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西廂記》的前世今生

2020-12-16 貓貓很邪惡

說起《西廂記》,你會想到什麼呢?

是它反對封建禮教,謳歌愛情的故事,還是其出眾的妙文?

也許,你曾因「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這令人拍案叫絕的詞句中的離別愁緒深感震撼;

也許,你曾因為書生張生與崔鶯鶯相遇結緣,在女侍紅娘的幫助下,衝破重重阻礙,終得圓滿的愛情故事感動不已;

也許,你是越劇迷,曾在越劇舞臺上領略過《西廂記》的風採;

也許,你是雜劇作者當時號稱「天下之魁」的王實甫的忠實粉絲;

或許,你更喜愛故事中的張生,愛他的文人氣息,愛他的為愛成痴,追求所愛,絕不言棄;

或許,你鍾情於相府千金崔鶯鶯,覺其深處封建禮教之中,卻敢於言明心意,因愛抗爭,鼓起勇氣,直面封建大家長;

或許,你著迷於話本中的侍女紅娘,贊她機智聰慧,智計頻出,惹人喜愛,幫助滿懷愛意卻無法相守的張生和崔小姐終成眷侶。

這些都是《西廂記》帶給人的印象,然而,這卻不是這個傳奇話本全部的面貌。

唐代誕生 張生負心薄倖

從《西廂記》往前追溯,其起源是由唐代元稹所作的傳奇小說《鶯鶯傳》,由此演化而來。

《唐代傳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後人多將其稱之為《唐傳奇》。唐傳奇的故事內容包含很廣,例如神靈鬼怪、神怪愛情的交融、俠義、愛情、歷史等等。在當時,這樣包羅萬象,衝破人們幻想,又十分接地氣的《唐傳奇》令人十分喜愛。《鶯鶯傳》也是其中之一,又名《會真記》頗為著名。

《鶯鶯傳》卻不是一個現在我們了解到的《西廂記》中的大團圓結局,

張生前往京城應考,未能中第,滯留京城,愛情最終抵不過時間和兩地分離,張生變心,書生娶妻,佳人另嫁。在《鶯鶯傳》中,張生可是個負心薄倖之人呢。

宋朝演進 延續悲劇收場

北宋文人趙令畤乃是皇室後裔,深受儒家經典思想的影響。其根據《鶯鶯傳》的內容,創作出了12首《商調·蝶戀花》鼓子詞,也並未對故事原貌做出修改。

宋朝著有《綠窗新話》的皇都風月主人,在其書中,著錄有《張公子遇崔鶯鶯》,其故事梗概也與唐傳奇《鶯鶯傳》大致相符。

南宋時,出現了話本《鶯鶯傳》,但可惜的是,現在全本已失。但其內容據說與唐代的《鶯鶯傳》一脈相承。

金代進階 悲劇變身大團圓結局

金代,也是南宋時期的北方,兩方政治勢力對峙之時,南北文化相互影響交融,產生了說唱諸宮調的形式。

董解元創作出了《西廂記說唱諸宮調》,後將其稱為《董西廂》,將故事從唐代以來以文字為載體的方式徹底顛覆,使用了說唱的表演方式。

不僅如此,董解元還拋棄了《鶯鶯傳》的結局,將其修改為了人們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張生與崔鶯鶯衝破重重阻礙,身份、雙方門第之差、母親阻攔、未婚夫阻止、科舉功名等等,有情人終成眷屬。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於張生始亂終棄,負心薄倖的人設。

元代成經典 絕美唱詞增色

到了元朝時期,由於從北而來的蒙古族統一了政權,結束了多年南北對峙的局面。我國的思想文化也受到了自北而來的蒙古遊牧民族文化的影響。

《西廂記》的演出方式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再次被革新了。

當時的雜劇大家王實甫,在董解元《西廂記說唱諸宮調》的基礎上,將其改編成了類似於舞臺劇的表演形式,稱為《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後又稱為《王西廂》/《北西廂》。

