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研討會召開

2020-12-25 光明思想理論網

  光明網訊(記者 趙宇)7月20日,由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和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的「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本次研討會分為上午的「實務專場」和下午的「理論專場」,分別邀請業內著名的網際網路企業代表、高校法學院系的學者、北京市三級法院的法官就民法典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領導,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搜狐、京東、完美世界、藍色光標、刺蝟公社和普蘭金融等網際網路企業的代表,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的專家以及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暨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學者,共三十餘人參加了上午的實務專場研討會。

  上午的會議開幕式由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程嘯教授主持,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教授、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主任熊定中律師分别致辭。

  會議的第一階段研討由熊定中律師主持,北京仲裁委員會秘書長林志煒先生、完美世界法務副總裁馬弋琀女士、搜狐法律研究中心政策法律部經理馬曉明女士、藍色光標集團法務總監王鴿女士做了主題發言。在自由討論環節,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鄭厚哲律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王天玉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熊丙萬助理教授以及完美世界高級法律顧問羅媛等就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上午會議的第二階段研討由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尹飛教授主持,騰訊研究院專家研究員王融女士、百度法務部總經理譚俊先生、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主任熊定中律師、刺蝟公社創始人葉鐵橋先生做了主題發言。在自由討論環節,中國青年報深度調查部劉萬永主任、百度法務部高級法律顧問李帥、清華大學法學院李曉武老師等就相關問題發表了看法。

  在上午的會議中,與會人員圍繞著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的必要性和規範重點、網路遊戲服務合同的特點、網際網路服務合同中的格式條款、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權保護等重要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並就「中國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草案)」提出了具體的修改建議。

  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領導,京東集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財經大學、暨南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海澱區人民法院、朝陽區人民法院、西城區人民法院、大興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共三十餘人參加了下午的理論專場研討會。

  下午會議的開幕式由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程嘯教授主持,網際網路行業代表、京東集團副總裁、法務部負責人焦嬌女士致辭。

  會議的第一階段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常鵬翱教授主持,程嘯教授首先介紹了「中國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草案)」的立法背景以及主要的爭點難點問題。本階段的主要研討議題為: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的必要性、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的涵義與性質、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的成立與形式。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民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建遠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韓世遠教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史德海法官,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李建偉教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助理李丹法官,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熊定中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石佳友教授、暨南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穎教授,海澱區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李穎法官,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於飛教授以及朝陽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曉東法官做了發言。

  會議的第二階段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石佳友教授主持,研討的主要議題為:網際網路服務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範,網際網路服務合同與隱私權、個人信息權的保護以及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糾紛的解決與審判。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崔國斌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馮珏副研究員、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肖榮遠法官、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吳韜教授分別發言。

  會議的第三階段由暨南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穎教授主持,研討的義務為: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以及違反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的法律責任。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吳韜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虎副教授、海澱區人民法院中關村法庭庭長陳昶屹法官,西城區人民法院民八庭庭長趙長新法官以及清華大學法學院申衛星教授分別發言。

  下午的會議上,與會專家就如何界定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的涵義與範圍,格式條款訂入合同的條件、民法典中服務類合同的規制方法、網際網路服務合同與《網絡安全法》等其他法律的關係、網際網路服務合同中當事人意思自治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在會議閉幕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石宏副主任向今天冒著酷暑前來參加會議的各位專家學者及網際網路企業實務界人士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他認為,今天一天的研討既有實務又有理論,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使大家對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的重要性與複雜性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認識,研討會所取得的成果有利於我國民事立法更好地調整和規範網際網路服務合同。

