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起源於中國?這位杜教授又火了.....

2021-02-08 美劇英語口語



英語口語

此生能遇見你,已然

幸福得一塌糊塗

Jimmy s Note

吉米老師前言:近期,因對文明起源發表宏論而屢屢引起轟動的杜鋼建教授,再次引發輿論風暴

中國民科簡史

本文轉自「烏鴉校尉 」(ID: CaptainWuya,)


7月22日,北京首屆中國國際前沿教育高峰論壇上,一名專家爆出驚天言論:「英語起源於中國,只是漢語的一個分支!」而且,這不是專家開玩笑,他是認真的,他不是歷史教授,而是湖南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叫杜鋼建
現場的專家們還湊在了一起,組建了一個「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杜鋼建領頭。2018年末,杜鋼建還把自己的學術成果寫成了一本書,叫《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
杜鋼建在書裡面說,白人來自中國、古希臘人來自中國、古羅馬人來自中國;日耳曼、高盧、印第安人統統來自中國。反正全書字裡行間只有一句話:「全世界都是中國的!」要說漢語和韓語、日語等有點血緣關係,大家還能接受。然而把漢語和英語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聯繫在一起,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看到記者滿臉疑惑,另一個專家——副會長翟桂鋆不厭其煩,耐心地為記者科普:比如yellow(黃色)這個單詞,發音不就是漢語的「葉落」嗎?秋天到了樹葉落了,落葉是什麼顏色的?當然是黃色!再比如shop(商店),其英文發音基本上就是漢語的「商鋪」。另一些單詞,head(頭)和heart(心臟),這是人體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器官,所以英語發音就直取漢語其意:核的……只是稍有變音而已!


