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SARS-CoV-2感染者的流行病學特徵及臨床病程

2020-12-14 科學網

新加坡SARS-CoV-2感染者的流行病學特徵及臨床病程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22:41:47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Barnaby Edward Young聯合Yee-Sin Leo研究組近日取得新進展。他們分析了新加坡SARS-CoV-2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徵和臨床病程。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為了報告新加坡在這次疫情中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特徵和管理方面的的初步經驗,2020年1月23日至2月3日,研究組對新加坡4所醫院中首批確診為SARS-CoV-2感染的18例患者進行了描述性分析。

這18例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的中位年齡為47歲,50%為女性,臨床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的有12例(67%),15例(83%)患者的鼻咽拭子中檢出病毒的時間持續7天甚至更久。6例(33%)患者需要補充氧氣,其中2例需要重症監護,沒有患者死亡。

通過PCR在50%的糞便樣本和8%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到了病毒,但在尿液中未檢測到。5名需要補充氧氣的患者接受了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5例患者中有3例在3天內退燒,吸氧需求減少,2例因進行性呼吸衰竭而惡化。使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的5例患者中有4例出現噁心、嘔吐和/或腹瀉,而3例出現肝功能異常。

總之,在新加坡首批被診斷為SARS-CoV-2感染的18例患者中,臨床表現通常是輕度呼吸道感染。一些患者需要補充氧氣,並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後有不同的臨床結局。

附:英文原文

Titl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Course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in Singapore

Author: Barnaby Edward Young, Sean Wei Xiang Ong, Shirin Kalimuddin, Jenny G. Low, Seow Yen Tan, Jiashen Loh, Oon-Tek Ng, Kalisvar Marimuthu, Li Wei Ang, Tze Minn Mak, Sok Kiang Lau, Danielle E. Anderson, Kian Sing Chan, Thean Yen Tan, Tong Yong Ng, Lin Cui, Zubaidah Said, Lalitha Kurupatham, Mark I-Cheng Chen, Monica Chan, Shawn Vasoo, Lin-Fa Wang, Boon Huan Tan, Raymond Tzer Pin Lin, Vernon Jian Ming Lee, Yee-Sin Leo, David Chien Lye

Issue&Volume: 2020-03-03

Abstract: AbstractImportance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initial experience in Singapore with the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of this outbreak,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Design,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Descriptive case series of the first 18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confirmed SARS-CoV-2 infection at 4 hospitals in Singapore from January 23 to February 3, 2020; final follow-up date was February 25, 2020.Exposures  Confirmed SARS-CoV-2 infection.Main Outcomes and Measures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radiologic data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PCR cycle threshold values from nasopharyngeal swabs and viral shedding in blood, urine, and stool. Clinical course was summarized, including requirement for supplemental oxygen and intensive care and use of empirical treatment with lopinavir-ritonavir.Results  Among the 1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CR-confirmed SARS-CoV-2 infection (median age, 47 years; 9 [50%] women), clinical presentation was 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12 (67%), and viral shedding from the nasopharynx was prolonged for 7 days or longer among 15 (83%). Six individuals (33%) required supplemental oxygen; of these, 2 required intensive care. There were no deaths. Virus was detectable in the stool (4/8 [50%]) and blood (1/12 [8%]) by PCR but not in urine. Five individuals requiring supplemental oxygen were treated with lopinavir-ritonavir. For 3 of the 5 patients, fever resolved and supplemental oxygen requirement was reduced within 3 days, whereas 2 deteriorated with progressive respiratory failure. Four of the 5 patients treated with lopinavir-ritonavir developed nausea, vomiting, and/or diarrhea, and 3 develope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test results.Conclusions and Relevance  Among the first 18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in Singapore, clinical presentation was frequently a mil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Some patients required supplemental oxygen and had variable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an antiretroviral agent.

