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山西普救寺,聽《西廂記》中的愛情故事

2020-12-16 新民晚報

山西普救寺始建於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

圖說:普救寺 來源:網絡

普救寺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東3公裡的峨嵋塬頭上,這裡地勢高敞、視野寬闊,寺院坐北朝南,居高臨下,依塬而建,總佔地約93300餘平方米。1965年,普救寺被確定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由山西省旅遊部門投資435萬元進行了全面修復,1990年對外開放,2002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普救寺建築布局為上中下三層臺,東中西三軸線(西軸為唐代、中軸為宋金兩代,東軸為明清形制),規模恢宏,別具一格。從塬上到塬下,殿宇樓閣,廊榭佛塔,依塬託勢,逐級升高,給人以雄渾莊嚴,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廂記》故事密切關聯的建築:張生借宿的「西軒」,崔鶯鶯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馬解圍之後張生移居的「書齋院」穿插其間。寺後是一地勢高低起伏,形式活潑的園林花園。園內疊石假山懸險如削,鶯語雙亭飛簷翹角。荷花池塘上橫架曲徑鵲橋,亭橋相接、湖山相銜。鶯鶯的「拜月臺」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鶯鶯塔,不僅形制古樸、蔚為壯觀,而且以奇特的結構,明顯的回音效應聞名於世。遊客在塔側以石扣擊,塔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蛤蟆叫聲,令遊客連連稱奇。在方志中稱之「普救蟾聲」,為古時永濟八景之一。 由於《西廂記》的問世,使得這個「普天下佛寺無過」的普救寺名聲大噪,寺內的舍利塔也被更名為「鶯鶯塔」而聞名遐邇。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著人們的心靈。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蔡瑾