這事鬧得韓國人都知道了,9月2日,韓國的《朝鮮日報》專門報導了這件事:於2019年7月在中國北京成立的文化研究協會「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提出,西方文明源於中國,英國是漢語方言的一個分支。得出如此驚世駭俗的結論,還不是杜鋼建教授最大的問題,他最大的問題是對結論的論證過程過於飄逸,堪稱鬼斧神工,和在中國肆虐多年的「民科」們有的一拼。2011年,一個名叫郭英森的大叔站在了天津衛視求職節目《非你莫屬》的舞臺上。誰也沒想到,這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大叔志不在小,一開口便出驚人之語:我的研究足矣拿諾貝爾物理學獎。郭英森解釋,在他的研究的新技術中,汽車可以不用輪子直接飛上天,而人也可以長生不老永遠活下去,就像個活神仙!看到眾人不信,郭英森從自己的包中掏出一張紙,上面寫滿了各種物理學名詞和術語。他用著極其不標準的普通話,先是講了當今物理的慣性系,然後說:「我的物理,是在慣性系之外的!
而在郭英森的理論中,可以通過「引力波」+「物質波」,不僅可以超越光速,還可以極大於光速,在那個世界裡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現場的嘉賓卻是聽得一臉懵逼,怎麼一言不合就起飛了?
這個時候,坐在評論席的方舟子這時候看不下去了,直接點明他就是只記住了幾個物理術語,便開始亂用。
但是,郭英森並沒有因為小小的挫折就放棄這條路,實際上,郭英森在物理上的研究」,已經有十幾年了。郭英森從小就對理工類感興趣。1972年,在初中畢業考試中,他物理考了96分,化學考了90分。老師在他的畢業評語裡面也評價說:「他愛好無線電、半導體,特別認真,喜歡理科。」
由於家庭成分問題,郭英森在初中畢業後去上山下鄉了,後來被分配到了撫順煤氣廠。
但是郭英森志不在小,他想要建立一套顛覆性的物理學說。飯可以不吃,女兒可以不管,哪怕妻子離婚,老郭也依舊沉迷在和物理相關的科普讀物中,不可自拔。1916年,愛因斯坦基於他的《廣義相對論》預測,有一種引力波存在,這種引力波可以使時空扭曲。然而,這只是愛因斯坦的一種預測引力波在2015年12月26日被探測到),當時物理學界並沒有證實引力波真的存在。在《量子力學》中,認為微觀的物質沒有確定的位置,如同光一樣,也是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同時存在,以波存在就是物質波。於是郭英森想,既然沒有確定位置,那豈不是瞬間移動?再加上引力波帶來的外力,那豈不是想去哪就去哪?超越光速,那豈不是分分鐘的事!超越光速了,想要飛,想要長生不老(根據相對論,速度變快時間會變慢),那更是分分鐘的事。在沒有進行任何計算、試驗以及觀測的情況下,郭英森拿著一套引力波理論,開始向主流物理學界宣戰。2005年,郭英森帶著他的「研究成果」來到北京,在清華、北大、中科院門口擺擂臺。在他的自行車後座上,立著一塊宣揚自己理論的展板,摩拳擦掌,誓言要給主流物理學界一點顏色看看!
看到有民間科學家對物理如此感興趣,北大物理學院的副教授雷奕安走出來,與郭英森聊了一會兒。
只用了一個問題,雷奕安就把郭英森問住了:「這些理論是通過什麼方式推導出來的?」郭英森號稱研究了物理十幾年,卻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實驗,也沒有進行過半點公式推導。1978年1月,《人民文學》報在頭版刊登了一篇名為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用常人都能聽得的小說語言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學生時代的陳景潤先生從在課堂上聽到大約200年前數學家哥德巴赫被有一個數學猜想,卻得不到驗證。於是陳景潤通過一步一步研究,逐漸接近哥德巴赫猜想,轟動整個數學界,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為了便於大家理解,作者把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簡要概括為證明「1+1」(任何一個≥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任何一個≥9的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不超過三個的奇質數之和)。但是作者沒想的是,文章發表之後火遍大江南北,這個過於簡明扼要的名字,引起了無數人的遐想。在那個思想剛剛開放的年代,中國掀起了一股數學的浪潮,陳景潤一夜之間成了全國人的偶像,幾乎每天都有人宣稱,自己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然後眉飛色舞地告訴旁人,自己成功證明了1+1=2。很多人把這篇文章從報紙上剪下來,一遍又一遍地看,甚至還能全文背誦。中科院收到聲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是一麻袋一麻袋地裝,但是其中絕大多數證明,都沒有超過初中數學的範圍,錯漏百出,讓中科院的人根本無法處理。哥德巴赫猜想是此後數十年間,民科最喜歡證明的東西。它給了很多人一種「似乎靠靈光一閃就能解決世界難題」的錯覺。
