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丨農業部長韓長賦解讀:為什麼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021-02-17 小鎮學習園區


為什麼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理解鄉村振興?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史無前例地把這個戰略莊嚴地寫入黨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航向。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蔡華偉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導向和農業農村短腿短板的問題導向作出的戰略安排。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我們黨的戰略決斷,是中國基本國情的必然選擇,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體現。

基本國情要求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當前,我國社會中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很快超過1萬美元、城市人口比重將很快超過60%、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將進一步下降,但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大量農民生活在農村的國情不會改變。

此外,農業發展質量效益競爭力不高,農民增收後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弱,城鄉差距依然較大。要採取超常規振興措施,在城鄉統籌、融合發展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

以人民為中心的使命要求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不能落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係。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源條件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顯著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文化、教育、科技的振興,以及農民素質的提升,我們要系統認識,準確把握。

鄉村產業、生態、鄉風、治理、生活,「五子」登科,內在要求是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在「五位一體」推進中,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產業興旺就是要緊緊圍繞促進產業發展,引導和推動更多的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旺盛活力。

生態宜居就是要加強農村資源環境保護,大力改善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保護建設,保護好綠水青山和清新清淨的田園風光。

鄉風文明就是要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推進移風易俗、文明進步,弘揚農耕文明和優良傳統,使農民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農村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讓社會正氣得到弘揚、違法行為得到懲治,使農村更加和諧、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就是要讓農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濟寬裕,衣食無憂,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推進鄉村振興,既要積極又要穩妥,要在制度設計和政策支撐上精準供給。必須把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拓寬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渠道。必須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體現農業農村優先的原則。必須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保留鄉村特色風貌。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係。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時間節點與第二個百年戰略構想高度契合,既穩定了農民預期,又為屆時進一步調整完善農村土地政策留下了重要時間窗口。這是重大決策,彰顯了中央堅定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決心,是一個政策「大禮包」。

推進三權分置改革。明確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是我國農村改革的重大創新,實現了土地承包「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回應了社會關切,滿足了土地流轉需要。要按時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三權分置」多種實現形式,真正讓農戶的承包權穩下去、經營權活起來。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目標就是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要抓好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把集體家底摸清摸準。穩步擴大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範圍,推廣實行股份合作製成功的經驗做法。盤活農村集體資產,提高農村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總的方向是適應市場化、國際化形勢,以保護和調動農民積極性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財政補貼政策,優化存量、擴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結構調整、資源環境保護和科技研發等,探索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利益補償機制。

農村改革從來都是具體的,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億萬農民的衷心擁護和蓬勃創舉。農村改革近40年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就是由農民創造並形成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農村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這就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是農村改革的定盤星,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農村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研究調整。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並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在農村改革上下足「繡花功夫」。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以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根本目標,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實現農村長治久安。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廣東省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廣東省南方三農諮詢服務中心)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依託政府、高校等建立的鄉村振興智庫平臺。

中心自成立以來就致力於解決三農問題、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找到解決三農問題、實現鄉村振興的基本路徑——供需平衡。十九大上也特別號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其實也指出了三農問題的根源所在,就是供需不平衡。

