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藝術資源,再也不擔心沒有創作靈感了!

2020-12-20 騰訊網

想要創作出新穎的藝術作品,第一步需要做什麼?

很多同學可能會回答說是創作靈感,其實提升藝術修養、培養藝術審美才是藝術創作的基礎!

今天給大家整理一些藝術APP和網站,讓大家可以隨時隨地汲取藝術養分。

必備APP

01

DailyArt

你想知道為什麼梵谷會切掉他的耳朵嗎?又或者誰是畢卡索畫中的女人?打開DailyArt你就能找到答案。不僅如此,你還能在這裡找到2500多幅名作,閱覽780多名畫家的傳記以及5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信息。

推薦理由:世界名畫分享,附帶了講解說明,以及藝術拓展知識等,是一個適合藝術工作者和藝術愛好者的軟體。

02

Artsy

Artsy APP裡有超過一百萬件藝術品和超過十萬個藝術家入駐。你能在上面看到全球畫廊、拍賣行上的名畫,而且可以模擬把它們掛在牆上的效果。不過目前該軟體只有全英文版。

推薦理由:方便全球看展,對於藝術學習很有幫助,APP界面將創意視覺設計和網際網路融合得非常好。

03

iDailyMuseum

iDailyMuseum是一款精選了全世界博物館展覽的APP,每天只要打開手機就可以博覽全球典藏藝術,接收全球最新展覽動態。

推薦理由:APP內發布的照片有著很高的質量,並且可以保證每天更新的超高效率。像這樣雲看展,足不出戶便能滿足求知慾,既省時又省力,還能拓展藝術靈感。

04

IDEAT

IDEAT其實是法國的一本雜誌,現在升級成為電子版,下載APP就可以觀看了。這本以「當代生活」為信仰的雜誌混合了設計、家居、藝術與風尚。

推薦理由:APP裡的內容100%大膽、100%不拘一格、100%標新立異,內容每日更新,能夠開拓藝術者的眼界。

藝術網站

01

Artmazemag

Artmazemag是雜誌《ArtMaze》的線上網站,裡面主要展示的是一些比較實驗性、當代的藝術作品,每一期會有一個主題,然後會分享相應的作品。

推薦理由:在Artmazemag網站,你可以看到定期更新的優秀當代作品,每個主題都是由策展人構思主題並精心挑選作品完成的。特別是純藝專業的同學,可以多多關注一下!

02

Creativeboom

Creativeboom也是同名雜誌的線上網站,包含了廣告、電影、平面設計、插畫、攝影等藝術專業的資訊。

推薦理由:內容比較優質,每周更新,從新興創意產業到成熟的藝術創作都有涉及,很適合用來學習藝術以及培養審美。

03

It's Nice That

這裡涵蓋了很多的藝術、設計類專業,比如純藝、動畫、電影、攝影、平面設計……同時也很貼心,把熱門的標籤單獨列出來,方便直接搜索查看。

推薦理由:網站有對藝術家的採訪,介紹藝術家的背景、主要作品、創作理念和細節等,能夠讓人全面地了解藝術家和他的作品。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有助於拯救你枯竭的靈感喲~

04

鳳凰藝術

鳳凰藝術是國內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藝術交流平臺,涵蓋了各種藝術資訊、投資收藏和生活方式的分享。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濃鬱的中國本土藝術色彩:

也可以獲取來自全球的藝術信息:

推薦理由:相比國外藝術網站,在國內的優質藝術平臺上我們有更多機會吸收來自本土的藝術精髓,從國粹中獲取更多藝術靈感。

藝術審美和修養的提升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恆的事情,希望這些APP和網站能夠讓你靈光乍現,做出更好的創作!

沒看夠?

