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新生兒篇,由於篇幅過長,遂分三篇解答
10.螳螂嘴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口腔兩側頰黏膜會隆起,形成兩個較厚的脂肪墊,人們常稱為「螳螂嘴」,因個體差異,有的新生兒很明顯。這是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在新生兒吸吮奶水時,口腔黏膜下脂肪組織的隆起會使口腔內的負壓增大,幫助他們有力地吸吮。隨著吸吮期的結束,「螳螂嘴」也會慢慢地消退,無須特殊處理。
11.新生兒睡覺狀態怎樣的?
對於新生兒來說,睡眠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正常情況下,每天能睡20小時。出生前,胎兒是在各種聲音的陪伴下發育起來的,如腸鳴、血液流動、心跳聲等。對聲音的熟悉和偏好,使爸爸媽媽沒有必要為新生兒製造特別安靜的睡眠環境,以免日後養成睡眠太輕的習慣。
12.新生兒睡姿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注意事項?
新生兒大多採取仰臥或側臥的睡姿,最好是仰臥、側臥相結合,利於顱骨及脊柱兩側骨骼均勻發育。由於新生兒溢奶容易堵塞口鼻引起窒息,因此,當吃飽後入睡時,需要幫助他,採用右側臥位,一個小時後再讓他仰臥。新生兒在睡覺的時候無須使用枕頭。過早使用枕頭,會影響伸肌發展,使頭處於被動屈位,可將毛巾疊四層墊在頭下。
13.嬰兒尿布疹如何預防和護理?
尿布疹是產生於寶寶臀部皮膚的一種炎症。寶寶被髒尿布包裹的時間太長就有可能患上此病。因為寶寶皮膚嬌嫩,尿液與糞便會刺激並損傷皮膚。另一原因可能是對肥皂粉過敏。主要症狀:寶寶臀部區皮膚上有紅色、多斑點的皮疹。
防治方法:
①按照醫生指導買尿布疹藥膏,在更換尿布時使用,對嬰兒皮膚有消痛和治療作用。
②經常更換尿布。每次換洗尿布時,要徹底地清潔並晾乾臀部。
③儘量讓寶寶躺在尿布上,使其臀部暴露於空氣中。尿布外不要用膠墊(阻擋空氣流通)。
④不要用含有生物性的洗滌劑或衣物柔順劑清洗尿布,因為會引起過敏。
⑤如果已經有感染,應及時看醫生。
14.新生寶寶何時能去戶外活動
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後,不僅可以促使皮膚製造維生素D,對佝僂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還能活躍全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防止貧血。另外,紫外線還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寶寶出生幾天就可以到室外活動。
冬季出生的寶寶可推遲一點。一開始在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要太長,每次5~10分鐘較為適合,待寶寶對外界環境慢慢適應後,再逐漸延長。可每隔3~5天延長5分鐘,一直達到每次活動1小時或更長時間。還可以由每天一次,增加到兩次以上。春天可以增加快一點,冬天要慢一點。天氣炎熱,戶外活動時要給寶寶戴上遮陽帽,防止中暑。冬天要穿好衣服,只露臉和手,曬太陽時要選擇避風的地方,以免寶寶受涼感冒。
15.給寶寶戴手套好嗎?
有的家長為了怕寶寶手冷或是防止寶寶抓臉或吃手,就給寶寶戴上了手套。其實這樣做是弊多利少。手是智慧的來源,大腦的老師。手的亂抓、不協調活動等是精心動作能力的發展過程。寶寶通過吃手進而學會抓握玩具,吃玩具。
這種探索是心理、行為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是一種認識的過程,也是一種自我滿足行為,為日後手眼協調打下了基礎。給寶寶戴上了手套,就有可能妨礙口腔認知和手的動作能力的發展。寶寶生來就有握持的本領,可以經常讓寶寶學習握物或握手指,促使寶寶從被動握物發展到主動抓握,從而促使寶寶的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這對大腦、智慧、潛能開發大有好處。
爸爸媽媽應每天清洗寶寶的小手,替寶寶勤剪指甲,鼓勵寶寶盡情玩耍雙手。寶寶懂了手抓臉不舒服,才懂得「這是不好的」、「這是我的臉」,於是,改為用手指蹭臉,漸漸才學會拿玩具玩。
有的爸爸媽媽聽說戴手套不好,就盲目拿掉,採取更加嚴密的監護雙眼盯著寶寶的手,不許孩子動。寶寶不耐煩地哭鬧,大人也累得夠嗆,這種撫養孩子的辦法,實在是對孩子太缺乏理解和信任。
16.如何給寶寶修剪指甲?
寶寶指甲長得很快,在最初幾周應該每周修兩次。修剪指甲的最好時機是在寶寶洗完澡後安靜地躺在床上或熟睡時,可使用寶寶專用指甲剪或飩鼻指甲剪。要把指甲修剪得短而光滑,以免寶寶抓傷自己。相比之下,寶寶的腳趾甲柔軟而光滑,不需要修剪得像手指甲一樣短。腳趾甲1個月只需要修理一兩次。如果指甲旁邊皮膚發紅,就應該警惕是否發生甲溝炎。
17.該如何給寶寶選奶粉?
嬰幼兒奶粉與普通奶粉不同,它是針對不同月齡的寶寶成長需求,調整蛋白質、脂肪及乳糖的比例,添加了多種營養物質。只有購買適合的嬰幼兒奶粉,才能達到最好的營養效果。
目前,嬰幼兒奶粉的產品包裝上一般都會標註適合的兒童年齡段,選購時,一定要根據寶寶的生長階段來挑選。要注意生產廠家信息是否齊全,看清楚執行標準、主要原料、營養成分表、生產日期、保存期限、調配說明等。外包裝印刷的圖案和文字清晰。罐裝奶粉的密封性能較好。挑選袋裝奶粉時,要擠
壓一下包裝,看看是否漏氣,漏氣或袋內根本沒有日期的,不要選購。奶粉應該為色澤均勻、帶有奶香味的乾燥粉末狀固體,結塊的就可能已經變質。
18.大便發綠是什麼原因?如何護理?
出現大便綠色,有多種原因:
①母乳餵養排綠色大便。如果寶寶吃奶好,全身情況正常,這時可回答「正常」。究其原因可能因小嬰兒腸道功能不健全,是暫時現象,隨著寶寶長大,會有進步。
②有的寶寶因沒有吃飽,飢餓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出現綠色大便。寶寶因飢餓有哭鬧不安等表現,容易與上述情況區分。這種情況要增加奶量,讓寶寶吃飽就可以。
③受涼也是導致腸蠕動過快,產生綠色大便的常見原因之一。這有可能引起像感冒的症狀。如果只有綠色大便,注意腹部保暖,尤其在晚上,過幾天就會恢復。如果有感冒症狀,應同時對感冒進行治療。
④寶寶如果喝奶粉,也會產生綠便,因為奶粉裡面有豐富的鐵質,一般寶寶沒有辦法完全消化吸收,鐵氧化,便形成了綠便。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得下、不拉稀就沒事,等加了輔食之後,便便就正常了。
應注意:若綠色大便次數多,水分多,甚至出現腹瀉,就應當到醫院檢查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