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國家衛健委2020版

2020-08-30 濤老三

前 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起草單位:首都兒科研究所、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霆、殷妍、吳建新、黃建、霍軍生、汪之頊、李廷玉、關宏巖、張淑一、王琳、王曉燕、盧曉琳、王芳、程茜、於微、周繼昌、武潔姝、丁葉。

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健康足月出生的滿6月至24月齡的嬰幼兒進行輔食添加基本原則和分年齡段輔食添加指導及輔食製作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滿6月至24月齡內嬰幼兒輔食添加的營養指導。

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2.1 嬰兒 infant

年齡在0~12月齡以內的兒童。

2.2 幼兒 toddler

年齡在12~36月齡的兒童。

2.3 輔食 complementary foods輔助食品

嬰幼兒在滿6月齡後,繼續母乳餵養的同時,為了滿足營養需要而添加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包括家庭配製的和工廠生產的。


3 嬰幼兒輔食添加基本原則

3.1 輔食添加時間

純母乳餵養到6月齡,且在孩子健康時添加輔食。嬰幼兒進餐時間應逐漸與家人一日三餐時間一致。同時,繼續母乳,建議母乳餵養到2歲及以上。

3.2 輔食種類

種類由單一到多樣,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添加量由少到多。

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3d~ 5d,觀察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逐漸增加輔食種類,最終達到每天攝入七類常見食物中的四類及以上,參見附錄A。

3.3 輔食添加的數量與營養要求

輔食添加量由少到多,關注嬰幼兒的飢餓和飽足反應,主要依據孩子的需要而定。滿足母乳及輔食提供的能量及主要營養素攝入量的需求,參見附錄B。

3.4 輔食性狀與質地

隨著嬰幼兒口腔及胃腸等器官結構和功能的發育,輔食性狀和質地應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從肉泥、 菜泥等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增加食物硬度和顆粒大小,過渡到肉末、碎菜等半固體或固體食物。

3.5 順應餵養

隨著嬰幼兒生長發育,餵養者應根據嬰幼兒營養需求的變化,提供多樣化且與其發育水平相適應的食物,保證嬰幼兒健康發育。

餵養過程中,應及時感知嬰幼兒發出的飢餓和飽足反應,並做出恰當地回 應,應耐心鼓勵和協助嬰幼兒進食,培養兒童合理進食行為。

幫助嬰幼兒學會自主進食,遵守必要的進 餐禮儀,逐步形成健康的進餐模式。

3.6 監測與評估

定期監測和評估嬰幼兒體格生長發育指標,評估營養狀況。當輔食營養攝入無法滿足需求時,應及時調整,可合理進行營養素補充。

3.7 輔食添加的安全與衛生

應使用清潔安全衛生的食材和餐用具進行輔食製作。有些食物或進食行為容易導致進食意外,為保證安全,嬰幼兒進食時須有成年人看護。

3.8 患病期間的餵養

暫停添加新的輔食。除特殊情況外,鼓勵進食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輔食。病癒後,及時恢復正常飲食。

4 分年齡段輔食添加指導

4.1 滿6~8月齡

4.1.1 輔食種類:首先補充含鐵豐富、易消化且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稠粥、蔬菜泥、水果泥、蛋黃、肉泥、肝泥等,逐漸達到每天能均衡攝入蛋類、肉類和蔬果類。

4.1.2 輔食頻次:由嘗試逐漸增加到每日1~2餐,以母乳餵養為主。

4.1.3 輔食數量:每餐從10 mL~20 mL(約1~2勺),逐漸增加到約125 mL(約1/2碗)。各類食物推薦攝入量參見附錄C。因考慮到輔食攝入量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以不影響總奶量為限。

4.1.4 輔食性狀:從泥糊狀逐漸到碎末狀。

4.1.5 輔食質地:可用舌頭壓碎的程度,如同軟豆腐狀。

4.2 9~12月齡

4.2.1 輔食種類:在8月齡基礎上引入禽肉(雞肉、鴨肉等)、畜肉(豬肉、牛肉、羊肉等)、魚、動物肝臟和動物血等,逐漸達到每天能均衡攝入蛋類、肉類和蔬果類。

4.2.2 輔食頻次:規律進食,每日2~3餐,1~2次加餐,並繼續母乳餵養。

4.2.3 輔食數量:每餐逐漸增加到約180 mL(約3/4碗),各類食物推薦攝入量參見附錄C。

4.2.4 輔食性狀:碎塊狀及嬰兒能用手抓的指狀食物。

4.2.5 輔食質地:可用牙床壓碎的程度,如同香蕉狀。

4.3 1~2歲

4.3.1 輔食種類:食物種類基本同成人。逐漸增加輔食種類,最終達到每天攝入七類常見食物中的四類及以上,參見附錄A。

4.3.2 輔食頻次:每日3餐,2次加餐,繼續母乳餵養。

4.3.3 輔食數量:每餐從約180mL(約3/4碗)逐漸增加至約250mL(約1碗)。各類食物推薦攝入量參見附錄C。

4.3.4 輔食性狀:塊狀、指狀食物及其他小兒能用手抓的食物,必要時切碎或搗碎。

4.3.5 輔食質地:可用牙床咀嚼的程度,如同肉丸子狀。

註:文中所用單位,勺容量為10 mL;碗容量為250 mL。

5 輔食製作要求

5.1 原料要求

嬰幼兒輔食添加所使用的食品和原料應符合相應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或相關規定,應新鮮、優質和無汙染,應保證嬰幼兒安全、滿足營養需要。

