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設計師的一天

2021-02-13 互動設計學堂

編者按:教你高效利用工作時間!今天的主角是曾經在美國雅虎中國騰訊工作現在在華為人設計總監的尤原慶同學,他分別列出了自己在美國、德國和中國的互動設計工作,全都井井有條且輕重得當,最後還附上設計師工作安排的實用經驗,非常值得各個領域的同學參考學習,推薦收藏喲。

排除討論工作中的特殊情況,例如版本發布前瘋狂的節奏、長達一天的會議、年中年底的組織建設、預算安排等,我想寫自己經歷過的3個日常的「互動設計師的一天」:

互動設計師在美國一天的工作

互動設計師在德國一天的工作

互動設計師在中國一天的工作

只寫正常工作時間,加班時間不做討論。只寫典型的工作安排,不討論突發情況。最後我會寫一些自己對一天工作安排重點的粗淺見解。

1,互動設計師在美國一天的工作

場景:在矽谷網際網路公司做移動產品設計。

8:30 am,到公司,吃早飯,一樓咖啡廳拿一杯冰咖啡,上樓。

9:00 am,到辦公位,看Email,排自己一天的設計工作,標記重點。

9:15 am,集中處理需要一個人思考的設計問題,畫在紙上,寫文字內容的設計思路,InDesign,PS,Omnigraffle。

10:00 am,快速會議,和產品經理、開發一起在15分鐘之內過昨天的成果、阻礙,以及今天的任務。

10:30 am,產品經理需求快速討論會,得到新需求,辯證思考,PK。

11:00 am,和視覺快速拉通,然後繼續畫交互稿。

12:15 pm,午餐,一般是牛油果碎肉黑豆配米飯。

1:00 pm,和設計或者產品同事喝咖啡,中午喝無糖熱拿鐵,討論最近新興的技術、設計趨勢,聊聊最新的行動裝置。

1:30 pm,畫稿,設計稿輸出,InDesign文檔整理,Email輸出整體設計方案。

3:00 pm,產品的周會、規劃會、領導的任務布置會等。

4:00 pm,下午咖啡時間,必點草莓牛奶。和中國同事聊天,談談哪家中國館子開業,哪家川菜正宗。

4:30 pm,畫稿,與開發的設計實現討論會,與QA的測試討論會,拿著畫好的稿與產品經理再PK,領導評審設計。

6:00 pm,下班,回家。

2,互動設計師在德國一天的工作

場景:出差在德國做設計交付。

8:30 am,到公司辦事處,吃早飯,快速查閱處理Email,跟進解決國內團隊重點問題。

9:00 am,晨會,與德國同事討論項目進度,標註難點,分工。

9:30 am,檢查設計稿,準備好解決方案,理清思路,與同事討論好稍後的客戶會議溝通要點、突破點、PK重點。

10:00 am,步行到客戶公司開會,設計部分討論激烈,工作場合大家都說英語,說到技術難題,中國人退後捂嘴,開始中文快速溝通,德國客戶退後捂嘴,開始德語快速溝通,然後兩邊自己扯清楚了,再回到談判桌英語溝通。

11:00 am,在客戶公司的辦公區,做會議紀要,發送,做工作紀要,分配工作給國內的設計師,做一下輪會議準備。

11:45 am,與交付團隊快速溝通,看項目進度是否合理,設計交付是否在計劃內。

12:30 pm,吃飯。(德國肘子……吃不慣)

