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古埃及分數:有理數都可以寫成不同的單位分數的和

2020-12-14 遇見數學

作者: 汪洋 (遇見數學創作小組核心成員)

戀上埃及分數

1.追本溯源

傳說古埃及一個老人臨死前,立下一分奇怪的遺囑,遺囑說:家中有十一頭驢,將在他死後分給三個兒子,一半分給長子,四分之一分給次子,六分之一分給小兒子。

老人死後,三個兒子為怎麼分配驢,而發愁。十一頭驢的一半是五頭半驢,總不能將驢殺了吧,正在無奈之際,只見有一個頭戴穆斯林民族白色纏頭,身穿白袍,倒騎著一頭小毛驢的人經過,他不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愛捉弄黑心商人、貪婪法官、偽善財主的阿凡提嗎?兄弟仿佛遇到了救星,愁眉變笑顏。兄弟們立馬叫住了阿凡提,並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圖自網絡

阿凡提聽後,把自己的毛驢牽到十一頭驢中間,然後便開始按老人的遺囑,分六頭驢給老大,剛好是一半,然後又分三頭給老二,也剛好是四分之一,最後分二頭給老三,也剛好是六分之一。總數是十一頭驢。然後剩下的頭就是阿凡提本人的。

兄弟仨人非常感激,這個故事代代相傳。直到今天 "阿凡提"這個名字在埃及都家喻戶曉,甚至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它演變成了一種對人的尊稱,意思相當於"先生"。

實際上故事中的道理用數學語言表述,即是

古埃及人,喜歡用幾個分子是1的分數之和來表示有理數,這種分子為1的分數,後來就稱作埃及分數,也叫單位分數。

▲ 埃及分數表示法(圖自維基)

埃及分數有一些有趣的性質,如

更有趣的是下面是如下的等式:

式中右邊前幾個分數中的分母,是最小分數之分母除去1與自身之外的所有的約數。如果兩邊同時乘以最大的分母,我們發現這個最大的數,是除去自身之外的所有約數之和。這種整數最早是公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發現的。

畢達哥拉斯雕像

畢達哥拉斯曾說:"6象徵著完滿的婚姻以及健康和美麗,因為它的部分是完整的,並且其和等於自身。"有些《聖經》注釋家認為6和28是上帝創造世界時所用的基本數字,因為上帝創造世界花了六天,二十八天則是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日數。聖·奧古斯丁說:"6這個數本身就是完全的,並不因為上帝造物用了六天;事實上,因為這個數是一個完全數,所以上帝在六天之內把一切事物都造好了"。

如果一個數恰好等於它的因子之和,則稱該數為"完全數"。完全數(Perfect number),又稱完美數或完備數。

數學家歐拉曾推算出完全數的公式:如果 p 是素數,且 2^p-1 也是素數,那麼 (2^p-1)2^(p-1) 便是一個完全數。2^p-1很明顯是一個梅森素數。

是不是越來越有趣了!難怪阿基米德也研究過單位分數。1950 年(這個問題與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差不多同歲就好)Paul Erds(保羅·埃爾德什)猜想:對於 n>1 的正整數,方程

恆有正整數解。這就是著名的埃及分數(Egyptian fraction)問題。

Stralss進一步猜想,當n≥2時,方程的解x,y,z滿足 x≠y,y≠z,z≠x,x<y<z。

1963年柯召,孫奇,張先覺證明了Erds猜想與Stralss猜想等價。

有些朋友可能不以為然了。就這樣一個小學初中的分數問題,是一個著名的問題?我說是的,先來說下Stralss。他可是愛因斯坦的助手,德國出生的美國數學家。對於Erds,(埃爾德什,跟我國鄂爾多斯高原同名,一看這個名就有一種遼闊的感覺)有著"現代的歐拉"、"數學莫扎特"之美稱。他跟中國數學家,柯召是好友。熟悉數論的朋友,應該都會了解柯召是何許人也。想必不少人用過他跟孫奇編的數論教材吧。另外還有一個美麗的數學愛情故事跟Erds有關。