絕大多數的數學、物理證明背後,數十年修苦禪一般的日子,都被選擇性地無視了。有一位名叫彭大澤的「民間科學家」,直接向牛頓發起挑戰,發明了一個「萬有斥力」理論。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潮起潮落實際上是因為月球的引力造成的然而彭大澤卻覺得,既然月球引力能拉起海水,那為什麼拉不起來木頭片子呢?真相只有一個:萬物之間是斥力!水是液體,你一推它一把照樣起來了?這也正好解釋為啥月亮拉不起來木頭嘛。於是彭大澤就得出一個結論:甭管什麼蘋果落地、天體運行、星光偏移、潮起潮落……統統都是「萬有斥力」的結果。當別人問他:「你有什麼實驗或者推導能證明你說的『萬有斥力』嗎?」彭大澤說:「我不需要實驗,只憑腦子想就能想明白!」號稱超高斯的「最偉大數學家」蔣春暄,僅用4頁紙就「證明了」困擾數學家350多年的費馬大定理
大學學習材料專業的劉漢青,因為看了《哥德巴赫猜想》,幾十年裡夜以繼日研究數學,自己丟掉工作,只靠著每月400塊錢的低保生活。
    各種「民科」人員和他們提出的理論,只是截取了一部分2005年,有研究院的教授受不了無休無止的民科來信,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些問題,他針對民科集中的「研究」物質結構和「相對論」兩個領域,出了3道題。然而,十幾年過去了,絕大多數寫信的「民科」人員答不出這幾道題,他們只是自顧自地講著自己的理論,卻講不出如何推論,如何證明。科學不是單純的某條定律,也不是某個理論,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觀察、實驗、推論、驗證。民科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結論有多驚世駭俗,而在於民科永遠只停留在自己的想像中,他們的結論既沒有可重複的推論,也無法通過實驗證實。2011年,一個關於「始祖鳥是龍不是鳥」的話題引起學界甚至普通百姓的熱議。在中國古頸椎動物學家徐星等專家幫助下,一個名為鄭曉廷的人向古生物學界投下一枚「重磅炸彈」。那時的古生物界主流一直認為,鳥類的祖先是「始祖鳥」。但通過對標本的研究,鄭曉廷和其他參與的專家得出了「始祖鳥並非鳥類,而是原始恐爪龍類」的結論。這種新的類似始祖鳥的獸腳類恐龍被命名為「鄭氏曉廷龍」。而這個鄭曉廷,是一位出名的神人,頂級民間科學家。和其他民科不同的是,鄭曉廷的民科走的卻是一條專業科學的路。1970年,16歲的鄭曉廷被分配到鍋爐廠燒鍋爐。他和每天同事要靠體力一鏟子一鏟子把一萬斤煤鏟進鍋爐,完事還要再把煤渣子清理出去,每天灰頭土臉,疲憊堪。
鄭曉廷腦子很靈活,他覺得天天這麼莽著幹也不是個事。於是,每天下班之後,他就自己買書,自學了工程製圖、機械、物理等東西。
經過了3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和積累,鄭曉廷把手工加煤的鍋爐改成了半自動化的機械加煤鍋爐,只需要人工操作機器就行,省時又省力。本來靠工人體力每天只能產生2噸蒸汽,結果經過鄭曉廷這麼一改造,每天可以產生3噸蒸汽。後來,他又把廠子裡的人工上水改成了自動上水,越來越多需要靠人力完成的事被鄭曉廷改成了機械式的。1991年,37歲的鄭曉廷被縣領導安排挖金礦。那個年代,採金礦有一個無法避免的汙染——氰化鈉汙染。氰化物被稱之為毒藥之王,這種汙染一不小心就要出人命,流到土壤裡危害也很大。鄭曉廷不忍看到因為採礦而汙染土地,甚至威脅生命,他決定要改變這一點。
鄭曉廷經過仔細研究之後,反覆琢磨推敲,最終製造出一種可以有效防止這種汙染的金提取工藝,被專家鑑定為「世界一流的氰化尾礦處理工藝」。1996年,他的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被列為國家「九五」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就是在挖礦的過程中,鄭曉廷慢慢愛上了古生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03年,鄭曉廷從金礦拿出5000萬元建立了「天宇博物館」,走上了研究古生物的道路。和前兩次一樣,從一開始,他先對古生物這整個學科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只學習理論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想了解生物,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解剖。於是鄭曉廷便找來雞、鴨子、魚、鴿子等小動物開始解剖,這些動物不但便宜,解刨完了還還可以送到博物館食堂當食材,一點也不浪費。有一回,附近動物園的一隻禿鷲死了。鄭曉廷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帶人到掩埋地將這隻已經死了十多天的禿鷲挖了回來,並且還捎回來一隻死了四十多天的長頸鹿。炎炎夏季,已經腐爛的屍體散發著惡臭,而鄭曉廷卻如獲至寶,在博物館主樓後面的空地上,一塊一塊地解剖研究。