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出國留學換來2000底薪 | 海歸國內求職待遇多尷尬?

2020-12-16 騰訊網

加拿大留學生會整理編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UniCareer

轉載請註明原作者來源

提到海歸,普通青年會說:「這是白富美。」

文藝青年會45°角仰望天空:「這些年你一定很孤獨吧?」

而2B青年會豎著大拇指說:「有錢!」

應屆生,海外名校畢業,高分學霸,沒成想回國求職一波三折,環環相扣就差改當驚悚片編劇了!校招走不通,連應屆生應有的福利待遇也得不到。本以為出國留學是鍍層金,為什麼回國反而變得「更不值錢」?

第一坑:海歸秋招鄙視鏈

「都說國內機會多,所以我也想回國看看。可是看到的都是海歸不如985/211,我一個美國前100高校,GPA 3.9連網申都過不了!」

1. 985>美本>美碩>英國>澳洲

留學再厲害,花的錢再多,學了再多的東西,畢業回國的現實也不是「與國際接軌」,而是找不到工作。因為放在HR眼裡,海歸還不如一個985本科畢業生。

很多留學生都是國內考不上好大學才出去的,雖然他們英語水平要比國內畢業生好一些,但英語過六級國內高校學生,也足夠用了

留學生大多是富家子弟,不肯吃苦耐勞,我們不喜歡招這樣的學生。

這是大部分HR對海歸的普遍印象,之前被炒得火爆的留澳女生只拿2000元底薪的新聞給了留學生們當頭一棒。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網友說:

十年前,留學生回國都是要請入VIP室,直接領導接待的。現在,留學生也得跟國內大學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招聘會,擠人才市場。

近兩年國內海歸就業大趨勢的確不容樂觀,人才市場上已然形成了一條校招學歷鄙視鏈:

985研究生>985本科生>北美研究生>北美本科>英國本科>英國研究生>澳洲研究生>澳洲本科

澳洲留學生莫名淪為鄙視鏈最底層。其實澳洲有很多無論是歷史還是國際聲譽都極高的大學,尤其是澳洲八校聯盟(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昆士蘭大學等8家名校),被普遍公認為是澳洲版的常春藤聯盟,在南半球與環太平洋地區居領導地位。

可據內部消息透露,被奉為Target School的澳洲八大,在中國頂尖券商(中信證券、中金等)的Target School裡卻被默默排除!

2. HR:我沒聽說過的,全是野雞大學!

你不能指望HR電腦裡有一份每年都更新的全球高校排名,每看一份簡歷都要上去查查對應學校,招一個985的時間成本顯然比海歸更低,學校我熟悉,也不會因為是海歸就自視甚高,英語6級完全夠用。其他的,大家都是新手,誰不得從頭學呢?

海內外課程設置和審核標準完全不同,因此國內的HR很難判斷一個海歸的含金量,所以大多時候國內HR只認海外名校。在很多高端行業,對於留學生,分為3類:

英國G5 & 美國常青藤

聽說過的

- 美國:NYU,芝加哥大學,華盛頓大學等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等

沒聽過的

阿羅 | 名企HR助理(親身經歷)

面試的時候,兩個背景差不多的留學生,都是計算機專業,一個康奈爾,一個NYU。有的HR認為NYU比康奈爾名氣大。最後HR要了NYU的學生。可其實在計算機專業排名上康奈爾排13,NYU排54!

菲兒 | 新加坡金融碩士,今年投身秋招大軍

北京很多公司、大央企就只認北京生源,對國外很多大學認可度低,除非是世界頂級名校,否則大多數海歸還比不上國內211大學的本科畢業生!

3. 綜合排名 v.s. 專業排名

當然,也不乏一些大企業海外招聘時,拿著U.S. News,QS,the Times各種排名,只看綜合排名前30的學校。因此很多專業排名很靠前,但綜合排名並不是很突出的學校就很吃虧。

第二坑:專為海歸設計的網申Bug

1. 本科能過簡歷的公司,現在碩士居然過不了

Uni醬曾收到網友留言:

我一個朋友本科是對外經貿大學的,去美國讀了兩年碩士,回國之後發現,本科能過簡歷的公司,現在碩士居然過不了了!

感覺兩年的美碩白念了!

某些國際知名公司留學生網申渠道只留常春藤和英國G5高校,而且每個公司對海外高校認可度不同,有的甚至連G5都不認。

*圖片來源於知乎

2. 留學生網申時間短,截止早

波士頓諮詢以及貝恩北美網申截止時間都比大陸整整提前了半個多月。

而麥肯錫的實習生申請時間香港截止比內地早了整整3個月!

