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調查 企業基金會大多難自立

2020-12-20 搜狐網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調查

  核心提示

  儘管時間不長,但中國基金會的發展已經歷了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

上世紀80年代,中國一度出現基金會熱的場面,1996年國家民政部對全國社團清理整頓之後,基金會的發展基本停滯不前,甚至1999年至2004年五年之間,國內沒有一家新設立的基金會。

  自2000年開始,國務院法制辦和民政部開始修訂《基金會管理辦法》,經過了大量的研究、論證,並借鑑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歷時3年多,完成了《基金會管理條例》。2004年3月8日,溫家寶總理籤發頒布這一條例。2004年6月1日,新條例實施,此舉標誌著停滯多年的基金會重新開閘放水,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基金會的轉折之年。

  新條例首次提出鼓勵非公募基金會發展的意見,以公民個人或者企業名義創辦的基金會開始在中國亮相。隨著國家「001號」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正式成立,越來越多私立基金將投入到蓬勃發展的中國公益事業中。專家預測,未來五年,中國最具實力的基金會將是由私人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

  截至2006年底,全國有基金會1144個,儘管其中大部分依然是面向公眾募捐的公募基金會,但非公募基金會已達到349家,且上升趨勢強勁有力。事實上中國社會對發展基金會的需求早已超出目前基金會的發育水平,如果導引政策更加積極,中國的非公募基金會必將呈現更加彭勃發展的良局。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的四個標本

  三年之前,當非公募基金會被允許成立之際,不僅企業家獨自出資設立,還有教育機構和社會名人等,分別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的這一新型公益體系之中。三年過去,作為中國公益領域的新生事物,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並沒有出現當初理論界預期的樂觀局面,其發展脈絡並不清晰,運作模式也尚處於摸索之中。

  標本1

  由企業出資,聘請公益組織專業操盤手運營的公司化基金會,被現階段社會學者評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公益組織。

  南都公益基金會3億元項目招標

  ■ 本報記者 李小健

  7月12日,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小香玉早早地趕到了北京萬通中心C座15層,向南都公益基金會尋求項目合作。由她一手創立的小香玉藝術團,兩年前就開始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全免費的藝術教育培訓。與小香玉懷有同樣目的的,還有來自北京真愛教育服務機構等非營利組織代表。

  當天上午,南都公益基金會宣布,開始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非營利組織承建新公民學校,同時招標資助關心農民工子女成長的公益項目,這意味著該基金會實施的以改善農民工子女成長環境為宗旨的新公民計劃正式啟動。

  在未來5到10年,南都公益基金會將提供超過3億元的資助金額,以項目招標方式,捐建100所新公民學校;同時,持續不斷地資助非營利組織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公益項目。

  非公募基金會投入巨資以招標方式資助公益項目,在國內可謂開創先河。

  競標NPO投以熱情

  「我現在主要精力都放在基金會上。」7月11日,南都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永光接受《公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去年年初,他便著手基金會籌備工作;去年八月,南都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捐出1億元人民幣,向民政部申請發起成立基金會。今年5月11日,基金會正式獲得民政部批准,為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

  6月29日,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決定,以資助型基金會的形式,針對農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施「新公民計劃」。

  新公民計劃包括新公民學校建設項目資助和新公民公益項目資助兩大方面。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新公民計劃招標建設10所新公民學校,每所資助資金150萬元至200萬元人民幣;招標新公民計劃公益項目資助額500萬元,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20萬元,特殊情況下可增加至30萬元。其中,2007年投入800萬元支持新公民計劃。

  徐永光表示,對於新公民學校建設,最理想的競標者應該是有政府背景的非營利組織與執行能力強的草根組織的組合,如此便於資源整合,優勢互補。

  在「新公民計劃招標懇談會」上,前來參會尋求合作的NPO代表均表示出超乎尋常的熱情。

  小香玉十分激動,甚至有些按捺不住話頭,她說,從去年基金會剛籌辦時,就希望小香玉藝術團能夠參與到新公民學校中來,為農民工子女提供高水準的藝術培訓。

  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協會會長史根東告訴大家,他早就聽到南都公益基金會建新公民學校的相關信息,現在,他已經將信息傳遞到北京各地區可持續教育分會,鼓勵各分會積極參與新公民計劃。

  「這是希望工程的升級版。」北京青基會秘書長陳淑惠說,希望工程為許多偏遠山區的農村兒童解決了上學問題;而新公民學校關注的對象卻是進城流動兒童。

  邁向標準化

  據南都公益基金會項目總監劉洲鴻介紹,基金會全年接受項目申請,項目的評審分為預審、初評、中評、終評四個階段。預審與初評由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處完成;獨立的項目評審機構對申請項目進行中評;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會在項目中評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中標的項目。基金會理事會每年召開4次評審會議,申請者須於評審會議前一個月提交申請文件。資助項目實施周期通常在一個年度以內,對於一些優秀項目實施方,一個項目完成後,可繼續申請。

