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介紹,如今不少保健品都誇大了功能,各種虛假廣告和市場的開放性導致了保健品市場的相對混亂和無序。有些本應是「食字號」的食品卻披上了「健字號」的外衣。他建議,年輕人在購買保健品時,首先要選擇大品牌。其次需要在購買前向專業人士諮詢,不要自行選購。最後,分階段服用,不要連續服用保健品。在每個階段服用結束後,根據是否真的有效,來決定是否繼續食用。不要盲目服用不適合的保健品,忽略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傷害。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服用保健品。有人在考試前幾日服用補腦產品,也有人平時服用各類維生素片等保健品來補充宣傳的營養成分。那麼,年輕人到底需不需要早早服用保健品呢?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4.1%的受訪者發現周圍食用保健品的年輕人多,67.7%的受訪者最為關注提高免疫力功效的保健品,67.8%的受訪者直言食用保健品的效果一般。73.7%的受訪者建議年輕人食用保健品要根據自身情況,忌盲目跟風。
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最受關注
就年輕人食用保健品問題,北京市一家專賣護膚品和健康食品商店的銷售員劉麗麗(化名)介紹,保健食品非常暢銷,長期來看,女生的購買力要遠大於男生,且以20~30歲的年輕女性為主。
據調查,54.1%的受訪者表示周圍食用保健品的年輕人多,其中11.5%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多。在保健品的支出費用上,34.2%的受訪者每月在100元以內,32.7%的受訪者每月101~200元,10.3%的受訪者每月201~300元,3.2%的受訪者在300元以上。僅19.7%的受訪者未曾購買過保健品。
護眼、美白、增強記憶力、男性專用、女性專用……劉麗麗店裡的保健品種類繁多,價格也高低不等。記者發現店裡最便宜的是維生素B片,30日裝的僅需60元,其他保健品單個價格基本上都在上百元。據劉麗麗介紹,她平時會向顧客介紹並推薦適合的保健品,但綜合維生素和淨腸乳酸菌不需推銷,消費者會主動選購,「非常火爆」。
就讀於對外經貿大學大三年級的張靜楠食用保健品有一年了,「我和室友都在食用同一種能夠改善發質的保健品,確實好了很多。這之後我又加入了維生素配合服用。因為我消化系統不好,我還買了月見草膠囊,雖然眼下效果不太明顯,但我仍在堅持食用」。張靜楠現在每天服用五六粒保健品,她坦言,雖然有的有效,有的沒效,「但習慣了,就會一直吃下去」。
哪種保健品受關注最多?調查顯示,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受關注度最高,為67.7%。其他依次為:抗疲勞(40.7%),改善睡眠(39.2%),改善記憶(34.1%),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成分(33.8%),改善視力(33.5%),抗輻射(29.3%),改善皮膚狀況(27.2%),預防疾病(20.1%),減肥(8.1%)。
為何一些年輕人如此熱衷於保健品?張靜楠說,當初她對保健品沒有任何關注,甚至認為大學期間就開始補充各種營養太早了,「但在室友的帶動以及朋友圈各類保健品的宣傳下,我就忍不住了」。
調查顯示,57.9%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44.0%的受訪者認為保健品有益無害,39.2%的受訪者認為是受海外居民消費觀念的影響。其他還有:工作壓力大(35.6%),宣傳廣告促使(34.3%),跟風嘗鮮(20.6%)。
在保健品的效果上,僅10.7%的受訪者表示效果明顯,67.8%的受訪者感覺效果一般,11.4%的受訪者直言沒有效果。
73.7%受訪者建議年輕人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需食用保健品
看著身邊同齡人的變化,張靜楠認為如今年輕人對形象和健康是越來越重視了。結合自己的「保健經歷」,張靜楠對記者說,正確飲食,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才是硬道理,「適合自己的保健品可以適當選購,但不應誇大甚至依賴保健品帶來的作用」。
針對年輕人服用保健品,59.0%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可藉此補充食物中缺乏的營養物質,39.7%的受訪者則認為隨便服用可能導致身體功能受損,39.2%的受訪者認為是健康意識廣泛普及的體現。還有37.7%的受訪者直言年輕人保持正常飲食就足夠了。基於此,20.3%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有必要服用保健品,36.3%的受訪者則直言沒必要,另有41.1%的受訪者認為因人而異。
就保健品問題,記者採訪到了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朱丹蓬介紹,如今不少保健品都誇大了功能,各種虛假廣告和市場的開放性導致了保健品市場的相對混亂和無序。「藥字號」「健字號」「食字號」混亂交叉,有些本應是「食字號」的食品卻披上了「健字號」的外衣。
朱丹蓬認為,我們的消費結構、GDP,以及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都導致了龐大的保健品自行選購人群。但同時,消費者並沒有把保健品的成分與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很好的對接,甚至對產品屬性的認知並不全面。「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不是要比保健品更正確更合適?我不提倡年輕人服用過多的保健品」。
對於年輕人食用保健品,調查顯示,73.7%的受訪者建議需根據個人情況,勿盲目跟風;46.2%的受訪者建議遵醫囑,進行合理的保健。有36.0%的受訪者分別建議購買前詳細了解其售後服務、平時多鍛鍊而不需食用保健品。
朱丹蓬表示,短時間內我國的保健品市場可能沒有太大改變,但一旦有了更為嚴格的監管和把控,這其中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我們要弄清『保健』的根源是什麼。我建議年輕人在購買保健品時,首先要選擇大品牌。其次需要在購買前向專業人士諮詢,不要自行選購。最後,分階段服用,不要連續服用保健品。在每個階段服用結束後,根據是否真的有效,來決定是否繼續食用。不要盲目服用不適合的保健品,忽略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傷害」。
受訪者中,00後佔0.3%,90後佔20.5%,80後佔53.6%,70後佔19.2%,60後佔5.3%,50後佔1.0%。(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孫奧博)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