普華永道海外學子招聘計劃網申僅僅開啟1個月,而針對大陸的畢業生計劃卻持續將近3個月。

應屆生&往屆生,傻傻分不清楚

我是應屆生,為啥掛我網申?

校招網篩簡歷的時候非常在意你是不是應屆生,而且他們的應屆的定義是次年畢業。美國海歸常常畢業前一個月還在上課考試,根本無法提前參加國內秋招,但網篩簡歷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不管特殊情況。80%留學生網申都會因為非應屆問題而網申被掛。

等我畢業了,應聘也結束了

一直讓海歸覺得很痛的是:我畢業了,可你的招聘也結束了。

英國留學生:9月初畢業

美國留學生:5月份畢業,12月份畢業

澳洲留學生:9月初畢業

加拿大留學生:5月,6月,10月或11月畢業(視不同院校而定)

「應屆生」 這三個字已經成為了所有留學生的痛。

Uni醬曾收到這樣一份留言:

今年秋招一開始就在網上投遞了簡歷,但由於沒有辦法回國參加統一的筆試、面試,錯過了一些工作機會。

趙蓉蓉 | 美國某排名前50高校畢業

5月份畢業回國時,國內春季招聘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我要等半年參加秋季招聘。很擔心畢業和求職拉得時間太長,我會失去「應屆生」的資格。

海歸求職準備Timeline

9月-10月:國內名企秋招開始,集中精力網申

11月-12月:海外面試,視頻面試,回國面試,網申過後,多看些關於面試的乾貨文章

1月-3月:準備春招,利用這個時間繼續打磨簡歷及面試技巧

3月-5月:3月國內春招進入筆試高峰期,提前關注國內招聘信息,了解國內招聘流程

6月-8月:暑期實習並為秋招做準備

如何網申才是海歸的正確姿勢?

1. 如何寫出接地氣的簡歷

不要強翻你的英文簡歷

挺多同學可能在美國待久了,只有英文簡歷,寫中文簡歷基本靠強翻,不符合中文的語法和表達方式,看起來讓人哭笑不得。你就想想,一份看起來濃濃中央六套配音電影範兒的簡歷,HR看了是不是尷尬症都要犯了?

簡歷上沒電話基本就被直接棄掉了

外國的公司會首選用郵件聯繫你,但是國內HR習慣使用的是電話。寫中文簡歷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留電話號碼。

國內簡歷一定要放照片?

國內簡歷一般都會準備中英文兩個版本,兩頁放在同一個PDF裡。國外簡歷大部分都不附照片(如美國有外貌歧視的嫌疑),但中文簡歷就看公司要求了,簡歷照的選擇,總而言之就是:要professional。

2. 國內的筆試/群面都是套路滿滿

通常國內招聘的流程為網申-筆試-群面-小範圍/單獨面試-收到offer:

筆試:

拿出1-2個月的時間正經準備筆試題目,這是海歸最短板的地方,相信我,那些題目你真的不會做。國內國企民企筆試網測的很多題目都非常詭異,一堆性格測試,根本不知道選哪個才是對。所以一定要提前準備提前練,千萬不要相信自己的智商。

面試:

國外通常會提前1-3周通知你,給你幾個time slot選擇,一般HR也不會在周末聯繫你。而國內面試,今天給你電話,也不問你有沒有時間就叫你明天來的情況,也可能發生,要隨時準備好作戰狀態。

