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逝去的東西,正是臺灣青春片《九降風》中無法觸及的藍色青春

2020-12-17 波老師看片

《九降風》是近年來難得的臺灣青春片,不但是導演想對觀眾說一個好故事的真誠,更是電影所重現的集體記憶的感動,以及隱喻所帶來的療愈力量。

「九降風,是新竹特有的風,也是我故鄉的風。」

在電影開始前,青年導演林書宇特別說了那麼一句充滿情感的話。

一首首輕快的搖滾,一張張漂亮的臉孔,清新的天空,熱力的校園。在這嗅起來有那麼點唯美偶像劇的影像風格之下,說的卻是一個個寫實不已的青澀故事。

其實對我而言,《九降風》的本質其實並不如同電影中時常出現的髒話般這樣張狂,更深層次的是悵然與哀傷的感受。

阿彥、小湯、小芸、阿行、博助、超人、阿升、培馨和阿翰,九個恣意揮霍的青春,棒球是他們的唯一信仰,而友誼則建立起他們的世界。

朋友胡鬧你跟著起鬨、朋友花心你幫著掩護、朋友偷竊你義氣頂罪,好車分享著騎、啤酒分享著喝、好康不忘互相報馬,連觸犯校規也一起有份。

乍看之下,這是緬懷青春的電影,在喃喃說著自己的輕狂年代。

但,這部電影又是對同性的黏膩和對愛情的躊躇,這樣會心的一笑、這樣熟悉的觸感,又何嘗不正是在上演著你我的歲月?晴朗的天空在故事說了一半時,開始悄悄變天,當職棒籤賭風波發生之後,他們才知道,原來,唯一相信的真理都是謊言,在內野區的加油聲不再熱情,連手中原本價值連城的球員卡都顯得有點諷刺。

信仰在瞬間崩解,該相信什麼?又該何去何從?什麼都沒了的九人,連友誼世界都出現了裂痕。這一場風,吹得好猛烈。

「這是一部屬於每個人的電影。因為在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過去式的或是現在進行...」《九降風》的監製曾志偉這樣說。

曾志偉是個好演員,他選擇投資拍攝這樣的青春懷舊電影看來也是眼光長遠。

基於這點,我想,《九降風》是成功的。

什麼是九降風?正如英文片名「Winds of September」所點出的,九降風是發生在九月的風,而「降」則指的是霜降。由於臺灣的特殊地形關係,使得臺灣西北部在霜降這個節氣之後,蒙古一帶的大陸冷氣團南下,隨著海峽地形的灌入,在臺灣西北部帶來強勁的東北季風。

但這就是新竹特產的風。

九降風雖然造成新竹居民生活上的極大不便,但卻用力吹出了幹Q的米粉、香甜的柿餅、美味的烏魚子。就像電影中原本看似堅固凝結的友誼,卻只消用一個小小的鎖頭,就足以將大家心中的小小猜疑一片片吹起,吹到最後大夥幾近東倒西歪,煙消雲散。

但,也正是這樣的風,逼著一個大男孩成長,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能看透人生中就算是猜忌蠢蠢、謊言漫漫,但其實真正的友情,終究能永遠不滅。若不是這陣強風,小男孩不可能成長為大男孩。

《九降風》其實是部很偏男性色彩的電影,但因為林書宇請來女攝影師餘靜萍掌鏡,替電影設計出素雅陰柔的攝影風格,使得影片帶有柔情主義,衝淡過度陽剛的電影情節:晴空高照的新竹球場、樸質安靜的竹東高中,在後制的三色調光後呈現一股慘綠少年的青春憂鬱感,畫出一幅美麗的新竹浮世繪。猶如楊德昌用對比強烈的都市原色,把臺北盆地的潮溼黏膩拍的那般寫實魔幻一樣瑰麗屏息。

