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的未來發展

2021-02-18 校長教師之家

誠邀您參加第十四期全國中小學教師績效考核暨班級管理實務專題研修班

一、增值性評價更受歡迎

       考試與招生制度改革以來,增值性評價成為了一種新型教育評價模式,主要表現是以學生的學習進步為評價指標,利於學校教師改善教學以及教育公平發展,逐漸成為教育評價領域關注的焦點。在美國許多州增值性評價是教育評價的重要指標。

       增值性評價是通過分析學生的生源情況、家庭背景、入學前的成績、入學初始成績等相關因素,系統評價學校在提高學生成績方面的成效,來對一所學校的改進程度和總體質量做出判斷。為了測量學生學習的進步情況,必須要有學生在某一段時間為起始點的學習能力信息,以及學生在該段時間結束時的學習成果信息。增值性評價對於學校更加公平,特別是對生源不佔優勢的學校。

二、更加重視自我評價

       學校自評在荷蘭融入了督導體系,並且當地督導局的很多決定都基於學校自評。學校自評既有內部評估也有外部評估。如果學校已經進行了恰當的自評,督導局可能不會在對其進行嚴格的外部評估。

      2015年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構建學校內部評價的自我監控和社會外部評價相結合的教育評價體系,支持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規範開展教育評價。

三、不科學的評價讓教育面臨瓶頸

長期以來,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對教師、學生、學校、教育工作帶來很大負面影響,成為發展素質教育的攔路虎、深化教育改革的絆腳石、教師和學校的緊箍咒,破壞了良好教育生態,扭曲了教育目標,妨礙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是必須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唯分數、唯升學,催生應試教育怪圈。考試成績是評價學生的標準,考分排名是評價教師的標準,升學率是評價學校的標準。唯分數、唯升學在「五唯」中危害最盛,注重知識傳授和應試操練,忽視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情懷、品德修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全面發展變成跛腳走路。將升學率與工程項目、學校排名、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硬掛鈎,束縛了教師創造創新活力。教育的壓力普遍前移,中小學超前教育、過度教育普遍存在,學生和教師都太苦太累。家長是重要的教育評價主體,部分家長短視、功利、片面的教育評價觀對孩子成長和學校人才培養產生不良影響,家長不惜代價為孩子報過多課外補習班,校內減負校外加壓,是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

四、找準病根、對症下藥、精準突破

       以第三方評價為著力點,推動評價主體多元化。從制度角度分析,政府作為教育評價主體是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監管,缺乏從嚴監管的動力和壓力,畢竟出了問題大家都有責任,所謂「家醜不外揚」。來自社會力量的監管相對薄弱,能夠參與教育監管的渠道很有限,對教育工作的實質性影響有待提高。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

以研發教育評價核心技術為重點,促進教育評價方式多樣化。我國已經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全覆蓋的教育評價體系,但教育評價專業人才匱乏、評價理論與技術相對落後、評價方式方法單一、評價數據質量不高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政府部門對教育工作的監管不外乎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安排訪談、看資料、專題調研、視察、隨機抽查、現場考察、問卷調查等,被監管單位在監管過程中直接插手很多具體檢查安排,全程陪同檢查組,檢查組難以掌握全面真實可靠的信息。政府和社會對學校的評價、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同樣存在教育質量觀和評價方式方面的問題。我們亟須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評價理論和技術,加快培養教育評價專業性人才,創新教育評價體制機制,建立德育、素質教育科學評價體系,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建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以綜合評價為重點,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是教育評價的核心,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中樞神經。長期以來,高考和中考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縛住師生手腳的繩索。綜合評價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重點和基礎,是破解「唯分數」的必然選擇。「唯分數」的直接原因是考試評價標準、手段、形式、主體過於單一。必須繼續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確立德育和素質教育的科學評價體系,建立中小學學生綜合評價體系,採用筆試、面試、實操、檔案袋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多維度、多側面的評價,全面考查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引導中小學發展素質教育。綜合素質評價是綜合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進一步增強操作性、提高區分度、健全誠信和保障機制,全面客觀地做好學生成長過程記錄。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賦予高校考試招生自主權,健全學校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機制,創新招生錄取方式方法,使教育選擇更多樣、成長道路更寬廣,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

文章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歡迎大家關注

《校長教師之家》

信號: 13537104666

推薦理由:校長教師之家.您身邊的善知識!推薦關注!!