這便是,後世廣為流傳的《西廂記》了,為當時的人們所熟知,並對後世的情愛小說和話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因為王實甫將《西廂記》的故事,改寫為雜劇。更是他,在原有的故事上增添了不少細節,使得故事邏輯更通暢,人物心理更細膩,戲劇衝突更明顯。其寫出的唱詞也讓人驚為天人、擊節稱讚。

後世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素習不喜看戲文」的林黛玉看它,都覺越看越愛,深感其詞藻警人,餘香滿口,更是贊它:「果然有趣」。由此可見其文採驚人。

元末明初,也有李景雲所作的同名作品,但是現在全本已失,只留下殘曲28支。

明代演變 回歸儒家成明傳奇

朱元璋將明朝建都南京後,中華傳統文化回歸主流,統治者迫不及待地要除去蒙元遺風。使原本盛行於南方的南戲,成為了社會主流。由宋元南戲發展而來的這種戲曲劇種,在明朝稱之為「傳奇」,後被稱之為《明傳奇》。在這樣的風氣下,將《西廂記》催生出新的形式,出現了很多的傳奇改本。

當時,影響最大的版本是由崔時佩李日華所改的《南調西廂記》,後又稱《南西廂記》或《南西廂》。不僅僅是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移腔換調」,在內容上,也做了修改。著重描寫,張生和崔鶯鶯在面對情於禮兩相矛盾時的心裡活動,使其內容更符合儒家傳統思想。

《續西廂升仙記》/《錦西廂》的作者早已不可考。《翠西廂》/《新西廂》等作品也無緣得見其面貌了。

此後,清朝,我國都有很多學者對《西廂記》的故事,詩文,唱詞做了很多的研究,它的故事、它的藝術形式、它的內容載體都在以自身獨有的方式存在著。

歷經千年,《西廂記》的故事經歷數個朝代,看著政權更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包含了無數文人墨客,無數文學大家的心血,它始終展示著自己獨特的面貌。在這歷史長河之中,將這歷史的蹤跡融於自身,將這時代的精神匯於文中。