1:00 pm,散步,和家人視頻,休息。

1:30 pm,開始工作,和公司同事討論客戶的新需求,寫解決方案,畫稿。

3:00 pm,夏天時差6小時,國內正好上班,和國內團隊遠程會議,跟進、布置國內團隊工作,集中處理重要的事情,給意見,授權。

4:00 pm,到客戶公司繼續開會,討論設計、開發、用戶研究、設計交付、技術實現等。

5:00 pm,喝咖啡,步行回公司辦事處,和家人微信,說晚安。不吃或者吃一個三明治。

6:00 pm,寫會議紀要,標註設計交付項目重點,布置設計任務到國內設計團隊。

6:30 pm,項目組例會,設計、開發、技術、架構、安全、項目管理每個環節都匯報各自情況,關鍵問題討論。

8:00 pm,回宿舍。和同事去中國餐廳吃飯或者回宿舍吃水果。

3,互動設計師在中國一天的工作

場景:多設計項目並行的設計輸出與設計管理。

7:40 am,到公司,早餐。

8:00 am,到辦公室,看郵箱,看Notes(一看就是用的IBM的郵件系統,所以這個狀態應該是在化為了,haha),集中標註關鍵問題,處理,跟進。

9:00 am,看所有在進行的項目,對重要或者緊急設計任務進行標註、分工、安排。

10:00 am,寫解決方案,寫工作材料,畫稿,評審待確認的設計方案。

11:00 am,關鍵項目會議,跟進團隊工作,跟進基線和一線的工作。

12:20 pm,吃飯,散步,看書,寫文章,看設計網站,畫稿。

1:30 pm,集中回復第二輪Email,跟進關鍵問題,解決部分,標註保留一部分。

2:00 pm,項目評審會,立項會,解決方案討論會。

4:00 pm,與在海外的團隊員工溝通,了解海外的一線支撐情況,評審並給意見和安排。

5:00 pm,交互、視覺、前端開發、用研能力線跟進,和每條線負責人快速溝通,得到業務和能力雙線的進度更新,給意見,安排工作,與其他地點的設計接口人溝通。

6:00 pm,下班。

我認為有效率能進步的一天應該包括:

1,早上的Inbox 0時間

早上到公司,人少,會議少,問題少,立馬動手看Email並處理。緊急問題能回復立馬回復解決方案,暫時沒有答案的也要立馬回覆說已經收到,某某時間給你反饋。把Email的工作重點與自己的工作重點筆記快速整合,標註,排序,思考,一天的工作思路就很清晰了,且能保證最重要的事情得到最重要的時間安排。

目標是郵箱裡每封新郵件都被照顧到。

2,大塊時間

大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工作。重要的解決方案,產品的整體改版評審,新產品立項的業務思路,創意設計的密集討論等,都需要大塊時間專注投入。這個時候,提前預留時間,在會議室工作,避免不重要的會議、Email幹擾,都是關鍵。

3,碎片時間

很多工作可以在碎片時間完成。例如一個項目的情況跟進,5到10分鐘,我會讓主設計師陪我去水房接開水泡茶,走路的幾分鐘就理清楚;例如一個設計方法的建設進度跟進,我會在坐久了伸懶腰的時候和負責這個任務的同事快速10分鐘聊完。

碎片時間可以讓你在休息放鬆的時候也完成一些工作需求。但是一定要注意,你的碎片時間不一定是別人的碎片時間,所以找到對大家都有利的時間點很重要。例如我會更多使用每天下午公司吃水果的時間,中午午飯走路到食堂的時間,來和同事討論一些不需要長時間投入討論的工作任務。

4,守時守信

守時,其實是在節約自己的時間。

守信,其實是在給自己方便。

工作場合任何的關鍵交付物、解決方案討論點、項目點,都需要有準確的守時守信觀念。開會提前5分鐘到,準備材料,讓自己安靜下來以準備後面的討論,肯定比準時跑過來急急忙忙開始討論要好;承諾給到的材料,一定要準時提交,甚至是提前提交做預先溝通,多改一次,提升材料的質量。這些都可以讓工作效率和個人的職業形象得到提升。

5,下班前的思考時間

年輕的時候,不懂,經常把工作的煩惱帶回家,這樣不好,對工作沒有幫助,還讓自己和家人休息不好。年紀大了,慢慢學會下班後回家要放鬆,這樣對自己、家人、工作都是好事。

所以下班前的思考時間很重要。

我現在習慣在下班回家的40分鐘班車上,把近期的工作重點一一想一遍,如果有重要未解決的問題,想好初步思路,明天上班去解決。

回家,我會立馬轉換為家庭狀態,安心地配合老婆做家務,看老婆做菜或者偶爾給她打下手,看電視,讀書,寫作,跑步,讓自己輕鬆下來。

我們工作其實每天的重複度是相當高的。很多時候一段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定要在每天工作後去想想,今天做了什麼,做好了什麼,什麼做的不夠好,以後怎麼做才會更好。