有些知識光看書也看不懂,他就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請教專業的學者、院士。教授們看到年過半百的鄭曉廷在這個冷門領域如此鑽研,感動不已,熱情地將自己的所學心得傳授給鄭曉廷!發國外期刊需要用英文,鄭曉廷就請認識的古生物專家幫忙,把論文發到國外頂尖的《科學》、《自然》期刊上。到現在,鄭曉廷已經在國內外權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30多項研究成果,其中10多篇是在世界頂級的學術期刊諸如《科學》、《自然》上發表的。於此同時,鄭曉廷一手組建的「天宇」博物館,已經收藏有1200多件恐龍化石,各種鳥類化石標本2200多件。這兩項收藏加起來,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博物館保存的同類標本的總和還要多。如此壯觀的場面,就連專門研究古生物的專家也感到嘆為觀止。中國最著名的恐龍專家徐星曾經這樣評價:「如果以我入行到退休所做的研究量計算,天宇博物館的館藏量夠三代研究員進行研究。」2010年,鄭曉廷被附近的臨沂大學破格聘請為教授,臨沂大學還專門為了他組建了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4年之後,臨沂大學更是將「終身教授」的榮譽頒給了鄭曉廷,初中肄業終成教授,這個經歷堪稱傳奇。在和一幫古生物學家共同研究觀察無數古生物標本、參考無數文獻資料之後,鄭曉廷等人終於得出了「始祖鳥不是鳥」的結論。這個概括起來簡簡單單的結論背後,是鄭曉廷多年的心血。現在不少專家做學問的嚴謹程度,比鄭曉廷這樣民科出身的人差得多了。2014年6月,同濟大學有個教授朱大可推出了自己20多年的研究成果《華夏上古神系》。該書裡面拋出一個驚世駭俗的結論,「中國上古的神話全部來自非洲!」震驚了整個學術界。甚至有人把他的觀點和現在主流科學界認同的「非洲起源說」相提並論。當年,無數考古學家從非洲挖掘出了大量的人類化石。從森林古猿地猿,再到類猿人人猿古人,這些化石組成了一條完整的人類進化鏈。有了這條完整的進化鏈,考古學家才得出了人類可能起源於非洲的結論。2005年,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更是聯合IBM公司,花了4000萬美刀,用了5年時間採集10萬份DNA樣本,證實人類確實起源於非洲。
而朱大可就厲害了,他不是學歷史的,他是學文學批評的,專欄作家。他得出結論,用的是左手一本《史記》,右手一本《山海經》,總預算控制在100塊以內足矣。在《山海經》、《史記》等古書中,但凡他能找到一丁點與外國相似的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開除中國國籍。
於是,黃帝是以西亞女神為原型的異鄉神,西王母是以印度大神溼婆為原型創造的。除了我們的神話以外,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各路先賢也逃不過自己是個外國人的命運。老子是印度留學歸來的楚國人,孔子的血緣裡有通古斯語族的印記,墨子則兼具了猶太先知和拉比的兩重特徵……最後,朱大可得出了結論,全世界所有神話都起源於非洲!杜鋼建和他類似,杜鋼建本來也不是學歷史的,而是學法律的,杜鋼建的研究方法與朱大可如出一轍,只是得出的結果恰恰相反罷了。同樣中外相似的東西,你說是來源於外國,我偏說它來自中國。2015年9月19日,在「湘西非遺保護與鄉村旅遊發展」的高峰論壇上,杜鋼建語出驚人:「西王母的故鄉在大湘西,大湘西是世界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為考古學家在8000多年前湘西的一個遺址中發現了佛教「」符號,杜鋼建就說佛教起源湘。看到埃及也出了「」符號,杜鋼建就說古希臘出現之前,埃及信仰的也是佛教。然而,「卍」這個符號並不是佛教特產,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德意志民族,因為德意志(Deusch)的德語發音與漢語古音狄氏相近,就被他劃為「海外華裔」。杜教授說,德意志民族,就是中國戰國時期的「狄國」。2017年12月,杜鋼建掏出了自己《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一書。豆瓣給了這本書極高的評價——2.2分(豆瓣最低分是2分),94.5%的讀者用整齊劃一的產品,把它和《逐夢演藝圈》劃成了一個級別的作品。杜鋼建這樣所謂的「教授」,「專家」,用自己的親身表演證明了:方法對了,學歷再低也能成教授,方法不對,真教授也能成民科。中華網:「中國最牛民科」:初中肄業成大學終身教授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搜狐網:中國民科圖鑑:人畜無害還是招搖撞騙? 百度共享文檔: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縫裡的真實人生廖凱原:軒轅4712年法治與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 SMELab:中國民科圖鑑:人畜無害還是招搖撞騙?

