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總有不得志的方面,大器晚成也是一種成功

2020-12-20 芽鳴

曾國藩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小時候的曾國藩可謂是個笨小孩。怎麼個笨法呢?一天晚上,他在家背書,來了一個賊,賊就想等曾國藩去睡覺後偷東西,於是便蹲在牆角。哪知道曾國藩一直背誦一篇文章到半夜,還是沒有背完。賊不耐煩跳出來對著曾國藩把他所久背不下文章背了一遍,走了。

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就是,他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頑強的毅力。也正是這種精神,一種從來不管他人如何諷刺打擊挖苦自己,都不去放棄自己的那股狠勁。始終在自我學習,自我反思中不斷的進行著自我教育。

他是一個矛盾的人,其慢慢成長壯大的路上,不斷的和困難作鬥爭,和自我作鬥爭,一步一步的朝著自己設定的目前前行。

記得我小時候,有個表哥20出頭就自己經營三家超市,每天過得很是傲嬌,當時也是我們同輩當中最早闖點成績出來的。錢財也在不知不覺的向他滾來,手上錢財增長到大於他的能力以及年齡段。最終把控不住自我,以及對外界的誘惑,開始走上了賭博這條道路上,像失心瘋一樣不可收手,誰阻止都沒有用,最後可想而知,敗光了自己積累的錢財,另外還欠上了一筆債務。

在我看來,每個人每個年齡段都有自我的思想,做事的方法,你有時候去勸一個人,他多半是不會聽的,因為有些事情非得靠自己去領悟,你不去自我反思,總結,靠別人去強述灌輸給你的思想總歸不是自己的。一個人在年輕時就出人頭地,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容易得意忘形。

人生總有不得志的方面,大器晚成也是一種成功,因此不必拘泥於暫時的失意和挫折。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是人們解決矛盾的辦法。曾國藩一生屢遭大風大浪,但他的本領就在於實踐了他化大為小的戰術,結果處處平安,一步一步走上成功的臺階。這種技巧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縱觀古今,很多大人物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在嶄露頭角之前,總比一般人要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來完成,只要你堅持得夠久,生命總是會有所回饋的。