就這樣,千百年的傳頌下去。

相關焦點

  • 【老街老巷老故事】 伍佑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
    【老街老巷老故事】 伍佑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 2020-05-22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古代著名的十大愛情故事,流傳至今
    刻骨銘心的愛情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嚮往的,有的愛情是默默守候的,有的愛情是激情四射,天崩地裂的,然而每一種愛情都有它的意義。曾有不少兒女情長之人感嘆:「問世間情為何物?」好像至今都沒有人能夠確切解答,但是千古以來,流傳著著名的十大愛情故事!
  • 今生夫妻的愛情是前世的「因果」,一切都是緣分
    佛陀說:今生萬物皆是前世的因果。前世的因果,今生的命運。佛陀說:婚姻真的是過去註定的嗎?很多都是前夫和前妻,所以這輩子也是夫妻。也有情侶來報答他們的恩情、委屈和債務,具體原因要分析。做夫妻是過去的一種宿命,有些夫妻種了更多的善緣,所以這輩子的恩愛。有些夫妻因為感情不好經常吵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嚴肅,這是因為前世的不良關係。
  • 詩人元稹之愛情,不只成就了西廂記
    歐美人表達愛情,直接直白直率,愛一個人就大聲說「我愛你」。自古以來,中國人表達愛情,則比較含蓄、隱晦而深沉。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詩中沒有一個愛字,但句句都是情話,句句讓人無比心動,把愛一個人表現得婉約悠長。此千古佳句系唐朝詩人元稹所作。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生於唐大曆十四年,八歲喪父,十五歲以明兩經擢第。
  • 逛山西普救寺,聽《西廂記》中的愛情故事
    山西普救寺始建於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加之和《西廂記》故事密切關聯的建築:張生借宿的「西軒」,崔鶯鶯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馬解圍之後張生移居的「書齋院」穿插其間。寺後是一地勢高低起伏,形式活潑的園林花園。園內疊石假山懸險如削,鶯語雙亭飛簷翹角。荷花池塘上橫架曲徑鵲橋,亭橋相接、湖山相銜。鶯鶯的「拜月臺」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 你前世欠了多少情債?前世姻緣註定今生的相遇,宿世情深該如何把握?
    世間大多痴男善女都在盲目追尋自己的愛情,一場又一場的相親、一個又一個的伴侶,也有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悔恨自己錯過了自以為是的一生良緣,人生路漫漫,你怎知那錯過的一定就是你的良緣呢? 前世你對我有恩,今生我便以身相許 如果雙方前世有恩情,今生相會便能喜結良緣,這樣的夫妻緣,報恩的一方能夠為了對方無怨無悔的奉獻,最能美滿幸福。
  • 盤點動漫裡的前世戀人們:前世相戀,今生也要相愛
    人們常說前世的戀人,今生的緣分,還有就是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這是人們對愛情的無限美好遐想,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有些東西是科學也無法解釋的事,同時這會給人一絲希望和慰藉。無法逃離的背叛如果你覺得百合向的前世戀人作品還不過癮,那可以看看《無法逃離的背叛》這部耽美動畫。主角夕月和魯卡是兩位美型男子,兩人前世就已經相戀,夕月的前世是女孩子。一對前世戀人,今生有一人轉世為男兒身,這樣的設定真是MD智。。。勇雙全。主要故事情節就是講述魯卡為保護自己前世女友而戰,我愛的是你的靈魂,無所謂性別。
  • 阜陽本土紀錄片《奎星樓的前世今生》在網絡走紅
    原標題:紀錄片《奎星樓的前世今生》背後的故事最近一段時間,本土文化紀錄片《奎星樓的前世今生》在網絡上火了。紀錄片用光影,記錄了奎星樓的「前世今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點讚。紀錄片是誰拍的?是如何拍出來的?
  • 鋼琴自彈:前世今生 (選自《白蛇傳》)(附曲譜)
    莫非前世那一眼,只為今生見一面......也許聽到這首旋律,你腦海裡,蹦出歌詞是「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躍出的形象是德雲社的「騷浪賤」——嶽雲鵬、張鶴倫和張雲雷妖嬈的身姿......
  • 元雜劇:古人社會生活的寫照,《西廂記》演繹浪漫的愛情故事
