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式教育:以自己想法為中心,教導孩子不可取,4方面進行改善

2020-08-28 巧媽咪育兒日記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生活在這個萬千世界中,很多事情都需要一點一點去摸索,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長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借鑑身邊人育兒的經驗,或者學習各種母嬰育兒的軟體上的育兒方式。但是,由於家長缺乏經驗或者不夠專業,在育兒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獨裁式教育就是一種。


一、所謂獨裁式教育


獨裁式教育,就是一種以自己想法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孩子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和意見,孩子自己想法通通被扼殺;如果孩子不順從父母,那麼等著他們的就是嚴厲的斥責、無盡的嘮叨等等。用一句不太恰當,卻又很形象的話來向大家解釋獨裁式教育,那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鄰居夫妻兩人是獨裁式教育的忠實信奉者,經常用他們夫妻兩人心中的想法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夫妻兩人強迫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應該多學點,做到哪哪都好;


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夫妻兩人不讓孩子和別人交朋友,因為他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孩子上高中的時候,夫妻兩人強迫孩子選擇理科,因為他們認為學理工科將來有出息……


夫妻兩人從來不讓孩子做選擇,大小事務只要他們認為好,那麼孩子就要按照他們的想法做。現在,那個孩子整天遊手好閒,一切都坐等父母的安排,成了家裡的巨嬰。


二、家長以自己想法為中心,有哪些影響


1.孩子的獨立自主性差


每個人終有一天需要一個人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最值得依靠的只有自己,所以,獨立自主是每個人都需要具有品質。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獨立自主性,需要在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


倘若家長總是因為嫌棄孩子做不好,就不讓他們做,自己為孩子安排好一切,那麼孩子的獨立自主性將會很差,他們會喜歡上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的快感。

2.孩子做事情沒主見、沒原則


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要形成自己的獨特個性,形成一套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但是,對於那些在父母獨裁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猶如一顆牆頭草,永遠飄蕩不定,別人怎麼說,他都覺得可以,做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原則。


3.孩子自私自利


大家都知道,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和他人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繫,和和他人分享,也是建立聯繫的一種方式,而且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對於那些接受獨裁式教育的孩子來說,他們也會學會父母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要先緊著自己來,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顧別人的感受和需要,非常的自私自利。


三、家長應該怎麼做?


1.給孩子空間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需要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後變得沒有創新力和發散性思維,那麼就要給孩子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讓他們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探索與發現新奇的事物,自主發掘自己的潛力。


2.懂得放手


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放手,也是一種愛。父母不可能永遠當孩子的保護盾,不能永遠做那個替他們撐起一片天的超人,父母也會老去、會離開,所以,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父母要懂得放手,該放手就放手,不要讓自己的佔有欲把孩子變成一個啃老族,社會的毒瘤。

3.尊重孩子的想法


獨裁式家長大多不願意聽孩子的心聲,也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只會一味地否定孩子的選擇和想法。長此以往,孩子只會變成一個傀儡。因此,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培養他們的執行力。


4.多聽取家人的意見


老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家裡的長輩,在帶孩子方面總歸比新手父母有經驗,這個時候,父母要多聽取家裡長輩的意見,學習他們帶娃經驗,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同時,夫妻之間也要多交流,給彼此提意見,和孩子一起成長,讓自己變成合格的父母,讓孩子變成優秀的孩子。


四、總結


獨裁式教育,是每個家長都會出現的問題。在教導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儘量做到多聽少說,多尊重、少否定,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觀念,把主動權交到孩子的手上,讓他們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而不是旁觀者。


