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審方」能解執業藥師「掛證」難題?

2020-12-15 新京報

執業藥師「缺人」,「掛證」現象難禁;「遠程審方」能否緩解藥師供需矛盾,尚需探索和觀察

在零售藥店買藥,往往有工作人員為患者推薦藥品,但絕大部分患者並不知曉對方是否是執業藥師,用藥安全問題由此引起關注。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重慶市部分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存在「掛證」、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等問題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開展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6個月的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

「掛證」,即藥店在日常藥品銷售經營中,並未按照監管要求配備全職執業藥師在崗,「證件在,人不在」。

在整治期即將結束之際,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地區走訪了10餘家藥店後發現,部分藥店存在執業藥師未在店、未經執業藥師指導且顧客未出示處方情況下藥店直接銷售處方藥等情況。

「掛證」現象泛濫的主要原因,是執業藥師的數量未能滿足行業需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註冊於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為445832人,但國內有超過45萬家零售藥店,按照每家藥店至少1名執業藥師的配比標準,目前執業藥師的數量尚未能完全覆蓋所有的零售藥店。

因此,「遠程審方」有望成為解決執業藥師數量不足的方案。有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對於集團化管理的藥品零售企業,或者有資質的連鎖藥店,如果法規允許,可以實施遠程處方審核、提供在線藥學服務,這樣則能夠釋放更多的執業藥師資源,從根本上解決「掛證」現象。

走訪:仍有部分藥房執業醫師「缺位」

「你就拿這個四妙丸吧。」8月14日,在北京市東城區一家連鎖藥房的店裡,一名自稱執業藥師的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出示了處方藥四妙丸,並表示不需要處方也可以購買。該工作人員佩戴了一個寫有姓名和執業藥師稱謂的名牌,但該名牌用水性筆書寫,字跡隨意且沒有照片。

當記者詢問該人員是否為執業藥師時,她摸了摸名牌,隨即表示肯定。但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執業藥師業務規範,執業藥師應當佩戴專業徽章上崗執業以示身份,顯然,該人員佩戴物品並非正規徽章。

8月14日-8月15日工作時間,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市10餘家藥店,其中,僅東城區一家老百姓大藥房有執業藥師在店,且與店內提供的註冊執業藥師信息相符的情況,其他藥店執業藥師均不在店,部分藥店以「執業藥師未上班」或「執業藥師在公司開會」為由回應記者。

在新京報記者走訪的藥店中,豐臺區一家大藥房和東城區一家藥房都存在沒有執業藥師在店且不需要患者提供處方單即可出售處方藥的情況;豐臺區另外兩家藥房和東城區另一家大藥房,沒有執業藥師在店,店員表示需要有處方單且執業藥師在店的情況下才能出售處方藥。

此外,新京報記者走訪的東城區、豐臺區多家藥房營業人員均提示新京報記者,在藥店購買處方藥,可提供遠程問診服務。其中一家大藥房的營業員說,藥店有聯合診所,診所醫生聯網可以進行遠程看病,只要有執業藥師在店,就可以通過醫師問診給患者開出處方藥,同時消費者自行出示處方證明也可購買處方藥。

「如果是我們清楚病情的老顧客來拿藥(處方藥),我們也會直接拿,不能太死板。」上述營業員還向記者表示,執業藥師下班後,營業員不可隨意售賣處方藥,但如遇到營業員熟知病情的老顧客,有時也會直接拿處方藥。

執業藥師「缺人」滋生「掛證」現象

湖北隨州某藥店從業人員王敏告訴新京報記者,「掛證」行為是藥品零售行業的潛規則,這些年隨著相關行業規定的出臺,「掛證」現象略有減少,但依舊是屢禁不止。「如果『掛證』,藥店一年要支付6000元至7000元給執業藥師。」王敏表示,隨州當地藥店僱傭執業藥師坐店,每個月需要支付4000元的薪資,平均一年需支出4萬至5萬元,而『掛證』每年最多需要支出7000元。

福建廈門醫療行業內部人士李曄也向新京報記者描述了類似行情:「藥店聘請一位執業藥師坐班一個月要付給他5000元,外加藥品提成,但如果只是『掛證』,一個月只用給2000元。」

