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守規矩?別怨孩子了,都是父母的錯

2020-10-03 心格育兒部落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生活在這個社會,必然要遵守社會規則。

對於孩子來講,守規矩不僅能幫助他塑造良好的行為習慣,對自控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利的

我們父母也會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希望他們能按照規矩來執行。但是,不幸的是,很多孩子對父母的規矩都是抗拒的。



孩子不守規矩了,在父母眼裡那就是不聽話、不懂事、調皮鬼了。但是,我們怎麼不來想想看,為什麼孩子不守規矩呢?

孩子不守規矩就一定是孩子的錯?

那可不一定喲,說不定孩子不守規矩完全都是大人的錯呢!

或者,咱們先不來討論誰對誰錯的問題。

咱們不妨來假想一下。

如果我們給孩子立下了許多規矩,並且孩子都能夠認真按照你立的規矩來行事的話,那副景象是不是太完美了一點兒呢?這種完美應該做夢都沒有夢見過吧?哈哈……

如此以來,我們還會因為養育孩子而苦惱不堪嗎?肯定不會了呀,只要把孩子生出來,然後花點時間想好規矩,再把規矩告知孩子,讓他嚴格執行你的規矩,這不就萬事大吉了嘛!



畢竟,夢,只是夢而已,還是一個出現機率幾乎為零的夢。

我們成年人面對有些規矩的時候都未必能嚴格執行,更何況孩子呢!

雖說我們理解孩子的執行能力有限,但是並不意味著允許孩子不守規矩。規矩是需要的,如何讓孩子自覺地遵守規矩是富有科技含量喲。

讓孩子遵守規矩,光靠逼迫和威脅是不行的。必須要讓孩子心甘情願地遵守才有意義和效果。

我們為什麼要制定規矩呢?就是為了制約不守規矩的人,如果都守規矩了,那規矩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了。

孩子如果能夠心甘情願地按照你的規矩來,那麼規矩對他來說就不是束縛了,也就無所謂了。

關鍵的是要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去執行。這就需要家長想方設法調動孩子的內驅力噠!這是個腦力活兒。



比如我們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給他立下規矩:飯前洗手、在餐桌上吃飯、吃飯不能看電視、半小時之內吃完、飯後洗手。

要想孩子遵守你定的規矩,首先你要做好榜樣,你不執行的,就沒有資格來要求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寧可模仿你的好習慣,也不願意被你逼著去執行你的規矩。

大家可能發現過這樣的問題,你要是越說孩子哪兒哪兒不好,他就越會和你對著幹。所以,少說一點吧,榜樣豎起來。

時常自省的父母,是有魅力的父母,孩子也會喜歡。

如果你還在為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立規矩而發愁,下面這本書會教你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相關焦點

