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孩語言表達不出?試試從這方面著手改善!

2020-12-12 騰訊網

對於自閉患兒的家長來說,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但是卻始終沒有任何開口說話的傾向,即使有些大齡孩童有語言能力,講出的話卻往往詞不達意,明明想要這個東西,從口中表達出來的卻是另外一個意思,這可謂是讓家長看在眼裡,卻急在心裡,想要改善自閉患兒的語言功能,卻無奈不知如何下手。別急,在想要得知該如何怎麼改善自閉患兒這個症狀時,我們先且來看看常規兒童語言行為會經歷哪幾個發展階段。

這七個階段,你曉得嗎?

第一階段—回應期

這個階段也是嬰幼兒的發聲器官處於逐漸發展階段,由剛開始的只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開始會嘗試發音,但也僅限於簡單的發音。(1~2個月)

小貼士:

部分自閉患兒可能會因為在這個階段學習語言時,出現聽不懂指令,而不能跟隨整個訊息或是活動的流程,最終導致自閉患兒的很多行為需要依賴他人的幫助。

第二階段—學語期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語言發展的基礎,大多數孩子會用手勢表達自己想要抱抱等,會模仿家長發音,喊mama、papa等,但此時期的發音不具意義。(4~6個月後出現)

第三階段—初表達

在這個階段的小朋友不會過多的表達,只會用簡單的方式來做溝通或是表達如何跟別人傳達ta想要的東西和想要參與的活動。有時候可能只發出一個字來傳遞自己的想法,比較經常會加上動作嘗試表達,這也是邁向真正語言的首要一步。(1歲~15個月)

第四階段—模仿期

小朋友會模仿大人做動作或是指出熟悉的物品,按照她們所接收到的理解指示並執行,且一般比較簡單的物品他們也會說出。比如蘋果,玩具等。(第18個月左右)

第五階段—拓展詞彙期

相比於前一階段,這一階段的小朋友往往可以很完整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講出來,或是可以將兩個不同的字詞組成一段簡單的句子如喝水水等。此時語彙會大量累積,稱為「命名爆炸」,常出現對文字過度延伸的情形,比如將貓也當成是狗等(20~22個月)

第六階段—自我對話期

自我對話是相對於講者更為高級的語言階段。主要為簡單句的使用,開始使用代名詞及形容詞,會用「我」做開頭進行簡單的溝通。除此以外,在這個階段的小朋友也會有一般最簡單問題的解決能力。

小貼士:

對於達到這個階段的自閉患兒除了可以進行自我對話,還在一定程度上利於自閉症患兒後期學會自我管理及自我監控運用。

第七階段—好奇期

此期是孩子因果關係的萌芽期,對周圍存在的事情都存有一定的問號,常常喜歡問「為什麼」。(2.5-3歲)

了解語言大概的一個發展歷程,我們再來看看該如何有針對性的改善我們自閉患兒的沒有言語狀態?

由上述信息我們可知,無論是正常小孩或是自閉患兒,其語言進階都是由聽者上升為講者。不難理解,在孩子學會發音或是做簡單的正確回應前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孩子要先能聽的懂。這點可以說是自閉患兒想學會正確表達語言的基礎,也是家長需要教導的。

對於還未發展語言的自閉患兒則可以先進行操作性動作模仿到簡單粗大動作,精細動作等一步一步 模仿向口部動作推進訓練。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家長覺得所謂的模仿不就是看嗎?跟患兒會聽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模仿是語言中最為基礎的能力[2],且動作模仿是聲音模仿的初級階段,但記住千萬不要不加分辨的要求孩子張嘴模仿語言。

比如我們可以先自我示範,再讓兒童模仿,比如開個玩具汽車,待兒童在沒有外界幫助可以自行完成的時候就 可以進行練習下一個動作。

小貼士:

操作性動作:仿搭積木,推動玩具車,用杯子喝水等。

簡單的粗大動作:拍手,拍腿,叉腰等對於孩子比較容易掌握學習的動作;大多數的自閉症患兒都較喜歡音樂,父母們可以結合兒歌對孩子進行引導。

相對的,部分有自發語言的自閉症患兒則可以進行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訓練;在語言理解訓練方面,則可以帶孩子到各類場所多看一看,有意無意的引導,這對提高孩子的詞彙量有所幫助;指令的訓練則可以從簡單的指令開始,比如過來,坐下再到拍手等;再到生活化的一些指令,穿鞋子,撿起東西,扔到桶裡等逐步提升訓練的難度。

再到語言表達訓練,同樣的,父母們可以先做個口語示範,讓兒童進行模仿;當然,也可以同時結合手勢提示進行練習,用口頭鼓勵或強化物對所引出的目標口語進行強化[3]。打個簡單的比方:跟老師拜拜,對沒有語言的孩子如果有聽懂,也會揮手示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幫孩子說拜拜;

