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起源於中國,這並不可笑

2021-02-07 麥傑遜


一批專家經過研究得出一個結論——英語起源於中國。

專家們為什麼說英語起源於中國呢?因為這些專家經過研究發現,一些英語發音跟漢語發音極其類似!

比如黃色——yellow,黃色是什麼?是秋天葉落的顏色,英語發音是「葉落」。商鋪——shop,英語發音就是「商鋪」!心臟——heart、腦袋——head:這是人體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器官,所以英語發音就直取漢語其意:「核的」!

發音這麼類似,所以專家們認為,英語起源於中國。

這些專家不僅通過發音證明了英語起源於中國,他們還通過自己的各種研究,證明了白人也起源於中國,而且不僅如此,古希臘人、古羅馬人、日耳曼人、高盧人等等,都被這批專家們統統證明來自中國!

杜鋼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的目錄

看到這裡,也許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英語起源於哪裡這完全是常識性問題,壓根不需要討論,因為如果這種常識問題都要討論的話,就太可笑了。

那麼,提出這種觀點並花大精力論證這種觀點的專家,真的很可笑嗎?

我認為這並不可笑。而且不僅不覺得可笑,我還覺得這很可怕。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非常害怕那些敢輕易顛覆大眾常識的人。比如那明明是一頭鹿,但他們卻敢說那是馬,而且他們還會用大量數據和論證證明那的確就是馬,此時你不覺得這種人很可怕?

面對這種人,你的認知只可能會被他們打敗,但你完全不可能用你的認知打敗他們,這就是這種人的可怕之處。

因為在這種人的大腦裡,有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系統理論思維,我稱之為「專家思維」。這種思維,就是當他們有一套想法後,他們就會用大量精力去研究、調查、論證——選擇性地搜集大量有利於自己的數據,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此時任何人都不可能跟他講道理。

這種人,你不僅無法跟他們講道理,而且在他們搜集來的一大堆研究、調查、論證和數據面前,你還永遠只是一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業餘角色。

所以當你指出這些人的觀點是錯的、是騙人的時候,他們這時候就會用他們大量的數據告訴你,他們是經過了無數的專業調查論證才得出這個結論的,而你完全沒有調查過,你有什麼資格質疑他們?

認知如銅牆鐵壁,油鹽不進,這就是這種「專家思維」的可怕之處。

這種專家思維還可怕在哪裡?

這種專家思維還可怕在,一旦他們掌握了種思維之後,他們還可以用這種思維打敗整個社會,並且用這種思維大賺特賺。

上世紀80年代,有一位名叫嚴新的氣功研究者稱,氣功可以不接觸物質就可以改變分子結構。

群眾那時候都沒有研究過氣功,而嚴新則是對氣功有深入研究,所以面對嚴新這樣的氣功專家,群眾當然沒有發言權,所以只能相信。

而且更讓大家服氣的是,嚴新這位大師還在各大科學刊物上發表論文,稱氣功可以改變物質分子結構,而且還稱如果把氣功運用到原子層面,還可以操縱核物質。這些研究一公布,使得「氣功熱」一時間席捲全國。

氣功大師有專業的學術論文,還有深入的研究、調查、論證,所以在八九十年代,誰敢對這位大師說氣功不是好東西?

所以據科技日報報導:在那時候,嚴新氣功成為中國首批獲國家體育總局批准註冊的氣功功法。而且當時嚴新還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合作,進行氣功在物理、化學中應用的研究。

1987年8月,清華大學把與嚴新作實驗的6篇論文提交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錢學森還在《稿件審查意見書》上寫道:「此稿內容為世界首創,確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了人體可以不接觸物質而影響物質,改變其分子結構。立即發表,及時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的成就!」

這就是這種「專家思維」的可怕之處。

這種可怕之處就在於,當專家跟你說,屎是可以吃的,隨後他便搜集了一大堆數據資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是對的時候,此時你即便有一百個不認同屎可以吃,你也必須承認屎可以吃。

因為你沒有調查、不專業、沒有數據支撐,所以你當然沒有還嘴的資格。

回到最開始的「英語起源於中國」的話題。

在這個話題中,你搜一下這些專家的名字你會發現,支撐這個觀點的專家,都是大名鼎鼎的行業大人物。

而且你搜一下這幾個人你會發現,他們都是大學教授或者學術大咖,在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多的專業深入研究。


我不否認這些專家在某些方面的學術研究的確有重大貢獻,但如果你定下神來,仔細深入思考這些專家的「專家思維」時,你會不會發現,這些專家的某些東西和當時嚴新的某些東西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看著這些專家們一個個高大上的研究成果,一本本厚厚的書,以及一篇篇專業的學術論文,此時誰還敢直接否定這些專家的結論?

