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生活在這個社會,必然要遵守社會規則。
對於孩子來講,守規矩不僅能幫助他塑造良好的行為習慣,對自控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利的。
我們父母也會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希望他們能按照規矩來執行。但是,不幸的是,很多孩子對父母的規矩都是抗拒的。
孩子不守規矩了,在父母眼裡那就是不聽話、不懂事、調皮鬼了。但是,我們怎麼不來想想看,為什麼孩子不守規矩呢?
孩子不守規矩就一定是孩子的錯?
那可不一定喲,說不定孩子不守規矩完全都是大人的錯呢!
或者,咱們先不來討論誰對誰錯的問題。
咱們不妨來假想一下。
如果我們給孩子立下了許多規矩,並且孩子都能夠認真按照你立的規矩來行事的話,那副景象是不是太完美了一點兒呢?這種完美應該做夢都沒有夢見過吧?哈哈……
如此以來,我們還會因為養育孩子而苦惱不堪嗎?肯定不會了呀,只要把孩子生出來,然後花點時間想好規矩,再把規矩告知孩子,讓他嚴格執行你的規矩,這不就萬事大吉了嘛!
畢竟,夢,只是夢而已,還是一個出現機率幾乎為零的夢。
我們成年人面對有些規矩的時候都未必能嚴格執行,更何況孩子呢!
雖說我們理解孩子的執行能力有限,但是並不意味著允許孩子不守規矩。規矩是需要的,如何讓孩子自覺地遵守規矩是富有科技含量喲。
讓孩子遵守規矩,光靠逼迫和威脅是不行的。必須要讓孩子心甘情願地遵守才有意義和效果。
我們為什麼要制定規矩呢?就是為了制約不守規矩的人,如果都守規矩了,那規矩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了。
孩子如果能夠心甘情願地按照你的規矩來,那麼規矩對他來說就不是束縛了,也就無所謂了。
關鍵的是要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去執行。這就需要家長想方設法調動孩子的內驅力噠!這是個腦力活兒。
比如我們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給他立下規矩:飯前洗手、在餐桌上吃飯、吃飯不能看電視、半小時之內吃完、飯後洗手。
要想孩子遵守你定的規矩,首先你要做好榜樣,你不執行的,就沒有資格來要求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寧可模仿你的好習慣,也不願意被你逼著去執行你的規矩。
大家可能發現過這樣的問題,你要是越說孩子哪兒哪兒不好,他就越會和你對著幹。所以,少說一點吧,榜樣豎起來。
時常自省的父母,是有魅力的父母,孩子也會喜歡。
如果你還在為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立規矩而發愁,下面這本書會教你如何給孩子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