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老和尚事略(今日是廣公誕辰128周年紀念日)

2021-02-08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老和尚於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誕生於福建省惠安縣黃姓家中。因家境清寒,其兄無錢娶妻,師四歲,父母將其賣至晉江縣城南門外李家作養子,父李樹,母林菜。師自幼即體弱多病,惟宿具慧根,隨母奉佛茹素。稍長,養父母相繼去世,所遺田地,近親覬覦之。師深感世事無常,頓萌出家之念,遂將田地分送近親,投泉州承天寺準備出家。

承天寺之方丈上轉下塵老和尚,命師皈依修苦行之上瑞下芳法師。瑞公即命師作外坡職事,如種菜除草等。其後由於特殊因緣,曾往南洋有年,迨返承天寺,年已三十有六,方在上瑞下芳法師座下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師出家之後,專志苦修,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

一九三三年,師謁莆田縣囊山慈壽禪寺妙義老和尚求戒,時年四十二。具戒歸來,師決志進一步潛修。遂請得上轉下塵老和尚之應允,攜帶簡單衣物及十餘斤米,前往泉州城北清源山,覓得半山巖壁石洞為安身之處。師在深山洞中坐禪念佛,米盡糧絕,即以樹薯、野果充飢。山中多猴虎,久之,人獸相處了無畏懼,遂有猿猴獻果、猛虎皈依之事,「伏虎師」之雅號乃不徑而走。

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或鼻息全無,眾人誤謂師已圓寂,屢請方丈準備火化。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卓錫永春普濟寺,聞之,趕至承天寺,即同方丈上轉下塵老和尚等數人上山探之,方曉師在定中,甚為讚嘆,乃彈指三下,請師出定。

凡茲歲月,已歷一十三載。一九四五年(乙酉)師下山返承天寺,次年秋掛搭於廈門南普陀寺,住後山石洞禮佛。一九四七年(丁亥)師年五十有六,於農曆六月十五日由廈門乘英航號輪船渡海來臺,十六日午抵基隆,先在極樂寺、靈泉寺、最勝寺等處掛搭。七月初,復往臺北芝山巖。中秋後再往新店吊橋南岸半山上之日式空屋,是時亦常往返於臺北法華寺,於該寺有夜度日本鬼魂之事。

一九四八年(戊子)春,師於新店街後山壁間鑿石洞,命名廣明巖(今之廣明寺)。一九五一年再於右後方上側大石壁雕「阿彌陀佛」大石像,左下鑿石洞(現廣照寺內天君殿)。大佛龕總高二丈六尺、寬一丈九尺、深九尺;佛身高二丈一尺;蓮座寬八尺、深六尺、高三尺,是乃開臺灣鑿石佛風氣之先。

一九五一年(辛卯)十一月,師聞土城三峽交界處成福山上有一天然古洞,即率徒四人,攀藤而上,果獲一大石洞,高兩丈餘、長數丈、深可兩丈。師是夜獨住洞中,洞口朝東,日月甫升,光霞入洞,故師以「日月洞」三字名之。洞頂有泉,而泉水清澈,飲之甘美可口,神清氣朗。自此師復過隱居之生活。一九五二年五月始蓋洞外木屋三間,中奉「地藏菩薩」聖像。師留山三年,並於洞頂另蓋茅棚接引弟子同修。一九五三年二月師又上山頂大石前搭一小棚自住。

一九五五年(乙未)三月,板橋信眾在北縣土城火山購地供師,即今承天禪寺所在,該地原系一片竹林,人跡罕到。師等由小逕入林,砍竹約三尺見方,並將砍下之竹編為床榻,上敷細草,趺坐其上,謂隨眾曰:「坐此甚好,汝等可返。」五月間,闢地搭蓋瓦屋一間,供奉佛像。次年再回新店廣照寺。

一九五八年(戊戌)年底,師復返火山。次年(己亥)又添茅棚數間。一九六○年(庚子)四月,興建大雄寶殿,為紀念祖庭,命名「承天禪寺」,火山則稱「清源山」。一九六二年再建三聖殿。

一九六三年(癸卯),是年師七十二歲,曾應善信之請,往花蓮天祥住數月,協建祥德寺(今天峰塔即師當時茅亭禪坐之位)。旋應中部弟子請至臺中龍井山上之南寮,創建廣龍寺。一九六四年(甲辰),師再返土城承天禪寺,年底建山門,並將茅棚改建鋼筋水泥之方丈室,相繼於一九六五年九月建齋堂及廚房,承天禪寺的初步建設,於是完成。