相關焦點

  • 製作藝術留學作品集沒有靈感怎麼破?
    在製作藝術留學作品集時,童鞋們聽的最多的就是作品靈感的來源、轉化、成型,眾所周知,好的靈感在作品集中的作用,但是找到好的靈感源並非易事!靈感是什麼?沒有靈感怎麼破?維歐藝術留學今天帶大家來捋捋思路:製作藝術留學作品集沒有靈感怎麼破?
  • 自媒體沒有靈感怎麼辦?學習這3點,擁有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有很多人在做自媒體的時候,因為沒有靈感就斷更了,實在不知道寫些什麼。那麼我們平時在創作的時候,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靈感爆棚?有源源不斷的思路想法呢?大家可以嘗試下面這三種方法來進行練習。因為在你的作品中如果沒有感情的話,是很難打動讀者的,在做標題腦暴的時候,就在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和方向,將這些詞語結合聯想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2、不斷練習想要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日常的練習肯定是少不了的。
  • 歐姬芙老奶奶的私房菜譜:不僅美味,還是藝術創作的靈感
    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她就發現了美食和藝術這組「最佳搭檔」,找到了早餐與創作之間的秘密。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1986) 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女性藝術家之一,但她的創造力不僅局限在畫布上——廚房裡種種健康精緻的菜餚,一直是藝術家的驕傲所在。
  • 學藝術到底有沒有未來?
    擔心藝術未來的就業前景,這樣的問題知乎隨手一搜就是一大把。那我們的未來究竟有沒有藝術的一席之地?關於藝術與未來,這樣的擔心其實大可不必。我們都知道經濟文化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其實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對於推動社會發展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20個設計師必備網站,有了它再也不怕靈感消失
    設計師用得上的 實用網站,工具推薦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設計師就更沒有了
  • 「不聊藝術,只談創作」
    ,他不喜社交,更多是沉醉於創作,藝術家只是一個職業代稱。 藝術創作運用的材料也不複雜,顏料、物件、聲光電,或者自己的身體,圍繞形式和內容,去做個體的情緒或思想表達。在展覽過程中,與大眾產生精神或情感上的共鳴和交流。
  • 創作靈感來自網絡熱詞 一首歌唱出70多個生僻字走紅
    來源:北京青年報「魃魈魁鬾魑魅魍魎,又雙叒叕,火炎焱燚……煢煢孑立,沆瀣一氣……」這些字您都認識嗎?近日,由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作詞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網絡走紅。陳柯宇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首歌裡面有70多個生僻字,創作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希望通過歌曲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漢字文化,讓生僻字不再生僻。
  • 李榮浩15分鐘寫出《李白》,是靈感還是積累,創作能力有多重要?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他的靈感來源自哪裡呢?我們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這句話適用於各行各業,包括樂壇。我不相信一個沒有生活閱歷和音樂素材積累的人可以短時間創作一首好歌,如果有那大概率是抄襲。當然不是,我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很快速的創作一首優質的音樂作品,除了靈光一現還有平時的積累,李榮浩之前的幕後工作就是他的靈感來源之一。好的製作人一點都不弱於好的歌手,因為他們在長年累月幫助其他歌手錄音或是寫歌的同時會更加了解這個樂壇的風向和接觸各種不同的音樂類型。
  • 拼貼藝術——廢棄素材碰撞出的靈感
    拼貼藝術是怎麼火起來呢?讓拼貼藝術火起來的正是畢卡索老大哥《有藤椅的靜物》,拼貼藝術非常適合開腦洞,把無關的事物拼合在一起,尋找新的意義,因此被廣泛用來表達個人藝術想法。《有藤椅的靜物》——畢卡索看了這些拼貼作品,驚嘆這些藝術家驚奇的腦洞!
  • 當創作時失去了靈感怎麼辦?
    我相信很多人遇到過這個問題:創作時失去了靈感!想寫點東西,搜腸刮肚、冥思苦想,卻始終不可得。這種感覺是最鬱悶的。不知道寫什麼東西,或者想寫的東西不知從何著手,再或者寫個開頭就再也無法進行,又或者寫出的東西自己總是無法滿意,寫了改、改了寫。