對於獨裁式教育,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暴力教育」不可取,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望子成龍」一直是所有家長心中的一個美好願望,每個家長也都是竭盡所能去培養自己的孩子。然而人有千萬,想法不一,所以教育孩子的手段也是形形色色。孩子的起點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紙,要怎麼書寫,需要我們的引領。同時,更應該注意方式方法。
  • 「教育孩子太麻煩,送到寄宿學校多省事」,這樣的想法不可取
    我身邊有幾個將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上學的,孩子的成績沒有提高不說吧,還出現了其他意想不到的問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朋友A將他上初一的孩子送到了一所全封閉式的中學,這所學校是市裡的重點學校,競爭非常激烈,朋友滿以為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能夠提高學習成績。
  •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情商發育,這4種家庭的做法不可取
    家庭教育對孩子情商影響大,這4種做法不可取,家長別踩坑 父母品行不當如果父母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處處想著自己的利益,孩子受其影響,也會比較自私,不懂得與別人分享,更不懂如何與別人合作。,疏於社交父母不愛社交,總是待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 「黃曉明式」的教育方式不可取,如何樹立孩子的價值觀很重要
    黃曉明這種不接受反駁的霸氣作風,不禁想起幾天前剛跟大家分享過的《小歡喜》刷屏,揭露了中國式教育扎心的一幕!家庭矛盾最深的獨裁式媽媽宋倩(陶虹飾)其風格跟「明語錄」簡直如出一轍!多少網友看劇時紛紛表示:這就是差不多是我媽本人了?
  • 「在家教育」不合法、不可取
    據《新京報》日前報導,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的張喬峰在網上發帖,介紹近一年來他讓7歲的兒子退學、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的體驗和總結,並稱將籌辦「北京龍學園——美式家庭學校」,招募和兒子同齡的學生。在澳大利亞,今年將有超過5萬名兒童在家接受教育。在我國,隨著家長對教育越來越深入的思考,以及家長教育水平和家庭經濟水平的提高,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一小部分家庭開始嘗試採用這種方式教育子女。  在美國,「在家教育」的興起主要是由於宗教信仰者擔心孩子在學校裡會受到與自己家庭的宗教信仰不一致的教育。同時,美國法律並沒有規定適齡兒童必須在學校裡接受教育,所以,「在家教育」是合法的。
  • 高明的教育是孩子既能聽家長的意見,也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孩子大腦每天都在飛速發育,他們需要接受更多新鮮的知識和技能來為自己的成長進行儲備,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無限大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儘可能地多說一些道理,多講一些為什麼,這樣孩子才能結合實際情況很快地將理論和行為結合起來
  • 打罵教育不可取,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人生走向
    相信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智商和多方面的因素有關,雖然說孩子的智商大部分是來源於父母的遺傳,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各個方面的發展對他的智商成長也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對孩子智力影響最大的就是來源於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
  • 杜絕"謊言式教育",應耐心教導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長
    杜絕&34;,應耐心教導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長&34;是當代許多家長常常犯了的一個錯誤,家長當面對孩子難以管教時,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喜歡用謊言去敷衍對孩子教育。但這樣的做法並不可取,今天就來看看錯誤的&34;你中招了嗎?
  • 小學生家長把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在課後輔導班,可取麼
    有的家長說:「我把孩子寄托在課後輔導班了,我就不用操心了」這種做法不可取。第一,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補習,還包括怎樣做人的教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情商的培養……課外輔導機構只是輔導孩子的學習,努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 「我就不,我不要」孩子總是駁回家長的要求,巧用5個方法改善
    這種不聽從家長的話的行為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有出現,那麼怎麼樣才能改善這種情況呢?一、孩子為什麼會拒絕家長的要求?1、有自主意識 這種意識會隨著年齡而逐漸的發展,慢慢的他們在生活中做出自己的判斷,在很多事情上會產生自己的想法。
  • 「我就不,我不要」孩子總是駁回家長的要求,巧用5個方法改善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自主意識後,總會和家長對著幹,總會拒絕家長。上個星期我去朋友家做客,到了要吃飯的時候,朋友喊正在玩玩具的孩子吃飯,孩子卻說不要吃飯要繼續玩。之後孩子自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朋友讓孩子把電視關了,孩子不但不關還故意把聲音調得很大。這種不聽從家長的話的行為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有出現,那麼怎麼樣才能改善這種情況呢?