承天禪寺初期之磚瓦房,系匆促建成。時日既久,地基陷落,牆壁龜裂,故於一九七六年春,開始重建。首先將三聖殿前之女眾寮房,改建成兩層鋼筋水泥樓房。次年秋,開山整地,拆除舊有之三聖殿、齋堂、廚房、大雄寶殿、男眾寮房及方丈室等。一九七八年春,於大雄寶殿原址上,建三聖殿與兩層寮房;再依山坡地形,建祖師堂;於齋堂原址,復建兩層齋堂及廚房。一九七九年啟建新大殿。一九八三年大悲樓於新大殿右側山坡下奠基,今大悲樓結構體已近竣工。

一九六九年,師又於土城鄉公所右後方,創建廣承巖。一九七八年,該巖復建華藏塔。其後大雄寶殿、兩廂禪房、地下室、藏經閣、羅漢殿、講堂及上下樓禪房,亦陸續建成。後又翻蓋地藏殿等,完成現今之新貌。廣承巖之建築,由傳斌法師主其事。

一九八二年(壬戌)九月,師又派隨侍左右十多年之弟子傳聞法師至高雄縣六龜鄉寶來村,創建「妙通寺」。迄今大雄寶殿、五觀堂、念佛堂、女眾寮房均已落成。行將供師靈骨之「靈山寶塔」亦正興建中。

一九八四年七月,師移錫該寺,並於一九八五年十月傳授三壇大戒,求戒之四眾弟子,多達數千,並啟建水陸大法會,廣度眾生,盛況空前。

師起居簡樸,平易謙和,縱年近百齡,行不用拄杖,不用人攙,身輕體健,動作敏捷。住則常坐不臥,並時坐於室外,或露天、或廊簷下。食則自七十八歲,改以流質。

一九八五年歲末,師以看承天禪寺之大悲樓建築為名,急欲返北。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由傳悔法師南下,二十六日迎師回承天禪寺,北部四眾聞訊莫不蜂擁而至。次年正月初一清晨,師召集各分院負重任之弟子及承天禪寺大眾,一一囑咐,並言圓寂後火化,靈骨分別供於承天禪寺、廣承巖、妙通寺三處。早齋後即示意欲返妙通寺,眾以師意既堅,不敢強留,即送師南下。

師抵妙通寺後,日以繼夜念佛,有時自己親打木魚並囑弟子一起念佛。初五,師瞻視清澈,定靜安詳,毫無異樣。午後二時左右,忽告眾曰:「無來亦無去,沒有事」之語,並向徒眾頷首莞爾,安坐閉目。少頃,眾見師不動,趨前細察,乃知師已於念佛聲中,安然圓寂。

綜師一生,貧苦孤露,堅毅篤樸,宿慧萌芽,潛修百苦,卒致徹悟。渡海來臺,冥陽兩度,禽獸馴歸,更以禪悅代替火食,歷半生歲月,其昭示修行之典範,踐履頭陀苦行之正則,誠堪與古德共贊。惜以眾生福薄,遽爾示寂。惟願不舍悲智,再駕慈航,廣度群迷,導歸淨土,共成無上菩提,不勝馨香禱祝者也。