熱門指數:5星★★★★★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課程與教學評價面向未來發展的可能走向
    面向未來的課程與教學評價並不是對未來課程與教學評價發展的一種無根無據的空想或烏託邦的理想描述,而是有因可循、有跡可查的合理性推斷,正是在當前課程與教學評價所遭遇的現實困頓以及新時代背景下課程與教學評價面臨的諸多發展機遇中
  • 教育參考丨如何發揮教育評價的未來引領作用 ——評《為了更好的學習:教育評價的國際新視野》
    對學生的成績、教師的績效、學校的水平、政府的管理等的了解、判斷、選擇,無不與教育評價和測量有關。教育評價和測量不僅涉及方法和計算,而且涉及價值取向、理論框架、政策制定,更不要說教育行為本身。教育評價對教育實踐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良好的評價促進教育和個人的健康發展,不好的評價則給教育和個人的發展造成誤導甚至災難。
  • 教育評價改革進行時,未來人才如何培養?
    11月19日下午,由廣州日報社主辦,廣報求學、粵傳媒承辦的「2020大灣區金質教育論壇」將在廣報中心拉開帷幕,論壇以「教育評價與未來人才培養」為主題。 據了解,本次論壇包括國際教育校長圓桌會和金質教育機構校長圓桌會,邀請深耕國際教育領域的國際學校校長、校外教育機構校長及關注中國教育發展的教育專家圍繞教育評價改革、中國教育質量提升和未來人才培養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 【信息素養】STEM教育的未來發展
    美國曾在《STEM2026》報告中,提出了STEM教育的六大願景。一、加入特別設計的遊戲和探險類學習活動學校系統中一直被忽視的「做中學」,恰恰在STEM教育中起到關鍵作用。在未來10年中,學校學習的各個階段,都將有意識地引入特別設計的遊戲和探險類活動,如引入最新的科學理念和技術,並將科學競技類的比賽活動整合到課堂活動中。
  • 北師大校長董奇:教育評價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智能化評價趨勢已出現
    在「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上,北師大校長董奇指出,造成我們重分數輕能力、重共性輕個性等一系列的問題的重要因素是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目前,教育評價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智能化的教育評價新趨勢已出現。未來,高階的問題解決能力、創造性、藝術素養的培養都很重要。
  • 未來教育領域的發展趨勢?
    教育是祖國發展大計的重中之重,時至今日以往擁有重大非凡的意義。根據國家的發展安排、社會情況的變化,以及世界教育的進步發展,從演變的規律上可以預判出未來的一些發展趨勢。二、教育培養目標轉向能力培養為主傳統上的教育是主要以知識傳授和理解為主的,但在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方面,人工智慧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在未來靠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為主的工作將全面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所以整個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全面地加以調整,由知識記憶為主轉向能力培養為主,更加注重培養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
  • 以教育評價釋放學校發展活力
    教育評價影響和決定教育的發展方向,影響和決定學校辦學的價值取向和辦學行為。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闡明了與中國教育現代化總體進程相適應的分階段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目標,堅持破立結合,重點設計改革任務,成為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 教育的本質與未來發展
    他們就教育的本質、童年與閱讀、家庭教育、素質教育、創新與未來等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度的思維碰撞。從他們的對話當中,既能讀出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觀念上的差異,也能品味出世界教育發展演變的共同脈絡。童年成長與家庭生活除非迫不得已,我國的家庭很少會在孩子很小時就讓其離開父母,到學校裡過寄宿制的生活。
  • 探索未來教育發展之勢 未來的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
    30日,新華網邀請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全國知名高校、中小學校長、專家學者、國內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等在內的大咖匯聚一堂,以「解鎖未來」為主題,共同梳理2018年全年教育領域的重大政策、重大變革,探索未來教育發展之勢。「立德樹人,媒體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記錄者、瞭望者,也是參與者、建設者。」
  • 育見未來,育見發展——青西新區第二實驗小學舉行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培訓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11月7日下午,我校邀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專家羅夫運老師,進行了未來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專題培訓。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孟兆山主任、學校全體幹部教師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 中國未來教育發展趨勢淺析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研判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對於今日中國教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家發展的總體安排、社會的變化、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教育自身演變的規律,可以預判未來中國教育將有十大重要發展趨勢。一、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更加廣泛到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四次產業革命,第四次產業革命以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為標誌。
  • 工業5.0與未來教育發展
    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首先需要判斷未來社會是什麼樣,還需要明確未來人才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技能。但如論如何,在未來人才培養上,雖然教育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更需要教育與社會其他部門之間的配合。對未來教育的思考目前主要有兩個維度:技術維度和社會維度。前者指的是教育如何利用新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來發生轉變。
  • 中國未來教育十大發展趨勢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研判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對於今日中國教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天堂中心學校教育發展中心召開教育評價研討會
    2月1日,天堂中心學校教育發展中心召開教育評價研討會。天堂教育黨總支書記、中心學校校長、該中心領導小組組長儲孟倫主持,中心全體成員參加。
  • 2019未來教育發展論壇暨未來學校博覽會在濟開幕
    齊魯網.閃電新聞訊11月28日上午,2019未來教育發展論壇暨未來學校博覽會在濟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春茂,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姜志偉,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張曉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王偉等。
  • 暑期讀書會七位校長探索「未來教育」引領下的學校高品質發展「未來教育」不在未來,而在當下
    暑期讀書會七位校長探索「未來教育」引領下的學校高品質發展 「未來教育」不在未來,而在當下 發布時間:2020-08-20 22:39 未來已來,作為校長,他們想到的未來學校是什麼樣子?未來教育是啥模樣?人類邁向未來教育、未來學校、未來學習的步伐從未停止, 未來教育 是今天正在發生的每一個超越現代教育特徵的教育變革,它不在未來,而在當下。未來已來,未來可期!
  • 範國睿:以教育評價釋放學校發展活力
    教育評價影響和決定教育的發展方向,影響和決定學校辦學的價值取向和辦學行為。 堅持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學校內涵發展為核心的過程評價 教育評價中的結果評價,僅以「結果」為標準進行評價,將教育與發展「過程」視為「黑箱」,導致對過程的忽略,客觀上捨棄了教育發展過程中許多有價值的信息,難以為改進教育實踐和決策提供幫助
  •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推進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發展-中國教育新聞網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發展;教育評價改革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形成點線面結合、東中西呼應的教育發展空間格局,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
  • 未來教育家┆暢想未來教育發展 共享思想對決盛宴
    7月31日,市教體局在濰坊科技學院五專部舉辦第五屆「未來教育家」治校方略路演大賽,在前期學校推薦、專家評審的基礎上,遴選出了20名優秀教育幹部參加大賽展示,全市45周歲以下158名校長後備人才參加觀摩學習,市教體局全體班子成員和部分科室負責人全程參與觀摩和指導。
  • AI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發展
    接下來,該報告從人工智慧對利益相關者(學生、教育者、家長、學校領導和行政當局)的積極作用、挑戰以及在教育中應用的未來展望進行了分析。人工智慧的應用可能會增加人們的技術依賴,削弱一些人們執行某些任務的能力;四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迭代發展,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持續的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