在1933 年,匈牙利數學家 George Szekeres 那時還只有 22 歲。他常常和朋友們在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討論數學。這群人裡面還有同樣生於匈牙利的數學怪才——Paul Erds 大神。當時的Erds 年僅 20 歲。

在一次數學聚會上,一位名叫 Esther Klein 的美女同學提出了這麼一個命題:在平面上隨便畫五個點(其中任意三點不共線),那麼一定有四個點,它們構成一個凸四邊形。Szekeres 和 Erds 等人想了好一會兒,沒想到該怎麼證明。於是,美女同學得意地宣布了她的證明:這五個點的凸包(覆蓋整個點集的最小凸多邊形)只可能是五邊形、四邊形和三角形。前兩種情況都已經不用再討論了,而對於第三種情況,把三角形內的兩個點連成一條直線,則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中一定有兩個頂點在這條直線的同一側,這四個點便構成了一個凸四邊形。

眾人大呼精彩。然而Erds 和 Szekeres 仍然對這個問題念念不忘,於是嘗試對其進行推廣。最終,他們於 1935 年發表論文,成功地證明了一個更強的結論。 Erds 把這個命題叫做"幸福結局問題"(Happy Ending problem),因為這個命題讓 George Szekeres 和美女同學 Esther Klein 走到了一起,兩人在 1936 年結了婚。最後的結局也真的很幸福。結婚後的近 70 年裡,從未分開過。 2005 年 8 月 28 日, George 和 Esther 相繼離開人世,相差不到一個小時。

也許因為思考Erds猜想的問題,會帶來吉祥幸福吧。華裔澳大利亞數學家陶哲軒也研究過這個問題。

Erds(左)與陶哲軒(右)

美國出生的英國數學家莫德爾(Model)證明了,當 n-1 不是 24 的倍數時,n≤10^14 猜想成立。迄今為止,人們已驗證當時猜想正確。可是,我們仍不知是否對所有的 n 或幾乎所有的 n 猜想成立。

1956年,波蘭數學家席賓斯基猜測,對於任何 n>1,方程

恆有正整數解。

上述兩個猜想至今未獲得證明或否定。這個問題難倒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數學家。至此,我說這是一個著名的問題。應該沒有人有疑義了吧。另外如果你是單身,或者渴望幸福美滿的愛情。思考這個問題,會給你帶來好運喲!!!

2.初窺門徑

以小學初中數學為題材的問題,竟然這麼難。是不是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呀。對於(1.5)式,

如果n為偶數,不妨假設:n=2m,則(1.5)式,可以寫成如下

由(1.1)可知:

由(1.2)可知

因此n為偶數時(1.5)成立。

一下子就搞定了一半的自然數,是不是感覺很容易!!

如果n為4的倍數時,不妨假設:n=4m,則(1.5)式,可以寫成如下

由(1.3)可知。

其實只須考慮 n 為素數 p 的情形。

因為若(2.5)式成立則:

也必成立,其中 m 為大於 1 的整數。

相當只要解決非常少部分的整數了!

而對於4k-1型數易證(2.5)式成立。因為:

而每一個埃及分數均可以由(1.1)(1.2)的方式分解成兩個埃極分數的和.

所以對於4k-1型素數,(2.5)成立。

這樣我們又解決了一半素數了。

因為同樣對於6k-1型素數易證(2.5)式成立,因為:

所以對於6k-1型素數,(2.5)成立。

還可以證明8k-3型素數也使(2.5)式成立,因為:

所以對於8k-3型素數,(2.5)成立。

不難證明對於40k+17與40k-7型素數,也使(2.5)式成立。

綜上好像問題快要解決了!其實不然,古人云:行百裡者半九十!雖然由(2.7)(2.8)(2.9)(2.10)(2.11)我們已經找到了使(2.5)成立的一些通解。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通解能覆蓋所有素數嗎?

