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e做了近三年的少兒英語,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如何在沒有英語環景下,讓孩子學好英語。。。
我在給我的學生家長講第一節課的時候,都會說。我們學校不是一個家長把孩子送過來。學幾年就能學會英語的學校。我們是提倡親子共讀,共同學習。
那麼怎麼樣做到親子共讀共同學習咧~
在講這個問題時,家長們不妨想一下。其實我們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至少會說兩種語言:dialect (方言)和mandarin (普通話)。有的家長可能會有疑問,這也算兩種語言(o(╥﹏╥)o)當然算。他們兩個合起來可以稱為Chinese.可我一個山東人第一次去廈門,廈門的學生用閩南話問我,我真是呆yi呆lian萌meng萌bi的狀態。那時候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孩子們可以熟練掌握方言和普通話。這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一個 language environment (語言環境)。兒童習得語言的整個過程都是處在一定語言環境(language environment)下。父母的兒化語言(baby talk)在兒童語言習得初期是最重要的言語輸入形式,是兒童母語習得所處的語言環境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語言環境所以孩子們可以熟練掌握方言和普通話這兩種語言。
在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怎麼來幫助孩子學習英語呢。
很簡單啊,幫助他構建一個強大的語言環境,讓他在情景中在語境中學習英語。
以我近三年的經驗來看,英文好到能夠在家教孩子英文的家長不足10%. 這時候就需要藉助一些外力來幫助孩子啦!
下面上乾貨(當然也會有些廢話)
1.前期給孩子做大獎的聽力輸入!聽說讀寫,聽一定是第一位。英文的兒歌,故事,童謠,等等內容。這時候,我們不要求孩子們能聽懂,他們需要做的是聽!聽英文的節奏感,韻律感,聽英文的語音和語調。前期聽力輸入做的好的孩子,後期在正式英語學習時普遍發音都會更好,無論是語音還是語調都比沒做過聽力輸入的孩子要好。
2.家長的英文不好沒關係的。真的!沒!關!系!
難得句子我們說不了,簡單的你總會吧。每天起床對他說句good morning. (不要翻譯!你見過美國人和孩子說good morning 的時候教給他這是什麼意思嘛)。讓孩子去洗臉刷牙,可以跟他說:go wash your face and brush your teeth.說的時候一定要配上肢體動作,你如果只說,孩子一定不懂的。然後陪他一起去衛生間洗漱。在這裡推薦一本書《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語》應該是這個名字。這裡面有衣食住行遊購娛種種你需要說的英語,家長可以從裡面挑選,你認為簡單的可以用到的來每天都使用在你和孩子的日常溝通中。
3. 去一些培訓機構,可以跟老師互動,能夠讓孩子主動輸出,在運用中加強語言使用,專業老師會發現孩子在運用英語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並及時糾正。
以上就是幾種途徑,能夠在沒有被動語言環境的基礎下,我們主動創造環境。家長們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諮詢Annie鄰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