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淡季諮詢量不降反升、補償性消費需求顯現、差旅客人或成主要消費群體……旅遊住宿業打響「復甦戰」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前期遭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旅遊住宿業正在轉入「嚴格防控、開業復工」的戰疫新階段。半島記者走訪青島部分恢復營業的酒店、民宿了解到,體溫檢測、健康摸排成為目前辦理入住的「前置程序」。與此同時,疫情防控所積蓄的出遊需求正在顯現,有嶗山民宿經營者告訴記者,近期客人的諮詢量比往年同期增長了兩倍。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相比補償性消費預期,疫情同時會加速行業淘汰整合,這或將給逐步恢復營業的旅遊住宿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入住先報「個人軌跡」
3月11日,記者來到位於香港中路的青島香格裡拉大酒店,據客房預訂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客人辦理入住,除了需要提供身份證件,還需要通過二維碼、手機簡訊等方式獲取近期個人軌跡等健康信息,由酒店提交公安部門進行核實,並根據住客是否有境內外疫情較重流行地區接觸到訪史等進行相應決策安排。「另外若是商務人士入住,還需要接待單位提供證明。」該工作人員提醒,由於近期住宿業相關防控政策仍在不斷調整更新,建議有入住計劃的客人提前通過在線平臺等諮詢相關事宜,以免耽誤入住。
而位於遼寧路的維也納酒店(青島臺東啤酒街店),正門還處於關閉狀態,門上貼有「住店請按鈴」的字條,一旁的溫馨提示寫有值班經理聯繫電話。「現在執行疫情防控期間的相關營業措施。」值班經理譚女士告訴記者,店內目前只開放部分客房,平時關閉入口以限制無關人員進入。同時,入住客人需要配合進行健康登記、體溫檢測等工作。「我們的客房、公共區域,除了常規清潔、通風,每日都會進行消毒,包括紫外線照射、84消毒液噴灑等。」
泰山路地鐵站附近的海友酒店(青島泰山路地鐵站店),接待大堂入口處擺放了紙質入住須知、消毒液等。「入住客人需要填表登記健康信息,同時入住期間配合測量體溫,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外出返回酒店時前臺會再次測量體溫。」前臺接待人員表示。
此外,記者走訪了解到,根據環境設施防疫要求,部分採用中央空調的酒店已經暫停使用空調。「現在都給住客安排朝陽的房間,如果覺得冷還可以加電暖器。」位於西海岸新區的青島金沙灘希爾頓酒店預訂部接待人員表示。此外,含早餐的客房預訂也已經暫停自助餐或堂食等服務,改為提供固定套餐或餐單點餐等,以「無接觸服務」為住客打包送餐到房間。
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呂先生在青島經營民宿,在全市有24套客房,疫情爆發後,客房訂單「清零」。3月初,他在市區的18套客房恢復營業。「現在最主要的還是跟社區聯動,做好入住人員的防疫檢測工作,同時做好客房清潔消毒,確保經營安全。」他坦言,目前面臨著不小的經營壓力,「我們從1月20日停止營業,期間光是春節訂單損失就大約四五萬元。」呂先生說,除了這筆損失,還有所有客房每月房租6萬元,若再加上人工、物業費等,每月的固定成本近10萬元。「恢復營業這段時間,周末有一些零散客人。但是今年情況特殊,跟往年同期60%~70%的入住率肯定沒法比。」呂先生表示,目前住宿行業整體處於恢復期,仍然需要面對諸多政策和市場的不確定性,「我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取消了原本的擴張計劃。今年的目標就是腳踏實地做好精細化服務和維護,爭取平穩度過行業周期。」
在嶗山仰口景區經營民宿的曹女士,近來每天都在關注著同行們復工的消息。「復工手續方面政府給予很大支持,聽說還可以上門提供輔助復工的指導服務,比較方便省心。」曹女士說道,但對於何時復工,她有些猶豫。一方面,春節假期後至今一個多月的停業期,粗略估計經營損失已經超過15萬元。另一方面,景區住宿業主要依靠旅遊客流,「我家規模相對於周邊民宿來說比較大,有近30間客房。人力、房租等運營成本比較高。一旦沒有客流支撐,開業可能造成損失進一步擴大。」
補償性消費需求顯現
採訪中記者發現,面對疫情,不少青島旅遊住宿業主已經行動起來,危中尋機、積極自救。與此同時,3月10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則顯示,89.6%受訪者表示疫情後會有補償性消費,約飯、買衣買鞋買包、觀影K歌、運動擼鐵以及旅遊度假成為待疫情過後補償性消費的五大主要領域。
「春節過後原本是青島旅遊住宿業的淡季,但可能因為疫情宅在家裡的原因,最近我們的諮詢量反而上升了。」嶗山北宅鄉約美宿的主理人高志軍告訴記者,近期他接到了不少本地及外省市遊客的諮詢,「主要是親近自然的休閒需求,來住宿的同時還想體驗種花、拍攝、爬山的本地客人就有近百人,外地遊客通過網站平臺諮詢的有20到30人,諮詢量比我們往年同期增長了2倍。」
青島海角七號別墅酒店店長譚怡聰則表示,疫情後客人對於酒店選擇更為謹慎,對於環境衛生的重視程度也更高,「像我們近期接待的很多客人,第一句話就是問酒店的消毒情況。另外對於酒店公共空間的人員流動、密集度都會比以前更為看重。」而這也讓她看到了未來拓展商務客戶群的可能,「現在的客流比去年同期少了很多,特別是旅遊客流。但未來不確定性較大,隨著各地陸續復工以及交通的恢復,差旅客人將成為主要消費群體,可能會為旅遊住宿業提供一定入住率支撐。這都是值得我們經營業者認真關注和研究的。」
專家 疫情或成行業「試金石」
山東省精品旅遊促進會民宿和溫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耿大軍告訴記者,青島旅遊住宿業淡旺季比較明顯,除了春節假期,往年一般從4月份開始陸續進入客流旺季,「周末、五一假期、暑假、十一假期等節假日一般都是比較好的經營時段。」他提醒,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學生開學時間延期等因素,可能會給旅遊住宿業者接下來原本就十分「寶貴」的旺季時間帶來「變數」。
「疫情後補償性消費心理可能帶來一定客流,有利於提振經營者信心,但整個行業的發展不能寄望於這種偶然性因素。」耿大軍坦言,青島的民宿業近兩年競爭加劇,疫情可能加速淘汰整合。不過,在他看來,這也將成為行業的「試金石」,推動品質升級。「旅遊住宿,特別是民宿業者,首先應堅定信心,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提升品質,以應對接下來的激烈競爭。比如跨出住宿、餐飲這些傳統產品,通過抱團發展、行業聯合等方式,增加文創、深度旅遊、社群活動等,擴展產品適用度及潛在消費者。」
事實上,伴隨著各類旅遊住宿業態陸續復工,相關政策也在跟進。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發改委等十四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旅遊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省三星級旅遊民宿達到500家以上,四星級以上旅遊民宿達到160家以上,規模化旅遊民宿集聚區達到16個以上,基本形成獨具特色、管理規範、服務一流、全國領先的旅遊民宿格局。意見還提出,拉長產業鏈條,推動旅遊民宿與大型在線旅遊企業的合作,搭建旅遊民宿推廣平臺。指導做好與文化體驗、休閒度假、生態觀光、研學旅行等旅遊新業態的銜接融合,為遊客提供個性化體驗。
文/圖 半島記者 王好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三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