這就是普通人在面對這種「專家思維」時的可怕之處。這種可怕就在於,即便你認為這些專家說的都是常識性錯誤,但面對他們拋出的那些專業的學術研究論證的時候,此時的你完全就是個「業餘的」,這種情況下,你壓根就沒有跟他們平等對話的資格

這就是某些專家在採訪時敢說出「我從不追求同行的認同」的底氣所在——因為他們是行業頂級「專家」,而別人只是個「業餘的路人甲」而已。

面對一些能用大量數據論證鹿就是馬的人,我不僅不覺他們很可笑,我還覺得他們很可怕。

要知道,有文化,很可怕,而有文化的騙子,則更加可怕。

因為當如果這些人的文化是用來欺騙社會的話,那這將會給行業和社會帶來極大災難。

PS:交流合作可加我的微信號「lliigg66」,加時請開放你的朋友圈,並備註來意(備註「商務合作」的一律拒絕加好友)。

往期推薦:

孫楊最大的問題,是他不會像姚明一樣思考

奔馳女車主的博弈能力有多牛

解析熱文《一個寒門狀元之死》

· END ·

分析現象 | 科普知識

崇尚邏輯 | 深度思考

為防失聯

請掃碼加我私人微信

相關焦點

  • 發展1400多年的英語,被"碰瓷"?杜剛健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最流行的語言。從中世紀早期最先被英國使用,再到現在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可以說是語言中的王者了。  近期,發展了1400多年的英語,卻被"碰瓷"了。  "英語起源於中國,只是漢語的一個分支。"
  • 再訪: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您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翟桂鋆:「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採訪錄發表後,真的想不到會引起中國乃至世界之反響如此之大。這可以算得上是2019年中國的一件文化大事件吧。也可以說是自1919年新文化運動一百年來一次顛覆性的重大文化事件。如若繼續發酵擴大影響,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為一場波及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範圍的一場新文化運動。
  • 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記 者:翟老師,英語真的起源於我們古華夏麼?這讓人聽起來真有點不可思議,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啊。翟桂鋆:是的,英語真的起源於我們古華夏。以前我們國內教學英語的許多人發現可以用所謂「聯想」記憶法來學英語。其實這就是英語與漢語的「表意」與「含義」相通相近。
  • 英語起源於中國?這位杜教授又火了.....
    ,一名專家爆出驚天言論:「英語起源於中國,只是漢語的一個分支!杜鋼建在書裡面說,白人來自中國、古希臘人來自中國、古羅馬人來自中國;日耳曼、高盧、印第安人統統來自中國。反正全書字裡行間只有一句話:「全世界都是中國的!」要說漢語和韓語、日語等有點血緣關係,大家還能接受。然而把漢語和英語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聯繫在一起,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 並不可笑
    一般來講,範進是個可笑人物,但其實並不可笑。因為,即使一個神經極其正常的人,經過如此長時期的科舉,落榜,再科舉,再落榜的熬煎折磨,忽然,一紙大紅喜報,在敲鑼打鼓聲中而來,整個人由碧落而黃泉,又從深淵而雲霄的大起大落,不神經錯亂,焉有他哉。瘋了。怎麼辦?後來,虧了他老丈人,用那殺豬的手,給了他一巴掌,才清醒過來。
  • 湖大杜鋼建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中國不是韓國,沒必要「偷」
    英語竟然起源於中國,英國人的祖先竟然來自湖南湘西!你以為這又是某些自媒體的杜撰嗎?錯了!這是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提出的觀點。這位杜鋼建教授在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意見領袖」之一,學術成就碩果纍纍,其中就包含一本名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湘西成為了世界文明的發源地,「無論是古希臘的三大民族,還是古羅馬的三大民族,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而且從祖源上來推論,都起源於大湘西地區。」
  • 發展1400多年的英語,被"碰瓷"?杜剛健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
    探索語言的來源本身就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前人的記載所遺留下來的證據並不完備,所有值得懷疑的理論都不該被一竿子打死。他來到了中國,感受中國文化,學習中國人的語言。通過對漢語發音、詞彙和語法的系統學習,他對漢語有了新的認識。在利竇瑪的眼裡,漢語就像是神給予中國人的啟示和指導,漢語有著直接表達意象的能力,它保留了古老語言的純粹性和精華。隨著利竇瑪週遊各國,從日本、朝鮮、蘇門答臘、到其餘與中國鄰近的各大島國,發現各國人都認識漢字,甚至他們的語言與漢字有著緊密的聯繫。
  • 搞笑動畫《網球並不可笑嘛》宣布製作第四季