「掛證」泛濫,執業藥師供需不平衡是一個主要原因。

雖然全國執業藥師註冊人數逐年增加,但行業依舊「缺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註冊於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為445832人,但國內有超過45萬家零售藥店,按照每家藥店至少1名執業藥師的配比標準,目前執業藥師的數量尚未能完全覆蓋所有的零售藥店。

王敏表示,除開成本的考量,「掛證」行為的產生也基於招不到執業藥師的情況,「執業藥師也不喜歡在藥店坐班」,她表示,部分執業藥師可能會有固定工作,同時在藥店掛職,多年前甚至存在「一證多掛」的現象,執業藥師將執業資格證借用給多個藥店使用,「那個執業藥師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去」。

儘管「掛證」現象存在,部分執業藥師對「掛證」行為持保留意見,「藥和其他東西不一樣,如果出事,要負刑事責任,掛一年就幾千塊錢,沒必要」。

「遠程審方」有望終結「掛證」

在執業藥師數量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遠程審方」被視為是終結「掛證」現象的解決方案。所謂「遠程審方」,是指通過網際網路後臺,執業藥師遠程視頻為藥店消費者在線問診,開具電子處方,以提升處方藥銷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位醫藥行業內部人士表示,對於集團化管理的藥品零售企業,以及有資質的連鎖藥店來說,遠程審方能夠對執業藥師進行集中的管理、培訓,促進執業藥師對處方審核標準的規範化,從而提升審核效率,減少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服務水平。

該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法規允許,在相關監管部門要求的標準和限定條件下,一定程度地開放多點執業,能夠在執業藥師總體從業人數遠遠不滿足行業需求的情況下,釋放更多執業藥師資源,從而合規地解決「掛證」現象。

事實上,自2013年湖南省率先試行「遠程審方」後,浙江、廣西、江蘇、廣東等數省區已針對「遠程審方」出臺了相關文件,但一直只是處於試點階段,而且有部分省市已叫停試點工作,原因是部分零售藥店直接將「遠程審方」取代執業藥師的工作,繼而不再積極配備執業藥師。

此外,「遠程審方」也觸動到公立醫院的利益。有業內人士表示,公立醫院佔藥品銷售80%以上的份額,一旦「遠程審方」在政策層面獲批,零售藥店等渠道將有望彌補藥事服務能力上的差距與公立醫院比肩競爭,進一步削弱公立醫院對藥品銷售的控制。

目前國家正鼓勵處方外流,以打破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機制。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持處方外流,把藥品購買權交予患者。這意味著原本患者在醫院就診、開處方並獲得藥品,現在處方外流後患者可以選擇在醫院或零售藥店購藥,將就診和購藥分離。

業內人士認為, 除了「遠程審方」,落實藥師「多點執業」,以及加大對執業藥師的培養也能解決「掛證」問題。不過,由於待遇水平較低,執業藥師數量的提升非短期內可達成,「遠程審方」能否成為緩解藥師供需矛盾的解決方案,尚需行業與有關部門共同探索。