  本次會議得到了京東集團、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責任編輯:蔣正翔]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服務合同應寫進民法典合同編
    為了更深入地討論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中的重大疑難問題,完善「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草案建議稿」,7月20日,由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清華大學法學院和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的「民法典合同編網際網路服務合同立法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
  • 「法學匯」民法典合同編立法精神與制度現代化
    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經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標誌著我國民法典時代的到來。在民法典1260個條文中,合同編佔據了526個條文,為各編中條文體量最大的一編,對於民法典的貫徹實施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合同編集中體現了民商合一立法精神,其在規範內容、價值追求、具體制度的發展完善方面具有重大變化。
  • 聊民法典99:技術諮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立法沒有實質性變化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559篇文字《聊民法典系列》是李立律師的讀民法典筆記聊民法典99:技術諮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立法沒有實質性變化先寫幾句閒話。我這個讀民法典筆記,開始寫的時候還是疫情最緊張的2020年上半年,沒想到寫到了2021年。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合同編六大亮點電子合同開啟無紙化時代01為了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以及百姓網購需求的增多,民法典規定,數據電文也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紙質合同將逐步退出網際網路時代(第五百一十二條)有理有據,向霸座者說不02針對近年來客運合同領域出現的旅客霸座、不配合承運人採取安全措施等嚴重幹擾運輸秩序和危害運輸安全的問題,民法典細化可客運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 民法典合同編(草案)提請審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今天在京舉行,會議聽取了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合同編草案在總結合同法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合同領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借鑑國際立法經驗,結合民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進一步補充完善了合同制度。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數據電文也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紙質合同將逐步退出網際網路時代。
  • 人大代表與最高院法官:評議《民法典(草案)》物權編、合同編、人格...
    本期刊發物權篇之居住權問題,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相關問題。《民法典(草案)》合同編第552條規定了「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並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範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
  • 【賀州律師解讀民法典】網購中遇麻煩?下單成功電子合同即成立!合同編七大亮點解讀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合同編的亮點。亮點一:電子合同成立時間由「籤訂確認書時」調整為「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民法典》合同編第四百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民法典來了③】《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合同編六大亮點1.電子合同開啟無紙化時代為了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以及百姓網購需求的增多,民法典規定,數據電文也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紙質合同將逐步退出網際網路時代
  • 《民法典(草案)》合同編的創新與發展(下)
    實踐中保理業務形成一些慣例、規則,民法典把成熟有效的規則確定下來,設一章9個條文調整規範保理合同。第761條:「保理合同是應收帳款債權人將現有的或者將有的應收帳款轉讓給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資金融通、應收帳款管理或者催收、應收債務人付款擔保等服務的合同。」保理人可以是銀行,也可以是公司企業,保理人接受應收帳款債權後,成為新的債權人,有權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主張應收帳款,只需通知債務人即可。
  • 民法典合同編應重構預期違約制度
    這一問題關係到民法典合同編如何科學設置預期違約制度。相比之下,第一種分類依據預期違約的表現形式劃分為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不同的違約行為反映了違約的確定性程度不同,法律根據此種確定性分別設置不同的法律效果,不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科學的,我國民法典合同編應採納此種分類。  二是默示預期違約制度與不安抗辯權制度的關係。這一問題關係到民法典合同編對二者的取捨。
  • 上海市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全體成員大會暨民法典•合同編解釋...
    2019年12月15日,由上海市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華東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科承辦的上海市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全體成員大會暨「民法典·合同編」解釋適用的疑難問題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召開。
  • 「民法典合同編」適用中值得關注的9個問題
    這部堪稱「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典包括7編,84章,共1260條。民法典時代,原《合同法》《婚姻法》等九部法律隨即廢止,依託民事立法所制定的大量司法解釋何去何從? 《民法典時代 合同法司法解釋的入典、清理與保留》一書給出了回答。
  • 省法院召開民法典暨九民會議紀要新規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研討會
    暨九民會議紀要新規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研討會在省法院召開。本次研討會共分為「九民會議紀要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和「民法典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兩個主要議題。田土城教授指出,對於民法典與九民紀要在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中的運用要把握好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法的解釋問題。要充分運用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目的解釋等法律解釋方法,用體系化的思維探究新規的立法目的,並以此指導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司法裁判實踐。第二是法的適用問題。
  • 合同編:新型合同,不靠數量「取勝」
    本案是違約方請求解除合同的典型案例,在民法典合同編編纂過程中,曝光率極高。而該案的爭議焦點在於:立法該不該賦予違約方解除權。 多年來,司法實踐中已有較為成熟的探索。人民法院在解除合同後,要根據減損規則、損益相抵等規則合理確定違約責任的範圍。換言之,最高法的總體觀點是,原則上違約方不得請求解除合同,特定情形下,違約方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 民法典制定過程中,是否規定違約人請求解除合同制度爭議很大。一審稿、二審稿規定了該制度,因為爭議過大,各分編合體後的民法典三審稿刪除了該制度。
  • 天津三級法院法官線上研討民法典合同編
    本次沙龍採取視頻會議方式進行,十家法院設置了視頻分會場,共一百六十餘名幹警參加,大家圍繞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及分編中的重點條文進行了學習和研討。  合同編共有526個條款,佔據了民法典的半壁江山,且新增及做出重大修改的條款較多,合同本身又是民商事審判的基石,因此,弄懂學透民法典合同編對提升審判水平、確保法律正確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 民法典合同編分則「二審稿」民商事規範的區分設置檢討
    在民法典的立法結構與規範邏輯上,合同編的民商合一乃是民法總則的民商合一的自然延續,也是民法典的民商合一的最大載體。在此意義上,合同編的民商合一立法成就可謂關係整部民法典的民商合一之成敗。民法典合同編「二審稿」(以下簡稱「二審稿」)於2019年年初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民商合一規範的設計技術與立法構成成為學界關注的重點與焦點。
  • 民法典丨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基於此,人民法院有必要認真梳理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重大變化,以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在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能夠做到正確適用法律。一、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與合同法借款合同章的條文變化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共十四條,具體條文為第六百六十七條至第六百八十條,主要調整金融機構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以及法人、非法人、自然人相互之間的借款合同關係,對借款合同的概念、形式及內容、貸款人和借款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當事人違反合同的責任等內容作出了規定
  • 李永軍:論民法典合同編中「合同」的功能定位
    我們先來看看民法典中的「民事法律行為」與「合同」的基本概念。民法典總則編第133條關於法律行為的規定如下:「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行為。」合同編第464條關於合同的定義卻仍然堅持1999年合同法中的定義。那麼,合同與法律行為的差別究竟是什麼呢?難道僅僅是「行為」與「協議」的區別嗎?
  • 「民法典合同編」適用中值得關注的9個問題
    這部堪稱「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典包括7編,84章,共1260條。民法典時代,原《合同法》《婚姻法》等九部法律隨即廢止,依託民事立法所制定的大量司法解釋何去何從?《民法典時代 合同法司法解釋的入典、清理與保留》一書給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