廣欽老和尚圓寂讚頌委員會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相關焦點

  • 弘揚廣欽老和尚修持觀座談會暨廣欽老和尚赴臺弘法七十周年紀念...
    九月初三,由福建省泉州市民宗局、泉州市佛教協會指導,泉州承天寺主辦的「弘揚廣欽老和尚修持觀座談會暨廣欽老和尚赴臺弘法七十周年紀念活動」圓滿舉行。活動圍繞廣欽老和尚為主題舉行了兩岸承天寺上供、傳燈祈福法會,廣欽佛教圖書館書庫—般若閣落成揭幕儀式,廣欽老和尚赴臺弘法七十周年紀念大會,廣欽老和尚修持觀座談會,書畫展覽,拜謁廣欽老和尚誕生地、故居
  • 廣欽老和尚赴臺弘法七十年!泉州承天寺舉辦紀念活動
    各級領導及海內外大德居士共同為泉州承天寺般若閣揭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7年10月21日至23日,泉州承天寺隆重舉行「弘揚廣欽老和尚修持觀暨紀念廣欽老和尚赴臺弘法七十周年活動」福建省、泉州市各級各有關部門領導,福建省佛教界以及來自菲律賓、臺灣的高僧大德、護法居士約200人參加活動21日上午, 「廣欽老和尚赴臺弘法七十周年紀念大會」 舉行,出席大會的各級領導有福建省民宗廳黨組成員張東暉,福建省委統戰部民宗處王寧處長,泉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林萬明,市人大副主任張建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真平,市政協副主席王瑞強等,海內外高僧大德有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普法大和尚
  • 廣欽老和尚事略:無來亦無去,無有事
    多年前,我翻閱《廣欽老和尚事略》時,對老和尚深厚的禪功頗多敬佩,也知道老和尚一生有許多的不可思議。 廣欽老和尚生於1892年,福建惠安人,俗姓黃。因家境清寒,長兄無錢娶妻,四歲時,父母將他賣給晉江一李姓人家作養子。稍長,養父母相繼離世。他深感世事無常,頓萌出家之念,將田地分送近親,自投泉州承天寺出家,法號廣欽。
  • 【佛教大德】廣欽老和尚事跡
    別人是順口而說,但在廣欽聽來,「一言提醒夢中人」,想起自幼孤苦,養父母早逝,人生無常,說死就死,人生終要走這條路,自己何必再繞圈子呢?於是他決計返回家鄉,出家修行。 就在1911年,他20歲,到泉州承天寺,向住持轉塵老和尚請求出家。轉塵命修苦行的瑞芳師為他剃度,承天寺是以「佛喜轉瑞,廣傳道法」八字傳承法脈,所以為他命名廣欽。
  • 實修實證高僧:廣欽老和尚
    就在宣統三年辛亥,他二十歲時,回到福建,投入泉州承天寺,向住持轉塵老和尚請求出家。轉塵命修苦行的瑞芳師為他剃度,承天寺是以「佛喜轉瑞,廣傳道法」八字傳承法脈,所以他派名廣欽,法名照敬,後來以廣欽行世。初出家,做外坡職事,每日種菜除草,簡直和做伐木工人差不多。並且由於叢林人多,供眾不易,飲食粗糲,湯湯水水的沒有營養。
  • 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廣欽老和尚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德高僧,末學一直非常敬仰,關於老和尚的故事和語錄經常看,也一直在向他老人家學習。廣欽老和尚二十歲時在泉州承天寺出家,九十五歲圓寂。老和尚在洞中潛修,經常打坐入定,一定就是數月之久,甚至被人誤認為已經圓寂。老和尚的傳說非常之多,今天末學主要為大家分享一下老和尚忍辱的兩個故事。一,被人冤枉,若無其事。廣欽老和尚在山洞潛修十三年,一直到有所證悟後才下山重返承天寺。老和尚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每天晚上在大殿裡禪坐不臥。
  • 農曆正月初五 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圓寂紀念日
    廣欽老和尚八十九歲時留影(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6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五,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圓寂紀念日。 廣欽老和尚,於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誕生於福建省惠安縣黃姓家中。因家境清寒,其兄無錢娶妻,師四歲,父母將其賣至晉江縣城南門外李家作養子,父李樹,母林菜。師自幼即體弱多病,惟宿其慧根,隨母奉佛茹素。稍長,養父母相繼去世,所遺田地,近親覬覦之。師深感世事無常,頓萌出家之念,遂將田地分送近親,投泉州承天寺出家。 承天寺方丈轉塵老和尚,命師皈依修苦行之瑞芳法師。
  • 喵~今天是夏衍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喵~今天是夏衍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2020-10-30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欽老和尚獨宿超度三個日本鬼的故事
    廣欽老和尚在洞中潛修13年,他的內證境界,非外人所能揣知。1945年,下山返回承天寺。翌年夏天,端午節後,福建永春的林覺非居士到承天寺遊覽,與師相遇,洽談甚歡,事以師禮,並告以將赴臺灣謀職。二人過往十餘日,分別之時,廣欽老和尚告林居士曰:「你到臺灣教書,務要與我來信。臺灣佛教受日本神教影響,已是僧俗不分,我與臺灣有緣,將渡海興建道場,度化眾生。」
  • 廣欽老和尚雲水記
    一、初見廣老,再見挖寶  民國六十五年,第一次見到廣欽老和尚,當時老人家沒別的開示,只教我們好好念佛。
  • "紀念一誠老和尚誕辰91周年"圖片展在雲居山真如寺開展
    3月18日上午,「紀念一誠老和尚誕辰九十一周年」圖片展在雲居山真如禪寺隆重開幕高僧大德共同主法佛教在線江西訊  「紀念一誠老和尚誕辰九十一周年」圖片展於2018年3月18日上午在雲居山真如禪寺隆重開幕。