慢慢的,待累積多了,自閉症患兒也能理解,這為後面的語言符號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最後星編想提醒家長們,就算現在自閉症患兒處在初階講者的階段或是還沒辦法做一個完整的表達,父母們都不要輕言放棄,持續幫自閉症患兒做一些描述還是很有必要的。同我們普通人一樣,自閉患兒也是一千個人均有不同的模樣,陪伴是我們對他們最大的告白和尊重,相信總有一天,星孩也會主動表達她對我們的愛意。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文獻參考:

【1】你好children-孩子語言行為發展有哪七個階段

【2】孤獨症支援網-模仿動作是語言訓練的基礎

【3】澎湃新聞—【科普工作委員會】不再「孤獨」——孤獨症兒童語言康復

【4】媽咪拜-寶寶的語言發展

【5】媽咪寶貝-掌握關鍵期,開啟寶寶的語言天賦

相關焦點

  • 從不理人到融入集體,改善星孩社交能力,家長在家就能教
    我們星孩無法進行正常的交往性語言,不能恰當地利用語言、表情及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不能很好地與同齡夥伴進行溝通交流,尤其是在發起和回應社會互動、維持眼神對視、分享物體和活動、對他人情感等方面存在困難,這些社交障礙也直接導致了星孩很難融入集體生活。星孩在人際交往中顯得非常被動,要想星孩主動地去關注他人,主動與別人建立聯繫,互相交流,我們家長又該如何著手改善?
  • 吐字不清、自言自語...如何幫助星孩擁有自主語言?
    對於稍微有點語言的星孩,雖然可以聽得清楚在說什麼,但卻喜歡自言自語、重複同樣的詞句......為什麼自閉症的孩子總會出現咬字不清的語言問題,一般的孩子也會有這個問題嗎?我們該如何能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呢?
  • 星孩不會主動提問與回答?原來問題出在這...
    這時父母就要仔細回想一下,孩子是在哪些問題上不給予回應,這些問題就有可能是孩子不理解的問題。此外,也要確認孩子的語言表達認知,有些時候孩子不給予回應,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無法順利的用言語表達,當孩子無法順利的用語言表達時,孩子就有可能閉口不答。
  • 星孩不會做遊戲怎麼辦?別急,突破口在這裡……
    當然了,也有不少家人不解:「孩子不就是不會玩遊戲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遊戲對於兒童的益處可不止一點半點。星孩學會做遊戲為什麼那麼重要我國著名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遊戲為生命。」
  • 親子溝通秘籍|總是與星孩溝通不良,該如何有效引導?
    目前,絕大多數自閉症家庭對於星孩的語言溝通問題,無非是一下兩種情況:1、有語言的星孩常常很難領會別人的意思,時常答非所問令同伴拒絕與星孩繼續交往;2、無語言的星孩,則是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行為刻板、怪異,與同伴和老師或家長均存在溝通困難。
  • 兩個訣竅讓星孩提升社交技能
    星孩常常會在自己講完話之後就離開,卻忘記和談話的對象做好對話終結的工作。談話的對象直到他轉身離開才可能反應過來對話已經結束。向別人詢問信息:孩子是否會向對方提問關於其個人信息的問題呢?比如,「你周末的時候都玩些什麼?」這對於星孩來說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社交技能,因為他無法理解他人擁有和自己不一樣的體驗。
  • 不容易入睡、淺眠、易醒,星孩的睡眠障礙怎麼改善?
    伴他們成長唷~睡眠問題常常困擾著星孩父母但卻有研究指出,有80%的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有睡眠障礙,當孩子的睡眠情況不好,就容易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如:情緒不穩、自傷行為、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而這些問題也會進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與行為發展,那麼針對星孩的睡眠問題,爸爸媽媽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改善呢?
  • 星孩也有負面情緒?這三大要點要知道
    這種焦慮孩子很容易感受到,並且引發孩子更為嚴重的焦慮,不要以為自閉孩子的孩子就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和我在機構接觸過的孩子,當然應該都是比較輕微的自閉,他們大多都很敏感脆弱,他們嚴重缺乏安全感。因為他們不會表達,或者說不會用正常的方式和語言來表達。他們表達的方式也許是哭鬧,也許是自傷,也許是暴力,許多在我們看來莫名其妙的行為,就是他們的表達方式,這些都是我們不能理解的。
  • 讓星孩愛上社交,這些方法迅速get起來!
    在家裡,媽媽很清楚和熟悉銘銘的想法,可以在銘銘沒有明確表達的情況下滿足他,所以銘銘比較依賴媽媽。當然,有時媽媽無法理解銘銘的想法時,銘銘就會表現出大叫、哭鬧等行為。銘銘這種社交障礙已經嚴重的影響了自身的學習和生活。 為什麼自閉症者都不擅長社交?