先讓自我韜光養晦,去慢慢積攢自己的能力,然後去等待一個時機。來的晚的,畢將是來得最大最好的。

相關焦點

  • 40歲,人生分水嶺,拼的不是能力!曾國藩的五句話,助您大器晚成
    40歲,人生分水嶺,拼的不是能力!曾國藩的五句話,助您大器晚成大器晚成,用在曾國藩的身上是最適合不過了的!清朝人平均壽命在四十歲,可四十歲時才算是曾國藩人生轉折點,才真正意義上看懂這一社會發展,最後邁向聖賢之途!
  • 高考成敗不是人生全部,曾國藩大器晚成,終成一代文正公!
    曾國藩本是大器晚成的庸人一枚,俗話說的好:「經商要學胡雪巖,從政要學曾國藩」,曾國藩升官速度極快,三十七歲官至二品,政績卓然,領導參與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大力提倡興辦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先行者,保官最穩,到了老年依然寵榮不衰,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 曾國藩家書:大器晚成,不必憂慮
    曾國藩的四弟、六弟科舉又沒有考中,十分難為情,曾國藩寫信告知,這大可不必,成大事者往往成名都比較晚,父母、祖父母不必為此太過費心焦慮。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年輕時就出人頭地,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太容易得意忘形。而大器晚成,算是一種成功,因為邁過所有的失意和挫折,大器晚成顯得尤為可貴。
  • 35歲,人生一道坎,能力不再重要!曾國藩六條箴言,助你大器晚成
    ,絕對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後來他在《曾國藩家書》中,把自己逆轉困境心得和感悟,總結成六句話,成為曾家家訓,讓其家族延綿170年,長久不衰,從無出現一個敗家子,堪稱奇蹟!35歲,是步入中年,也是人生的轉折點,拼的不再是能力,也不是苦幹的精神,而是你看透事物的本質,尋找成功的最好的契機!
  • 鬱郁不得志也不要放棄,這些星座大器晚成終能出人頭地,有你嗎
    在生活中,有些人的成功來得早一些,這樣的人可謂是少年得志,人生似春風一般愜意順心,愛情事業雙雙豐收,真的令人羨慕不已。而有些人呢,則就沒這麼幸運了,事業諸多不順就算了,連愛情都跟開玩笑似的跟自己捉迷藏,多年過去了依然是一事無成孑然一身,不得不令人唏噓不已。
  • 「大器晚成,一看便知」:大器晚成之人,往往有兩個特徵,你有嗎
    我們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潛質,除非你本人不想獲得成功。成功有兩種,一種是「出名要趁早」,年輕時就獲得超出常人的成功,這並非不好,但只有少數人才有這個資本;一種就是大器晚成,也就是人生的大部分時間,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卻最終迎來爆發,一舉獲得讓人矚目的成功。
  • 《大器晚成》:人到中年,關鍵時候「認慫」有多重要?
    面對質疑和冷眼以及一把年紀的自己,相信很多人都會鬱郁不得志,心裡很不痛快,卻一直苦苦地咬牙堅持著。毫無疑問,堅持是一種好品質,但要用在關鍵處上。有時候,我們得要學會放棄,關鍵時候懂得「認慫」,這很重要。
  • 曾國藩: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一個人人品好又有能力,一定能獲得成功;一個人雖有能力,但人品不好,那他的能力可能就會變成毀掉他人生的利劍,如今社會上不乏高智商犯罪。人生路上人品比才能更靠得住,「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德而無才,不過是一個粗漢;有才卻無德,則會變成一個惡人,才學、聰明失去良好品德的駕馭,會變成一隻猛獸。
  • 曾國藩:讀書有三個要訣,學會受益
    曾國藩(1811—1872年),諡號「文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中國近代史上極有影響力的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曾國藩的成功,莫不與他「虛心涵泳」地讀書、「切己體察」地實踐密不可分。曾國藩認為:只要立志苦讀,欲為孔孟,就必成孔孟。他在《曾文正公家書》中總結出來的「三字訣」,至今還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 曾國藩:想要改寫孩子平凡人生,就要讓娃牢記4字箴言
    古今成大事者,不一定出身顯貴,但一定有好的家風,為他們帶來了很多正面的力量。可以說,好的家風,勝過千萬所名校。而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傳奇」,老天雖沒有賦予他出色的天資,卻並沒有阻擋他成功的腳步。而曾國藩對出身平凡的孩子提出了4字箴言,牢記這四個字,可能會讓你重寫自己的人生篇章。
  • 大器晚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釋,3個啟發:助力人生翻盤!
    從中不難看出,「996」,「007」的背後有一種推動力,要麼叫身不由已、迫不得已的被動加班;要麼叫殫精竭慮、拼盡全力的主動求變。其狀態,美其名曰:努力,奮鬥!都為了最終的結果:實現目的,追求成功。這裡忍不住要思考,關於成功的終極話題,如果說努力奮鬥是為了成功,那什麼樣才叫做成功?
  • 人到中年還不得志,看你人生是不是多了兩小人,少了一貴人?
    曾國藩是一個經驗很豐富的人,識人的方法、做人的方法總結了很多,這三句話,是最好的。人到中年還不得志,那麼你的人生中必然多了兩小人,少了一貴人?再有就是那些生性多疑的人,他們往往沒有什麼朋友,很難和這些人合作,往往一事無成,生活中不要被這樣的人拖累,離得越來越好。這兩種人都是小人,離得越遠越好。二、一貴人曾國藩說過,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誇,則善矣。
  • 曾國藩:做事貴於有恆
    鹹豐七年(1857年)隆冬裡的一天,已戎馬倥傯多年的曾國藩,給初出茅廬領兵作戰的九弟曾國荃致信一封,敞開肺腑,痛剖自己在修身為學方面的種種弊病,以之為鏡鑑,供弟參考。眼下形勢所迫,曾國藩覺得自己依舊有些三心二意,徵戰之餘,還總惦記在營帳之內讀讀書、寫寫字,舞文弈棋,附庸風雅,結果倍感左支右絀,「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既然是前車之鑑,曾國藩自不希望九弟再蹈覆轍,忠告他:「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而真正能夠實現這三者的卻寥若晨星,曾國藩算是其中一個。 他一生取得巨大成就,官至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組建湘軍對抗太平天國運動,主辦洋務運動。 可以說,曾國藩的崛起對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同時,他也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 人生若不得志,看看平凡而至的經典!
    有道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人生若不得志,何不權當韜光養晦以銳心智。將欲奪之必先予之,萬丈高樓平地起,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凡成大業者皆從簡單的小事做起,把簡單的事反覆做好了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反覆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 《易經》:人生不得志,是因為這些在擋路,需要怎麼做?
    如果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得志,是可以來學習,給自己一些啟發。易經第一爻是乾卦初九,爻辭是「潛龍勿用」。孔子在乾卦《文言傳》中有一段精彩描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說的就是我們如果陷入低谷,可以從這三方面進行改變。第一:努力使自己具備龍的德行、能力。
  • 人生是一場旅程,錯過了「年少得志」,莫忘還有「大器晚成」
    能在三十歲之前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年少得志的人。這個社會追捧的往往都是年少得志的人,對於大器晚成者卻很少有人關注。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長跑,只要有耐力有韌性,最後一樣能夠獲得冠軍。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家的內心都渴望早點成功。每個父母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傾盡所有的去培養自己的孩子。這些孩子如果有天賦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容易就能成為一個年少得志的人。為了滿足家長的心理需求,各種貴族教育、精英教育,也是層出不窮。家長的傾力投資,讓這些孩子少走彎路,向成功靠攏。
  • 曾國藩講透人生的8大金句
    在我看來,曾國藩和毛澤東、魯迅、李敖4人,堪稱近代以來,中國金句界的「四大天王」。我從《曾文正公嘉言鈔》這本書裡摘錄了幾句自己頗有心得的「嘉言」,不知你是否有共鳴?「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王陽明講學,第一條也是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 曾國藩:進德修業有智慧
    曾國藩的成就與他個人的修煉是分不開的,其關於進德修業、立人成事的實踐,對於我們仍有十分有益的借鑑作用。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在人生各種修為裡,曾國藩特別重視進德、修業二事。為什麼呢?曾國藩在1844年10月10日給四位老弟的信裡談道:「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 曾國藩成功靠的是人,事,心態3個方面,其中做人這點被頌揚至今
    說起晚清重臣曾國藩,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他"千古第一完人"的名號,甚至被毛主席稱讚為"地主階級中最厲害的人"種種現象都表明他是在做人做官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做到了名垂歷史。知道曾國藩成功的思想基礎,離不開中國的陰陽調和之道,也就是常說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