片尾的畢業典禮,隨著竹東高中畢業歌曲《藍色蝴蝶》的輕聲吟唱,小湯帶著阿彥的遺物:一箱假的籤名球,只身前往屏東球場,並在球場遇見當時最火的球星廖敏雄。

廖敏雄:「你會不會投球?」

小湯:「會一點。」

廖敏雄:「那你投給我打!」

其實電影裡最令我驚奇的,就是這一幕棒球運動員廖敏雄的客串演出。這讓我想起2007年他重回中華職棒時報鷹隊,擔任統一獅的法治教育講師的新聞。

其實當初他要接下這份工作時,他的太太是有些擔心的,怕事情好不容易經過10年的淡化,一家人能平靜過日子,一旦接下這份工作,往日不堪的傷疤又會被再度掀起,可是廖敏雄想都不想,馬上就答應了。

《九降風》有明確的時間點:1997 年,在臺灣那是一個腰際上掛著BB機 ,穿梭在遊戲廳,男女約會泡KTV ,耳邊聽著張惠妹《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的時代。

而那一年,成立七年的中華職棒,六隊率先帶動職棒票房現場觀賽人數突破千萬人次,卻也在同年爆發黑道涉入球員放水的職棒籤賭事件,讓正值風光的時報鷹球隊形象嚴重受挫,這件事也深深傷害了熱愛中華職棒的觀眾。

之所以特別指出這件事,因為在電影裡熱愛棒球這件事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七個男生,同樣因熱愛棒球、熱愛時報鷹隊而熟識,校內校外鬼混在一起。除了棒球,他們還有香菸、啤酒與機車,在那樣一個揮霍青春就像點菸一樣簡單的年紀,除了棒球,好像也沒什麼更重要的事。

然而,那樣的青春其實很脆弱,脆弱到一個玩笑就足以造成裂縫;而他們七人都沒意會到這只是一個開始,更脆弱的,其實是什麼都無法改變的真相,就如同職棒籤賭事件,一瞬間瓦解所有一般。

日正當中,當廖敏雄敲出籤有自己名字的假球,就好像敲掉之前打假球的風風雨雨,一切重新開始。

這幾位青春隨風揚起的少年少女,也隨著阿彥的過逝,正式宣告青春的死去。每個人收拾起18歲前的心情,重新面對自己不確定的未來。成年前的回憶或許苦澀不堪,但他們的新生活就像被廖敏雄重重敲出的那記高球,將在新的球場,新的天空,劃出新的一頁。

「已經10年了,也是到了應該出來講出經歷,讓現在的球員了解與借鑑的時候。」

當時看到說出這些話的他,而現在再看到在電影中現身的他,我覺得勇於面對自己錯誤的廖敏雄,真的很帥!風暴能讓人成長,從他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證。

或許就像《九降風》的裡面所言:那年,我們都曾在青春裡掙扎。

其實近十年臺灣電影發展真的很快,從鈕承澤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陳芯宜的《流浪神狗人》,以及接下來魏德聖的《海角七號》、程孝澤的《渺渺》與楊雅喆的《囧rz男孩》,臺灣導演似乎不再一昧拍攝曲高和寡的藝術電影,而是越來越有跟觀眾溝通的誠意。

而所謂的這種誠意,在《九降風》裡頭更是讓人深切感受到導演的用心。

《九降風》以倒敘的手法,藉由重現這些集體回憶,透過男主角小湯的視野,講述他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年中,與其他幾位年輕人共同經歷過的瘋狂歲月。

其實要一口氣處理九個角色,不論對編劇或是導演來說,都絕非易事,但林書宇卻將劇情與角色發展了最好的平衡。

林書宇之前的作品《海巡尖兵》,雖然只有短短不到30分鐘,卻精確批判軍中陋習,將不當管教的正負觀點做了最好的對話。而在《九降風》裡頭,在林書宇的指導之下,新人演員的演出自然不做作,讓人從樸實自然的演技中,去粹取出真實生活中那絲苦澀的況味。