  • 海南賦予我創作靈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此次歷時3天的書畫展,共展出了宋草人先生的138幅書畫精品力作,這些作品筆韻超凡、氣勢灑脫、自成一派。尤其是作者對梅蘭菊竹刻畫,古韻典雅、清逸飄香,將祖國燦爛的傳統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宋草人現為聯合國教科文衛專家組成員、東坡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總參伊闕書畫院執行院長。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南是他創作的靈感源泉。
  • 沒有靈感?7個找靈感實用方法
    每個設計師不時會有創意靈感缺失、大腦一片空白的狀態。盯著一個空白的屏幕,發愁著「好吧,我現在該做什麼呢?該怎麼做呢?」有些人喜歡靜待,但這不是唯一的一個方法。焦慮的客戶或者是你自己的不耐煩,都會讓你無比頭痛,所以我們分享七個積極有效的方法來解決你設計時遇到的靈感枯竭。這些都是在我們實際工作中總結的,我們認為它們也會對你的設計工作有所幫助。
  • 潮流藝術家用靈感塑造「掌上雕塑」
    來源於生活的靈感使他的創作打破傳統設計思維,營造出獨樹一幟的童趣感,他筆下的 TYAKASHA經典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童雲最喜歡AirPods Pro的通透功能,它解決了在長時間佩戴和睡覺床上聽的時候捂耳朵不通風的不適。
  • 堅持做自媒體真的會有收穫嗎?沒有創作靈感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有很多小夥伴問我堅持做自媒體是不是真的有收穫,他們已經快堅持不下去了,天天寫內容但是收益還是不多,投入精力寫的內容還是無人問津,這是絕大多數作者的現狀,而且隨著內容的增加,自己的靈感也沒了,根本不知道寫什麼。
  • 以自然元素為靈感的大拼貼藝術
    生活中碰到的發黴的桔子;藝術家用珠寶or石頭之類的材料做了只發黴的橘子,眯著眼粗看是只「爛的有點厲害的橘子」,細看禁不住頭皮發麻。個人覺得:雖然朋友家的橘子也發黴了,但它還是那個可以讓人握在手裡的可愛小傢伙;只是抵不過時間,變得有點風塵僕僕了而已。
  • 靈感乍現成就王羲之,胸有成竹造就蘇軾,哪種藝術更讓你心動?
    但也有許多現成的例子,可以證明藝術在許多時候,就是靈感一現,然後促成了偉大的藝術作品誕生。存在關於存在,我們舉幾個例子。賈島反覆思考,都入神了,此時「推敲」是存在於賈島心中的,只是還沒有作出最後的決定。庖丁解牛,成為了著名典故;蘇東坡畫的竹子,是精品中的精品;賈島通過推敲,創作了不朽的詩篇,可見,藝術家在創作作品之前,「存在」是存在的。
  • 莫言:民間生活是所有藝術創作的原料庫
    ……11月11日,在深圳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出席第十八屆深圳讀書月讀書論壇,以「民間藝術對我小說創作之影響」為題,分享其小說創作心得。他提出,要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應該到民間尋根。   「小說故事在民間的土臺子上」   「童年時,我常常去公社放牛,和成年人在一起,聽他們講故事。
  • 專訪著名漫畫家「小林」林帝浣:我創作的兩大靈感來源是窮和醜
    出版作品的挑選標準是,它不能全是負能量和毒雞湯,應該是正能量和負能量相交雜著的,就像我們的人生,有時高興,有時不高興。這個漫畫的編輯過程也是,有低谷,有巔峰,有喜有憂,有笑有淚。記者:您覺得自己的漫畫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小林:有多方面的原因吧。一是我畫畫其實沒什麼功底和水平,胡亂畫,畫得比較粗糙和普通。可能正因為這樣,大家反而覺得很親切,看著輕鬆,不累。
  • 春節鋪天蓋地的紅色,給了我創作「天山」的靈感
    周尊聖老師分享春節的故事陳遠志:周老師畫這個紅色山水,跟這個傳統的春節有沒有關係呢?周尊聖:實際上這些我一直致力於天山紅的創作,並不是我在畫室的臆想。現實中,新疆的確有很大的一塊土地和連綿的山丘,都是赤紅色的,古人稱作赤沙山。我第一次有幸看到熱火一般的赤沙山以後,我就激動的不得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一定要把它變成藝術作品。我要把那種赤色的火焰一般的熱情融入到我的畫裡面。
  • 藝術創作如何做到自我完善與成長可見?
    ,說到底,其實是學校在逼著我們進行對內的思考,即「我是誰,我究竟為什麼選擇申請這個專業,在這些創作中我將有哪些資格和優勢去獲得學校的青睞與錄取?」因為我也才發現,我知道她,不是因為她平面設計師的主職工作做的有多好,而恰恰是她的兼職工作——以一位插畫師的身份在努力堅持畫畫,讓我了解到她插畫創作的靈感是來自於八九十年代的復古漫畫以及日本的藝術文化,創作風格是以明亮的配色為主,題材都是對每天發生在她身邊的日常事物的觀察和思考,並進而把她的插畫作品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