編輯|Fancy

不用學音標!免費送自然拼讀法!

吉米老師今天給大家送福利啦!免費贈送美國最流行英語學習方法不用學音標記單詞方法——自然拼讀法Phonics視頻+配套故事書!不需要會音標,一樣可以讓英語脫口而出!怎麼獲得?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後發送數字 666免費獲得!

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即可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相關焦點

  • 發展1400多年的英語,被"碰瓷"?杜剛健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最流行的語言。從中世紀早期最先被英國使用,再到現在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可以說是語言中的王者了。  近期,發展了1400多年的英語,卻被"碰瓷"了。  "英語起源於中國,只是漢語的一個分支。"
  • 湖大杜鋼建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中國不是韓國,沒必要「偷」
    英語竟然起源於中國,英國人的祖先竟然來自湖南湘西!你以為這又是某些自媒體的杜撰嗎?錯了!這是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提出的觀點。這位杜鋼建教授在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意見領袖」之一,學術成就碩果纍纍,其中就包含一本名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湘西成為了世界文明的發源地,「無論是古希臘的三大民族,還是古羅馬的三大民族,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而且從祖源上來推論,都起源於大湘西地區。」
  • 杜鋼健教授:英語源於中國,人民日報:哪來的「迷之自信」
    "英語起源於中國",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說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此話一出,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這位教授的社會身份,還有他的一番言論,如果分開來講,可能人們只會覺得這是隨口的玩笑,但如果加上一個「為人師表」的詞,那麼整場演講的意義都變得十分匪夷所思。
  • 教授說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開始以為是假消息...
    杜鋼建、諸玄識、王佩良、亞布、董並生、何清、林鵬、李國防等眾學者20多年研究揭示2019年7月22日,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在北京授牌成立!2019年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前沿教育高峰論壇上,杜鋼建、諸玄識、王佩良、李國防等教授學者關於「英語、英國人起源於古華夏」、「西方文明起源於古華夏」的學術報告,轟動了整個會場。
  • 再訪: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2019年8月26日,「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訪談錄公開發表以來,國內網絡媒體幾乎全部都進行了轉載。南韓的《朝鮮日報》、港、澳、臺乃至世界各媒體也都先後進行了報導。《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也都發聲關注。各大門戶網站與官網閱讀量總計已達數億之多,跟帖評論粗略統計已達百萬。贊同的不少,譏諷挖苦謾罵吐糟者眾。
  • 發展1400多年的英語,被"碰瓷"?杜剛健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
    近期,發展了1400多年的英語,卻被&34;了。&34;&34;&34;段子一樣的語言,卻是湖南大學法學院杜剛健教授潛心鑽研得出的實打實的研究成果。反對的聲音甚囂而上,連《人民日報》都站出來點名批評:很難想像,在林則徐、魏源等人&34;近兩個世紀後,在全球文化深度互動對話的今天,仍有人把中國作為其他文明的起源,把世界文明成就附會於中國的創造,&34;令人不禁懷疑:杜剛健教授所謂的研究成果是文化自信,還是迷之自信?
  • 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湖南商學院王佩良教授受杜鋼建教授研究所啟發,從2007年開始從英語詞組結構與發音及含義上來研究英語與漢語的關係,他發現英語是以漢語的發音和含義為基準,將26個字母按不同的方式組合成英語單詞。正如日語、韓語源自漢語一樣,英語也起源於漢語。王佩良教授已撰寫了一部60多萬字的《英漢同源詞語解讀》。
  • 英語起源於中國,這並不可笑
    一批專家經過研究得出一個結論——英語起源於中國。專家們為什麼說英語起源於中國呢?因為這些專家經過研究發現,一些英語發音跟漢語發音極其類似!是秋天葉落的顏色,英語發音是「葉落」。商鋪——shop,英語發音就是「商鋪」!心臟——heart、腦袋——head:這是人體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器官,所以英語發音就直取漢語其意:「核的」!發音這麼類似,所以專家們認為,英語起源於中國。
  • 港媒:「英國人英語」源於大湘西?杜鋼建學界扔下一顆原子彈