期待您的參與,有您的參與,結局會更精彩!(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麻煩的埃及人,以及他們的單位分數
    單位分數夠用嗎? 那麼,一個自然的問題就是:是不是任何正有理數都可以寫成有限個不同的單位分數的和呢? 你可能會說:單位分數會越變越小,如果有理數很大的話,難道不會出現單位分數不夠用的情況嗎?
  • 趣談埃及分數
    對,你理解的不錯,埃及分數是只表示所有的幾分之一的分數,分子永遠都是「1」,沒有其他數量的分子(有資料稱為單分數)。古埃及的分數和整數在書寫上的區別就僅是那個橢圓形的符號而已。      古埃及人會熟練使用1/3,會熟練使用兩個1/3,卻不知道有2/3!多麼奇怪的事啊?!        其實與其說古埃及人不知道有2/3,不如說他們不需要使用2/3!
  • 埃及分數:神靈的眼睛
    什麼是埃及分數?其實就是單分數:分子是1,分母是等於或大於2的分數叫做單位分數,記為1/n。
  • 六年級:走進「埃及分數」
    埃及分數其實就是單位分數,也就是分子為1,分母為自然數的分數。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開始研究單位分數。特別是,他們對「把一個真分數拆分為幾個單位分數之和」之類的數學問題有著很大的興趣。這類數學問題有什麼魅力呢?我們也來試一試。
  • 初中數學:整數,分數,有理數的分類你學會了嗎?
    什麼是有理數?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這是有理數的定義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句話,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有理數包括整數和分數什麼是整數?沒有小數和分數,零和正整數構成自然數什麼是分數?我們可以把它記成可以寫成幾分之幾的形式的數圖中這些畫圈的小數以及無限循環小數為什麼是分數?
  • 在練習課中開啟數學文化之旅 ——「有趣的埃及分數」教學實錄與設計思路
    ,埃及人的「貪心法」首先要保證每人都能分到1份,如果把每個獵物平均分成2份,2個獵物一共可以分成4份,不能保證5個人每人都有1份。而把每個獵物平均分成3份,2個獵物一共可以分成6份,可以保證5個人每人都有1份,於是得到第一個分數是
  • 有理數和無理數的區別 有理數和無理數區別
    在數學學科中,有有理數和無理數,那你知道有理數和無理數之間的區別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有理數和無理數性質上的區別:有理數:是指兩個整數的比,總能寫成整數、有限小數或者是無限循環小數。
  • 完全數 與 單位分數 的關係
    它們的和等於6:1+2+3 = 6下一個完全數是28,因為:1+2+4+7+14 = 28第三個完全數是496:1+2+4+8+16+31+62+124+248 = 496(二)單位分數分子為1,分母為正整數的分數叫做單位分數,比如:
  • 分數沒出來前,古代人表達一個分數,需耗時1個多小時
    我們都知道,分子分母是「分數」的組成部分,在寫分數的時候,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中間用分數線隔開。正是因為分子分母中間存在著一條「分數線」,把他們「母子分開」,所以才有了「再見吧媽媽」這個腦筋急轉彎呀!聰明的你學會了嗎?我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小知識啊,就和分數有關,主要說的是過去的數學家們是怎麼表示分數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初一數學上有理數與無理數的概念和練習
    2有理數的分類 整數和分數都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它們統稱為有理數。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 2  有理數的分類 整數和分數都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它們統稱為有理數。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 3  無理數的兩個前提條件: (1) 無限    (2)不循環 4   兩者的區別: (1)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有理數是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小數。
  • 分數除法
    特別是上完公開課《一個數除以分數》以後,孩子們對於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已經了非常熟練了,很少出錯。但是,要抓好計算這方面,還得注意約分習慣、簡便計算的意識與技巧。在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我特意使用對比性很強的例題,訓練學生先根據含有分率的那句話寫出數量關係,然後標數,找出未知量在哪裡,判斷需要用乘法還是除法。根據多年教學分數乘除法的經驗來看,我總結了一套好方法。