新京報見習記者 程子姣 陳詩怡 實習生 翁睿敏 徐子林

相關焦點

  • 藥監發文:遠程審方不得替代執業藥師
    藥監發文,藥店必須配執業藥師,且遠程審方不得替代執業藥師,並不得作為零售企業的許可依據和準入條件。 同時,《通知》強調,在藥品零售連鎖門店按照規定配備執業藥師或配備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師及以上藥學技術人員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遠程處方審核,作為其所屬門店處方審核、開展藥事服務的補充,解決門店執業藥師臨時不在崗無法銷售處方藥的問題。遠程審方不得替代執業藥師,並不得作為零售企業的許可依據和準入條件。
  • 執業藥師「掛證」藥店只見證不見藥師
    要一定程度上杜絕「掛證」的現象,就要從執業藥師的供需兩方抓手:一是執業藥師考試適當放寬,或者考試實行分級制度;二是對於連鎖藥店,可考慮利用遠程審方和多點執業的方式,緩解缺口壓力。
  • 遠程審方、從業藥師不可替代執業藥師!
    日前,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加強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配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該省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配備管理有關事項提出要求。近期很多省份紛紛發出通知,對執業藥師配備和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一起來看一下吧!
  • 打擊執業藥師「掛證」,釋放出這些信號!
    據最新消息,自今年國家集中整治執業藥師「掛證」以來,山東全省主動註銷《執業藥師註冊證》共計達到846張。所有註冊執業在藥品零售企業的執業藥師亦須一併開展自查,凡是存在「掛證」行為、不能在崗服務的執業藥師,應立即改正或於2019年 4月30日前主動申請註銷《執業藥師註冊證》。二、自2019年5月1日起,各省級局組織對行政區域內的藥品零售企業開展監督檢查。
  • 執業藥師掛證難了
    一段時間以來,針對掛證亂象,相關部分多次予以打擊,既有曝光掛證執業藥師個人信息、吊銷執業藥師從業執照,也有撤銷藥店GSP證書、拉入黑名單等手段。而掛證平臺卻一直處於掛證整治的盲區,此次不少掛證平臺浮出水面,或會迎來一波整治潮。
  • 嚴查執業藥師掛證,多地檢查開始了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監管藥品經營企業,嚴查零售藥店藥品購銷渠道不規範、處方藥不憑處方銷售、含麻黃鹼複方製劑不憑身份證和不限量銷售、執業藥師「掛證」等問題。新開辦經營處方藥的零售藥店,按規定至少配備一名執業藥師,確保藥店配用執業藥師目標順利實現。
  • 執業藥師「掛證」為何屢禁不止
    近日,多地藥監局發布公告,開展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行動,通報違規行為。《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經營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的藥品零售企業,必須配有執業藥師或者其他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但是,部分藥學技術人員在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後,將證書掛靠到零售藥店等單位,獲取一定的報酬,而本人並不在此實際工作,這一現象被稱為「掛證」。
  • 有執業藥師,被辭退
    從今年各地的情況看,目前各地均已開始行動,對藥店進行明查暗訪,嚴厲打擊執業藥師掛證,嚴查執業藥師不在崗銷售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在大整治下,相繼有不合規的藥店和執業藥師被罰。 這高壓檢查下,很多藥店都寧願辭退原來掛證的執業藥師,花更大的成本聘請全職執業藥師,因為一旦被查到掛證,很可能會面臨撤銷GSP的風險。
  • 一位執業藥師 可服務40家藥店
    一位執業藥師可服務40家藥店日前,中信證券公布了大參林處方共享平臺調研報告,遠程審方系統由大參林在廣州市率先試點。報告稱,目前大參林廣州遠程審方中心共接入試點門店 78 家,由 3-4 位執業藥師負責審核門店上傳的處方真實性及用藥合理性。
  • 執業藥師「掛證」背後:藥師、藥店有苦難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財新記者 梁振「據我了解,現在已經有一些『掛證』人員考慮就不掛了,會有一個震懾作用,使一些人從這裡面退出去。但是像突擊性的這種運動式方法不一定能解決『掛證』問題。」山東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副教授左根永說。他對財新記者表示,「依然會有人『掛證』,看膽子大小」。一項整頓藥店執業藥師「掛證」的文件引發行業震動。
  • 近年來執業藥師變化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嚴查嚴打「掛證」由於執業藥師的待遇不盡人意,故滋生了執業藥師在零售藥店的「掛證」之習。而3.15央視晚會將執業藥師「掛證」現象曝光在全國公眾面前,引發了國家藥監總局對全國藥店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嚴查與嚴打。
  • 陝西新藥品零售政策解讀:執業藥師未來趨勢是少且精!
