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致遠號巡洋艦沉沒記

2020-12-23 奇聞聊今古

1894年9月17日上午,秋日下的黃海海面,呈現出一片柔和的灰藍色。大清帝國北洋艦隊順利完成護送運兵船的任務後準備返航。此刻,鄧世昌在致遠號巡洋艦上忙碌了一天也頓感疲憊忽然,瞭望哨向他報告:一隊懸著美國國旗的軍艦正向他們駛來。

美國軍艦! 鄧世昌一驚,美國軍艦怎麼開到這兒來了呢?他接過大副手中的望遠鏡一看,那旗杆上飄揚的旗幟告訴他,果真是美國軍艦!奇怪的是這些軍艦一不打旗語,二不鳴汽笛,竟然朝他們直衝而來。鄧世昌命令官兵密切注視這隊軍艦的動向。

艦隊離他們更近了,大副突然喊道:「管帶,是日本軍艦! 這一聲使得鄧世昌定神一看:可不! 那艦上的美國國旗眨眼間已換成了日本太陽旗。太可惡了,強盜!騙子!他恨恨地罵了一句。看來,一場惡戰不可避免了!他正要下令迎戰,忽聽「轟轟轟!」日本軍艦已經開了火。

鄧世昌的致遠艦立即向日艦還擊,可日艦體積小,速度快,七拐八彎,竟躲過了炮彈,繞到了他們的後面,炮擊中了致遠艦後面的超勇艦,頓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超勇艦迅速下沉,艦上的官兵紛紛跳入大海。這時,致遠艦上,鄧世昌正沉著果斷地指揮官兵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一顆顆炮彈帶著仇恨的火焰飛了過去,一條條火龍在大海飛舞,一團團烈焰在天空中燃燒,日本聯合艦隊正遭到清朝海軍官兵的奮勇抵抗。

不知打了多久,大副突然向鄧世昌報告:濟遠艦和廣甲艦跑了。鄧世昌舉起望遠鏡,果真看見一直跟在後面的兩艦衝出日艦的包圍圈,溜了。日本聯合艦隊很快發現致遠號的作用,便想用密集的炮火把致遠艦與其它艦分割開來。鄧世昌立即命令致遠艦向其它艦靠攏,但日艦的炮火越來越猛烈,怎麼也靠不上去。

「轟」一顆炮彈落在致遠號甲板上,把艦體炸了個大洞,海水一個勁地往艙裡湧。鄧世昌正要下令堵水,又一顆炮彈擊中艦的左側,艦身馬上歪到了一邊。與此同時,艦上的炮聲也不響。鄧世昌立即上炮臺,大聲吼道:「打,給我打!」一個渾身是傷的炮手咬了咬牙說:「管帶,沒有炮彈了。鄧世昌的心猛地一沉,低聲問道:「真的嗎? 炮手回答:「是的,沒有了。」艦體傾斜得更厲害了,鄧世昌的身體也隨著船身在傾斜。他清醒地意識到:為國捐軀的時刻到了。

日艦此刻也停止了對致遠艦的炮擊。四周頓時恢復了平靜,海風送來了日艦上嘰裡呱啦的喊叫聲。「他們在叫什麼?」鄧世昌問身旁的翻譯員。「叫我們掛白旗,投降!」鄧世昌冷冷地一笑,隨即下令:「集合!」

全艦官兵都來了,人人身上帶著傷,注視著一起浴血奮戰的管帶。鄧世昌的目光掃視著大家,平靜地說:「我們已經彈盡艦傷,大家說怎麼辦?」 靜靜地沒有回音,只聽得海浪拍擊著艦舷的譁啦聲。鄧世昌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再過一會兒,我們就要和致遠號一起沉入大海。弟兄們,難道我們就這樣等死嗎?」話音剛落,大家一齊吼起來:「開足馬力衝過去,撞沉日本人!」好!」鄧世昌大手一揮。「轟隆隆…」馬達聲又響了起來,致遠號拖著憤怒的火焰,帶著滿身的創傷,咆哮著向日艦吉野號猛衝過去!

吉野號的艦長根本不敢相信清朝軍艦敢跟他拼命,直到致遠號像一頭暴怒的雄獅,出現在離他們不遠的海面上,直到他在望遠鏡中看到高雪亮的指揮刀屹立在指揮臺上的鄧世昌時,他才猛醒過來,又蹦又叫:「魚雷」!快放魚雷!一枚枚魚雷飛射而來,已經受傷的致遠艦怎麼躲也躲不開。鍋爐爆炸了,艦身上又添了幾個洞,致遠艦像一個迅猛奔跑的勇士猛地被砍斷了雙腳,在海面上打著圈圈。15時30分,致遠艦終於被海水淹沒。鄧世昌及全艦240多名勇士葬身黃海。