  • 有趣的古埃及分數
    古埃及人只用分數單位(1/2、1/3、1/4……)表示分數,其他分數(2/3除外)都用分數單位的和表示。像2/5、5/7、2/9、3/10……這類分子不是1分數在古埃及人的眼中是不存在的。那麼,想要表示分子不是1的分數怎麼辦呢?那就得寫成分數單位之和的形式,例如3/10,表示成「1/5+1/10」,只表示成單位分數之和還不行,古埃及人有個怪癖,所有這些單位分數的分母還要各不相同,例如2/5,不能表示成「1/5+1/5」,應該表示成「1/3+1/15」。像這樣的分數就是古埃及分數,你明白了嗎?
  • 有理數定義及分類十
    1.有理數的概念   【例1】在數-5,,-0.1010010001…,0,,1.414,π中,有理數的個數是()   A.B.3個C.4個D.5個   總結:   1.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凡是能寫成(p,q為整數,且q≠0)形式的數,都是有理數.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有理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正數和負數   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負數:比0小的數;正數:比0大的數。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注意: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數,當a表示正數時,-a是負數;當a表示負數時,-a是正數;當a表示0時,-a仍是0。強調:帶正號的數不一定是正數,帶負號的數不一定是負數。   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若正數表示某種意義的量,則負數可以表示具有與該正數相反意義的量。
  • 人教版七上數學——小數都是有理數嗎?
    有理數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先按整數和分數分,然後按正數和負數分;另一種是先按正數和負數分,然後按整數和分數分。要記憶有理數的分類,關鍵在於理解分類的標準。  有理數可分為整數和分數,小數被歸為分數,因為小數可以化為分數,那是不是所有小數都是有理數呢?
  • 有理數是「有道理」的數嗎?讓人不好理解問題
    分數當然是兩個整數的比,整數同樣也可以看成兩個沒有餘數的整數之比。關於有理數這一叫法歷史上還有一段典故: 有理數這一概念最早源自西方《幾何原本》,明末數學家徐光啟和學者利瑪竇翻譯《幾何原本》,前6卷時的底本是拉丁文,他們將這個詞的拉丁文( 即「logos」) 譯為「理」,這個「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比值」。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補課有理數內容
    (二)有理數1.有理數:由整數和分數組成的數。包括:正整數、0、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可以寫成兩個整之比的形式。(無理數是不能寫成兩個整數之比的形式,它寫成小數形式,小數點後的數字是無限不循環的。如:π)2.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3.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 五數下:真分數和假分數
    二、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分子、分母都是偶數的分數,一定不是最簡分數.( )2、分子、分母都是奇數的分數,一定是最簡分數.( )3、約分時,每個分數越約越小;通分時,每個分數的值越來越大.( )4、異分母分數不容易直接比較大小,是因為它們的分母不同,分數單位不統一的緣故.( ) 5、約分是每個分數單獨進行的
  • 初一銜接,從負數到有理數,暑假提前預習,有答案可列印
    小學數學只要求理解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認識負數及正數負數可以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初中數學中,數的範圍在添加上負數後擴大到有理數,在學習完無理數後再次擴大到實數的範圍,理解有理數、無理數、實數,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
  • 單位,讓分數很神秘——深入認識分數
    華羅庚先生曾經說過:「數起源於數,量起源於量」度量可以很好地將分數理解為分數單位的累積。從非標準單位到標準單位,反映了人類的進步與統一。如果以「米」作單位呢?分數就出現了,看來分數是藏起來了,要看到分數必須要有一雙慧眼才行。五年級是對分數的再認識,感受單位的價值,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學習,同學們理解了分數就是「先分後數的數」先分的作分母,後數出的作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