    3月20日,杜鋼建教授在北京的第三屆中國「一帶一路」博士論壇上演講,其觀點「英國人英語都源於大湘西」拋出後,不啻是一顆原子彈爆炸了,引發了社會各個層面的關注和討論。
  • 「英語起源於中國」:英國學者在三百多年前也曾有過同樣的結論……
    翟桂鋆稱,黃色是秋天葉落的顏色,英語發音幾乎就是「葉落」(Yellow);「商鋪」(Shop)的英語發音基本就是其漢語發音;心臟、腦袋,這是人體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器官,所以英語發音就直取漢語其意:「核的」(Heart,Head),只是稍有變音而已。
  • 杜爸爸英語 ——最好的隨身英語課,沒有之一
    今天刊登的來文,讚譽杜爸爸的課程是「最好的隨身英語課,沒有之一」😄,並為杜爸爸歸納了「輕量課程」、「習慣培養」以及「愛的點評」這三大課程特色,還和我們提供了親子共學的有效經驗。正如這位家長所言,「喜悅與自豪是靠家長和孩子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的」。我們很高興能陪伴在孩子的語言學習過程中,也陪伴在孩子馳向遠大志向與理想的路程上,與您,與孩子,一起分享喜悅,見證孩子們的成長,飛躍可預見的未來。
  • 「英語起源於中國」?英國學者在三百年前也曾有過同樣的結論
    翟桂鋆稱,黃色是秋天葉落的顏色,英語發音幾乎就是「葉落」(Yellow);「商鋪」(Shop)的英語發音基本就是其漢語發音;心臟、腦袋,這是人體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器官,所以英語發音就直取漢語其意:「核的」(Heart,Head),只是稍有變音而已。
  • 英語源於古華夏,還遵循易經原理?這是令人惱怒的高級黑
    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今年7月22日-23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前沿教育高峰論壇上,杜鋼建、諸玄識、王佩良、李國防等教授學者做了一些報告,其中有「英語、英國人起源於古華夏」、「西方文明起源於古華夏」等觀點,還成立了一個「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
  • 杜老師100%智拼英語工作室
    杜老師:是的。記者問:那中國人學英語為什麼要學音標呢?中國人什麼時間開始學習音標的?杜老師:音標是19世紀40年代英國向母語是非英語國家推廣的一套發音符號。這種機械記憶單詞的方法叫做全詞教學法,是加拿大一個語言學家為智障學生學習英語創製的方法,中國學生拿來學習,結果可想而知,現狀是只有10%的學生通過12年4380天記住3500個單詞。效果比音標學習更差。記者:我還見到過學生用漢字給單詞注音,如:bus 爸死,yes 爺死,girls 哥死等。
  • 英語的母語是漢語:杜鋼建英語快速學習法——文字源頭法學習法即將開班
    英語的母語是漢語:杜鋼建英語快速學習法——文字源頭法學習法即將開班 杜鋼建工作室 大漢國際工匠院杜鋼建工作室即將隆重推出杜鋼建英語快速學習法
  • 這位女僧人火了,超強英語口譯完爆留學生
    這幾天,臺灣佛光山的「星雲法師」又火了,但這次火的不是他本人,而是站在她身後,為他做口譯的女僧人——妙光法師。為什麼火?
  • 加拿大大教授:這位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中國老太 感動了整個加拿大!
    @加拿大大教授:這位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中國老太 感動了整個加拿大! °這位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中國老太 感動了整個加...原文如下:最近,一則溫暖的故事讓一位68歲的中國老太火遍了北美的社交網絡。加拿大最大的報紙《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9月14日刊登一篇加拿大81歲老太安吉·莫裡斯(Angie Morris)的文章,說的是自己和中國鄰居的故事。
  • 這位女僧人火了,超強英語口譯完爆留學生!
    ↑↑↑點擊標題下「南外家長幫」可一鍵關注這幾天,臺灣佛光山的「星雲法師」又火了,但這次火的不是他本人,而是站在她身後
  • 清華大學歐智堅、杜應超教授蒞臨衡陽市八中講座交流
    歐智堅教授指出,人工智慧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即我們把人工智慧跟各行各業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可以把人工智慧作為一個抓手去改變、去提升現有的行業技術和產業競爭力。隨著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規劃加緊實施,建立起我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健康高地,是我們當前人工智慧的主要任務。
  • 韓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表述 百度百科修改
    韓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表述 百度百科修改 韓國一名教授向百度百科發郵件,抗議「泡菜」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表述,隨後,百度百科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描述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