  「我們還專門在基金會網站上開發了管理信息系統。」該基金會負責信息技術的工作人員說,這是為了保證招標過程更加公開透明採取的措施。

  學校建立後,如何保證它能夠長久運作下去?這是一個比較實際的問題。「吸引廣大社會資源參與是關鍵。」NPP公益創投基金會副執行長程玉舉例說,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二年級六班的學生家長們,決定以實際行動與首批新公民學校農民工子女的家庭結對子,就是一個不錯的點子,值得大家借鑑。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何偉表示,在整個公益產業的產業鏈中,基金會是一個資金和資源提供者,扮演「種子基金」的角色,支持民間公益發展。新公民計劃只是投石問路,最終目的是喚醒更多企業、成功人士關注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需要明確的是,公司從事公益活動最好不要與商業行為和目的掛鈎。」徐永光認為,企業或私人基金會從設立動機看有三種層次:一是「急功近利型」,在捐助過程中注重換取實際利益;二是「公司發展戰略型」,雖無短期的商業目的,但希望藉此提升公司形象;三是「公共利益型」,不謀求任何公司或個人直接或潛在的商業利益。一些跨國公司基金會在做公益事業時,一般都涉及公司利益。南都公益基金會的價值追求屬於最高層次。

  徐永光的觀點得到了南都集團控股公司董事長、南都公益基金會捐資人周慶治的贊同。據了解,周慶治與徐永光同為溫州人,也是老朋友。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人先後離開政府崗位,周慶治下海從事營利活動,徐永光選擇了投身非營利事業。經過多次溝通和交往,他們合作共同成立了南都公益基金會。

  徐永光認為,在國內,得到政府批准的公司基金會並不多,做得比較好、有水平的也屈指可數,南都公益基金會要做一個標準化中國公司基金會。他說,公司類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衝動非常強勁,預計5年時間內,非公募基金會總量將超過公募基金會總量,最終佔據主導地位。

(責任編輯:李皓)

