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歲得糖尿病的 Uzi,讓年輕人真的慌了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注意身體」不是一句客套話。

文 | 葉橙子

來源 | 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電競真的出圈了

這回,電競是真的出圈了。

只不過,是以一種連圈內人都沒想像過的方式。

遊戲《英雄聯盟》領域裡的頭號選手Uzi,在6月3日突然宣布因傷病退役,稱自己因「常年的壓力大、肥胖、飲食不規律、熬夜等原因」,已確診了二型糖尿病。

而醫生警告他,如果病情繼續嚴重下去,併發症很快就會出現。

2012年,Uzi以15歲的年齡初登職業賽場,如今以23歲的年紀退役,至今仍是全球聯賽擊殺榜第一人的職業選手,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

大神Uzi退役的消息,從各個方面嚇壞了他陪伴青春的這代人——

不是吧阿sir,23歲?糖尿病?

在絕大多數人的想像裡,「這屆年輕人身體不好」的話題,還只是脫髮、失眠與保溫杯泡枸杞的養生話題相關。

然後在領快遞時,看著「假髮銷售破紀錄」「生髮液銷售破紀錄」的消息相視一笑。

在那「你懂我懂大家懂」的相視一笑裡,大家潛意識裡的臺詞是:

「抱歉,年輕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雖然我脫髮、失眠有黑眼圈,但我是好孩子身體扛得住的年輕人。可Uzi23歲患糖尿病的消息戳破了這層美好妄想,讓所有人都開始審視自己:

年紀輕輕,真的會得糖尿病這種「老年病」嗎?

可以先給出的兩個結論是:

1、年輕人真的會得糖尿病;2、糖尿病的患病人數,比你想像的要多太多。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在2019年發布的全新糖尿病地圖,全球共有4.63億糖尿病患者。而中國有1.164億患者,排第一位。每11個成年人(20-79歲)中,就有一個罹患糖尿病。

這些數據乍一看還不夠可怕,可如果放到生活中對比想想,就會發現1/11是一個很大的概率。比如,在Vista新媒體的「唱唱反調編輯部」裡,就坐著11人。

而「糖尿病是老年病」的這一印象,也並不可靠。因為中國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為3550萬,佔比約五分之一。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處於工作年齡。

而一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超過111萬名20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

根據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觀察與自述,在醫院住院部的內分泌區,得糖尿病的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比例基本持平。

那些口口聲聲,說到了70歲還要繼續當阿宅打遊戲的年輕人們,可以先別忙著擔憂自己年紀大、技術不行了。人到70還能保住自己喝肥宅快樂水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贏家。

除了年紀,關於糖尿病的另一個巨大誤區,是「得糖尿病是因為吃了太多甜食」。部分甜食愛好者會拿這一說法做調侃,自嘲說「以甜食為天,置生死與度外」。

延伸到看劇看電影的娛樂生活,還變成了網友們磕CP時的甜蜜描繪:「劇情太甜了,我快得糖尿病了。」攝入過多糖分的確與糖尿病的成因息息相關,說它是誤區,是因為在糖尿病面前,「甜食」的範圍會比你想像的要大。

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會成為導致糖尿病的「甜食」,而你剛喝的那杯「為了健康裝模作樣」的半糖奶茶,則是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男子高中生的日常》中的吐槽對話:「對不起,我不能吃甜食」「是因為你已經到了得糖尿病的邊緣嗎?」

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回家後渾身疲憊只想往床上一趟的朋友,請捏捏肚子上的小遊泳圈。

點外賣時看著商家贈送的一小盒軟飲、覺得不喝白不喝的朋友,請算一算垃圾桶裡多了多少空盒。

有時候還會被外賣贈飲誘惑,飯後多點了一杯奶茶

白天被學習與工作壓抑本性、夜裡只想「報復性熬夜」玩手機的朋友,請拿起量角器算一算,看看黑眼圈擴大了多少。

甚至包括覺得水果健康、覺得鮮榨果汁可以大口喝沒問題的朋友,不妨去測試一下,看看短時間大量攝入果糖後血糖會如何上升。

Uzi自述裡的「壓力大、肥胖、飲食不規律、熬夜」,大多數年輕人能踩中一半的雷點。

壓力大、熬夜

飲食不規律、大魚大肉、不運動

知名視頻博主毒角show也曾突然住院、確診糖尿病。出院後,他對自己不規律的生活進行了簡單描述,重點還是那幾條——

「壓力大」「熬夜」「飲食不規律」「大魚大肉」「不太運動」。

拿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和自己一比對,恐怕百分之八十的加班社畜們都會驚覺,自己仿佛是個自爆步兵,身上裝滿了定時炸彈。

