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樂還給孩子

2020-08-28 糖茉莉


小時候的兒童節沒有冰淇淋沒有遊樂園,沒有新衣裳,但那時候的童年是快樂而簡單的,不用上補習班(無補習班可上),不用學各種才藝(無才藝可學),四點鐘放學後就只管快快樂樂地玩,田間地頭地撒野。父母沒時間管我們,我們就象那田野的小樹苗一樣,在風裡在雨裡,在陽光下自由地生長,仿佛全世界只有快樂,只有笑聲。


再看看現在孩子們的童年,穿著漂亮的衣裳,嘗著香噴噴的美食,每到周未小小的身影背著大大的書包,穿梭在各大補習班,各大才藝學習機構。孩子稚嫩的臉上只有疲憊。



讓我們看一下網上的數據。林克艾普輿情監測數據了解,國人平均有65%的人處在焦慮的狀態之中,中學在讀學生重度焦慮佔比是5.5%,5~14歲的少年兒童自殺佔自殺總人數的1.02%。

從以上可以看出現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多麼的糟糕。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價值觀的偏離,對名利,對金錢的追求,導致很多人處於浮躁狀態,比如考重點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收入高等等片面的觀點肯定會對學生有負面影響。


第二家庭環境的影響。首先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對孩子未來期望過高。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各種各樣補習班,擠佔了孩子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其次家長很少將孩子作為獨立的人去思考,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太少,不懂孩子所想,不懂孩子所需。甚至很多父母雖然生活在現代社會,但思想觀念卻沒得到提高,甚至將孩子視作私有財產,父母自己承受社會上的壓力過大,無處釋放,回來拿孩子做出氣筒,非打即罵,而弱小的孩子卻退無可退。


第三學校的影響。學校追求升學率,學業負擔過重,初中孩子們從早上6點半開始到晚上10學習才結束,是常態。孩子們常常被繁重的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有了呼吸的空間。另外片面追求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培養。同班同學之間成績的競爭也增加了精神緊張。作為一個小社會,同學之間的摩擦衝突,甚至校園霸凌也會帶來精神壓抑。

孩子是花朵,也是末來,不快樂的孩子他焉能有激情,有幻想去創造和想像這美麗的世界嗎?,所以還給他們快樂也是為我們創造更好的世界。



把快樂還給孩子,我們仍然要多方努力。


一 社會環境方面:重塑價值觀,不以追求利益,效益,名利地位,金錢至上。人生除了物質,還有詩和遠方。


二 首先父母要低下身段,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對待,多交流,多鼓勵。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父母都是他堅強的後盾。其次多看到孩子的優點。世界上的孩子千千萬,但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光芒。我們自己都不能十全十美,怎麼能要求孩子完美無缺。最後作為成年人要控制自已的情緒,不要把孩子當情緒的渲洩對象,他小小的年紀承受不起。


三 學校「教育者,養成人性之事業也。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他培養的人才,不僅僅是成績上的學霸,更應該是心理健康,充滿陽光的人。減輕學業負擔,拒絕校園暴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裡抬起頭來走路,將來才能在社會上昂首闊步地向前走。


四 每個人都要對待自己溫柔一點。

「你只不過是宇宙的孩子,與植物、星辰沒什麼兩樣」,孩子要學會對自己寬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人的身體是一個容器,所有的信息情緒進來以後,要有一個出口,否則就會壓爆。難受的時候,可以通過運動減壓,也可向可靠的人傾訴。