5.2 衛生要求

製作輔食的餐用具應保持清潔;製作過程應始終保持清潔衛生和生熟分開;輔食應煮熟、煮透;水果等生吃的食物要清洗乾淨;輔食應現做現吃,製作好的輔食應及時食用,如未及時食用應妥善保存,儘早食用。

5.3 調味品要求

輔食應保持原味,12月齡內不宜添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1歲後逐漸嘗試淡口味的膳食。

5.4 烹調要求

蔬菜應先洗後切。烹調以蒸煮為主,儘量減少煎、炸的烹調方法。

附錄 A (資料性附錄)

嬰幼兒輔食添加常見食物及注意事項

A.1 嬰幼兒輔食添加常見種類

穀物類因其容易消化和不易引起過敏反應,是嬰幼兒進行輔食添加時的首選。嬰幼兒輔食一般包括七類常見食物,輔食添加應逐漸達到每天攝入以下七類食物中的四類及以上。

1) 穀物、根莖類和薯類:麵粉、大米、小米、紅薯、土豆等。

2) 肉類:畜肉、禽類、魚類及其動物內臟等。

3) 奶類:牛奶、酸奶、奶酪等。

4) 蛋類:雞蛋、鴨蛋、鵪鶉蛋等。

5) 維生素A豐富的蔬果(不包括果汁):胡蘿蔔、羽衣甘藍、南瓜、小白菜、芒果、蜜橘等。

6) 其他蔬果(不包括果汁):小油菜、娃娃菜、花椰菜、西蘭花、蘋果、梨等。

7) 豆類及其製品/堅果類:豆類及其製品包括黃豆、豆腐等;堅果包括花生仁、核桃仁、腰果等。

A.2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當嬰幼兒開始嘗試家庭食物時,應避免大塊食物哽噎而導致的意外,同時禁止食用整粒的花生、腰果等堅果。

附 錄 B (資料性附錄)

膳食主要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注1:RNI為推薦攝入量

注2:AI為適宜攝入量

注3:脂肪供能比:脂肪供能佔總能量百分比

注4:RAE為視黃醇活性當量;DFE為膳食葉酸當量。

附錄 C(資料性附錄)