相關焦點

  • 「告別」非公募基金會
    對於中國目前擁有的3500餘家非公募基金會來說,未來是否要從向企業或特定人群定向募捐,轉為向公眾募捐,取決於各家基金會自身意願,一旦決定轉型,它們將面臨更多機會與挑戰。  打破人為界限  由非公募轉公募,三年前的劉正琛經歷了一遭。
  •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6年會舉行
    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的舉辦既為全國的非公募基金會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對話的高層次平臺,也為整個社會了解非公募基金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窗口。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匡鵬也對此次論壇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認為,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作為公益行業最有影響力的這麼一個交流平臺,引領行業先鋒話題,促成公益慈善領域資源對接和合作,深度影響了中國公益生態系統的建設。
  •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有非公募基金會3980家,佔比72%
    藍皮書指出,2016年中國慈善事業正式進入依法治理時代,非公募基金會的增長速度明顯更快,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非公募基金會3980家,佔全國基金會已註冊總數的72%。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了解到,自2009年以來,基金會登記管理權限下放的政策改革深入,非公募基金會可以在市縣級民政部門註冊,截至2016年12月31日,已有27個省區市成立了946家市縣級基金會。
  • 非公募基金會2016 年度檢查工作啟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潘斌通訊員程倩敏)昨日,記者從中山市民政局獲悉,非公募基金會2016年度檢查工作啟動。據了解,在2016年12月31日前登記的非公募基金會,須按《基金會管理條例》要求報送2016年度工作報告(含財務會計報告)並接受年度檢查。
  • 社科院慈善藍皮書:我國非公募基金會佔七成
    中國網6月14日訊 由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藍皮書指出,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69.9萬個。其中社會團體33.5萬個,基金會5523個,民辦非企業單位35.9萬個。
  • 分析稱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下放為民間慈善鬆綁
    近日,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全國民政會議上表示「將下放非公募基金會的審批權」。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非公募基金會是民間慈善的重要力量,進一步發展非公募基金會,是我國社會管理改革的重要方面。如何理解「下放非公募基金會的審批權」這一政策信號?
  • 圓桌對話2:非公募基金會的行業使命和社會角色
    第二推動力來自於富人慈善,來自於非公募基金會,財富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在座的非公募基金會扮演的角色。我早就寫過文章非公募基金會背負中國第三部門的希望,非公募基金會能夠改變中國慈善的生態環境。具體能不能改變?我們等一下聽各位的。
  • 排名前十非公募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均超過5億元
    排名前十非公募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均超過5億元 2018-04-2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文梅 隨著《慈善法》的實施,我國非公募基金會呈現快速發展之勢。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基金會榜單顯示,排名前10的非公募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均超過5億元。
  •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圓桌討論:慈善應不應該收稅
    第五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3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理性公益,多元發展——非公募基金會在社會建設中的角色和定位」為主題。以下為幾位嘉賓以慈善稅收政策為主題而進行的圓桌討論實錄。盧德之:中國基金會,特別是非公募基金會發展,目前是處在初級階段,相關的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正常的事情,但是為什麼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呢?我認為這也是為了使我們方方面面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基金會到底應該怎麼成長,特別是我們的政府部門,怎麼能夠讓中國基金會在允許你生的同時能夠使它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的環境。
  • 圓桌對話:非公募基金會"不差錢"與草根"就差錢"
    家,這樣的話,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草根組織都沒有得到在座的很多非公募基金會的資助,這就形成了一個草根組織的差錢的矛盾。我建議我們非公募基金會從此以後不要老逼著人家寫計劃書,就寫一次你能不能資助十年,每年評估完覺得不錯,就接著資助他。
  • 善文化善知識:一圖說明公募與非公募基金會的異同
    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類,實行分類管理。二者的區別在於基金的來源:公募基金會可以向公眾募集資金;非公募基金會的基金來源於特定個人或組織的捐贈,不得向公眾募集資金。非公募可以轉公募嗎?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是可以非公募基金會轉為公募基金會的。就如前段時間遭微博大V「司馬3忌」實名舉報的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其在2019年9月前是非公募基金會,2019年9月後獲得北京市民政局審批通過,成為擁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公募基金會。基金會可以以個人名義命名嗎?
  • 中國擬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 明確募捐條件
    民政部《基金會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今日起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提出,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新成立的基金會應當在發起人、理事會成員等特定對象範圍內開展定向募捐。  民政部介紹,截至2015年底,全國基金會共4719個,淨資產總額1100多億元。
  • 基金會年報集體公布 中國慈善榜揭曉在即 全國性基金會2016年度...
    在非公募基金會中,高校基金會的確是一股特殊的力量,但即使如此,中國高校獲得的社會捐贈收入平均還佔不到其總收入的1%,仍可忽略不計 2 非公募基金會:35家淨資產過億 除了10家收入過億的基金會外,另有51家非公募基金會年度捐贈收入超過千萬元,其中10家捐贈收入超過5000萬元。此外,27家非公募基金會年度捐贈收入過百萬元。
  • 《基金會藍皮書:中國基金會發展報告2012》發布
    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基金會藍皮書:中國基金會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日前發布。報告共包含1個總報告和4個分報告。總報告描述了中國基金會發展的整體狀況,主要包括基金會發展數量、資產狀況、收入狀況、支出狀況和專職工作人員狀況。
  • 香江愛心圖書室項目服務超200萬名鄉鎮兒童 001號非公募慈善基金會...
    001號開中國非公募慈善業先河16年前,國務院頒布《基金會管理條例》,首次允許私營企業成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2005年,香江集團第一個向民政部提交申請材料,創辦了國內第一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拿到了「001號」牌照,開創了中國民營企業出資興辦非公募慈善基金會的先河。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非公募慈善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迄今已歷15載。
  • ...室項目服務超200萬名鄉鎮兒童 001號非公募慈善基金會持續關注...
    001號開中國非公募慈善業先河16年前,國務院頒布《基金會管理條例》,首次允許私營企業成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2005年,香江集團第一個向民政部提交申請材料,創辦了國內第一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拿到了「001號」牌照,開創了中國民營企業出資興辦非公募慈善基金會的先河。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非公募慈善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迄今已歷15載。
  • 愛佑慈善基金會簡介
    愛佑概況  愛佑慈善基金會前身為北京市華夏慈善基金會,是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出臺後國內第一家註冊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2008年初,在國家民政部的建議下,經國務院審批,基金會由地方性升級為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
  • 候選案例:中國人壽·國壽慈善基金會
    企業名稱: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競選理由:為了更專業和可持續地開展公益事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捐資5000萬元人民幣發起國壽慈善基金會,基金會於2007年6月16日正式成立,為國內金融業成立的第一個在民政部登記註冊的非公募基金會
  • 公益基金會申請條件?公益基金會辦理流程?
    公益基金會是為了公益事業而設立的機構,主要是有特定的公益的目的。不少資本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個人或者企業會有回饋社會舉動,成立公益基金會是很多投資者會選擇的方式之一。像李連杰成立的壹基金,馬雲成立的馬雲公益基金會。這種現象不僅限於國內,國外的有名的基金會,像蓋茨基金會,陳-扎克伯格基金會等。公益基金會有兩種類型,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
  • 中國擬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成立2年後可申公募資格
    中國擬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成立2年後可申公募資格 中國新聞網 2016-05-26 15:52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