  • 父母怪孩子不守規矩,孩子怪父母用錯方式
    父母怪孩子不守規矩,孩子怪父母用錯方式! 到底是孩子不守規矩,還是父母用錯方式?; 最後,在給孩子施壓的同時,別忘了養成恰當誇讚孩子的習慣。 孩子嘛,都有調皮和無知的時候。偶爾犯了錯,或者沒有堅持遵守規則也情有可原。這就需要父母用自己的智慧和寬容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去接受規則,並且遵守規則。
  • 家長還在怪孩子玻璃心?別再給孩子「挖坑」了,還要怨孩子不好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會有很多的問題,尤其新手父母,家長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需要很多的教育方法,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會是陪伴孩子最久的人,父母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家長給孩子「挖坑」,卻說孩子玻璃心,別讓情緒成為孩子的主人
  • 孩子的智商,是父母的年齡差決定的?家長別再想錯了
    導讀:孩子的智商,是父母的年齡差決定的?家長別再想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智商,是父母的年齡差決定的?家長別再想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成績不好別光怨手機電腦,不提高孩子專注力,孩子學啥都白搭
    孩子成績不好別光怨手機電腦,不提高孩子專注力,孩子學啥都白搭問一個孩子聰不聰明,通常在兩個階段有兩種不同的判斷,上學之前看這個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語言表達或者反應能力;上學之後,基本變成以成績考察孩子聰明與否。
  • 吼孩子讓孩子受傷,憋著不說自己受傷,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個媽媽問貓爸:「我兒子今年4歲,從小到大我都有意識地培養他守規矩,可是孩子最近特別不守規矩,我知道吼他會對他有傷害,可是生氣憋著不說對我自己也有傷害,我現在總是在忍耐和發飆的邊緣徘徊,我應該怎麼辦呢?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
    很多父母都知道,情商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但仍然沒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這是為什麼?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情商和智商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①將負面情緒帶給孩子的父母很多父母都喜歡將負面情緒帶回家中,每當孩子做錯事或鬧矛盾的時候,他們就將這些情緒爆發,一股腦兒傾瀉在孩子身上。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即便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會慢慢被消磨殆盡,最後變得消極怠世。
  • 李玫瑾坦言:「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情商低與父母有關係,「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 1、負能量爆棚的父母 情商高的人性格通常都是積極樂觀的,不會整天身上布滿負能量
  • 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嗎?
    在親子教育方面,現在有兩種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其一是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孩子生病,父母吃藥。其二是童年的家庭創傷會跟隨人的一生,從而影響健全人格的發展。這兩個觀點,都沒有錯。但是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切不可把這兩種觀念當做絕對的遵從,因為人設不同,背景不同,問題不同,環境不同。
  • 孩子不守規矩,可能有3個嚴重後果,家長們要重視起來
    前言其實每個人都生活在規矩裡面,正是因為有了規矩的約束,才讓大家的生活和工作井然有序。或許是大人的自控能力比較好,所以在守規矩方面,要明顯比強於孩子。很多人喜歡用「熊孩子」來形容不守規矩,而且經常製造麻煩的孩子,這是為何呢?
  •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問題父母。寧靜:孩子永遠沒有錯
    寧靜斥責那些控訴子女不孝行為的父母,:「活該啊,怎麼沒把你整死啊?孩子是永遠沒有錯的。」今天一大早就刷到一段節選視頻,和昨日學校推薦的一堂公益課的主題不謀而合。標題是「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或許是這個標題不夠吸引人吧,到場的人寥寥無幾。但課程結束後,每個到場的家長都深有感觸。課堂上,那位老師說了一句話:「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兒有問題的父母。」這個觀點,毫不客氣的抽醒了在場的父母。「人之初,性本善」。
