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6年會舉行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2016年11月22日,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6年會在上海東方萬國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年會以「新格局新想像」為主題,旨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社會經濟發展進入轉型關鍵期、《慈善法》和新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出臺之際,探討中國基金會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這場行業盛會,吸引了近千人參加。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劉振國、新任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羅世禮、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等眾多跨行業跨領域嘉賓出席年會。

  善時代來臨,解讀新格局

  近年來,供給側改革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新的視角,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為公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平臺,2016年《慈善法》的落地實施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新空間。一系列跡象無不在向我們表明,中國慈善新格局已經悄然形成。作為社會組織的中堅力量,基金會如何引領並改寫慈善事業發展,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劉振國高度評價了非公募基金會近年來為中國慈善事業所做的貢獻。他表示,多年來,非公募基金會與其他慈善組織一道,動員了大量社會資源,開展了眾多公益慈善項目,為推動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的舉辦既為全國的非公募基金會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對話的高層次平臺,也為整個社會了解非公募基金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窗口。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匡鵬也對此次論壇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認為,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作為公益行業最有影響力的這麼一個交流平臺,引領行業先鋒話題,促成公益慈善領域資源對接和合作,深度影響了中國公益生態系統的建設。在《慈善法》實施的背景下,基金會的突破創新也面臨著重大的發展契機。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年會能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上舉辦,意義非常重大和深遠。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以「社會治理和國際格局的演變與社會領域發展的新格局」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十三五期間中國社會領域的發展面臨新的重大發展機遇。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日趨明顯,而全球治理領域的一個趨勢就是各種社會組織和專業組織的興起。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的社會組織應該把握機會,發揮中間橋梁作用,將社會需求和民眾心聲傳達給政府。同時,在公共治理的過程中把公共政策的導向與社會進行有效溝通,為完善中國的公共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暢談非公募基金會的未來發展空間。他表示,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到底就是解決資源配置障礙,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經濟領域有資源配置問題,社會領域也有資源配置問題,而這兩個領域都需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目前來看,社會組織領域還存在傳統封閉和壟斷性問題,這影響著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

  馬慶鈺指出,《慈善法》給非公募基金會創造的新的制度和政策空間,用繼往開來的新理念、新行動、新戰略,將非公募基金會打造成社會服務中的一支生力軍。

  小雲助貧中心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雲,從「社會生態的變化與公益行業和基金會的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中國政治社會經濟的新生態:公益的歷史使命。

  小雲助貧中心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雲主題演講

  李小雲表示,中國已經由相對穩定的發展共識型社會轉變成了各種利益交織的矛盾型社會。政治社會經濟的生態結構的構成要素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和國內兩個維度上。國際主義、國家主義、發展主義和民粹主義相互交織構成雙向性社會矛盾的結構性因素。公益在面臨這樣的新格局下需要建立全新的歷史使命,這個歷史使命的核心是幫助中國建立面向未來的國際公益倫理和引領中國國內發展的政治社會經濟新價值。

  開幕式上,正榮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婧代表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輪值主席單位發言,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豔妮、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副秘書長楊曄,分別代表國內非公募基金會及公募基金會發言。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豔妮作為非公募基金會代表上臺發言,她在發言中指出,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化和新技術的發展,公益發展呈現了三種新趨勢:一是公益事業出現了大量的創新,比如社會企業、公益創投等一系列新的實踐。二是新公益強調規模化,通過複製、推廣、開源、推動政策改變等方法讓項目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規模倍增。三是新公益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思維,在資源動員上取得了驚人的成效。

  繼往開來,放飛新想像

  由跨界精英、基金會創始人與資深公益人共同參與的圓桌沙龍環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小雲助貧中心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雲,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潘江雪,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劉小鋼展開熱烈討論,研討新格局下,基金會與公益事業的更多想像。

  基金會中心網執行副理事長程剛談到,目前我國基金會數量已達五千多家。未來隨著《慈善法》的實施,基金會的數量還將持續增加。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潘江雪認為,公益人其實是在做社會投資,投資的是我們共同的未來。她提醒公益同行,未來是「跨界打劫」的時代,公益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基金會從業人員需要迎接挑戰。

  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劉小鋼則提出,一個社會的進步其實是基於社區的進步,一個社會的改變是基於社區的改變。希望有更多的公益機構包括基金會和公益組織,能夠紮根社區,在社區耕耘,讓社區的變化來帶動這個社會的變化。

  在精彩的演講和討論之後,論壇第五屆輪值主席單位、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進行了總結髮言。他認為此次年會匯聚各界人員與各界智慧,讓人感受到了跨界的力量。他還提出,這是資本的時代,是走向共享的時代,也是必須以共享來治理資本的時代。未來基金會行業的發展應該與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聯繫起來,共同推動資本走向共享。

  除了主論壇的主題演講、圓桌沙龍外,本次年會還開設有五場平行論壇,聚焦「新格局新想像」下基金會行業的熱點和前沿議題,並設有靈活組建討論話題的自主論壇和自由交流互動的羅馬街市。

