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難不難?頂級應試型寫作技巧推薦

2020-08-28 八閩狀元郎

摘要

語文是高考時的第一個考試科目,作為主科科目,語文的總分分值跟數學、英語一樣都是最高的150分。但對於大部分高中生來說,語文卻是大家花費時間最少的科目。在這滿分150分的考卷中,有一道題目的分值高達60分,這也是所有高考題中分值最高的題目。但就是這麼一道高分考題,卻很少有學生願意真正去鑽研,說性價比太低,可是分數明明擺在那裡,說難度太大,主要想做好這道題目涉及到的要素內容太多,一時不知道從何入手。這道尷尬的考題,就是作文。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幾個高三的小朋友給我發來了問候,祝我節日快樂。既然收了小朋友的祝福,怎麼也得關心一下他們的學習,說幾句鼓勵的話顯然太過敷衍,還是整一點實用乾貨送給大家。

高考作文寫作技巧

突然想到2019年全國Ⅰ卷高考作文的命題叫做「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既然今天正好是五一勞動節,我們不妨就把這道高考作文題作為案例簡單拆解一下。在分析的過程中,我會推薦幾個專門針對高分作文的應試寫作技巧,供同學們參考和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的評分依據和標準

1、了解高考作文的得分要點

  • 語文中作文屬於主觀題,答題時相對會更加開放和自由,不會像選擇題或者是數學題那樣以唯一的(數值)結果作為得分標準。當然,數學大題即便最後的答案錯了,但在解題過程中有用到符合要求的公式和寫出相對清晰的答題步驟,也可以得到一部分的步驟分。對於文科主觀題尤其是作文來說,正因為沒有唯一的答案,所以想要得到高分的關鍵點就在於梳理出更加科學、合理和符合閱卷老師審美的得分步驟,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要學習模板作文的原因。
  •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高考作文畢竟是由人來評判的而不是機器,人為主觀因素佔到很大的權重。要想寫出高分作文,一味套用模板和使用絕句肯定是不夠的;用的多了,反而會引起閱卷人的審美疲勞,即使後面有很多精彩的個人論斷,也可能被當做普通檔次的文章來對待。所以,我們首先還是了解一下高考作文評分依據和得分標準,同時考慮閱卷老師在改卷時的感受和心情。綜合把握好這幾個關鍵要點,接下來我們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高效的應試準備。

2、了解高考作文的評分等級

高考作文評分時一般會根據「基礎項(基礎等級)」和「加分項(發展等級)」劃分為四個檔次,基礎項考察的主要是文章內容和行文筆法,加分項考察的是寫作特色。在內容上達到符合題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摯等標準,在行文上滿足結構嚴謹、字跡工整等特徵,在特色上立意十分深刻、文採出眾的就是好作文,會被劃分歸到最高的第一檔;最高檔的作文基本在55分以上,最好的自然能給到60分的滿分。相對來說,內容較為充實、結構較為完整的劃歸到第二檔,第二檔的作文可以得到45~55分;中心基本明確、結構基本完整的劃歸到第三檔;而偏離題意、思想不當、文體結構混亂的劃歸到第四檔。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關於發展等級的評分,雖然原則上規定只需要有一點突出的,即可按照相應的評分標準予以加分,直至加到滿分。但實際操作上,在基礎階段就被閱卷老師主觀上劃歸到三四檔的文章,就算段落中有不少零星亮點,除非是個別文筆極佳或者觀點鮮明的作品,否則閱卷老師不會去細看或者考慮加分項的內容。因此,把握好基礎項的得分非常重要。大多數學生的語文基礎和文學素養並不高,如果基礎項得分就不高的話,就極少會在加分項上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異表現。

高考作文評分等級和評價細則

最後,說一下幾個典型的扣分點。比如作文沒有題目的扣2分;錯別字的話,1~2個是不扣分的,3個扣1分,4個扣2分,5個扣3分,6個以上的扣4分,如果錯別字多了老師一般不會認真去數,直接4分就沒了;而文章字數不夠的,少50字扣1分,如果文章不到400字,基本所有項目都會給最低分。此外,還有一種學生因為寫不出東西,索性會直接抄襲閱讀理解的內容,這種一旦被發現,會按照偏題來對待,加分項是肯定沒有了,基礎項所有內容都會按照最低的第四檔給分。這幾點錯誤,一定不能犯。


結合寫作技巧,對2019年全國卷Ⅰ作文題進行解讀和分析

先說一個前提,由於行文邏輯、筆法、修辭等,是與一個人的文學功底和文字素養有關的,需要依靠平時的大量積累和長期訓練,短期內很難有效提升。因此,這邊主要推薦的三個技巧,主要是針對讀題能力、思考能力和內容組織能力的提高,這三個技巧分別是審題立意架構文本