把快樂還給少年吧,一個快樂的少年才是人格健全的人,一個快樂的少年才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的社會才是一個完美的社會,一個既物質富有,也精神快樂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由於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兒童成長的複雜性不言自明。也許很多父母都會說,哪個做家長的不都是千方百計地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竭盡全力給兒女穿好的、吃好的,要啥買啥,出入車接車送;也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所謂「快樂」,放棄了對孩子的嚴厲「管教」,對孩子「要東不敢給西」,把孩子慣成了「小皇帝、小霸王、小祖宗」,捫心自問:這樣的孩子真正快樂嗎?
  • 把快樂的「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
    這段快樂時光,一直是不少人童年美好的記憶,然而,現在大部分中小學的課間十分鐘形同虛設。據5月30日《中國青年報》報導,該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08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2%的受訪家長稱身邊中小學「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現象普遍,且在小學中最為突出。造成中小學「安靜的課間十分鐘」無外乎兩種原因。
  • 還給幼兒一個快樂的世界
    還給幼兒一個快樂的世界。前不久,教育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學前教育,一下子進入了立法倒計時,足見此事非同小可。通讀草案之後,很受鼓舞,很期待本部法律能夠早日出臺。
  • 把幼兒園還給孩子
    黃潤芳說,希望從這場「把幼兒園還給孩子」的變革中,找到答案。把空間還給孩子從班級「自留地」到12個創意空間每周四,如今都是東府幼兒園的孩子們最期待的一天。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幼兒從被動接受到自主選擇日常在幼兒園裡巡課,是黃潤芳一直堅持的習慣。一個班級開展某項遊戲,常常會看到有一兩個孩子興致不高或者游離在群體之外。每當這時她就會想,為什麼要讓這麼多不同的孩子做同一件事情?
  • 把時間還給老師 把老師還給孩子
    真心希望,把時間還給老師,把老師還給孩子!教育減負已被強調多年,在某些地方卻「越減越肥」——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讓老師們成了「表叔」「表哥」,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孩子們身上、投入到提升教學能力中,把時間還給老師,把老師還給孩子——這是教師和家長的心聲,也是全社會的呼聲。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把孩子還給他自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其實,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將孩子還給他自己,讓他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媽媽請你永遠記住一句話,你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你不屬於我,你屬於你自己,你屬於藍天。好嗎?」這一類孩子在遇到困難與挫折的問題時,很大程度上能夠自己獨立解決。 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越強,孩子今後的作為就越大。所以說父母一定不要把孩子綁在自己的身邊,把孩子還給他自己,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 把遊戲還給幼兒,讓孩子遠離早教
    (1月2日 紅網)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把遊戲還給幼兒,讓孩子遠離早教。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拔苗助長」的成語故事,也深知拔苗助長的危害。但提前上學或者幼兒園「小學化」 或者參加在線早教,在我們身邊仍時時發生。上海市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發布《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57.1%的家長為孩子報名了幼兒園以外的早教課程。
  • 寫給「失戀孩子」的英文句子:我給你自由了,你把快樂還給我吧……
    1.我給你自由了,你把快樂還給我吧。 I give you freedom. Give me back the happiness . 2.我把心寄錯了地址,現在請你還給我!
  • 把心流還給孩子,孩子「快樂學習」才能夠真正發生!
    當工作的挑戰與他們的能力相匹配時,孩子們會更快樂,更有動力。隨著能力的發展,逐漸增加的挑戰可以幫助心流的上升。築心園兒童性格教育進入心流體驗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這種體驗發生在當我們面對一個任務時,我們至少有一個取得成功的機會。我們能夠專注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這項任務有一些明確的目標。此外,它提供了一個即時的反饋。
  • 「一眼心碎」的QQ個籤:你自由了,把快樂還給我吧!