相關焦點

  • 文化山西:《西廂記》故事發生地——山西永濟普救寺
    元代王實甫的作品——《西廂記》是國人家喻戶曉的古代名著,然而知道《西廂記》發生地的人卻著實不多,甚至很多山西人都可能不會想到,這個「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山西省永濟市的普救寺。
  • 想知道{西廂記}的故事發生在那裡嗎?那您就來普救寺看看吧
    在山西有一座遠近聞名的普救寺,本寺地處山西,河南。陝西三省交界處屬於黃河金三角地帶,是遠近聞名的旅遊觀光聖地,還是許多傳說中的愛情聖地。它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座落在山西省西南邊陲的永濟市境內在峨嵋塬頭。
  • 山西普救寺因《西廂記》而聞名,它是天下唯一可以談情說愛的寺廟
    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這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著人們的心靈,使普救寺成為蜚聲著譽的遊覽勝地。唐貞元年間,前朝崔相國病逝,夫人鄭氏帶女兒鶯鶯、侍女紅娘和小童歡郎一行30餘人,護相國靈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暫住,當時就住在這梨花深院。
  • 元雜劇:古人社會生活的寫照,《西廂記》演繹浪漫的愛情故事
    咱們都知道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兩人一起讀過唯美的愛情故事《西廂記》,這個《西廂記》是作家王實甫作的元雜劇,今天啊咱們就來講講什麼是元雜劇。元雜劇,又叫北雜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相結合,它故事主線明確
  • 西廂記故事源於唐代短篇小說 王實甫改編最完美
    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許建中稱,王實甫的《西廂記》(簡稱《王西廂》)是元雜劇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戲曲史和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極高地位。所謂「曲中春秋」,是元代戲曲家宮天挺在《範張雞黍》中對《西廂記》的認識;所謂「騷人之趣」,是明初戲曲家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對《西廂記》的評價。
  • 地方戲演地方事 在戲曲中尋找山西旅遊打卡地
    》為題,從戲曲故事和發生地出發,對山西戲曲文化與旅遊的關係進行了深入解讀,讓人們可以看著戲、遊山西,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的注意力。▲蒲劇《西廂記》劇照(運城市蒲劇青年團版)蒲劇《西廂記》——運城市永濟市普救寺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中描繪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
  • 北京著名書法家古月題寫「西廂記網絡展覽館」館名
    中國旅遊新聞網山西新聞中心訊 (記者 張晉陽) 2014年10月27日,應《西廂記》研究創作傳播學者雷建德之邀,北京著名書法家古月高興地題寫「西廂記網絡展覽館」館名,並與雷建德合影。
  • 一個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西廂記》的前世今生
    說起《西廂記》,你會想到什麼呢?是它反對封建禮教,謳歌愛情的故事,還是其出眾的妙文?也許,你曾因「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這令人拍案叫絕的詞句中的離別愁緒深感震撼;也許,你曾因為書生張生與崔鶯鶯相遇結緣,在女侍紅娘的幫助下,衝破重重阻礙,終得圓滿的愛情故事感動不已;也許,你是越劇迷,曾在越劇舞臺上領略過《西廂記》的風採;也許,你是雜劇作者當時號稱「天下之魁」的王實甫的忠實粉絲
  • 《紅娘》故事來源於王實甫《西廂記》
    《紅娘》的故事來源於王實甫的《西廂記》,在《西廂記》中主角是崔鶯鶯和張生,而在京劇的舞臺上,經過了改編後,紅娘成為了故事的主角。而對於這齣戲,開創荀派的荀慧生演得最好,他在50多歲時扮演的「紅娘」,觀眾看到後,依然拍手稱讚。也正是因為荀慧生對這齣戲的改編,而讓京劇票友有機會在京劇舞臺上看到紅娘這個人物。
  • 《西廂記》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嗎?仔細閱讀,這是一碗「毒雞湯」
    我相信當你聽到元代的戲劇《西廂記》時,你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才子佳人。你可能只知道這齣戲講述了秀才張生和大家閨秀崔鶯鶯突破重重障礙和終成眷屬的故事,我們認為他是一個好的愛情故事模型,但事實上我們都忽略了悲劇。你知道,在古代,和終成眷屬交談並不容易!
  • 13山西運城永濟市景區及美食
    西廂記故事發生在普救寺國家4A景區;五老峰國家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唐開元大鐵牛、萬固寺、避暑勝地王官峪、楊貴妃故裡、扁鵲寺廟等旅遊景點已經開發完畢。舉辦了「世界情侶月」和「五老峰登山節」等旅遊活動。在旅遊業的帶動下,旅遊城市的功能日益健全2、1 |普救寺普救寺位於峨眉高原頂部,距山西省運城地區永濟市蒲州古城東3公裡。
  • 名著金句撈,王實甫《西廂記》中的十大金句
    今天名著金句撈,我們聊聊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西廂記》。本書展現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寫得波瀾起伏,矛盾衝突環環相扣。加之人物鮮明:劇中主要人物張生、崔鶯鶯、紅娘,各自都有鮮明的個性,而且彼此襯託,相映成輝使得本書格外動人。
  • 亞美尼亞一家在山西親家過春節:像在故鄉過新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拜年、放鞭炮,由受訪者提供   中新網太原2月16日電 題:亞美尼亞一家在山西親家過春節:像在故鄉過新年  作者李娜  拜年、放鞭炮、看花燈、吃牛肉餃子,亞美尼亞姑娘阿妮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和父母、弟弟在丈夫張良的故鄉——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和丈夫、公婆過了一個充滿年味的中國傳統猴年春節。
  • 此地最相思:中國古典愛情地圖了解一下
    牛郎織女的愛情,有漫天星鬥為證,但仍感不足的人們還試圖為他們的凡間生活考據出具體坐標,河南魯山、山東沂源、山西和順等地人民都曾表示,他們那裡是傳說的起源地。  這不足為奇,人們總想給流傳至今的美好愛情找到更堅固的佐證。文字與傳說是不夠的,最好是能「有一個地方」——一個像樹根一樣的地方。
  • 山西旅遊時,必去的兩個景點,不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
    相信不少小夥伴對此都十分糾結,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重點了解一下山西的旅遊景點。首先要說的,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臺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九華、普陀、五臺、峨眉,而五臺山就坐落在山西忻州境內,其中共有寺廟47座,在歷史上,日本、朝鮮、印度、斯裡蘭卡等國的佛教信徒,都曾來此朝聖求法,想必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 山西人,七夕約會卻人擠人?這些地方了解一下!
    不要擔心 山西最適合情侶去的旅行地TOP10來了! 周末帶上你心愛的她/他去吧~ 普救寺 西廂記愛情生發地
  • 舞臺上的山西魅力:地方戲曲詮釋三晉文化
    經典戲曲劇目多取材山西 《西廂記》《楊家將》《趙氏孤兒》等中國經典戲曲劇目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些故事的演繹多與山西有關。 資深戲迷蘇林和說,《西廂記》中崔鶯鶯與張生一見鍾情的普救寺,位於山西永濟市西廂村;《楊家將》系列劇目的故事發生地多在山西雁門關、金沙灘等地;傳統劇目中的《蘇三起解》《打金枝》《下河東》《趙氏孤兒》等故事或人物,皆與山西有關。 山西省地方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宋金時期,雜劇、院本、諸宮調出現後,演出場地由平地登上戲臺。
  • 山西最浪漫的十一個景點,山西最適合情侶去的地方!
    旅行中的浪漫時刻可以是期待已久的最美風景,也可以是無法預知的驚喜瞬間。用這份浪漫旅行清單,精心策劃一場求愛大作戰!在山西,自然不乏好山好水好美景。那麼,你知道山西適合情侶去的地方有哪些嗎?為愛出發普救寺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
  • 山西運城訪古遊記——從一首詩說一座城
    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鄉,位於山西南部的運城市,說到家鄉,好像就少了一個中立的立場,仿佛接下來就是無節操、無下限、赤裸裸的讚頌。不過,古人講,舉賢不避親,對於一個地方,最熟悉她的當然是這裡土生土長的人,如果說旅行者可以傳遞出關於這裡的介紹,那麼本地人,則可以講述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畢竟,如果這裡真的不錯,那麼我說她不錯,自然就不能算是誇張忽悠了。
  • 《西廂記》的真面目,原作結局原來是這樣,才子佳人沒有好結果
    在小說《紅樓夢》中,有一回賈母破舊套,大概說的,就是賈母在聽說書的女先生說故事梗概的時候,只聽了一個開頭,就已經猜到了後面要說什麼。賈母就把這說書故事的套路都拆開了,說給眾人聽。自古以來愛情故事總免不了才子佳人,在偶遇之後總難免產生一段衝破世俗的愛情,這期間往往寄託的都是文人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有時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有時則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說到這樣的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西廂記》了。《西廂記》這部戲曲雖然成書於元代,是由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改編而成,但故事卻並非由王實甫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