其實《九降風》裡面的對白並不多,但是畫面與符號呈現出的情緒張力卻很大。

電影中,很多安靜的地方我都忍不住掉下淚來,因為那樣的安靜太美,也因為那樣的安靜太殘忍。電影裡有太多令人難忘的眼神,燃燒出最炙熱的瞬間。只是,我們老到都已經明白了,沒有什麼能夠永遠。我們會畢業,我們會長大,這是任誰也無法改變的一件事。

我極喜歡《九降風》裡的氛圍,就像曾志偉說的,每個人都可以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好似我們都經歷過那樣懵懂的歲月,對於未知與變故,我們總是措手不及。

而對於無力改變的,往往是憤怒又感傷。電影中七個如同手足般的夥伴,一起翹課、一起偷抽菸的日子,一場剛萌芽的青澀之愛,一位風靡無數少年少女的棒球王子,這些他們,也是我們都以為永遠不會改變的青春故事。無奈,青春是最慘酷的美麗,如同一陣風般吹動了些什麼,卻又不動聲色地默默消失。

青春的模樣,就像一場太多人期待的球賽,無法盡如人意。可惜,我們曾扯破喉嚨地聲嘶力竭。

當那首屬於竹東高中的畢業歌曲《藍色蝴蝶》,在大禮堂齊聲響起。

七個人各自告別了自己,向熟悉說再見,用自己的方式道別。一箱想喚回友誼的善意謊言,一個兄弟決定履行那最後一個諾言。而在時報鷹的主場屏東棒球場上,熟悉的偶像終於出現在他的身後。儘管彼此都失落了一些什麼,卻依然能各自依偎。

最後,在大太陽底下投出的一球,無論是好球還是壞球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我們都曾經擁有過。

其實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令人難忘的青春電影,除了電影本身好看以外,更高興能看到臺灣電影的新希望。希望多些這樣「厚積薄發」的作品。