發展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新農村建設服務平臺。

職能定位:新農村建設第三方評估;新農村建設政策諮詢、培訓、規劃指導;新農村建設文化傳播與園區打造;新農村建設規劃設計及創意農業;農村電商的培訓、諮詢等。

相關焦點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疫後振興-2020年12月27日-29日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暨優質產業資源對接大會(詳見正文後)來源:搜狐網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29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 「田園綜合體」載起鄉村未來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正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全面部署。鄉村振興的目標和要求靠什麼實現?「田園綜合體」或許是重要載體之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句話、二十個字,鄉村振興所要求和追求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恰恰都能集中實現。鄉村要振興,首先要產業興旺。產業興旺,也是鄉村振興的中心任務。振興鄉村,必須讓鄉村有活力。活力來源興旺的產業,要讓鄉村呈現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三產深度融合的新景象。
  • 董進智: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初步思考
    原標題:董進智: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初步思考   四川省委農工委新農村處 董進智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我覺得,把握這個戰略,必須弄清楚什麼是鄉村振興戰略、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問題。根據多年從事新農村建設的一些體會,在此交流兩點思考。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鄉村振興戰略?
  • 如何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聽聽農業部部長怎麼說
    鄉村振興戰略如何全面推進?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發展態勢怎樣?新時代怎樣更好滿足人們對於餐桌的新需求?全國兩會期間,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做客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部長之聲》,回應社會關切熱點,與廣大網民共話「希望的田野」。過去五年,「三農」發展實現「六個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農」發展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 鄉村振興,未來五年這樣幹——寫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系列解讀之②近日,各大媒體推出重磅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個五年工作做出具體部署,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瓜蔓蔓」田園綜合體: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三道橋鎮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以打造西甜瓜小鎮為契機,高標準規劃建設「瓜蔓蔓」田園綜合體,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夯實基礎 激活產業 「鎮裡面很支持,幫助協調貸款,鼓勵發展養牛業。養肉牛前景挺好,現在效益挺高。西門塔爾這個品種的牛長得快、效益好,我一次買了21頭。」
  • 農業旅綜合體_2020年農業旅綜合體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內容簡介:[河南]世界梨都田園綜合體景觀設計規劃 目錄:背景分析,發展條件,定位策劃,規劃布局,分區設計,開發實施等,共128頁。
  • ​田園綜合體要盈利,一定要有這些思維(附多個案例解讀)
    田園綜合體要把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發掘出來,讓人們可以體驗農耕活動和鄉村生活的苦樂與禮儀,以此引導人們重新思考生產與消費、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的關係,從而產生符合自然規律的自警、自醒行為,在陶冶性情中自娛自樂,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內涵的綜合體是不可持續的。
  • 鄉村振興發展要解決的四大難題
    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後的一個月,綠維文旅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鄉村振興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時,啟動了四川省開江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了國內第一個縣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年5月27日,綠維文旅創新研發的專著《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實施》一書,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並匯集三十餘位國家級部委領導與鄉村振興專家,召開了首屆縣域鄉村振興戰略高峰論壇。
  • 三河鎮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來,三河鎮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多措並舉,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鎮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積極做強特色產業。該鎮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化田園綜合體,把特色農業、生態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發展的抓手,重點推進「蘑菇小鎮」建設,形成「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的輻射引領效應,帶動全鎮群眾致富。
  • 青島市發布《青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動」方案...
    今年9月,省委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座談會,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省委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青島要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爭當「樣板中的樣板」。為完成好市委交給的工作任務,我市必須打破區市、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攻勢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 惠城擬用3年時間在橫瀝蘆洲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推進鄉村振興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兩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一股鄉村建設熱潮,旅遊小鎮、康養小鎮、農業小鎮遍地開花,農村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如何建好新農村,走好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韓長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的主題主線,必將帶來農業大發展、農村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我理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是要讓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鎮、農民與市民一起現代化,一個不能少。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西安周至:打造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 助力鄉村振興
    前來參加啟動儀式的各級領導及嘉賓6月28日上午,西安市周至縣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項目在周至縣司竹鎮金官村舉行啟動儀式,旨在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周至縣副縣長趙樹理宣布《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式啟動據了解,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項目位於周至縣司竹鎮,一期佔地620畝,二期佔地2100畝,項目以高品質油用牡丹、黃桃為主題的農業休閒類融合發展型田園綜合體
  • 山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工作。
  • 韓俊:鄉村振興戰略五處發力
    要充分發揮農村資源、生態、文化等優勢,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健君截止到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已近兩年,頂層政策設計持續完善。其中,省區市每年向黨中央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的制度已建立,並延伸建立市縣報告制度。到2019年底,省區市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
  • 領導幹部需知,鄉村振興的七大核心點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我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旅遊能帶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商貿業等相關聯產業的發展,使鄉村由單一農業經濟轉變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多元化經濟,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美麗繁榮、農民增收致富,是推動鄉村振興的突破口。而發展鄉村旅遊,要把握七個著力點。
  • 中國橘鄉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將落地金堂縣三溪鎮,項目開啟招標
    全鎮幅員面積43.71平方千米,轄8個村(社區)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必須在農村地區找到新平臺,田園綜合體恰好可以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載體。也就是說,田園綜合體將成為實現鄉村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聯動發展的一種新的模式。
  • 這才是真正的田園綜合體!(附案例)
    田園綜合體要把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發掘出來,讓人們可以體驗農耕活動和鄉村生活的苦樂與禮儀,以此引導人們重新思考生產與消費、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的關係,從而產生符合自然規律的自警、自醒行為,在陶冶性情中自娛自樂,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內涵的綜合體是不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