2019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題

1、技巧一:審題視角要準確,才能確保不偏題

800字的文章,想湊字數很容易,但想寫好首先就要認真審題。寫作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認真審題,保證「不會偏題」。審題視角要準確到位,決不能只憑藉第一感覺就動筆,多讀幾遍題目,可以用筆把題幹中的關鍵詞和重點劃出來。

我們一定要清楚:高考作文不是「我要寫什麼」,而是「要我寫什麼」,題目要求我們要在劃定的範圍內,按照給予的材料和條件進行創作。如果超出題目所規定的範圍和限制,就會被閱卷老師視為偏題

客觀來說,2019年的這道作文題不難解讀,屬於典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所謂任務驅動型作文,通俗來說就是比新材料作文寫作多了具體的任務,這是對原有新材料作文題型的一種拓展和延伸考察。這點先明確了,寫作時就不會隨意發揮了。正如題目中提到的,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勞動和工作相關,因此我們可以聯想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二字,方向就明確了。

這是我對出題者「考察目的」的判斷,是從認真研讀材料來的。審題時,如果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寫作方向,只讀了幾句話就匆忙下筆,是很容易跑題的。認真審題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藉此想一個好題目

  • 題目是文章的門頭,好題目是好文章的開端。勞動的目的是什麼,自然是為了豐收,那我們要怎麼把「勞動可以獲得豐收,勞動為了夢想」這樣的樸實語句更有意境和優雅地表達出來,這需要的就是懂得聯想和依靠平時的積累。思考方向:沒有春天辛勤的勞作,何來秋季的豐收滿園

①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邢顒傳》,「採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

②北宋·歐陽修《豐樂亭記》,「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這個題目,夠不夠大氣?借用文言文和成語是一個重要的選題方式

為了保證不偏題,我們想好了題目,但是題目本身還不能保證我們就一定不會偏題。如果說題目是文章的門面,那麼立意即是文章的靈魂因為這是一篇演講稿,在寫作形式上,我們就要注意突出演講稿的文本特徵:演講有特定的聽眾對象,所以要有針對性;演講要能夠通達人性,自然少不了鼓動;演講內容要讓人聽得明白,所以要思考如何從書面的可讀性轉向演講的可講性。做到這些,都需要好的立意。


2、技巧二:立意要深刻高遠,要直達靈魂深處

考場作文,臨場發揮很重要,臨場發揮的關鍵就在於寫作意境的把握。試著把自己當做一個已經在臺上的演講者,你要跟大家說什麼。此「意」,即是文章的靈魂,所謂意猶帥也,這個「意」立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章的質量和檔次。意在筆先,意在言前,意由心生。

我們不難發現:題幹中,出題者要我們突出的就是「勞動」這個主題。勞動最重要的即是為了豐收,這個在思考作文題目時已經明確了;而收穫什麼東西才足夠高遠深刻,這個就是立意所要思考的關鍵點。寫他人之未能寫,言他人之所想聽,能使閱卷老師耳目一新。

勞動是為了收穫,從為什麼勞動的角度來闡釋勞動的意義,可以選擇素材還是非常多的。但對於還在「復興中學」上學的學生來說,都還沒有參加工作,所能理解的勞動僅限於一些家務和學校衛生。大部分考生在寫作的時候,也有可能被這種經歷所局限。因此,跳出認知,把自己想像成已經在參加工作的勞動者,「擼起袖子加油幹」,這樣你在看問題時候,視野才會更加宏觀,立意自然高遠。

高考作文,思想的正確性很重要,所以立意上要跟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主題緊扣。「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幸福都是奮頭出來的」,這些耳熟能詳的話,你都記得吧?非常好的參考,可作立意主旨。

當然,18歲的你一定會關注未來,對科技事物發展的反思,也是非常不錯的切入點。我們在歌頌勤勞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同時,也要思考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的發展,警惕那些如「電子奴隸」、「機器身體」等異化性的事物,會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影響,為後面強調勞動的必要性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做鋪墊。

通常我們在立意的時候,經常還會出現幾個「盲點」,需要十分注意。

  • ①立意要學會藉助名人名言,更有說服力,主旨中提到了「幸福」,下面這句,是不是很好的輔助?