相關焦點

  • 《九降風》:青春不相信溫柔
    網易娛樂獨家評論(董銘/文) 如果不是有《海角七號》在前面開道,這部青春偶像劇或許就淹沒在眾多日韓偶像劇裡,輕易放過了。影片在清新但略顯俗套的微風波瀾中進行到一半後,下部才開始越來越沉重,終於又回到勵志的老路上。總體來說,還算是有些許驚喜,值得一說的電影吧。
  • 《藍色大門》:臺灣青春片開山之作,用輕柔似水的方式解讀青春
    在臺灣的青春電影沉寂了很久之後,由於最近臺灣電視劇《想見你》的火,觀眾對臺灣青春電影的熱情和回憶又重新燃起,我腦海中浮現的只是這個2002年的老《藍色大門》。「我叫張世豪,天蠍座,O型,遊泳隊,吉他俱樂部。我覺得我很好!」
  • 趙曉輝:淺談臺灣電影的黑道情結與青春記憶
    導演鈕承澤對此片的定位是「以黑道為背景的青春動作片」,該片的成功之處在於,主創人員在青春與黑幫題材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契合點,這也是其獲得票房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青春年代的江湖夢也許在血氣方剛,極易衝動的青春年代,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江湖夢。這也是血腥殘酷的黑幫元素能夠和細膩唯美的青春文藝片產生交集的重要原因。導演楊德昌曾經說過:臺灣只有兩類電影——青春片和非青春片。近年來,青春片在臺灣大受歡迎,代表了臺灣影壇主流發展趨勢,成為臺灣影壇近年來頗值得關注的現象。
  • 感慨逝去的青春的句子,句句走心!
    1.青春就是一種藝術,它承載著少年的理想,包容著孩子氣的任性,吸收著流逝的時光。2.我們無需作答,就讓那段溫暖的青春年月,淌在我們的內心裡,淌在幽幽的歲月之中。4.時間這東西,既不多,也不少。同學們都彼此希望時間能夠停止,不再向前流動。然而時間依舊那麼不緊不慢的再走,竟如流水一般地從我們指縫間流去,「滴答滴答」聲中流去。當我們發覺想要去抓住它時,它已經消隱無蹤。5.很多我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日子裡,被我們遺忘了。
  • 逝去的青春的句子,總有一句說到了你的心坎裡!
    1.幸福這東西,總是會讓我們迷失在流年裡,匆匆路過的人,不曾停留,青春,像一首歌,唱完就結束了,青春像一場雨,下了就停了,青春裡,我們錯過的人和事,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能回到從前了。2.所有的一切最終隨著流逝的青春一起,結成了深深的遺憾。可悲的是,曾經努力的守護反而變成難以忘記的疼痛。
  • 愛上臺味的光影青春 國慶臺灣遊玩景點介紹
    臺北——青春電影集結地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無論是歡笑還是傷悲,都顯得那麼唯美,那麼讓人回味。電影中關於青春的記憶五彩斑斕,有快樂,有難過,有喜悅,有感傷,而臺北作為臺灣青春電影的集結地,你不得不來。  在臺北的小巷裡穿梭,看著遠處的101,在小雨中尋找電影裡的咖啡館。
  • 我們一直不會講普通孩子的青春
    成長中的陣痛、迷惘、焦慮、熱望、反叛,一切向成年的過渡中,生長出來的纖細而看似無因的經驗紋理,都可以是青春片關涉的對象。在我看來,青春的兩個最為典型的症候便是反抗與創傷。青春片的類型語法往往來自於成人世界的主導價值觀和青春叛逆亞文化之間的緊張感。
  • 親愛的,趁青春未老,我們一起去臺灣吧!
    下個月,老布最愛的髮小、最好的旅伴老徐要婚了,可是我還欠她一次未完成的單身旅行,那就是去她從小念到大的地方,臺灣工作以後我倆一起去過很多地方,可十幾歲就約定的臺灣卻至今未果,漸漸的,這約定就和年少時拍的大頭貼、看的臺灣電影一起,褪色成了青春泛黃的記憶。
  • 臺灣推薦 | 跟著電影去旅行,邂逅臺灣的青春記憶
    ,有一大部分竟是關於臺灣:學生時代隨身聽裡循環播放的《七裡香》,在很多很多年後走在大雪中時還會想起的《發如雪》,隔壁桌模仿周杰倫的男生、唱著《將軍》憋紅了臉的某個下午;無論你的那些年少時光裡有的是張士豪還是五月天,只要走進那扇藍色大門,仿佛時光倒流。
  • 誰說青春片的女一號必須可愛?
    改編自馮唐小說《北京,北京》的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以一匹黑馬的姿態闖進了暑期檔,也讓我們終於在螢屏上看到了青春片的另一副面孔——不狗血、不墮胎、不面目猙獰的「叛逆青春」。  電視劇名字的改動,同樣將小說中馮唐濃重的個人風格隱去,將其改寫成了一部大眾青春片。如果說馮唐的小說原作是「腫脹」而又刺目的鮮紅,滿溢出的是男性荷爾蒙氣息和按捺不住的青春躁動,那麼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則是一抹櫻桃紅,帶著青春特有的悸動,是青春年少情竇初開的酸甜滋味。主角秋水與小紅之間「歡喜冤家」的戲碼,是少年人「為了得到你的注意、喜歡你就欺負你」的青澀心思。
  • 青春片浪潮十年記:或以小博大,或套路到底