  作為本次年會的特別環節,南都公益基金會和百度基金會也將於23日帶來兩場重磅發布,「中國好公益平臺發布會」以及「百度公益新平臺內測邀請會暨基金會中心網與百度基金會戰略合作發布會」成為本屆年會最引人注目的兩大亮點。兩家基金會現場設置的展臺吸引了眾多參會者駐足,南都公益基金會的「魔方」引發了大家熱議,百度基金會的VR、AR、互動屏幕以及行業大數據圖形化展示等炫酷科技與公益的結合,更引發了大家對明天下午新公益平臺發布會的期待。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更名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此刻的上海正是小雨輕訴。在當晚舉行的以「非公募基金會,不說再見」為題的酒會上,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自然之友創始人之一梁曉燕、彼得?德魯克組織學習中心秘書長趙華等12位嘉賓講述了自己與非公募基金會的淵源和故事,溫情告別12歲的非公募基金會。

  隨著「基金會成立滿兩年後將可以依法申請公開募捐資格」的條例修訂,《慈善法》不再將基金會從法律層面區分為公募和非公募,本屆年會也就成為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最後一個活動。這意味著,走過12年曆程的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走進歷史,陪伴了公益行業夥伴們8年時光的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也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據悉,23日下午舉行的本次年會閉幕儀式上將會宣布,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正式更名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宣布下一屆論壇的輪值主席,並舉行隆重的授旗儀式。我們期待,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成為全新的基金會發展平臺,繼續為社會領域改革和慈善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加強中國非公募基金會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中國非公募基金會和慈善事業的發展。

  論壇最初是由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和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8家機構自願發起設立的非正式網絡平臺,歷年來共有28家知名非公募基金會成為論壇的組委會成員,15家有擔當的非公募基金會歷任論壇輪值主席。

  七屆論壇共開展過7場區域分論壇、11次培訓和巡講活動,有力推動了地方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共向行業提供了11份有價值的研究報告,成為非公募基金會行業重要的實踐參考和工作指南。

  連結:

  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組委會由正榮公益基金會(輪值主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百度基金會、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會、廣東省與人公益基金會、凱風公益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13家非公募基金會組成。

  今年以來,本屆論壇在長沙、南京、合肥舉辦城市主題論壇,研討各地非公募基金會行業發展,推動非公募基金會與各地有志於公益慈善事業的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並定期舉辦「秘書長說」主題沙龍,結合年度主題,介紹優秀基金會的經驗和資源,探討行業熱點話題。