  • 想教育好孩子,打罵不可取,講道理要慎用,做好這一點才是上策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在為工作忙碌著,帶孩子的重任也就落到老一輩人的身上,這是我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雖然老一輩人在照顧孩子上,一點也不含糊,但是很多的育兒觀點,是並不可取的。比如孩子每次犯了錯,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時,很多老一輩人就會出來護犢,這就使得很多家長的教育就無法實行下去,最後不了了之了!
  • 星孩語言表達不出?試試從這方面著手改善!
    有時候可能只發出一個字來傳遞自己的想法,比較經常會加上動作嘗試表達,這也是邁向真正語言的首要一步。(1歲~15個月) (2.5-3歲) 了解語言大概的一個發展歷程,我們再來看看該如何有針對性的改善我們自閉患兒的沒有言語狀態? 由上述信息我們可知,無論是正常小孩或是自閉患兒,其語言進階都是由聽者上升為講者。不難理解,在孩子學會發音或是做簡單的正確回應前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孩子要先能聽的懂。
  • 寬鬆教育的孩子無法無天,壓迫教育不可取,如何掌握好「鬆緊度」
    太過寬鬆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玩性大發,喪失基本的學習能力,以後在嚴格的社會競爭中,就很可能遭遇被淘汰的現實。當然,太過「高壓」的「壓迫教育」也不可取,這會壓迫孩子的身心健康。01過度的「寬鬆教育」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一.
  • 家長如何教導孩子的英語學習?
    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找一家知名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就可以了,孩子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英語,自己就不需要有較多的關注了,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家長一直都是教育的參與者,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家長不盡力主動的去參加到其中,那麼對於孩子整個的教育來說就會導致了不好的現象。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甚至彼此以自己非常忙為由,根本就不關注孩子的這種狀況,總是認為交給專業的人就能夠做好。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教導孩子的英語學習呢?
  • 3種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孩子最容易走偏,家長別不在意
    前段時間回老家陪父母待了幾天,因為我哥哥一家是跟我爸媽住在一起的,平時大家生活在一起雖然很溫馨,但是也會有一些小矛盾,就比如教育孩子方面。我嫂嫂之前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後來為了孩子甘願當起了全職媽媽,日常主要的工作就是陪孩子寫作業,為接下來的升學做準備,可能是因為著急,孩子在學不會的情況下,我嫂嫂就會衝孩子發脾氣,孩子也因此越來越不愛說話,孩子的爺爺奶奶看到後就會比較心疼,並希望我嫂嫂能多點耐心不要總衝孩子發脾氣。當然這種發脾氣式教育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下面3種教育方式也是不提倡的,家長們快來看一下吧!
  • 孩子的創造力很寶貴,「填鴨式」的教育不可取,會毀掉他們的未來
    創造力可以幫助我們衝破現有的框架和束縛,用一種獨有的方式去解決和完善問題,所以說它可以突破原來的固定思維模式,不過我們應該調整原有的事事都幫助孩子的思維方式,不能把自身的僵化思維硬塞給小朋友,自身如何想和做就是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強迫孩子擁有和你一樣的思維模式,這是完全不可取的一種方法。
  • 家庭科學:教導孩子使用電話用語
    現在和過去不一樣,家家戶戶手機都是必需品,孩子平時很容易接觸到,芽芽以前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的,最近好像明白了可以跟「手機裡」的人聊天,所以經常在我打電話的時候湊過來「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語,或者跟對方說話。雖然很可愛,但是有時候也讓人有點苦惱。比如前天我的客戶來電話,芽芽就趁我不注意接了起來(最近她總是這樣),然後就開始「喂?
  • 您是在用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麼?
    作為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我們接觸到很多家長,把孩子當作名片一樣培養,總是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功,去炫耀。去和別人證明,我的孩子多厲害,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成功,或者希望通過孩子的成功來實現父母小時候沒有實現過的夢想。但是這個是不可取的,因為孩子本來是一個個體是有靈魂的,所以家長真正了解那些是孩子需要的。孩子渴望愛,希望得到一種愛,而不是我們認為他適合的,那我們需要首先去了解他。
  • 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德育,落實到位就能出龍出鳳,葉公好龍則不可取
    改善人文生態,培養傑出人才一天,在樓道裡,聽見樓上的女主人又在大聲地督促孩子寫作業。「作業寫完了嗎?」「還不快點去寫作業?」督促孩子寫作業並沒有什麼不妥,只是覺得,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德育教育,我們怎麼從來沒機會遇到;總能見到為孩子請家教補習文化課的父母,補習德育課的怎就從未見過;寫影視劇本的編劇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避開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