趣,以前想學沒條件,現在有時間又有條件,當然要學起來。」
肖女士認為,上興趣班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社會都講究學習,大家都在學,我不去的話那就落伍了,有活動也難融入。」肖女士調侃道,「特別是女人,一定要不斷提升自己,要有內涵。」
培訓機構捕捉商機
這種成人上興趣班的潮流,也被很多培訓機構敏銳地察覺到,紛紛開設了成人班。
「發出開設第一期古箏成人班的消息後一天內,報名人數就滿了。」吳越箏社負責人吳越說,成人班的市場潛力比自己預計的更好。「相對而言,很多成年人不在乎技巧的掌握,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想要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一家瑜伽館兼職做肚皮舞教練的吳芳,最初也是一名成人興趣班學員。「來學跳舞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年紀大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吳芳說,有的人是為了鍛鍊身體,有的人則認為可以在單位文藝演出時拿得出手,「最關鍵的還是大家觀念上的轉變,內心有需求。」
單位工會培育「興趣」文化
不僅是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很多成人興趣班也開在單位內部。西區一家文化單位,4年前工會就成立了書法班,員工可以在空閒時間學習書法。
該單位的周女士相告,最初開設書法班是因為單位有人認為自己寫字不好看,恰好她書法又寫得非常好,便向單位申請開班。沒想到一開班,來學書法的同事便絡繹不絕。在此基礎上,單位又順勢推出了烘焙、唱歌、跑步等興趣班。
市人民醫院到今年為止已開設了28個員工俱樂部,有登山、薩克斯、健走、釣魚等等。今年市人民醫院新開設的射箭俱樂部,已有130多人報名。
「現在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參加俱樂部主要是為了減壓,放鬆自己。」該射箭俱樂部的發起人王文武說,「大家都不想只做書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