每天無論多麼細微的進步,都是以後往前走一大步的基礎。

原文地址:zhihu
作者:@EDC尤原慶

相關焦點

  • 互動設計師修煉指南!教你從零開始成為優秀互動設計師
    二,互動設計師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設計師需要對技術有掌控能力,就像工業設計師掌握各種材料的特性才能遊刃有餘,這也是嘗試彌補自身不足。web端互動設計師要求會寫 html和 css,一是便於設計,二是鍛鍊邏輯思維能力,而手機互動設計師對技術普遍缺乏了解。早期互動設計師是從程式設計師中分離出來的職位,用來彌補程序設計的不 足。所以我更喜歡聽技術講座。
  • UI設計師如何轉型為互動設計師?
    最近的留言裡,有很多是關於轉型的,有希望從UI設計師轉型為互動設計師,也有想從UI設計師轉型為產品經理的,還有就是從交互轉到產品的。剛好最近公司有機會讓我從交互轉到產品,問我考不考慮。所以就這個轉型的問題,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 互動設計師經常上什麼網站找靈感?
    站長之家6月26日知乎問答精選:互動設計師經常上什麼網站找靈感?Chaz Lu的資源推薦:我想推薦一些站點、內容來源來幫助相對性較資淺的互動設計師(不細分領域)來初步了解相關業界、並可以開始自行評估交互體驗(透過商業模式、獨特性等角度),同時也能在各方面被啟發:關於互動設計的商業模式:TechCrunch / 哈佛商業評論 / Wired
  • 互動設計師到底是需要做什麼?
    其實互動設計需要做什麼,會隨每個互動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差異而不同,具體到每個項目也會有區別。下面分享下我是怎樣做交互,方式不一定是最合適,希望大家多指點,共同學習進步。這些文字並不一定非是互動設計師所總結,但是互動設計師必須要做到對產品心裡有數,明確我們要做什麼。同時需要進行的還有初稿設計,在這裡我所謂的初稿,並不一定是嚴格要求中的交互原型,可以是用Axure把主要的頁面流程做出來,也可以手繪草圖,只要能清晰表達設計構思的,什麼樣的方式都可以。
  • 淺談如何從零學習成優秀的互動設計師
    ,從零開始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互動設計師。交互可能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可能存在於人於物之間。對於互動設計師來說,這個物可以是電腦,或者手機,MP3播放器……一切需要你work on的產品。2,互動設計師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 上海UI設計培訓班UI設計師、UX/互動設計師和UXD/全棧設計師區別
    下面上海非凡教育UI設計培訓班老師就以3類設計師為例UI設計師、UX/互動設計師和UXD/全棧設計師的區別。UI設計師——不只是做各種 APP 界面圖,然後加些icon這麼簡單,TA負責軟體界面的美觀、操作邏輯、人機互動等等,需要掌握紮實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版式設計、設計心理、設計原則與規範、繪畫等技能。UI設計師的水平,直接決定了App、網站的「顏值」。
  • UI視覺設計師和UE互動設計師的崗位工作職責及應具備的能力
    本文將主要介紹UI視覺設計師和UE互動設計師的崗位工作職責及應具備的能力。如下圖所示:產品設計類崗位UI也稱視覺設計師,主要工作側重於視覺效果設計,產品視覺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於UI的審美水平和輸出能力。UE也稱互動設計師,主要工作側重於交互效果設計。
  • 作為互動設計師,需要懂得哪些「用戶流量」知識
    很多設計師聽到「用戶流量」這個詞的時候是在公眾號的文章裡,並且潛意識覺得這是產品經理負責的範疇;其實和它關係最大的崗位是互動設計師,尤其是負責界面流程設計的互動設計師。互動設計師是一個要對用戶體驗負責的崗位,而產品的用戶體驗是一個很難量化的東西,這也導致了不少企業很難確定互動設計師對產品的貢獻,但是互動設計師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產品的留存率和轉化率,因此很多企業在考察互動設計師的每月業績時,都會將產品的用戶留存率作為一項基本考核指標。3. 轉化最後APP的轉化率計算的是最終有多少用戶購買了東西。
  • 產品經理做的原型和互動設計師做的原型有什麼區別
    產品經理應該不應該懂互動設計,答案是必須要懂的,產品經理對待產品要像孩子一樣呵護,如果完全禁止產品經理不畫互動設計稿,就好像不讓Zuckerberg寫代碼一樣;反過來看,有幾個產品經理可以把代碼(或交互稿)寫/畫得像 Zuckerberg一樣好呢?回到問題上來,產品經理對待交互稿,應該是快,草;快速模糊的把信息傳遞給交設計師,互動設計師根據模糊的概念形成細化的方案。
  • 互動設計師必懂的尼爾森十大原則
    尼爾森十大原則作為互動設計師的基礎理論知識,各位設計師需要聊熟於心。前段時間在某個群裡看到有個小夥伴說,他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讓他說尼爾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則。雖說尼爾森10大可用性原則是互動設計師的基礎理論知識,但是實際上,不知道或者不完全知道的小夥伴也有很多,今天就以實例跟大家聊聊尼爾森十大原則。系統狀態可見性定義:系統應該在適當的時間內做出適當的反饋,告知用戶當前的系統狀態;該原則強調,產品要給用戶適當的反饋。