說來有些諷刺的是,這些習慣其實都是被人們說厭了的「小陋習」。

就像當你無論有什麼頭疼腦熱、向父母隨口抱怨一句時,他們都會惡狠狠地說「還不是因為玩多了手機」。

我們往往覺得父母強加因果、小題大做,抱著的都是不以為然的心態。怎麼了怎麼了?晚睡一點怎麼了?多吃兩口怎麼了?

因為無論是晚睡還是壓力大,這些習慣和「吃多了甜食得糖尿病」的偏見毫無瓜葛。

但仔細說來,這些「小陋習」與糖尿病的瓜葛其實緊密而簡單。而且準確地說,正是和Uzi患上的2型糖尿病有關.

所有人都知道和糖尿病相關的另一個詞「胰島素」,聽說糖尿病患者多是胰島素出了問題。胰島素在身體中,就像是你家樓下甜品店的外賣員,負責把血糖運送給需要的細胞。

如果當天血糖太多、「賣不出去」,就放到肝臟中儲存起來,可能會被轉化為脂肪。

可有一天,胰島素發現自己的外賣道路受阻。它們站在細胞的家門外、喊它們出來拿外賣,可細胞仿佛沒有聽見。這時,出現的就是胰島素阻抗。

血糖送不出去,那胰島素就想按照常理、把血糖送去肝臟。

但推著貨車們走到肝臟門口,發現這裡脂肪堆積、已經爆倉了。而脂肪堆積的原因,大多是缺乏運動、油膩飲食以及肥胖。此刻多餘的血糖只能留在血液裡,導致高血糖,也就是糖尿病作為代謝類疾病的主要特徵之一。

熬夜、壓力大等等習慣,對應的是肥胖的機率變大,以及對身體器官機能的消耗。說到底,很多所謂的「老年病」其實和年齡無關,只是和我們對身體的消耗程度有關。

日常生活裡大家爭當熬夜小冠軍、燒烤炸串做夜宵根本不在話下,只有病痛真正來臨的那一刻才會大腦一空:「哦豁,完蛋。」

然後意識到,醫生說的「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是真的,龍王蕭敬騰那句「夜太美,儘管太危險」也是真的。

更不敢想像的是,如果年輕人早早地就消耗掉了身體資本,得了一身的老年病,那真正等到五六十歲時,大家該咋辦?

童年時期那些被詬病欺騙中老年人的各種養生用品廣告,如果沒有被整頓、僥倖存活到了今天。

那麼被騙人群,可能就直接是從17歲到70歲了。什麼肩周炎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糖尿病、高血壓、膽固醇等等,都開始出現在年輕人身上。

老年病年輕化這事,像極了愛情夏天,總是「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

前一天還是生龍活虎一條好漢、蹦迪廳裡的耀眼明星,後一天就突然拿著診斷書、問醫生「我還可以拯救一下嗎?」

這些「老年病」的共同特徵都是積重難返,平常不痛不癢沒太多症狀,等到發作才後悔莫及。

糖尿病目前無法痊癒

只能控制病情發展

在IDF的糖尿病地圖裡,就重點提出了對「未診斷糖尿病患者」的關注。有2.319億未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年齡為20-79歲,早期沒有明顯症狀。

在被診斷、甚至是併發症出現危及生命之前,大多數患者扮演的都是自我安慰的角色:「呼,還好我沒有。」

23歲的Uzi患上的就是2型糖尿病,並被醫生警告說有併發症風險。而這一疾病過往的發病人群的確和大家想像的一樣,以中老年人為主。但根據數據調查,年輕人的發病率正在逐漸上升。

另一種1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則多在30歲以下,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症狀明顯。