DOI: 10.1001/jama.2020.3204

Source: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2688

相關焦點

  • 新冠、甲流與非典:流行病學與臨床特徵比較,誰更「危險」?
    (二)病程 SARS和COVID-19病程類似,輕症大約兩周時間,重症和危重症大約4周左右。甲型H1N1大流感病程較短,一般2~7天症狀消失,有合併症的病程持續時間較長。(六)診斷標準 SARS的主要診斷標準是依據流行病學和臨床學(包括臨床表現、血液檢查和胸片)確診;甲型H1N1大流感和COVID-19除了流行病學和臨床學,更重要的是依據病毒RNA檢測進行確診。(七)藥物 目前對SARS和COVID-19,還沒有特效的藥物。
  • 湖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流行病學特徵分析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12日訊 據湖南省預防醫學會消息 近日,《實用預防醫學雜誌》在線公開發表了湖南省疾控中心的最新研究《湖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流行病學特徵分析》。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湖南省2020年1月1日-2月8日新冠肺炎852例確診病例及36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特徵。
  • 對新型冠狀病毒99例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研究
    我們旨在進一步闡明2019-nCoV肺炎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Methods 方法在這項回顧性的單一中心研究中,我們納入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20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診治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所有確診病例。通過實時RT-PCR確診病例並從流行病學、人口統計學、臨床、放射學特徵和實驗室數據方面進行對其進行分析。
  • 開發和評估四種檢測SARS-CoV-2抗體的血清學測試...
    COVID-19的臨床表現包括無症狀攜帶者和以敗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為特徵的暴發性疾病。目前還沒有針對SARS-CoV-2的人類疫苗,但大約有120種候選疫苗正在研發中。這些稱為實驗室測定的測試方法是COVID-19流行病學研究的第一個階段。
  • 三項研究估計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潛伏期和傳染期
    2020年3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根據三項新的研究,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後,平均需要5天的時間才會發病,而且患者在發病初期脫落最多的冠狀病毒顆粒。
  •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研究進展
    2流行病學 隨著COVID-19在全球大範圍進行傳播,該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徵也逐漸被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與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3種病毒的傳播特徵見表1。表中可以看出:3種冠狀病毒引起的流行病都與野生動物市場有關。
  • 武漢市99例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徵
    武漢市99例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1 10:06:36 近日,中國武漢金銀潭醫院張麗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張欣欣課題組研究了武漢市99例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徵
  • 2019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徵
    在本項研究中,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地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19年12月16日至2020年1月2日期間在武漢市入院的首批41例確診感染2019-nCoV的病例,對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徵、臨床表現、實驗室檢驗和影像學結果,以及治療和臨床結果進行了研究報告。
  • 北京通報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流行病學調查詳情 分別來自順義區和...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12月23日0時至12月24日16時,北京市新增報告2例無症狀感染者。具體情況通報如下:無症狀感染者1:某男,34歲,現住順義區空港蓮竹花園小區,為海澱區奧北科技園一公司員工,其每日主要在居住地與工作單位附近活動。
  • 《柳葉刀》:武漢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徵
    本文編譯自專題第一篇研究 《中國武漢市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徵》,報告了本次新型流感病毒疫情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徵、實驗室檢查數據和最終的臨床結局。感染患者中,20例(49%)年齡在25-49歲之間,14例(34%)年齡在50-64歲之間(圖1A),中位數年齡為49.0歲(IQR 41.0–58.0)。截至1月2日,在研究的41名患者中,沒有兒童或青少年受到感染。在41例患者中,有13例[32%]因需要高流量鼻插管或更高水平的氧氣支持措施來糾正低氧血症而被送入ICU。
  • 早期血清學特徵可指徵SARS-CoV-2存活率
    早期血清學特徵可指徵SARS-CoV-2存活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11:50:37 美國哈佛大學Galit Alter、華盛頓大學Helen Chu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獨特的早期血清學特徵可指徵SARS-CoV
  • 龔世堂等揭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的臨床特徵
    先前的研究表明,COVID-19更可能感染成年男性,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合併症的成年男性,迄今為止,關於兒童SARS-CoV-2感染的信息很少。」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10例小兒SARS-CoV-2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這些病例已通過SARS-CoV-2 RNA的實時逆轉錄PCR檢測得到了證實。
  • SARS-CoV-2病毒RNA在糞便樣本中長期存在
    我們調研了珠海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COVID-19患者在其整個病程和隔離的時期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SARS-CoV-2)實時螢光定量PCR檢測結果。參照目前推薦的COVID-19診療方案,我們採用實時螢光定量PCR檢測COVID-19病毒核酸。疑似感染患者連續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即確診為SARS-CoV-2患者。
  • 臨床研究講座:流行病學數據分析基礎(2/6):數據分析
    的確,多數流行病學研究中的結局事件就是發病。發病率由三個因素決定:觀察時間、可能發病的總人數和實際發病人數。一般情況下,發病率的分子是在一定時間內發病的總人數,但不同研究應該使用的分母可能不同。分析者應根據研究對象觀察時間的一致性和結局發生的頻度,決定發病率分母的計算方法。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38:45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Sultan Abdul-Jawa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
  • SARS-CoV-2可有效感染人類腸道上皮細胞
    SARS-CoV-2可有效感染人類腸道上皮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 13:25:45 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Hans Clevers、Bart L.
  • 中國研發診斷工具可更靈敏地檢測SARS-CoV-2感染
    論文精選1一種基於CRISPR-Cas12a的特異增強技術,可更靈敏地檢測SARS-CoV-2感染由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已經造成全球性大流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基於PCR的診斷的不確定性問題,因而在COVID-19診斷和許多其他臨床應用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2CUP AI Dx:一種利用RNA基因表達數據和人工智慧推斷癌組織來源和分子亞型的工具未知原發性癌症(CUP)指存在轉移性腫瘤,但是臨床和組織病理學未能發現原發性病變的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