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從以下四個方面具體闡述:(詳見下表)
總目標連載1
總目標的這四個方面,不是相互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繫、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
2
學段目標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具體闡述:(詳見下圖)
學段目標連載2
學段目標連載3
3
課程內容按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詳細描述:(詳見下圖)
課程內容連載1
課程內容連載2
課程內容連載3
課程內容連載4
課程內容連載5
4
尤其要重點強調的是學習評價。
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與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5
希望廣大家長朋友與教育從業者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小學部分)為依據,切實指導育兒與教學工作,並從中受益;希望教育從業者與學生,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愉快的教學相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