    咱們都知道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兩人一起讀過唯美的愛情故事《西廂記》,這個《西廂記》是作家王實甫作的元雜劇,今天啊咱們就來講講什麼是元雜劇。元雜劇,又叫北雜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相結合,它故事主線明確
  • 白蛇:緣起,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愛情叫前世今生
    阿宣的這份赤誠之心打動了我,在愛情的衝動之下,他將自己的誓言用行動證明了。一個女人開始打開對男人的防線,開始去信任他時,是他不再在意她的外表,比如美貌。在封存記憶的這段時間裡,她總感覺少了些什麼,真到再次打開的時候,她才知道自己依然還在意那一段歡愉過的愛情。那些曾經留下的美好,阿宣的聲音、阿宣的身影在她的心裡永遠無法淡去,她決定要去尋找阿宣,因為有了前世那刻骨銘心的緣起,才有了今生的相遇。
  • 訴說嘉興「前世今生」!近兩千年的子城即將亮相
    請輸入圖片描述  卸下高高的圍擋,露出恢弘的城牆、古韻流淌的公園,嘉興市區府前街上,承載著嘉興「前世今生」的子城,逐漸向市民和遊客展現原汁原味的它  近兩千年的子城即將亮相,你期待嗎?跟著記者的腳步先去看看吧。  從子城南門進入,踏上譙樓前廣場,眼前高高的譙樓與連綿的城牆相結合,讓人恍若「穿越」回了古代。  子城的施工建設,是從譙樓的修繕開始的,主要是對其屋面結構進行修復。
  • 想知道{西廂記}的故事發生在那裡嗎?那您就來普救寺看看吧
    陝西三省交界處屬於黃河金三角地帶,是遠近聞名的旅遊觀光聖地,還是許多傳說中的愛情聖地。它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座落在山西省西南邊陲的永濟市境內在峨嵋塬頭。這裡的地勢又高又寬闊,往南可以看到巍巍中條山的翠若屏障,還有與中條第一禪林「萬固寺」屬於南北對峙、遙相呼應。西邊可以看到滔滔的黃河水,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和國寶文物「唐開元鐵牛」也離的很近。
  • 韓劇《九尾狐傳》:前世今生,女主轉世轉了個寂寞!
    這部劇是前世今生的設定,是一部奇幻的愛情劇,男主前世為了除掉附身女主的大BOOS而殺了女主,但是女主轉世後大BOOS依舊一起轉世了,所以女主這是轉了個寂寞嗎?韓劇《九尾狐傳》講述的是真正的「怪談狩獵」故事,將描寫在都市裡定居的九尾狐以及追蹤他的製作人的故事,是一部面向成人要活且殘酷的奇幻劇,這是官方給出的對這部電視劇的介紹。
  • 世上最後一個孟婆千年傳奇愛情故事,靈魂擺渡也是救贖
    八百裡黃泉,寸草不生,唯有一種花會如期綻放,花一千年,葉一千年,花開不見葉,葉現不見花,花葉永不相見,這就是曼珠沙華,也就是傳說中的彼岸之花。關於彼岸花的傳說有很多種,這種通往幽靈冥界的花,有著特別神秘的色彩。關於彼岸花的故事也經久流傳。
  • 農村老人說:「前世燒了斷頭香,今生相遇難成雙」是啥意思?
    突然,老人說:有些男女即便是很有緣分,但無奈是「前世燒了斷頭香,今生相遇難成雙」啊!啊哈!老人居然蹦出了這麼一句頗具經典的語句,不由得使我驚訝不已。但我還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裡的真實含義,於是,便請老人解釋一下,老人說:一、前世燒了斷頭香古代信佛的人都會把燒香念佛當成一門功課來做。因此,每天必然都會燒香。然而,有些人敬佛的心並不真誠,會抱著一種敷衍的心態。原則上來講,一旦香折斷了之後,是不能用來燃香敬佛的,是需要扔掉的。
  • 《紅娘》故事來源於王實甫《西廂記》
    《紅娘》的故事來源於王實甫的《西廂記》,在《西廂記》中主角是崔鶯鶯和張生,而在京劇的舞臺上,經過了改編後,紅娘成為了故事的主角。而對於這齣戲,開創荀派的荀慧生演得最好,他在50多歲時扮演的「紅娘」,觀眾看到後,依然拍手稱讚。也正是因為荀慧生對這齣戲的改編,而讓京劇票友有機會在京劇舞臺上看到紅娘這個人物。
  • 有很多關於金華糕點味美和前世今生蛋糕的故事
    有很多關於金華糕點味美和前世今生蛋糕的故事金華糕點,顏色金黃,酥脆可口,是著名的浙江省金華地區漢族,也是饋贈親友的著名傳統特產。其餡心以乾菜為主要原料,又稱乾菜餅。明朝舉世聞名,有李白「聞香下馬」的傳說。
  • 薊州的前世今生,看到照片回憶老薊州!
    薊州的前世今生,看到照片回憶老薊州! 告別、改變、懷念…… 那些老照片裡的記憶在時間的刻度下正漸行漸遠 今天 請跟著小編的鏡頭 在一鍵下單的快節奏裡 去見證薊州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
  • 西廂記故事源於唐代短篇小說 王實甫改編最完美
    《西廂》故事的傳播中,最著名、最完美、最深刻的還是王實甫的《西廂記》,元初也有許多人歌詠此事,影響較大的有關漢卿的【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即以北曲小令【中呂·普天樂】16首歌詠這個故事,問題是關漢卿《崔張十六事》中的語句多源自「王西廂」。  如果僅僅從故事流變的角度來看,似乎「王西廂」還只是改編,至多是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