  • 互動設計師應具備的技能樹(10)|選擇適合你的原型工具
    我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每周末更新一個模塊,終於講完了互動設計師職業技能的前兩個部分:思維和眼界。這兩個部分的重要程度和工作量是成正比的,總共有九個模塊,每個都有七八千字左右,這麼算下來,這個系列我前後已經寫了有七萬字了……今天繼續開新坑,講講互動設計師應該掌握的「手段」,也就是偏技術和工具型的技能。
  • 一名優秀互動設計師要思考的四類問題
    對於互動設計師來說,除了專注於設計的規劃與執行外,我們更應該騰出一部分時間與精力去思考、去探索互動設計中的關鍵問題與關鍵環節,從認知層面提升自己。做設計不是接到需求就埋頭苦幹,也不是產品說一我不說二,而是一個先思考再動手、邊動手邊思考的過程。
  • 遊戲UI修煉之道,來自墨麟資深互動設計師的設計乾貨
    遊戲 UI 想要做得好,畫功好遠遠不夠,它還涉及到心理學、美學、戲劇、文學、社會學、人機互動、計算機圖形學等等眾多的領域。海妖今天採訪了一位專家,墨麟交互體驗設計中心設計經理——師維,帶來遊戲 UI 工作的行業乾貨。如果你喜歡遊戲 UI,想要在嘗試這份工作,一定不要錯過。
  • 產品經理和設計師速來收藏|一份互動設計學習書單
    今天想做一個愛學習的人,所以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互動設計的書,它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交互思維。而且,對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或是只是想要獲得一些互動設計的靈感的刀友,都非常友好。雖然這本書更適合初學者,但其中蘊含大量的交互原則適用於各個階段的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甚至是開發。
  • 互動設計師:如何進行複雜需求的加減設計法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為一位合格的互動設計師,需要在理性和感性的結合下完成工作。既要有理性地抽絲剝繭,提煉總結的能力;又要有貼近用戶關注情感的細膩。新人設計師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設計一個複雜需求的時候,各種場景、可能性在腦中來回亂竄,常常覺得邏輯不夠嚴密。
  • 微軟UX設計師展示HoloLens 2高精度手部交互
    實際上,這是微軟首席UX設計師樸東允(音譯:)所拍攝,並通過YouTube頻道Mixed Reality Toolkit進行了分享。樸東允的視頻並非商業大會風格的演示內容,而是真正的第一人稱使用體驗,真正說明了Mixed Reality Toolkit (MRTK)手部交互組件的性能。
  • 「產品入門」UI互動設計 vs UI設計 vs 互動設計
    而互動設計則是以用戶為中心進行人機互動部分的設計,主要考慮產品用起來怎麼樣。而UI互動設計則需要兼顧UI與交互兩個方面進行設計,將交互的理念體現在UI界面上。2.UI互動設計vs UI設計vs互動設計對比之工作人群UI設計相關人群:UI設計師,界面設計師,網頁設計師。
  • 兩萬字,UI 與互動設計師成長與入門的 37 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了(下)
    很多設計師在入門與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少問題,在之前的知乎 Live 「UI和互動設計師的成長與入門」中,我集中回答了一些問題。志願者夥伴們幫我將這些問題整理成了文字版,我很樂意分享給更多的人,一方面能夠幫到大家,另一方面也是後續課程的課前材料,先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大家就不用花時間再問這些問題了。
  • 交互的學習與應用指南
    二、互動設計的現狀崗位形成從專項到擴散的趨勢,互動設計師開始減少,會交互的設計師越來越多。另外,UI設計從業者逐漸飽和,競爭強烈,交互作為UI設計的上遊能力也就自然成了競爭優勢;所以現在的UI設計師開始有了互動設計的要求,互動設計師也開始出現需要做界面的情況;在眾多UI招聘中時常能看見互動設計的要求,互動設計師招聘中也時常會看見視覺或UI的成分。
  • UI互動設計培訓機構淺析UI設計和互動設計的不同之處
    什麼是用戶界面互動設計?我們經常聽說UI設計和互動設計。那麼用戶界面互動設計呢?是兩者的結合嗎?作為設計行業的新人或對設計有一定熱情的人,理解不同設計術語的定義真的很頭疼。互動設計: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英文Interaction design,簡稱LCD),主要是指設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之間為了達到一定的設計目的而進行的交流和交互。互動設計的目標通常是從「可用性」和「用戶體驗」兩個層面來幫助解決用戶需求。廣義地說,UI設計可以包括互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