    Root(ルーツ)原作、piyo執筆漫畫的搞笑作品《網球並不可笑嘛》於上周在ONENESS活動會場和推特上宣布了將製作第四季動畫的消息。 《網球並不可笑嘛》號稱「史上最快動畫化」的漫畫之一,連載短短五個月,單行本僅僅一集的狀態下便推出了動畫化。由於每篇只有短短的兩分鐘、故事又不連貫,所以節奏也十分快速。
  • 教授說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開始以為是假消息...
    記 者:翟老師,英語真的起源於我們古華夏麼?這讓人聽起來真有點不可思議,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啊。翟桂鋆:是的,英語真的起源於我們古華夏。以前我們國內教學英語的許多人發現可以用所謂「聯想」記憶法來學英語。其實這就是英語與漢語的「表意」與「含義」相通相近。
  • TPR兒童英語啟蒙,《破冰英語》並不適用,這本國產教材就不錯
    將這三種感官都運用起來,學習效果會更好,所以就起個名字叫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在國內用的時候也沒起個好記的名字,讓人聽了一頭霧水。TPR實際上就是一種母語式的教學方式。這麼個簡單的方法,幾乎被那些媒體給寫成神了,一天到晚把人家嚼爛的原理討論來討論去,也沒見誰去開發更好用的教材。
  • 「英語起源於中國」?英國學者在三百年前也曾有過同樣的結論
    翟桂鋆稱,黃色是秋天葉落的顏色,英語發音幾乎就是「葉落」(Yellow);「商鋪」(Shop)的英語發音基本就是其漢語發音;心臟、腦袋,這是人體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器官,所以英語發音就直取漢語其意:「核的」(Heart,Head),只是稍有變音而已。
  • 「英語起源於中國」:英國學者在三百多年前也曾有過同樣的結論……
    翟桂鋆稱,黃色是秋天葉落的顏色,英語發音幾乎就是「葉落」(Yellow);「商鋪」(Shop)的英語發音基本就是其漢語發音;心臟、腦袋,這是人體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器官,所以英語發音就直取漢語其意:「核的」(Heart,Head),只是稍有變音而已。
  • 英語源於古華夏,還遵循易經原理?這是令人惱怒的高級黑
    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今年7月22日-23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前沿教育高峰論壇上,杜鋼建、諸玄識、王佩良、李國防等教授學者做了一些報告,其中有「英語、英國人起源於古華夏」、「西方文明起源於古華夏」等觀點,還成立了一個「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
  • 杜鋼健教授:英語源於中國,人民日報:哪來的「迷之自信」
    "英語起源於中國",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說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此話一出,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這位教授的社會身份,還有他的一番言論,如果分開來講,可能人們只會覺得這是隨口的玩笑,但如果加上一個「為人師表」的詞,那麼整場演講的意義都變得十分匪夷所思。
  • 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美國專家:荒謬!
    ◎ 科技日報記者 胡定坤近段時間以來,在美國「神通廣大」的匿名人士、別有用心的高層政客、不負責任的新聞媒體的聯合炒作下,新冠病毒源於武漢病毒所等中國實驗室洩露的「陰謀論」甚囂塵上,川普、彭佩奧等紛紛藉機放言「調查中國」「讓中國負責」。
  • 範進中舉也許並不可笑
    一、範進之「可笑」《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讓人們在忍俊不禁之餘又回味悠長。範進是書中的一個典型人物。
  • 每日英語諺語:恐懼源於無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諺語:恐懼源於無知 2013-01-28 16:1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每日學一句英語經典口語:荒唐可笑的,毫無價值的,無意義的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每日學一句英語經典口語:荒唐可笑的,毫無價值的,無意義的 2012-11-30 14:19 來源:聽力課堂 作者:
  • 美借疫苗汙名化中國,荒唐!可笑!
    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態勢依舊沒有改觀的情況下,一些美政客不是積極抗疫,而是借疫苗無事生非汙名化中國,既荒唐可笑,不被世人認可,也無益於自身防疫,損人不利己。新冠肺炎疫苗研發不是中美之爭,而是人類與病毒的戰鬥。
  • 韓網瘋狂battle:漢服源於韓服?中國網友:可笑,這是哪來的自信!
    1、中國畫手曬畫遭韓國網民圍攻 @old先 太太在推特中發布了一組古風混搭的圖,卻被部分韓國網友攻擊認為這是韓服。 韓網也報導了這事。 看到韓網這條新聞時,韓語菌還震驚一下,怎麼敢把《野畫集》放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