兩者的主要區別是,1型糖尿病由缺乏胰島素導致,而2型糖尿病由身體對胰島素失去響應導致。這一區別的最大影響就是治療方式的不同。

這兩天裡,在看到Uzi因病退役消息後瞬間慌了的各位,應該或多或少都冒著被「癌症起步」嚇壞的風險,去「千度」了一下糖尿病到底有什麼影響。

其中最嚇唬人的一條,一定是「糖尿病目前無法痊癒」。

遺憾的是,這條是真的。

而在糖尿病的一般治療方案裡,首要一步就是挽救大家容易在深夜崩潰一百次的心態。

醫生會反覆向你科普糖尿病的基本知識,並告訴你「戰勝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加油!奧利給!」

雖然它目前沒有痊癒的方法,只有無良微商和莆田醫院才會宣稱他們能「治癒」糖尿病。

但現代醫學已經能夠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多種治療方案,通過藥物與飲食控制病情,緩解糖尿病對眼、腎、心臟、血管、神經帶來的慢性損害與功能障礙。

無論如何,糖尿病都是強行把讓你體會「把腦袋放在褲腰帶上別著」的嚴肅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病足、心臟病、腦動脈硬化……糖尿病可能帶來的多項併發症裡,沒有一項好惹。

夏日多貪的一口甜西瓜,被碳水誘惑後多吃的兩口面,都可能讓血糖飆出警戒線。有時藥物的不當使用,還可能反向造成低血糖,同時也危及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一,11個人裡可能就有一個患者。

但恐怕在日常生活裡,我們鮮少會感受到糖尿病患者的存在感,大多數人不願聲張。

它不像頸椎病或肩周炎,是一項大多數人多多少少能體會的病痛。大家在綜藝中看到明星去做正骨、推拿按摩等治療,還會因為他們「生無可戀」的表情哈哈大笑、或者感同身受。

畢竟仰頭時脖子的卡拉卡拉一響,和偷偷躲到無人處給自己打針,或是要常年吃藥控制飲食相比,實在是個輕鬆話題。

Uzi的因病退役,對電競圈乃至所有關注到這一新聞的人來說,都像是用「小錘四十、大錘八十」在腦門輪流猛敲。

因為太多職業本質和電競行業相似,日常工作都是久坐在電腦桌前「埋頭苦幹」。

以往,大家的「怕死程度」,還只是停留在討論久坐會不會導致靜脈曲張、屏幕藍光傷不傷眼、如何用下巴在空中寫「糞」字的方式治頸椎。以及互相自嘲「健身房辦了卡就去了一次」「為了看劇熬了通宵」。