    你自由了,把快樂還給我吧。 你說放棄一個在乎的人得多失望才捨得放手。 初見時紅了臉,離別時紅了眼。 要麼陪著我到老,要麼離開就別回來。
  • 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咋就那麼難?
    有家長表示「幾乎沒聽到孩子說過有關課間玩耍的趣聞」;還有家長趁課間給孩子送東西,發現整個學校都安靜得很,以為來錯了時間。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安靜的課間十分鐘」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課間十分鐘不能自由活動,這種一直緊繃的狀態會讓孩子感到很疲憊,並容易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聽課效率大打折扣。
  • 把暑假還給孩子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按理說,暑期本該是兒童們放鬆心情,開心玩耍的大好時光,可如今每年到了暑假期間,孩子們幾乎都是在這樣那樣的培訓班和補習班裡度過的,可以說,時下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補習班和培訓班似乎捆綁了孩子們快樂的童年。有的孩子為了應付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補習班和培訓班,甚至比平時上學的時候還要忙,實在累得一些孩子喘不過氣來。
  • 愛情帶來了快樂,它也帶來了煩惱,愛情還給你帶來了什麼?
    愛情帶來了快樂,它也帶來了煩惱,愛情還給你帶來了什麼愛情真的是充滿了神奇的魔力,將兩個相互不了解的陌生人緊密的聯繫到了一起,他們或許就順順利利的一起變老,成為了對方的唯一,或許只是在彼此的生活中路過,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愛情真的會在不經意間讓一個人改變好多
  • 把手機還給孩子吧,其實你並不反對孩子用手機!致初高中生家長
    一說到手機,中學生的家長都會頭疼不已,自己不知道因為手機問題和孩子爭吵過多少次了。今天呢,我來幫您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和對策。首先,我是主張把手機還給孩子的。因為,你也沒半法嚴防死守。與其讓孩子偷偷摸摸地玩兒,還不如讓他在你眼皮子底下玩兒呢,至少你能了解大部分情況。
  • 把睡眠還給孩子?家長別再瞎折騰了!
    8歲孩子就這樣再沒醒過來,像這樣倒在書桌上的孩子不是一個,花季少年沒來得及多看一眼這個世界,這匆匆的走完了人生旅程。家長們為什麼死逼孩子去拼命學習,其實責任不完全在家長,因為有一幫精英在不斷的製造社會焦慮,讓社會底層的人擔心孩子的未來,這樣,精英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掏家長的口袋,這是這樣一群騙子,騙了二代家長長達二十多年,許多人用焦慮賺的盆滿缽滿,公司上市,身價上百億。
  • 請把「六一」還給娃自己
    每個孩子要準備節目、表演給我們大人(配角)看,而且要特別開心才能符合氛圍,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請把「六一」還給孩子,讓孩子成為兒童節的主角記得我小時候過六一,媽媽會給我煮碗面,告訴我今天可以有什麼小要求,適當滿足。有時還會在面裡加上我最愛吃的荷包蛋,吃起來那可真香。
  • KKTV讓孩子快樂學習?
    我家孩子特別喜歡漫畫,平時回到家裡就往沙發上一趟,打開動畫看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如果我不呵斥他,他連作業也不想做。要是沒有看過癮,他做作業的進度都會慢上不少。所以,他的成績一直不怎麼好。自打有了這臺新電視,我就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快樂學習了。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評測一下。在線教育寓教於樂我最開始選擇這款KKTV AK55液晶平板電視機,就是因為它有易學在線教育這個功能,它裡面包含了幼兒教育,黃岡的義務教育,還有職業考證,興趣愛好等等,想學什麼都可以。
  • 孩子是「天賜」的禮物?看到這些圖,寶媽:我想還給老天爺
    導讀:孩子是「天賜」的禮物?看到這些圖,寶媽:我想還給老天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是「天賜」的禮物?看到這些圖,寶媽:我想還給老天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寫給「仗勢欺人」的家長們:把自主權還給孩子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親子話題>正文寫給「仗勢欺人」的家長們:把自主權還給孩子 2011-06-22 11:56 來源:
  • 孩子犯了錯不要打罵,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如果不是孩子跟父母長得像,真讓人以為孩子不是家裡親生的。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時繼承了打孩子的傳統,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完了。這種方式可行麼?事實上,打孩子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② 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打孩子時會震動孩子的全身,這種振動的力量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創造力、想像力落後於同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