  • 看看廣欽老和尚的念佛語錄
    廣欽老和尚,過去在洞中潛修,經常入定。入定,能夠長達四個月之久。縱觀廣欽老和尚一生,避談禪定,廣度群迷導歸極樂。(註:廣欽老和尚禪定功夫了得,卻一生勸人專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禪是自力,而念佛是自他兩力。)師父說:「念佛就可以,念佛念到正念現前,沒有雜念,心安定下來,自然就會坐得好。坐得久,這是最快的方法,否則,一坐下去都是妄想紛飛。」
  • 廣欽老和尚:你不要說, 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驚訝)
    來源:《慧律法語——找回內容的平靜》慧律法師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老和尚。在進去之前,有一位同學一心想要和廣欽老和尚「辯」。一進門,尚未開口,廣欽老和尚就對他說:「你不要說,先聽我說,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辯論不好!」這位同學一聽,嚇得不敢出聲,他心想:「我在想什麼,廣欽老和尚怎麼會知道呢?」老和尚接著說:「辯論是不能解決事情的,要實實在在的修行。」
  • 廣欽老和尚的奇特考試,您能及格嗎?
    :本文全文轉載自夢敏的博客,原文連結地址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d83ef0100f2ot.html 廣欽老和尚的奇特考試,您能及格嗎?我的兩位剃度恩師,是跟隨上廣下欽老和尚,修行將近二十年的比丘尼,他們時常會提出廣欽老和尚種種的開示和考題,老和尚不但自己修證的功夫很高深,而且我們用現在的形容詞來講,他真的是一位教學的天才,他出考題都不必思議,都是在學生沒有準備當中,出臨時考題,如果不是時常把心放在佛道的人,就一定會考得哭哭啼啼的,他如果先告訴你要考試,你當然會提高警覺,問題是他不會事先通知你,都是臨時用境界來考
  • 『南懷瑾』廣欽老和尚為什麼能入定這麼久?
    1、當年在臺灣的,廈門福建去的廣欽老和尚,大家都叫他水果和尚,一輩子不吃飯,光吃水果的,人家都宣傳他一入定二十幾天,這個幾十年前,我一聽現在還有這個和尚,哪裡來的,福建來的,在哪裡,在日月洞那個山頂,我說好,我去看他去,那個朋友告訴我說。2、那個山好走嗎。
  • 蔡元培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於北京大學舉行
    蔡元培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於北京大學舉行 2008年05月06日 10:38 來源:光明日報 在今天北大舉行的蔡元培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上,與會者最念念不忘的是蔡元培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蔡元培研究會名譽會長韓啟德出席紀念大會並講話。他說,蔡元培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思想家、教育家,先生一言一行都以民族利益為先,紀念蔡元培,首先要弘揚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 宗性法師:致敬佛源老和尚 學習他的赤子情懷
    編者按:2019年4月2日,佛源老和尚圓寂十周年暨誕辰九十七周年紀念法會在韶關雲門山大覺禪寺舉行,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
  • 福建泉臺同慶承天寺建寺1050周年「淨宗祖師」歸故裡
    12月8日,素有「閩南甲剎」美譽的福建泉州承天禪寺迎來了建寺1050周年慶典。作為慶祝活動之一,泉州承天寺特意從臺灣承天寺請來「淨宗祖師」廣欽老和尚銅像,並在廣欽佛教圖書館前舉行揭幕儀式。當天上午,來自新加坡、香港、臺灣以及大陸各省市的信眾和嘉賓齊聚一堂,參加慶祝活動。
  • 廣欽老和尚:六道輪迴裡 人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偕同香港護法某居士來參拜老和尚。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親近虛雲老和尚,其父是虛雲老和尚的大護法之一。此番來臺,慕老和尚之道風,專程上山參拜。 某居士見過老和尚後,便對老和尚表示,人生短促,今後將一心一意走修行這條路,看能不能了生死。… 老和尚說:『現在民間信佛,大都佛、道不分,把佛菩薩、神明搞在一起,亂信一通。
  •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座談會記
    天下為公 復興中華一一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紀念座談會記在今天富強的中國新時代,兩岸一家人,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期,迎來了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的11月12日。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中華民族偉人「天下為公」的大同精神,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鞠盛杜慧芬詩詞事業工作室、北京五龍亭朗誦藝術團、中華文化復興系列活動組委會,壩河藝術團等聯合在北京舉辦「天下為公,復興中華一一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紀念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