但這次,強顏歡笑的年輕人們真的有點慌了。

在身體健康上

請不要開玩笑

畏懼於糖尿病的危險,並害怕自己年紀輕輕就已經「老年病」纏身,再加上還沒找到對象,二十歲就變成了「空巢老人」。

現在,與其對著爸媽必轉小文章中的各種症狀,掰著指頭算自己的頸椎到底相當於50歲還是70歲。不如打起精神,認真想想自己的健身計劃、早睡計劃如何完成。

比如先立一個小目標,在接下來的一周裡不再參加朋友圈「熬夜冠軍爭奪賽」,不再「一天三頓小燒烤」。

總之,在身體健康上,請認真做一個「怕死」的人。這並不是開玩笑。

點個「在看」

注意身體不是一句客套話

相關焦點

  • 23歲得糖尿病的Uzi,讓年輕人真的慌了
    雖然我脫髮、失眠有黑眼圈,但我是好孩子身體扛得住的年輕人。可Uzi23歲患糖尿病的消息戳破了這層美好妄想,讓所有人都開始審視自己:年紀輕輕,真的會得糖尿病這種「老年病」嗎?可以先給出的兩個結論是:1、年輕人真的會得糖尿病;2、糖尿病的患病人數,比你想像的要多太多。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在2019年發布的全新糖尿病地圖,全球共有4.63億糖尿病患者。
  • 著名電競選手Uzi23歲因糖尿病退役,如此小的年齡怎麼會糖尿病呢
    2020年6月3日,英雄聯盟傳奇選手Uzi(簡自豪)在社交媒體發布公告正式退役:「大家好我是uzi,很遺憾的告訴大夥,自豪決定退役了。在去年體檢的時候查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已經到了11%(正常<6.5%)。
  • 年輕人不會得糖尿病?糖尿病誤區知多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數據,全球患糖尿病的人數從1980年代的近1億人已經增加到2014年的4億多人,相應的成人患病率約8.5%。但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曾介紹過,中國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差不多有10%,超過1億人,趨勢不容忽視。年輕人和兒童、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
  • 年輕人得糖尿病怎麼辦?看看自己是不是這個原因
    2型糖尿病,曾經被稱為"富貴病",一般是人到中年,由於年輕時不良的飲食習慣,產生胰島素抵抗造成的。但由於現在夥食越來越好,生活習慣越來越不健康。曾經常見於中年人群的"富貴病",居然也在年輕人群中猖狂了起來。
  • 【有理有據】為什麼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得糖尿病?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不光如此,以前我們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可是最近年輕人得糖尿病也在增多,糖尿病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那麼糖尿病年輕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 LOL:uzi首次回應糖尿病病情,一反應打臉黑粉,粉絲表示心疼
    自從uzi退役之後,就把重心放到了直播上,在不久前的虎牙粉絲節上,他就以絕對的優勢碾壓了一眾競爭對手從而獲得冠軍,而冠軍的獎勵就是三號數的房間號。如今,粉絲們已經紛紛開啟腦洞風暴,想uzi應該條哪三個數字來作為房間號。雖然uzi已經退役了,但人們對他的關注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 更多素食,更少糖尿病,吃素的年輕人糖尿病風險可能降低23%
    中國的糖尿病發病趨勢已經呈現「年輕化」「多樣化」以及「範圍擴大化」的趨勢,年輕人們也該把糖尿病預防提上日程了……而說起降低糖尿病風險,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吃什麼」的話題。今天要介紹的這項研究,就是關於年輕人怎麼吃可以預防糖尿病的。
  • Faker開箱UZI送的神秘大禮,卻發現拼圖缺了一角,得知原因後慌了
    而最近因為uzi退役了,所以也是給faker送出了一份神秘的大禮,而李哥更是在直播的時候開箱這份神秘大禮,看他的樣子就看得出來,真的非常開心。在這個神秘大禮裡面還是有著非常多東西的,有uzi給李哥寫的一封信,一件uzi的專屬戰服,後面還印著「LPL006號選手」,有一說一,這件衣服的紀念意義實在是太大了,李哥也是十分喜歡的舉起這件衣服給大家看,從他微微上揚的嘴角就可以看得出李哥此時內心在想些什麼了!
  • 年僅23歲,打電競打出2型糖尿病!這病為何會招惹年輕人?
    一位15歲出道即巔峰的少年,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拼搏努力的8年。8年來,他曾踏足山巔,也曾跌落低谷,他的奇蹟也被無數人所見證,甚至更被人推上了神壇,國內外的選手在面對他時無不對他表示尊敬。就這樣,天賦和努力隨行的簡自豪,以UZI的名義奮鬥了整整8年,在斬獲無數獎盃的同時,身上也落下了許多毛病。
  • Uzi退役後生活瀟灑,天天吃甜食,狗黑又開始陰謀論了?