    在近十年中,國產青春片上映數量超過 60 部,而更多的小體量青春電影甚至少為人知。2012 年,一部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闖入視野,胡夏演唱的主題曲《那些年》至今仍然是KTV演唱金曲;而趙薇在 2013 年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則確立了國產青春片創作的主要模式,推動青春題材創作進入狂熱期;此後歷經2016、 2017 年低谷,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在 2018 年豪取13. 6 億元票房,卻又陷入疑似「退票門」事件。
  • 青春片浪潮十年記-虎嗅網
    今天我們討論的青春片,特指聚焦80後、90後等年輕群體從少年期跨入成人期、表現個體成長的電影,因年輕一代成長的重疊性,這類影片絕大多數立足於校園場景,或從校園往外部社會延伸。在近十年中,國產青春片上映數量超過60部,而更多的小體量青春電影甚至少為人知。
  • 電影《九降風》,它的確完滿地還原了,對於青春溫暖夢幻的回憶
    電影《九降風》,它的確完滿地還原了,對於青春溫暖夢幻的回憶《九降風》每年到了九月初秋,新竹的風都特別大。1966年,職棒正熱。由於不滿裁判的判決,他們向場內砸東西,結果球賽變成了一場鬧劇。因為這件事,學校給他們七個記大過。放學後希彥的女友小芸找希彥一起回家,被希彥推脫了。小芸的戀愛一點也不開心,她常常去找湯啟進補習功課,問他希彥有沒有花心癬。小湯猶豫了一下,沒有說實話。夜裡,希彥叫他們一起出來,爬進學校遊泳池,偷喝啤酒,然後通通脫光光裸泳,差點被管理員發現。
  • 青春逝去不回,往事無法重現,從電影中尋找我們的《昨日青空》
    電影的畫面讓人有親切感,有很多記憶裡的東西。雖然故事是在1999年,但其實我們的青春大都如此——上課遲到,偷偷在講臺下接老師的話音兒,一起偷偷出去玩,還有那喧鬧一整個夏天的蟬鳴聲。劇情的轉折可能沒那麼完美,但也是有笑點,有淚點,有衝突點。整體來說劇情是在平淡中走完的,沒有太狗血的劇情——沒有一打架就受傷,沒有一猶豫就錯過,這才是青春的樣子——簡單卻自然。
  • 懷念青春說說心情短語 感慨逝去的青春的句子
    懷念青春說說心情短語 感慨逝去的青春的句子時間:2018-11-29 23: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懷念青春說說心情短語 感慨逝去的青春的句子 青春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之中,一想到那些日子啊,就感嘆年輕真好,一起來看看懷念青春說說心情短語.
  • 電影的青春又疼了?
    但若細究,還是疼痛青春的內核,上演的還是青春虐戀。雖然沒了墮胎、劈腿、車禍三件套,但失憶、自殺、生死別離這些優良傳統一個都沒落下。2013年,趙薇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7億票房開啟了國產青春片的疼痛潮。
  • 當我們老了,就讓這四首詩詞,祭奠那些逝去的青春
    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詩詞可謂獨樹一幟。雖然詩詞成熟時期是唐朝,但詩歌在炎黃時期就已經有了,是人類在社會和勞動的結晶,具有跨時代意義。在歷史上,幾乎所有的詩人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連李白、杜甫、蘇軾這些大文豪也不例外。那麼是什麼主題呢?那就是感嘆歲月流逝,感嘆年華易老。因為古人沒什麼娛樂,所以只好寫寫詩詞來發發牢騷。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臺灣偶像劇,每一部都是我們逝去的青春
    「青春偶像劇,還是老的好看」,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和我有一樣的感覺?小編作為一名90後的「中年人」,最近剛又重溫了《流星花園》,仍舊被言承旭的顏值所徵服,不得不說以前的偶像劇拍的是真好,帶給觀眾的是一種真實的青春愛情體驗感,甜到酣人的劇情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
  • 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秀妍)青春,總需要一些傷疤證明我們曾經年少過。就如養肉誰不是養死無數肉才能養好!(魅惑之宵)因為青春,我們用力呼吸,用力作夢,我們不忘懷舊,不忘《朋友》,不忘《同桌的你》在青春的歲月裡盡情放歌。(美尻)青春,像一首歌,唱完就結束了,青春像一場雨,下完了就停了
  • 十部青春校園題材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
    1、《初戀這件小事》;泰國青春電影總喜歡把簡單事情複雜化(動不動還喜歡搞個再過N年後我們來相會),但你又不能不承認小清新這種東西人家是越來越玩轉了。女豬那變化也忒大了前後判若兩人;Mario整部賣萌啊!還胖胖瘦瘦的來回變啊!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