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從教多年,每個學期之初,都會有一些家長打電話或者親自到我家商量他們孩子安排座位的事宜——
「老師,我的孩子你能不能安排在班級中的班級中好一點的位置?最好把他安排在前幾排,居中的位置,你看怎麼樣?」
「要不,讓您的寶貝兒子坐在我的講臺上,您覺得如何呢?」我反問道。其實,只要學生的視力是正常的,他們無論坐在班級中的哪個角落,都不會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造成多大的影響。
班主任是怎樣安排學生的座位?班主任應該怎樣安排學生的座位?我是鄉村教師,接下去請聽聽我這個鄉村教師的做法:
首先,我排座位遵循的原則是:高個子的學生坐到後面,個子比較矮的坐到教室的前面。我們這邊的老師差不多都是這樣安排。這樣安排的好處是:避免矮個子同學的視線被擋住,致其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我安排學生座位的時候,會照顧那些眼睛近視的學生。我記得當年我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我眼睛有點近視,但卻不知道為什麼被班主任老師安排到倒數第二排。於是我自己自行到眼鏡店買了一副8塊錢的眼鏡。但是,這副眼鏡戴著戴著,我的視力就下降得非常快,以至於到後來我戴著那副劣質眼鏡都看不清老師黑板上的板書,對於學習上算比較刻苦的我而言,這簡直就是一種煎熬。
當我當上老師,成為班主任之後,我就告訴自己,絕不能讓這種狗血鬧劇重演——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一碗水端平,雖然座位對大部分學生來說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把近視的孩子安排在教室的旮旯之地,就是一種非常不厚道的行為。
第三,班級中最調皮、最不自覺的孩子,我會把他們安排在離講臺最近的地方。因為這些孩子,我上課的時候不去關注他們的話,他們就會思想開小差,甚至搞一些惡作劇,長此以往,對班級管理極其不利。而我的脾氣不怎麼好,讓這些同學安排在離我最近的地方,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我的「法眼」,在上我的課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我們這邊的一些中學的老師,會按照學生的成績高低來安排座位:他們往往是採用讓學生「挑座位」的方式來安排座位——誰的成績在班級中最好,就由誰最先來挑選座位,從第一名一直挑選到最後一名。對於這種做法,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