    Uzi因病退役生活那是相當瀟灑,接受完幾個採訪之後就出去旅遊了,我們可以在直播間經常uzi,還能看到解說uzi。
  • 當糖尿病盯上年輕人:18-29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
    來源:瞭望◆ 以全國31個省區市共計75880名參與者為樣本的調查研顯示,目前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0~39歲之間是6.3%◆熬夜、缺乏運動、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飲食等,是年輕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 「UZI裝病退役」引熱議,全上海最厲害醫生回應:他吃什麼都可以
    了,雖然說uzi在打職業的這8年間,節奏從來沒有斷過,也一直都有人質疑他的實力,但要論影響力,uzi絕對是LPL影響力最大的選手,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如此。15歲的uzi就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加入了皇族俱樂部,8年來一直高強度的訓練也是讓他一身的傷病,退役之後才終於是過上了比較舒服的生活,不需要為了成績而拼命。而RNG的營銷也的確是厲害,從這支隊伍退役的選手,自己弄起了一個GNR隊伍,人氣也是非常高,而RNG索性舉辦了一場RNG和GNR的比賽,看得粉絲們也是熱血沸騰,但比賽中有一幕卻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世界第一ADC」Uzi宣布退役,年僅23歲就查出二型糖尿病
    Uzi真名簡自豪,1997年出生於湖北宜昌,今年剛滿23歲,是RNG電子競技俱樂部英雄聯盟分部的ADC選手。2012年底第一次登上職業賽場,就創下了當時LPL賽區在全球總決賽上的最好成績,並且是英雄聯盟賽事歷史上第一位連續兩年打進全球總決賽冠軍戰的選手。他被英雄聯盟官方認證為世界第一ADC,至今仍是全球聯賽擊殺榜第一人。
  • Uzi現身高中英語試卷:他在年輕人一代中家喻戶曉
    Uzi現身高中英語試卷:他在年輕人一代中家喻戶曉 最近網上有人曬出了一張英語閱讀理解的截圖,其中一段提到了uzi小狗。
  • 糖尿病瞄上年輕人 20-30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升高
    提到糖尿病,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少吃糖?注射胰島素?老年人才會得的病?近日,號稱「全中國最好經紀人」的楊天真為治療糖尿病而進行切胃手術,她今年僅35歲;電競傳奇人物Uzi在事業巔峰期退役,只因糖尿病嚴重到無法繼續支撐職業生涯,他今年才23歲……據悉,2020年我國20-30歲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996年的4倍之多,全國糖尿病患者總人數約1.21億,佔全球總患者數的1/4!
  • uzi找了個新的夥伴,粉絲猜測是那個男人,uzi:他菜得被我閉眼虐
    前言:uzi玩換裝小遊戲被ming發現,他直接說了一句話,粉絲:女友怎麼辦?隨後他找了個新的夥伴,粉絲猜測是那個男人,uzi:他菜得被我閉眼虐。換裝遊戲最近的直播中,uzi又一次跟小明雙排。還有粉絲找上uzi的女友奧咪咪,讓她來看看這兩人在做什麼。如果他們要「結婚」,那么女友奧咪咪怎麼辦?當然,簡自豪是跟小明開玩笑的,粉絲卻說,很多真心話是以開玩笑的形式說出來的。不過,uzi和ming的感情真的很好,在雙排中,uzi讓小明等等自己,小明說自己肯定一直等著他,讓粉絲忍不住眼淚。
  • UZI決勝局心態爆炸原地閃現,導播不敢給鏡頭 網友:又有得噴了
    在英雄聯盟遊戲中RNG跟IG在3月23號的天王山之戰已經落下帷幕。最終RNG1:2不敵IG,輸掉了比賽。在比賽前那些黑粉帶的節奏也許對UZI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他的節奏有點亂,第二局表現良好,還給自己點了一下贊,UZI這時應該在想是時候證明一下自己了。
  • 那些質疑uzi英語水平的被打臉了,uzi的這句英文其實不是病句
    這次隔空交流的雙方換成了大師兄和uzi,uzi推特上面回復了大師兄,身為狗吹的大師兄收到回復後頓時就像是追星成功了的粉絲一樣,直呼人生圓滿了。看得出來大師兄對uzi真的是發自肺腑地崇拜,要不然也不會反應這麼誇張。不過因為兩個人互動使用的是英語,所以uzi的英文水平遭到了質疑。
  • 2型糖尿病,為何年輕人也中招?聽專家為您解釋
    日前,23歲的國內知名電競運動員簡自豪宣布退役。正處於職業巔峰期的他突然選擇退役,令網友十分驚訝和惋惜。簡自豪在個人微博中表示,退役原因是去年體檢時查出了2型糖尿病,加上手臂舊傷,「身體條件不允許我再戰鬥下去了」。
  • uzi和我們的青春記憶:他陪中國電競走出蠻荒,步入盛世
    uzi是ADC位置的歷史第一。他「擊敗」了肖戰、王一博 在很多玩家看來,uzi的退役是一個可以預見的事情——去年S9小組賽遭淘汰,今年春季賽作壁上觀。潛意識裡,大家清楚24歲的uzi已經到了告別的時候。即便如此,當這一刻真正來臨,引發的是全網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