  • 別總挑兒女的錯!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以家人的名義傷害孩子
    一、別老挑兒女的錯,以愛他的名義傷害他「別人可以做到,為什麼你不能?」「你應該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對身體好」「我是你媽媽,我能害你嗎?」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習慣性站在評判者的角度,以他們的價值觀去評判孩子的對錯,他們總覺得,只要是做不符合父母的意願的事情就是錯的,只要是不聽父母的話就是錯的,哪怕父母教育的再不對,但是他們給了你生命,你就應該懂得感恩。
  • 「寶貝,對不起」,5個字是孩子的解藥,父母別等過了保質期再說
    01孩子的怨恨,父母不懂看了幾期《少年說》節目,聽到有不同年齡的孩子對臺下父母述說煩惱,不聽都不會知道這些孩子內心深處,藏著這些在家裡不敢對父母說的話。一個9歲男孩子說:「我以後想有2個孩子,我要把氣都發到我老二的身上。」
  • 多子女家庭中,不孝順父母的往往是此類孩子,家長可別寵錯了
    文|好孕姐家有多個孩子,父母的教育就是大問題。教育好了,不說每個孩子都能有出息,但最起碼都知道孝順父母。但如果教育不好,孩子不成器不說,父母晚年也跟著遭罪。所以,多子女家庭,父母從小就要上心孩子的教育。一般來說,多子女家庭中,不孝順父母的往往是此類孩子,家長可別寵錯了。哪類孩子呢?家長不妨參照以下幾點,早發現苗頭早應對。
  • 孩子從電瓶車跌落,被爸爸一腳踹翻,為什麼父母的錯讓孩子承受?
    評論區所有人都在譴責這位爸爸,甚至有人開罵:「這是什麼神經病,根本不配做家長。」確實孩子遇上這樣的爸爸,真是夠遭罪的了,不僅自己沒能照顧好孩子,相反將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孩子錯了嗎?這樣的父母,只會讓孩子在生活中陷入到擔憂和恐懼中,不知道哪天,父母情緒失控,自己將承受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打擊。
  • 孩子挑食,到底是誰的錯?
    再說,孩子沒有選擇權呀,要是讓孩子自己上市場挑一圈下來,保證孩子會出乎意料地將碗裡的食物一掃而光,「挑食」的罵名一下子可以拋到九霄雲外。孩子挑食的本質,就是因為沒有選擇權。食物可替代性當然,有的父母可能比較傳統,認為某一樣食物一定有它特定的營養價值,非讓孩子吃不可。
  • 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著堅定付出的父母,別指望孩子頓悟了
    有一個孩子深度厭學,四年級的時候,每次聽寫生字他都會錯一半以上。第一遍結束,讓他自己寫幾遍錯了的,第二遍再聽寫,上次寫錯的裡面,還有80%寫錯。再複習,還錯80%。這時,有人給她出主意,說找個心理醫生開導開導孩子,大概孩子就能學習了。這位媽媽居然就信了。結果呢,可想而知。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後,站著的都是堅定付出的父母,是他們日復一日的堅持,才造就出了孩子的優秀。
  • 讓三歲孩子做吃播,這對父母犯了四大錯,每個錯對孩子都是傷害
    大多數的父母都會限制孩子食用這些食品。而女孩的父母卻故意投食,吸引觀眾的眼球,增加播放量。某視頻裡面,孩子已經說別弄了別弄了,父母嘴上同意了,但還是把盤子加滿,這一幕讓很多網友憤怒。在餵養孩子方面,這對父母犯了四大錯,每一個錯都是對孩子的傷害:一是不關注孩子的健康,肥胖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二是不注重孩子的形象,女孩都愛美,這對父母讓孩子美不起來;三是這對父母對孩子的愛,慢慢變質,加入了利益;四是,沒有關注孩子的心理,肥胖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 美希老師專欄01:孩子的錯都是因為父母
    孩子的錯都是父母的錯,孩子的事無小事,支持孩子就是支持幫助父母羸得孩子的歡迎、尊重和幸福地家庭生活。這樣的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在家庭中不停的上演,是孩子不聽話還是父母教育的問題呢?美希提示:孩子的錯都是父母的錯。1、接納事實高於一切孩子好的情緒與好的表現,父母會很露出笑容,會稱讚,會吻一下孩子,會送給孩子禮物等,很容易地接納。
  • 孩子應對這個世界的底氣,永遠是父母給的
    到時候,應有的惡果報復來臨,家長哭都來不及。你若不守規矩,也終將自食惡果。犯了錯,總是會遭受懲罰的,這個懲罰來得早,也可能來得晚,但卻不會缺席。如果,發現孩子有喜歡找茬、善鬥、欺軟的性子,家長一定要及時教育才行,讓孩子管住自己的手,別惹是生非,以免日後吃大虧。
  •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我問孩子的父母,這老鼠藥放了有多久了?這位年輕的夫婦說才十幾天,因為才從別人手中買了一棟平房,見有老鼠,這才投放了老鼠藥。 一聽這話,這才十幾天的老鼠藥,毒性正厲害著呢,就趕忙勸這對年輕夫妻快走,別耽誤時間了,望著奶奶眼含淚水後悔的樣子,我又趕緊勸小夫婦倆,現在埋怨什麼事情也發生了,救孩子才最要緊,小夫妻倆這才反應過來,停止了左右炮轟,帶著孩子開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