點擊播放 GIF 0.0M

【版權聲明】本文由本微信公眾號管理員綜合整理自網絡公開發布的文章,著作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涉嫌侵權,請原作者聯繫管理員刪除文章以制止侵權。本公眾號發布的內容(包括原創及轉載自網際網路的文字,圖片等資料)智慧財產權歸作者所有,本公眾號僅分享供大家學習、研究與非商業用途參考,請勿使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需文章內容作商業用途,請與原作者聯繫並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10萬歐元留學期望月薪兩千 偽海歸求職難
    也許,這些滿腔熱忱追逐「洋文憑」的學子們並不了解,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就業市場上,那些手持國外大學學位證的「海歸」也陷入了就業危機。海外商科畢業,王姓「海歸」在大連某企業應聘,筆試就被淘汰;海外留學兩年,找工作處處碰壁,小李打算抹掉留學經歷再去求職;愛爾蘭國立學院碩士小劉,回國近半年還沒找到工作,目前月薪期待值只有2000元……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尷尬?
  • 臺媒稱大陸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求職競爭激烈
    參考消息網10月22日報導 臺媒稱,過去,海外留學經歷曾是大陸就業市場一塊重量級敲門磚,但近年來隨著海外留學人數的增多,大陸留學從「精英化」逐漸走向「大眾化」,海歸在求職市場的絕對優勢也漸漸淡出,甚至有家庭花費上百萬元送子女出國留學,回國後竟面臨難找工作的囧境。
  • 女生6年花200萬留學,回國工作被開2000元底薪!留學到底值不值?
    有件事不得不承認——海歸貶值了與這份尷尬的薪水相對應的,是出國留學的巨大家庭投入。一邊是出國留學的巨大開銷,一邊是留學回國之後的尷尬處境,很多工薪家庭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掏出全部家底讓孩子出國留學,這樣的教育大投資,風險真的很大。
  • 全家賣掉唯一的房子,供女生花200萬留學!回國被開2000元底薪!
    新海歸就業行業分布圖金融業25%;商業服務業21.4%;文化體育與娛樂業17.9%;製造業10.7%。最近兩周,記者深度訪問了資深留學顧問、大企業資深HR、留學家庭、海歸學子,並做了隨機小調查,發現留學文憑貶值,海歸競爭力下降,已是不爭事實。而與這份尷尬的薪水相對應的,是出國留學的巨大家庭投入。
  • 全家賣掉唯一的房子,女生6年花200萬留學!回國工作被開2000元底薪!
    記者對杭州50位海歸的隨機採訪發現,海歸們對薪水不太滿意,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起薪在6000-8000元的海歸最多,佔40%。這一數值,已經與杭州眾多高校畢業生的起薪相差無幾。而與這份尷尬的薪水相對應的,是出國留學的巨大家庭投入。到國外留學,學費加上生活費,一年花費二三十萬元人民幣,基本是起步價,而且費用一年比一年高。
  • 「海歸」求職尷尬?從就業來看,該如何選擇?
    中國「海歸」求職尷尬,是真的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先看一組數據,從2008年到2017年,留學人數從18萬增長到接近60萬,增長了3倍多。而2017年一年,出國留學人員60萬,歸國人員48萬。一年48萬的留學歸國人員,這個數字接近2009年以前中國所有歸國人員的總和。
  • 女海歸留學6年花200萬 回國求職被開出2千底薪
    最終,掉的頭髮沒浪費,第二次考雅思,換來了6.5分。當時,小林和父母有一個共識:國家發展迅速,對金融方面人才需求一定會比較高。那幾年,金融、經濟專業突然成了高頻詞彙,走到哪都能聽到。留學顧問不斷誇讚這個專業的前景:形勢一片大好;小林高中班裡也有不少同學在國內大學裡選擇了這一類專業。「金融那幾年特別熱,聽起來就像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的專業。
  • 杭州女生6年花200萬留學 回國工作被開2千底薪
    快報記者上周對杭州50位海歸的隨機採訪發現,海歸們對薪水不太滿意,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起薪在6000-8000元的海歸最多,佔40%。這一數值,已經與杭州眾多高校畢業生的起薪相差無幾。而與這份尷尬的薪水相對應的,是出國留學的巨大家庭投入。到國外留學,學費加上生活費,一年花費二三十萬元人民幣,基本是起步價,而且費用一年比一年高。
  • 月薪2000="海歸"待遇?海歸不再是就業金字招牌
    月薪2000="海歸"待遇?海歸不再是就業金字招牌 2008年01月24日 17:30 來源:成都日報 而如今,隨著「海歸」人數增多和國內就業競爭的劇烈,海外文憑早已不再像以前那麼稀有,這不得不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開始理性面對出國了。  新通星華一位資深留學顧問胡小姐對於這變化深有感觸。她說,幾年前,來諮詢的學生、家長只關心學校排名,而現在,家長學生更關注專業和就業率了。
  • 6年時間花200萬留學才拿2000工資? 瞬間感覺自己是一個假海歸!