    其中明確指出,「對於開展執業藥師遠程服務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其所屬門店的執業藥師統一註冊在總部的,在營業時間內開展遠程審方,其門店視同已配置執業藥師並在崗履職。」其實在這個執業藥師考試報名季,一直不斷有消息幹擾著報名人數,「某市打擊非法掛證,xx名執業藥師被查」,「某地xxx名執業藥師申請註銷」。就連醫療器械行業會議上也有消息傳出,「部分質量負責人在外面藥店掛證被查,嚴重影響任職企業信譽」。執業藥師一對多店,能否履行好職責?各種討論,政策分析,就是一個指向性問題,執業藥師有無可替代性?線下執業藥師有無必要性?
  • 四川:這些藥店必須配置執業藥師,不得用遠程審方替代!
    日前,四川省藥監局印發了《關於加強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配備管理的通知》,落實執業藥師差異化配備要求,並明確遠程審方不得替代執業藥師,將嚴查「掛證」執業藥師。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遠程審方不得替代執業藥師 在「網際網路+」技術應用方面,《通知》指出,在藥品零售連鎖門店按照規定配備執業藥師或配備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師及以上藥學技術人員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遠程處方審核,作為其所屬門店處方審核、開展藥事服務的補充,解決門店執業藥師臨時不在崗無法銷售處方藥的問題。
  • 執業藥師,千萬別再「掛證」了……
    執業藥師,真的別再掛證了,「掛證」或許可以在短期內提高收入、減輕藥店成本,但和被查處後受到的處罰和限制來看,終究得不償失。又有20名執業藥師「掛證」被罰!8月10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藥品經營企業中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檢查情況的通告(2020年 第67號)》,通報了20名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藥師。通過《通告》獲悉,為認真貫徹國家藥品監管局相關要求,近期,廣東省在開展執業藥師「掛證」行為專項核查工作中,加強了對藥品經營企業配備使用執業藥師的監督檢查力度。
  • 藥店掛證亂象調查:你以為有執業醫師開藥,其實只是營業員推銷
    要一定程度上杜絕「掛證」的現象,就要從執業藥師的供需兩方抓手:一是執業藥師考試適當放寬,或者考試實行分級制度;二是對於連鎖藥店,可考慮利用遠程審方和多點執業的方式,緩解缺口壓力。 南都訊在藥店的牆上,如果仔細看的話,你一般能發現上面掛著執業藥師證。國家規定,這是出售處方藥的藥店的「標配」。
  • 高薪,能根治執業藥師掛證麼?
    僅從數字傳遞的信息來看,在上述執業藥師「欠發達地區」,執業藥師掛證現象的出現,客觀原因大於主觀原因,在執業藥師儲備數量難以瞬時增加的情況下,高薪只能促進執業藥師資源的重新配置,而無法根本解決執業藥師掛證的問題。主管部門在立法執法過程中,應當統籌兼顧並因地制宜。
  • 掛證之老大難問題——執業藥師掛證問題
    自從去年315大會曝光了執業藥師掛證的問題後,全國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查處掛證行動,截止到目前為廣東已經又132名藥師涉及掛證問題被查處了。可以這樣子掛證問題已經是註冊類證書的重災區,特別是時很多地方不夠重視的情況下,執業藥師的價值一直被業界所拋棄,其實在掛證這個問題上很多證書都有這樣子想像,只是執業藥師可能是重災區罷了。
  • 上百名執業藥師掛證被查,執業藥師未來何去何從?
    為了進一步規範藥店配備執業藥師,積極發揮執業藥師在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國家在打擊「掛證」行為上可是一點也沒手軟,最近就有一批執業藥師因「掛證」被通報懲戒。上百名執業藥師被查處山西省通報5人:12月4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通告稱:「2020年全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藥師5人。」
  • 「掛證」涼涼 執業藥師未來如何良性發展
    不久前,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藥店「掛證」亂象。我國藥師實行「雙軌制」,即職稱藥師與執業藥師並行。其中職稱藥師屬於衛生部門管理的醫院藥師體系,實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制度。執業藥師屬於國家藥監部門管理的體系,實行執業資格準入制度。而3·15晚會曝光的「掛證」,所掛的證就是藥學技術人員參加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考試合格後取得的《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證書》。
  • 國家藥監局發文:嚴查執業藥師掛證
    執業藥師最新文件發布,嚴查掛證,藥店可用其他藥學技術人員承擔執業藥師職責嚴查掛證,納入黑名單8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文件,公開徵求《關於規範藥品零售企業配備使用執業藥師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以下簡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