  • 孩子語言哆嗦沒重點,試試「大腦整理術」,改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不說話家長擔憂,孩子太囉嗦家長也焦慮,家長的想法就是要讓孩子會說話!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具有語言敏感期的,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改變孩子的語言現狀,改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一、孩子說話沒重點,是哪裡出了問題?
  • 玩轉「角色遊戲」,解鎖星孩社交技能!
    另外,為了鞏固星孩這一技能,劉女士還反覆對星孩進行了多次加強訓練。 在認為星寶「完全學會了」這一套動作之後,為了試驗效果,劉女士隔天下班回來,一進門就對著星寶打招呼。但這一試讓劉女士崩潰了。星寶只是看著劉女士一眼之後,便扭過頭去繼續玩起了手上的小火車。劉女士疑惑,為什麼星寶明明「學會了」,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仍一副「沒學過」的反應。
  • 利用好情景教學,讓星孩學會高效溝通
    對於星孩以及自閉症者而言,語言溝通障礙一直他們所困擾的一個問題,如果語言一直存在溝通障礙,那麼也就會直接導致自閉症的理解能力受限,這不僅僅會影響其學習能力,也會限制自閉症者的社交能力發展。2、自閉症者普遍會存在自我刺激與問題行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對自閉症這的身心和學習造成傷害。而利用自然情境教學法,可以加強對自閉症者對語言的學習效果,使其掌握語言的應用方法,進而使自閉症兒童的自我刺激與問題行為得到有效緩解。
  • 父母該如何透過自我學習來改善星孩的狀況?
    透過課程可以改善孩子哪方面的問題,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面對課程的選擇也是一樣的,市面上這麼多琳琅滿目的課程,就算狠下心來全買了,一時之間也沒辦法全部都吸收,再者說,許多課程(無論線上或線下)的售價也都不便宜,家有特殊孩子,財務規劃更是要合理分配,父母可以先全面了解您有興趣的課程,之後按照孩子的需求做先後順序的排列,讓花出去的錢,真的讓孩子得到改善與緩解。
  • 這項教學法,可以解決星孩總是學不會的問題
    如果單從字面理解,可能會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不允許孩子出錯,但其實,這項訓練的意義在於減少孩子學習過程中的犯錯率,低於零或者趨於零。通過強化、鼓勵的堅持訓練, 能有效改善星孩的認知語言能力。這種教學方法通俗一點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否則就是欲速則不達。如何操作零錯誤教學法?
  • 與星孩如何溝通,怎樣有效地指導孩子?親子間溝通有什麼技巧
    小明的母親說:"實際上,他也想玩風車,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相關研究已經證實,目前,約有50%的自閉症兒童表現出難以表達功能性語言的能力,在日常交流中,他們缺乏自然交流的語言和寫作技巧,難以滿足日常交流的需求。
  • 星孩社會適應能力差?家庭教養方式是關鍵
    這一幕在康復過程中很常見尤其是對於無語言的孩子來說,哭鬧往往是他們的「武器」。老師同家長的溝通中了解到,小可的家庭結構是三世同堂,奶奶對小可很寵愛,幾乎是不捨得讓孩子哭,都順著孩子,所以小可扔玩具的行為從來沒有得到過幹預。父母也因為小可各方面發育遲緩,對孩子多了一份寵愛,也正是因為過度寵愛,導致小可的行為問題。
  • 如何科學幹預星孩的情緒問題?
    因為他們不會說話,哭是他們唯一的表達方式。他們餓了會哭,困了會哭,難受了會哭,不舒服也會哭,不同的哭聲代表了不同的含義。對於嬰兒來說,用哭來表達是可以被接受的行為。但試想,5、6歲的孩子依然用哭來表達需求,就不那麼容易被社會所接受了。
  • 家有星孩,這樣做幫助你改善親子關係
    父母往往會忘記要與孩子做適當的溝通,有的父母甚至會認為,特殊孩什麼都沒辦法理解,因此,不需要做多費心神的與孩子做溝通,還有一種情況,父母們也會忘了要時時與孩子進行溝通,那就是當孩子被確診自閉症後,父母心急的希望孩子可以"康復",所以什麼幹預課程都幫孩子安排,每天從早到晚,課程都排得滿滿的,也不管孩子是否吸收的了或者是適合孩子的。
  • 星孩出現刻板行為後,父母該如何正確對待?
    刻板行為是自閉症譜系的核心症狀之一,對於每一位星孩來說那麼,星孩的刻板行為就一定要處理嗎?,或是不會傷害到自己本身,星孩的刻板行為不一定要立即處理,舉個例子來說:明明很喜歡捏自己或他人(不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其他親友)的手臂,這個行為因為會傷害到其他人,有會使自己受傷,所以爸爸媽媽們就必須要找出明明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再去協助明明改善這個刻板行為。
  • 掌握這三招,星孩學會上廁所更容易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對於星孩的如廁「尷尬」問題,相信星爸媽們都深有體會,因為孩子總會在時間最緊急(趕飛機、在車上)的時候來一句:「媽媽,我要上廁所」。但好歹,這類孩子還能自己有「意識」表達上廁所的需求,如果是沒有語言的星孩,則就更為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