嬰幼兒常見食物種類推薦量

註:建議非母乳餵養兒攝入適量奶製品。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
    添加營養指南Nutrition guidelines of complementary feeding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前言本標準按照 GB/T 1.1—2009 給出的規則起草。
  • 《2020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發布!教你寶寶輔食怎麼吃?
    為了更好的指導家長安排寶寶輔食,減少輔食添加不當引起的腹瀉、便秘等問題。 近期,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其中規定了健康足月出生的滿6-24月齡的嬰幼兒進行輔食添加基本原則、分年齡段添加指導及輔食製作要求。
  • 衛健委發布最新《2020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不看你就虧大了
    寶寶輔食添加之路,猶如升級打怪,稍不留神,問題百出,新手媽媽也是十分頭痛。為了更好的指導家長安排寶寶輔食,減少輔食添加不當引起的腹瀉、便秘等問題,近期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最新的《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WS/T678—2020),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說了什麼?
  • 衛健委發布最新《2020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快來看看說了啥
    寶寶輔食添加之路,猶如升級打怪,稍不留神,問題百出,新手媽媽也是十分頭痛。為了更好的指導家長安排寶寶輔食,減少輔食添加不當引起的腹瀉、便秘等問題,近期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最新的《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WS/T678—2020),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說了什麼?寶寶輔食之路如何避坑更安全?
  • 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原標題: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嬰幼兒餵養主要包括兒童從出生到3歲期間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飲食行為培養。  這一時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階段,科學良好的餵養有利於促進兒童健康,為其一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國家衛健委今天(31日)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十條核心信息。
  • 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信息》)。
  • 國家衛健委提出嬰幼兒科學餵養10條準則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 《信息》)。
  • 2020年嬰幼兒輔食添加白皮書
    寶寶滿六月齡後,輔食添加就成了家長的頭等大事!但是,如何添加輔食,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家長們很容易陷入一些誤區,以為自己很用心,給寶寶提供了最好的營養,結果卻做錯了!  為此,太平洋親子網與亨氏聯合發布《嬰幼兒輔食添加白皮書》,為家長解鎖輔食添加技能,讓寶寶真正吃得好,成長更出色!
  • 嬰幼兒輔食添加秘訣,營養師私藏筆記公開!(建議收藏)
    嬰幼兒時期餵養主要包括母乳餵養、輔助食品(以下簡稱「輔食」)添加及輔食營養補充、特殊情況下的餵養指導等。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指南》嬰幼兒輔食添加的方法內容:從開始添加輔食到幼兒完全能夠自主進食普通食物,約歷時 1 年半左右,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十分複雜的過程
  • 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提出嬰幼兒科學...
    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崔元苑)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信息》)。
  • 未來5年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的深度分析
    1.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 嬰幼兒輔食產品通常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製作成適合嬰幼兒食用的食品,但一些特殊的隨著《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的發布,也對輔食企業生產的產品做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 2018年,國家衛健委對《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衛生行業標準公開徵求意見,2020年5月,此標準正式發布,並將於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 國家衛健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出嬰幼兒科學餵養10條準則
    來源:人民健康網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崔元苑)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導兒童家長和社會公眾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普及嬰幼兒餵養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以下簡稱《信息》)。
  • 町芒研究院|《2020嬰幼兒輔食行業研究報告》
    3.2 嬰幼兒輔食高鹽高糖3.2.1 嬰幼兒輔食高鹽現象突出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科學餵養篇,建議父母從小培養孩子清淡口味,減少鹽攝入量。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 「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建議該階段嬰幼兒每天只需要350 mg的鈉,就足以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84.2%的中國父母會在嬰幼兒6個月以後選擇給嬰幼兒斷奶,因此中國7~24月齡的嬰幼兒鈉含量的來源,主要是奶粉和嬰幼兒輔食。
  • 最新最全6~2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指南,一篇弄懂所有輔食問題
    、美國兒科學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營養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最新的輔食添加建議中,都一致推薦:寶寶滿6個月(180天)添加輔食。《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建議:穀物類因其容易消化和不易引起過敏反應,是嬰幼兒進行輔食添加時的首選。常見的富含鐵的食物有強化鐵米粉和肉泥。
  • 國家頒布的輔食指南家長們看了嗎?
    在為護士長周京清殺伐果斷的急救動作歡欣鼓舞之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家長們對輔食理解有非常大的偏差。6個月的寶寶可以吃饅頭了?我們來看看國家標準《WS/T 678-2020 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如何說。
  • 嬰幼兒輔食添加初期應注意什麼?
    在寶寶添加輔食的初期,我們都要注意什麼?一起往下看咯!對於添加輔食,寶寶可不是隨便什麼都可以吃的,都是有講究的,家長要根據寶寶發育程度進行選擇和調整。那麼寶寶6月齡左右,開始添加輔食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營養健康密匙—對嬰幼兒的膳食建議
    嬰幼兒時期的營養狀況不僅關係到近期的生長發育,還關係到長期的健康,寶爸寶媽們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1. 6月齡內的嬰兒應堅持母乳餵養,配方奶是無奈的選擇。6月齡以上的嬰兒應首選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為第一個添加的輔食。逐步建立穀物為主、食物多樣的膳食模式。2. 對於13-24月齡嬰兒,可以將蔬菜水果製成泥作為嬰兒輔食。
  • 不擺放鹽、糖,國家衛健委鼓勵各地推廣建設營養健康食堂
    未來,單位或職工食堂若要「晉級」營養健康食堂,須符合許多硬槓標準。今天,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營養健康食堂建設指南》等三項指南,其中要求各地區通過試點示範,逐步在轄區全面推廣營養健康餐廳、營養健康食堂建設工作。
  • 嬰幼兒輔食行業亂象多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司在廣州市召開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監管工作研討會時,進一步加強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監管的工作措施,開展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生產企業重點監督檢查工作,嬰幼兒輔食或進入「最嚴監管期」,上述亂象能否被終結?南都記者將持續關注。磨牙餅乾產品標號卻為普通餅乾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打著嬰幼兒輔助食品旗號的產品實際執行的卻並不是嬰幼兒輔助食品專用標準。
  • 關注寶寶第二餐 《中國嬰幼兒輔食產業發展藍皮書》發布
    關愛下一代,關注寶寶第二餐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60億元,每年保持高速增長,空間巨大。對於消費者而言,希望獲得營養更均衡、更安全、更放心的輔食產品。但目前,國內輔食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父母對於嬰幼兒輔食餵養的必要性了解較少,近幾年來國家出臺嚴格管控標準及規範,狠抓食品安全並普及營養知識,通過專家不斷地進行科普教育,行業團體、媒體機構以及有實力的輔食品牌積極推動,嬰幼兒的輔食添加及膳食營養得到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