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休謨

  • ②切忌一邊想一邊寫,漸漸失去主旨大意,信馬由韁;每個段落都要圍繞立意的中心層層推進。
  • ③高考作文不是日記,不能太隨性,很多人簡單地把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忘記了寫作的目的。
  • ④最忌諱的是牽強附會,胡亂上綱,每個段落結尾都要喊口號,看似論證中心,實則毫無意義。

3、技巧三:文本骨架脈弱清晰,選材精心獨到

題目和立意(中心思想)確定好了,剩下我們就要開始進行文本內容的構思,即整理出文章的骨架。總分總、總分、分總都是常見的套路,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總分總,先確立一個中心論點,然後選擇兩到三個輔助觀點和事例,或印證、或反駁、或批判,最後再梳理比第一段更多一點的文字來收尾。簡單說,就是先小總、兩三分和再大總的模式,相對會比較好上手。

  • 首先還是結合本文,對文本中提到的「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進行分析。注意題幹中說到了,「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主動強調了「幸福」,所以這裡的「」,匱的就不一定是財富,更多是幸福。所以,我們前面在題目和立意中提及了幸福,確保了文章不會偏題
  • 其次,立意確定好了我們就要選擇論點了。論點可正可反,比如贊成「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就是積極的、正面的,有關「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就是相對消極的、負面的;結合目前的社會聲音,對勞動的各種正反觀點進行評述,進一步強調勞動的幸福觀
  • 第三,選材上可以舉例「智能製造」、「工匠精神」、「文化遺產」等多個元素來探討,既要接受和運用新興科技的優勢,也要保留傳統文化中的特色。探討的領域可以相對集中,圍繞該誰來做、做什麼和怎麼做進行兼容包並,關鍵要結果是幸福的,案例務求做到合理、客觀和真實。
  • 最後,題幹有一個隱蔽的素材,即復興中學中的「復興」二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因而可以把勞動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繫起來,既達到切題的要求,又是對主旨立意的最高升華。中國夢的核心內容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相關焦點

