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身松 通訊員 龐國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的重點在產業,基礎也在產業。12月14日,記者走進被譽為「中國藥材加工第一村」的小秦村。
小秦村位於汶上縣城東鄰,西接105國道,北鄰333省道。全村共483戶,人口1930人,耕地1784畝。小秦村的中藥材加工及中藥材種植遠近聞名,小秦村柏子仁加工是全國唯一的加工基地。柏子仁加工工藝是我國極為稀缺的一項傳統的手工技藝,它起源於明朝永樂二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汶上縣誌》記載,小秦村中藥材加工於明朝永樂年間起步,是從山西洪桐縣傳入的。據《中醫藥志》介紹:「小秦村柏子加工為國內首創,以潔淨度高、破碎率低而著稱,已成為中藥材行業的上等精品。」小秦村由此被稱之為「中國藥材加工第一村」,該項加工工藝也被譽為「中華一絕」。
隨著中藥市場的逐步擴大,小秦村的藥材加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加工中藥材種類以柏子仁為主,同時兼顧酸棗仁、芡實、山桃仁、杏仁、薏米仁,全村還種植生產中藥材丹參、黃芪、黃芩。特別是2006年,籽實類中藥材加工工藝被濟寧市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998年小秦村建立了「中藥材加工協會」後,至今又發展了60餘家中藥材種植加工合作社,逐步由分散經營整合到集團化經營的運作模式。同時安排從業人員達到1000餘人,每年籽實類中藥材加工量達5萬多噸,其中柏子仁在國內市場佔有份額達95%以上,產品已佔領安徽毫州、河北安國等中藥材市場,並且遠銷到東南亞及歐洲地區,如今培育出150餘戶上規模的農戶、年收入達到3000萬元。
中都街道小秦村黨支部書記梁全告訴記者,柏子仁加工工藝在小秦村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全村過半數村民都在從事柏子仁加工,而且經過600多年的代代相傳,工藝不斷提高,其加工水平位居全國之首。目前全村每年籽實類中藥材銷售能夠達到5萬多噸,銷售額達到2個億,淨利潤3000多萬。其中,僅僅柏子仁生產便能夠達到3-4萬噸,銷售額在1.5億元左右。目前全村具有合作社、公司60餘家。小秦村柏子仁加工技術質量高、破碎率小,深受全國各地歡迎。
每年8月份收來鮮貨後,柏子仁就進入加工流程:晾曬-去雜質-分類-脫殼-去皮-色選-包裝-銷售。在這諸多環節中,小秦村的核心技術在於「脫殼」這一環節。因為柏子仁較小,脫殼過程中易碎,目前全國只有少數中藥材從業者能夠掌握完整技術,而且破碎率相對較高,其優秀者也只能將其破殼後的完整率保持在80%左右。但是,小秦村柏子仁加工工藝的完整率卻能夠保持在90%以上,故而廣受市場歡迎。
在採訪中遇到了柏子仁加工從業者韋婷婷李寧夫婦,他們告訴記者,起初是父輩從事柏子仁加工工藝,後來小兩口也跟隨父輩學習技術,加入到了柏子仁加工的隊伍中。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小兩口除了加工柏子仁以外,同時還加工酸棗仁。2015年,小兩口又花了30餘萬元購置了一臺色選機,這樣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2016年,幹勁十足的夫妻倆乾脆又購置了一臺專門對酸棗仁進行色選的大型設備。妻子專門負責柏子仁加工,丈夫負責酸棗仁加工,每人一條流水線,小日子越來越紅火。
村裡74歲的劉景順老人也向記者談起多年來的經歷.他20多歲起,便從父親那裡學會了柏子仁加工工藝。跟著生產隊裡幹過柏子仁加工,加工一斤也就能得個1分錢。後來,改革開放之後便到外地大型中藥材長打工。四十多年的從業生涯裡,老人除了去咱們山東的棗莊、濟南等地,還到了江蘇、安徽等地的大型製藥廠從事柏子仁加工。那個時候,咱們小秦村的人最受歡迎,因為除了小秦村,外地很少有會這個技術的。所以,憑藉著這個手藝,幾乎走到哪裡都能輕鬆找到一份工作。而且,幾乎在外地的製藥廠遇到能夠從事柏子仁加工工藝的師傅,也幾乎都是小秦村的老鄉。
目前,按照中都街道統一部署,小秦村裡已經成立了中藥材加工協會,為村民提供技術培訓、政策指導等多種服務。下一步,村裡還將準備成立中藥材加工商會,專業開展經濟服務,集中村裡的經營戶抱團取暖,在不斷開拓新訂單的同時,力爭為村民爭取更大的價格回饋,進而提高村民收益。
2018年汶上縣中都街道緊緊圍繞組織振興基層班子建設為依託,大力發展產業振興。2017年汶上縣秦藝種植加工合作社投資80餘萬元,種植中藥材260多畝。2018年小秦村依託自身優勢,圍繞產業振興這一主題制定三年規劃。2019年預計投資200餘萬元,通過土地流轉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600餘畝,帶動百餘名勞動力就業。2020年小秦村中藥材種植面積要達到1000畝,相繼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種植品種逐年增多,充分發揮了種植加工合作社能動性,帶動小秦村及周邊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汶上縣中都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勇表示,當前中都街道正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街道將在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塑造鄉風文明新風貌等方面下功夫,依託小秦村中藥加工及種植等產業優勢,精心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村居,積極推進規劃發展小秦村中草藥加工產業園,進一步提升從業者發展規模、技術水平,同時形成品牌優勢,全力促進鄉村振興,全面提高農村整體效益。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