    前段時間有過一則報導:《杭州女孩6年花200萬留學?回國工作被開2000低薪》。一時之間引起全民熱議,「留學到底也沒有用」、「留學回國難找工作」等話題將幾十萬留學生推向了輿論中心。現在,留學生也得跟國內大學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招聘會,擠人才市場。不少留學生海外名校畢業,高分學霸,回國求職卻發現自己完全沾不到一點國內畢業生的福利待遇。時至今日,海歸回國求職的待遇再也沒有以前那麼風光,更多的反而成為跟國內普通本科畢業生一樣的存在,但卻也面臨著國內畢業生碰不到的難處。
  • 女孩留學澳大利亞6年花兩百萬,回國求職被開出兩千底薪
    快報記者上周對杭州50位海歸的隨機採訪發現,海歸們對薪水不太滿意,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起薪在6000-8000元的海歸最多,佔40%。這一數值,已經與杭州眾多高校畢業生的起薪相差無幾。而與這份尷尬的薪水相對應的,是出國留學的巨大家庭投入。到國外留學,學費加上生活費,一年花費二三十萬元人民幣,基本是起步價,而且費用一年比一年高。
  • 海歸真的貶值了嗎?
    原因是杭州一名女生在澳大利亞留學6年花了200萬元,回國找工作被開出2000元起薪的落差,讓一些網民質疑,高投入出國留學,回國後卻只能辛苦「搬磚」,到底值不值?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有關「海歸貶值」的新聞達1366篇,新浪微博話題#海歸大貶值#引發閱讀625.9萬次。9月6日,《都市快報》推出了8個版的「深8度」報導,聚焦「海歸大貶值」,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 工薪階層盲目跟風,賣房200萬出國留學,現狀令人「唏噓」
    杭州一夫妻,為了跟風出國,賣掉了價值200萬的房子,讓孩子出國鍍金,結果孩子畢業於野雞大學,回國後找工作都困難,如今後悔已經來不及 盲目跟風,賣房200萬隻為出國 出國自然是好事,有無數清華畢業生出國深造,有的回國效力,有的客居他鄉,都有著自己鮮亮的標籤。
  • 留學花費100W+,月薪4K,晚上擺地攤還債,28歲海歸女:我太難了
    招聘負責人對她的海歸經歷沒有表現出任何興趣,一臉漠然地說:不論本科還是碩士,韓語老師,底薪1600元,其餘靠招生提成。最後,通過父母的關係,她在一個親戚開的外貿公司先試用。可沒想到轉正後,實際收入水平和自己的預期遠不成正比,月薪到手4000元。算算自己7年耗費近100萬學雜費,還有接近30萬是借的親戚朋友的,到現在還沒有還上,她覺得很對不起父母。
  • 留學要涼?留學花光幾百萬,回國月薪只有2000,海歸現狀堪憂
    現在相比於直接出國留學,中外合作大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緩衝」時間,也為那些有留學打算的學生營造了與「預備營」相似的適應環境。,回國首份工作的底薪只有2000元,留學花的錢上百萬,留學投資的回報率日益下跌,現在想出國留學鍍金可沒那麼輕鬆了!
  • 海歸國外生活十六年後回國參加求職節目,最後放棄,你會出國讀書嗎?
    ,或者做世界大型公司的採購,把自己的語言優勢和國際國內人脈很好地結合起來;有少部分人不是那麼幸運,父母的含辛茹苦換來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譬如北大學子章某某,浙江紹興女孩,等等出現意外很早地結束了生命;當然,還有額外一些人在國外呆了幾年後選擇回國發展。
  • 海歸自述留學兩年花費50萬 歸國工作月薪僅3000
    「對於海歸人員,我們大約提供每月3000元的薪水。」昨天,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與科博會組委會聯合舉辦的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就業首次專場招聘會舉行,約有2000多海歸人員現場找「婆家」。大多數用人單位給海歸們開出的月薪與部分國內畢業的本科生相當。
  • 從國內學歷鄙視鏈談談留學生從海歸變成「海叄」的三個真正原因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花了60多萬到英國留學,讀完研究生就直接回國開始找起了工作,途中就遇到了投了幾家國內大公司結果只有中聯重科給了面試機會,面試中HR指出他寫的中文簡歷有問題,而且又沒相關工作經驗,不屬於國內應屆生,文憑這塊也不是一流的大學,所以最後工資只給開了5000底薪,因無法接受留學回國只值這點工資,於是調整了自己的求職方向,開始轉戰外資企業求職,經過努力現已經是通用電氣的一名正式職工,現在的底薪有
  • 從國內學歷鄙視鏈談談留學生從海歸變成「海叄」的三個真正原因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花了60多萬到英國留學,讀完研究生就直接回國開始找起了工作,途中就遇到了投了幾家國內大公司結果只有中聯重科給了面試機會,面試中HR指出他寫的中文簡歷有問題,而且又沒相關工作經驗,不屬於國內應屆生,文憑這塊也不是一流的大學,所以最後工資只給開了5000底薪,因無法接受留學回國只值這點工資,於是調整了自己的求職方向,開始轉戰外資企業求職,經過努力現已經是通用電氣的一名正式職工,現在的底薪有
  • 海歸女碩士實習工資1300塊,不奇怪
    賣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費了約200萬學費去澳大利亞留學的濟南女孩曉曉(化名),回國後的實習工資只有1300塊。原本以為「出國就鍍一層金」,但是事與願違,回國之後的曉曉才發現,未來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眼前無從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