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瀚視野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消息,12月,以無錫提出放寬落戶政策為「第一槍」,福州、青島、廣州等城市均陸續推出「史上最寬鬆」落戶政策。12月8日,《無錫市戶籍準入登記規定》印發實施,全面取消江陰、宜興行政區域內的落戶限制,實行以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或合法穩定就業為基礎的戶口遷移制度。同時,全面取消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技術工人等群體的落戶限制。
12月1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降低落戶條件壯大人口規模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現落戶「零門檻」。隨後的12月14日和12月16日,青島、廣州陸續提出,將入戶門檻放寬至大專學歷。在入戶門檻降低的背後,是大城市對於人才、人口的進一步渴求。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數持續降低,在這背後是人口紅利的減退: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我國16-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為89640萬人,佔比64%。這一勞動年齡人口的總量和佔比已經連續數年降低。
說實在,我們看到四大城市聯手降低落戶門檻,這實際上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這件事情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當前各大城市實際上已經逐漸明白過了一個城市能否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這個城市的人口到底可不可持續。一個城市如果一直屬於人口淨流入的狀態,特別是高質量人口淨流入的狀態的話,那麼城市的發展一定會比較好。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越是人口流出的城市,其面臨的發展問題和發展壓力就越大。也正是如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逐漸認識到了人口對於城市的積極意義,而且這種人口有的時候之前可能考慮的的是高質量的一些高素質勞動力,但是現在考慮的是全行勞動力。這種勞動力不僅僅是說一些有高學歷水平的人,而是高中低各檔勞動力都需要,實際上,城市要實現良性的可持續發展,並不是只有高端勞動力就能夠解決問題的。
其次,對於各個城市的發展來說,一個城市光降低落戶門檻實際上是沒有用的。核心還是在於說落戶能不能把人給留住?如果這個城市僅僅是因為說戶口比較好落,就讓別人把戶口遷過來這個是完全沒有價值的,因為對於城市而言未來長期的發展一定是城市的福利和城市的社會保障以及經濟發展,如果一個城市能夠保持長期可持續的發展過來的人才也都可以在城市有比較好的生活,比較好的事業的發展的話,那麼在這方面我們就能夠真正吸引留住人才,所以對於當前的城市來說,光是降低落戶門檻是沒有用的,一定要有人才的發展,才能夠真正推動整個城市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所以對於城市來說,落戶是第一位,第二位則是要給落下來的人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
第三,我們從長期房地產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各個城市的房地產,我們從宏觀的意義上來看,就是代表的是各個城市股票,所謂買房就是買這個城市的股票,如果這個城市未來發展逐漸變好的話,那麼必然會帶動大家願意在這個城市買房,從而享受城市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所以,一個城市房地產的好與壞,也是和這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水平密切相關的,只有真正讓大家獲得了收入的增長,城市的發展才能夠讓城市的房地產進一步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