相關焦點

  • 平行論壇開放申辦!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邀您來共創
    CFF2008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原為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成立於2008年。堅持開放共享、追求卓越,旨在加強中國基金會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中國基金會和公益行業的發展。每屆年會的平行論壇,是基金會行業多元參與、集眾之智、抱團發展的開放平臺,吸引眾多基金會和相關機構承辦共創。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以下簡稱「2020年會」)定於2020年11月22日至27日舉行,主題為「因勢聚力,協創未來——變局挑戰中的基金會」。為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2020年會全程線上舉辦。
  •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有非公募基金會3980家,佔比72%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有非公募基金會3980家,佔比72% 澎湃新聞記者 李延兵 實習生 陶傑夫 2017-06-14 18:47
  • 「告別」非公募基金會
    舉辦到第八年的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China Private Foundation Forum)「不會」再有下一屆了。  消失的不是載體,而是名稱。今年9月生效的慈善法規定,今後成立滿兩年的基金會,即可申請向公眾募捐的資格,而這一權利原本為公募基金會、各級慈善會、紅十字會所獨有。
  • 非公募基金會2016 年度檢查工作啟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潘斌通訊員程倩敏)昨日,記者從中山市民政局獲悉,非公募基金會2016年度檢查工作啟動。據了解,在2016年12月31日前登記的非公募基金會,須按《基金會管理條例》要求報送2016年度工作報告(含財務會計報告)並接受年度檢查。
  •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調查 企業基金會大多難自立
    第4頁:名人基金會夾縫求生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調查  核心提示  儘管時間不長,但中國基金會的發展已經歷了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2004年6月1日,新條例實施,此舉標誌著停滯多年的基金會重新開閘放水,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基金會的轉折之年。  新條例首次提出鼓勵非公募基金會發展的意見,以公民個人或者企業名義創辦的基金會開始在中國亮相。隨著國家「001號」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正式成立,越來越多私立基金將投入到蓬勃發展的中國公益事業中。
  • 社科院慈善藍皮書:我國非公募基金會佔七成
    中國網6月14日訊 由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藍皮書指出,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69.9萬個。其中社會團體33.5萬個,基金會5523個,民辦非企業單位35.9萬個。
  • 圓桌對話2:非公募基金會的行業使命和社會角色
    今天這個板塊的題目是非公募基金會的行業責任和社會角色,這樣一個題目大概會有兩個方面,一個非公募基金會我們承擔什麼責任,我們行業怎麼發展,還有我們對於社會應該擔當什麼樣的責任,對於行業、對於公益慈善行業的發展應該做一些什麼?
  • 平行論壇預告丨初創期中小型基金會的成長進化之路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將於11月22日至27日舉辦,這是基金會論壇12年來首次以線上為主的方式舉辦年會。2020年會主題為「因勢聚力,協創未來——變局挑戰中的基金會」。11月23日至26日下午兩點到五點,每天4~6場,共20場平行論壇將在線上和全國各地線下舉行,所有平行論壇均可通過年會會議平臺找到直播入口,歡迎掃描文末二維碼進入年會會議平臺:知議程、訂周邊、看直播、查回顧。
  • 基金會年報集體公布 中國慈善榜揭曉在即 全國性基金會2016年度...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收入35元,支出15億元 雖作為公募基金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的2016年度捐贈收入僅為可憐的35元,但其政府補貼收入卻高達15億元(1,537,950,000.00元),而這筆補貼幾乎全用在「博士後基金」和「博士後日常經費」這兩個項目上,合計支出達14.8億元(1,488,919,212.90元);相比之下,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2016年度有捐贈收入
  •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圓桌討論:慈善應不應該收稅
    第五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3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理性公益,多元發展——非公募基金會在社會建設中的角色和定位」為主題。以下為幾位嘉賓以慈善稅收政策為主題而進行的圓桌討論實錄。我們要請剛才已經發過言的康曉光教授,我們要請唐鈞研究員,我們還要請剛剛從溫州趕回來的我們的非公募基金會論壇的奠基人,徐永光先生,他剛剛風塵僕僕,等會兒讓他說話。我們還要請我們的會議輪值主席盧德之先生,我們還會請到非常有名的我的哈佛師弟,非常有名的主持人,袁嶽先生。他們將非常精彩的討論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我們請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現在請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袁嶽先生,現在論壇開始。
  • 區域公益生態建設研討會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舉辦
    11月25日-26日,由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處、山東省慈善總會、濱州市公益益慈善聯合會、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山東省社會創新發展與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區域公益慈善生態建設研討會(山東)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山東會場在山東博興順利舉辦。
  • ...證券匯愛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湖南峰會」
    來源:北國網7月6日,「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湖南峰會」在長沙召開,作為聯合主辦方的湖南方正證券匯愛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匯愛基金會」)主辦了本次活動。國務院參事、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奎,湖南省政府參事、湖南師範大學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長周秋光,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湖南省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葉建之等出席了本次峰會。會上,匯愛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阿孜古麗代表基金會發表了歡迎辭,並在「發展中基金會的創新突破」主題討論中提出,突破就是要對接市場化機制,挖掘稀缺資源。
  • 2016年中國綠色金融論壇綠金委年會在京召開
    4月23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綠金委」)在北京舉辦了「2016年中國綠色金融論壇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年會」,約300位綠色金融界的專家就發展綠色金融的熱點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 2016亞洲幼兒教育發展論壇在廣西北海舉行
    2016亞洲幼兒教育發展論壇在廣西北海舉行 2016-10-172016亞洲幼兒教育發展論壇召開,廣西北海市長李延強致辭。
  • 分析稱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下放為民間慈善鬆綁
    近日,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全國民政會議上表示「將下放非公募基金會的審批權」。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非公募基金會是民間慈善的重要力量,進一步發展非公募基金會,是我國社會管理改革的重要方面。如何理解「下放非公募基金會的審批權」這一政策信號?
  • 中國擬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成立2年後可申公募資格
    中國擬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成立2年後可申公募資格 中國新聞網 2016-05-26 15:52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基金會發展指導手冊》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李晉)去年12月19日,商業社會責任國際協會(BSR)聯合倍能公益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和社會資源研究院共同撰寫的《中國基金會發展指導手冊》發布,為成立和運作非公募基金會提供指導。《中國基金會發展指導手冊》旨在幫助個人和公司更好地了解成立非公募基金會的基本原則以及運作非公募基金會的基本要素。
  • 排名前十非公募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均超過5億元
    排名前十非公募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均超過5億元 2018-04-2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文梅 隨著《慈善法》的實施,我國非公募基金會呈現快速發展之勢。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基金會榜單顯示,排名前10的非公募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均超過5億元。
  • 《基金會藍皮書:中國基金會發展報告2012》發布
    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基金會藍皮書:中國基金會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日前發布。報告共包含1個總報告和4個分報告。總報告描述了中國基金會發展的整體狀況,主要包括基金會發展數量、資產狀況、收入狀況、支出狀況和專職工作人員狀況。
  • 中國擬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 明確募捐條件
    民政部《基金會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今日起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提出,不再區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新成立的基金會應當在發起人、理事會成員等特定對象範圍內開展定向募捐。  民政部介紹,截至2015年底,全國基金會共4719個,淨資產總額11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