  • 2018高考作文的4個寫作技巧,掌握方法,想不拿滿分都難!
    2018高考就要來了,高考生們都在努力的拼搏,為了考上自己的理想大學而奮鬥。高考進行改革了,得語文者得天下,今天為大家介紹2018高考作文的4個寫作技巧,掌握方法,想不拿滿分都難!1、仔細審題,確立中心,擬寫提綱高考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審清題意,題目是文章的窗戶。在寫作之前一定要多讀幾遍題目,審好題就成功了一半。然後確定寫作的中心及要點,用一句話概括中心,把結構和大綱在紙上先理清楚再動筆寫作。
  • 作文難拿高分?掌握這5大寫作技巧,閱卷老師忍不住給高分!
    作文難拿高分?掌握這5大寫作技巧,閱卷老師忍不住給高分!想要在中考作文中拿滿分,難嗎?我敢負責任的告訴家長朋友和同學們,這肯定是難的,而且非常難!那麼,作文到底難在哪裡呢?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很多學校的老師並不會注重去教同學們寫作技巧,也不會針對作文進行詳細的講解,還有更簡單粗暴的就是讓同學們背中高考滿分作文,這些其實對於同學們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在我的課堂上,我非常注重對同學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邏輯能力還有寫作能力的培養。
  • 高考滿分作文被熱議:高考應試作文怎麼寫?評分標準要對大眾負責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實際」的角度看,也就是把這篇作文以一篇高考應試作文的標準去評價,才比較合理。我想之所以這篇作文引熱議,還是因為它是「滿分作文」。而歷屆高考時,全網大眾熱議的,或者是「能」熱議的,也只有偏主觀化的作文了。
  • 小學生每天寫作練習,家長輔導難,老師:不用刻意追求滿分作文
    家長在輔導上,以自律、專注、學習、思考為方向,去訓練孩子寫作,學生自然要跑得快。家長覺得難,也沒必要自責,因為對於低年級寫作,我們不用刻意去追求滿分作文的結果。
  • 小學生每天寫作練習,家長輔導難,老師:不用刻意追求滿分作文
    家長覺得難,也沒必要自責,因為對於低年級寫作,我們不用刻意去追求滿分作文的結果。每天寫作練習,最主要是想讓孩子養成一個文字記錄的習慣,並不是去練成滿分寫作的能力。低年級段的語文學習都是習慣的建立,意識的養成,這就是積累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是推動和督促者。
  • 高考滿分作文引爆熱議:高考應試作文怎麼寫才對?評分標準要對大眾...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實際」的角度看,也就是把這篇作文以一篇高考應試作文的標準去評價,才比較合理。 我想之所以這篇作文引熱議,還是因為它是「滿分作文」。 而歷屆高考時,全網大眾熱議的,或者是「能」熱議的,也只有偏主觀化的作文了。
  • 高考英語應試技巧,全面且詳細,無論你是學霸還是學渣都值得一看
    英語是高考中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它跟數學一樣,是出現極端的成績群。好學生的成績是真的好,也就是所謂的輕鬆得滿分;成績差的學生是真的差,無論怎樣努力就是不及格,中間部分的學生是少之又少。但是高考,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是無論如何都避不開的一門科目。
  • 高考滿分作文800字:浮塵不拂,真珠難露
    新東方網整理了全國卷高考滿分作文800字範文,大家可以看看滿分作文都是怎麼寫的,和自己的作文對比一下,看看思路和遣詞造句上的不同都在哪裡,在平常多加以練習,一定能在作文上有大的突破。2019年高考馬上就要到了!
  • 刷屏的高考滿分作文,為啥被刪了
    標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人們熱議。4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針對前述引發熱議的高考滿分作文,他們正在了解情況中。有專家稱該作文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也有專家稱其堆砌、辭不配位;還有網友稱其晦澀難懂。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相關稿件披露了前述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
  •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越來越難,掌握應試技巧需要快速落實
    同學們,咱們從小學到高考結束,有十幾年的考試經驗,根據自己的實踐情況來看,大家都認同,考試是需要應試技巧的。咱們中有不少同學,平時考試成績還不錯,一遇到大型考試,就發揮失常。尤其是高考的時候,一些平時成績優秀的同學,高考成績比平時少了一百多分,甚至更多。很多人都認為是心理素質差造成的,其實是應試技能欠缺。這篇文章就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我本人和室友們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技巧。第一,寫作部分背模板我和室友們經過考試得出的同一結論:寫作必須背萬能模板。
  • 小學語文考試作文2大難,掌握應試技巧,5分鐘寫出高分作文提綱
    小學生語文考試,關於作文,通常學生有2大難,一是不會身體,二是內容寫跑偏了,中心思想立意不高。針對這兩大難題,語文老師日常都會給學生們教授,如何在應試考試中,把作文寫好,有哪些技巧。但是,如果平時連基本的寫作練習都達不到的學生,那麼考試的時候,也就無法理解什麼是寫作技巧了。
  • 「不好好說話」的高考作文,為什麼能拿滿分?
    自社交媒體興起以來,每年高考首日各地作文題目公布,必會成為一場全民同題作文大賽。而每年滿分作文放出,又會成為一堂全民語文課。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進入大學就開始「隔行如隔山」,高考作文是所有人都能討論的唯一共同話題了。
  • 刷屏的高考滿分作文,為啥被刪了
    作文寫作中,在可控範圍內適當程式化是有用的,也是應試最有效率的技巧。在《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前述文章中,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 時評作文不會?安排!寫作技巧+高考滿分作文模板+熱點話題集錦
    還有寫作技巧要點!牢牢掌握!時評作文這裡穩穩拿高分!相當於材料作文的引述材料,在材料作文中,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話題,揭示論點或提出問題,它屬於「引論」的部分。最好從提出論點的需要出發,抓住材料要旨,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引述。一般說來,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異:文字多的敘述性材料應概述,精闢的名言警句要複述,寓意深刻內蘊豐富的文字要闡述,漫畫型材料要對畫面作簡潔介紹和扼要闡述。
  • 「瑞思不應試,應試有優勢」的秘密
    高考英語的改革對於高考的改革以及高考改革帶來的英語教育方向的改變,目前英語教育方向已經從標準化測試轉向綜合能力和語言基礎熟練度的考察。聽說口語測試採用人機對話模式,是自 2017 年開始新增的測試部分,滿分 20 分,折合成 10 分計入高考英語總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反思:好文從何而來?
    另一位翻譯家閔雪飛也認為,高考作文無法苛求:不知道你們當初高考分配給作文多少時間。我們當年還要寫倆,一大一小,給大作文的時間最多40分鐘。這種情況下,寫得不好是正常的,寫得好說明閱卷老師心情好。誰都知道,寫作、文學翻譯沒法在極限時間內完成。
  • 高考滿分作文,「晦澀」一下又如何
    據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篇滿分作文,隨即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與爭議。有人說好,有人說配不上滿分作文且「辭不配位」,還有人擔心給這種作文滿分,可能會誘導學生模仿,用晦澀和生僻字「裝高深」「博高分」。公布滿分作文,以及閱卷老師對作文的點評,可以讓學校老師、學生和公眾更了解作文評卷標準。這也是多年來各省教育考試部門一直堅持的做法。
  • 高考滿分作文的評法
    是好文章嗎被評卷組推薦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真是有點難讀。說來慚愧,第一句話,我就沒看懂,去查了「嚆矢」是什麼意思,原來是「開端」。在被推薦的這篇滿分作文裡,信手拈來的海德格爾和卡爾維諾,「祓魅」和「達達主義」,蠻學術化的表達,看起來的確比被用濫了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不知高到哪裡,不過這也是個危險的陷阱。
  • 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終於出爐了,這篇滿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咋回事?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作文:給了滿分又不讓同學們模仿,到底想怎樣
    既然已經揭開真實的高考滿分作文的神秘面紗,既然滿分作文就應該是學生們的標杆和榜樣,那麼給這樣一篇連閱卷教授自己都說「其中的晦澀不希望同學們模仿」的作文滿分,並刊登到公眾平臺上,給大家欣賞,是希望得到大眾怎樣的反應?又會給「功力」不夠的普通人、一線的語文老師、後來的高考生,一個什麼樣的信息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