致遠號排水量2300噸,航速達18.5節,是北洋艦隊主力戰艦中速度最高的。它見證了北洋艦隊成軍時作為亞洲第一艦隊的輝煌,黃海一戰,鄧世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艦在人在,艦亡人亡的海軍傳統作戰理念,光緒帝送其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相關焦點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致遠艦曾射擊直至沉沒(圖)
    濟遠號與定遠號、鎮遠號裝甲艦同樣是德國伏爾鏗船廠出品,本來是作為定遠號的姊妹艦訂購的,後因資金不足,於中途改為裝甲(穹甲)巡洋艦,這也是德國設計製造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1885年加入北洋水師,該艦第一任管帶方伯謙為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畢業生,因在豐島海戰中率艦遁走而被日本海軍史學家平田晉策稱為「善於逃跑的名家」。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沉沒戰艦致遠艦將重建(圖)
    海戰沉船出水記  2014年7月10日, 遼寧省丹東港大東港區碼頭一側鞭炮齊鳴,人頭攢動,複製北洋水師致遠紀念艦的艦體合龍工程正在進行。這是一艘丹東人自籌資金,以一比一的比例復建的一艘仿古戰艦,將重現鄧世昌麾下這艘中國巡洋艦的雄姿。該艦計劃於2014年9月17日下水,此後將成為丹東新建的甲午海戰紀念館的一部分。
  • 甲午海戰致遠艦機關炮直到軍艦沉沒前仍在射擊
    追尋北洋水師遺蹟之四:致遠、靖遠及平遠艦薩 蘇1886年,中國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造了兩艘造型優美的穹甲巡洋艦,即後來的北洋水師致遠艦和靖遠艦。致遠艦在1887年加入北洋水師,管帶鄧世昌。大東溝海戰中,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中彈起火,致遠艦為掩護旗艦衝出陣前與日艦拼死奮戰,重傷後在鄧世昌率領下撞向最兇猛的日艦「吉野」號,終因中彈太多功敗垂成。在戰場外圍觀戰的西方軍人記述,致遠艦桅盤中的機關炮直到軍艦沉沒前仍在射擊。從此,致遠艦和鄧世昌成為中國海軍英勇奮戰的圖騰。
  • 美國輕巡洋艦海倫娜號沉沒小史
    美國輕巡洋艦海倫娜號輕巡洋艦  「海倫娜」號輕巡洋艦(CL-50)因為當時美軍和日軍正在全力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對於美軍來說,水面艦隻十分缺乏,特別是薩沃島之戰,4艘巡洋艦沉沒,1艘巡洋艦喪失戰鬥能力,所以「海倫娜」號的到來十分及時。
  • 致遠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圖紙正上方是黑色墨水書寫的英文花體「Cruisers.Nos493&4」(「巡洋艦編號493和494」)字樣。再查看其他6張圖紙,也有同樣的編號——也就是說,這套圖紙為「493號」「494號」兩艘巡洋艦共同所有。  在檔案館工作了17年的檔案員瑞秋·吉爾與檔案館海事歷史部原負責人、英國海事歷史學家伊恩·懷特黑德反覆查找、核對資料,證實了致遠艦的建造編號正是「493」。
  • 致遠艦的前生今世,竟因英國眼紅德國獲得清朝戰艦大訂單而誕生
    而正是因為鄧世昌在甲午戰爭中英勇無畏的表現,所以鄧世昌管帶也就留下了碧海忠魂的美名,而作為鄧世昌座艦的致遠艦也就留在了那片碧海之中,伴隨著近幾年的考古深入,潛水員們已經在黃海的水下發現了沉沒的致遠艦殘骸,處於保護文物的原因並沒有被打撈出水。那麼就讓我們走進這艘美名遠揚的戰艦,看看它在甲午戰爭背後的故事。
  • 「印第安納波利斯」巡洋艦沉沒誰之過?
    1945年夏天一個晚上,美國一艘巡洋艦在太平洋被日本潛艇擊中後沉沒。但過了半個世紀,這個故事才接近尾聲。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上載有近1200名官兵。7月16日,這艘巡洋艦從舊金山起航。艦上載有的秘密貨物連艦長也不知為何物。裝在一個重鉛氣缸中的貨物是鈾235,是具有前所未有爆炸力的原子彈的重要成分。
  • 中國人最不能忘記的巡洋艦,日本吉野號
    引言:隨著先進驅逐艦、陸海戰作戰思想的轉變,巡洋艦已經成為淘汰品。目前全球服役的巡洋艦比較出名的還有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排水量超過9000噸,1983年服役,可以執行防空、反潛、反艦等任務。而另一款則是俄羅斯的基洛夫級核動力戰鬥巡洋艦,代表作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其以強悍的反艦能力聞名世界。時至今日,彼得大帝號也服役了近20年。似乎除了這兩款巡洋艦,其他的並不為人們所熟知,然而有這樣一款巡洋艦值得中國人記住:日本吉野號。
  • 菲律賓發現二戰日本巡洋艦,沉沒前中4發魚雷,300人葬身海底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導,菲律賓海域發現了二戰中被擊沉的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摩耶」號殘骸,發現地點位於菲律賓帕拉萬島前海1850米處的海底,探測器清楚地拍到了「摩耶」號船體、艦橋和主炮,所刻的銘文仍然清晰可見。發現「摩耶」號的是美國微軟創始人之一創建的海底搜尋小組,熱衷於搜尋海底沉船,2015年曾發現日軍沉沒戰艦「武藏」號。
  • 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設計圖百年後在英國重見天日
    Nos493&4」(「巡洋艦編號493和494」)字跡工整、墨跡清晰……塵封百年,甲午海戰中抗擊日艦後沉沒的清北洋海軍致遠艦部分原廠設計圖紙在其建造地——英國紐卡斯爾市的一家檔案館首次被發現,為打撈那段悲壯的歷史提供了重要參考。新華社記者日前在泰恩—威爾檔案館查找北洋海軍史料時發現一套名為「中國巡洋艦舵機設計圖」的原始圖紙。
  • 真正意義上的輕巡洋艦的始祖,戰爭中表現出色,僅有一艘沉沒
    林仙級輕型裝甲巡洋艦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輕巡洋艦的始祖。在一戰爆發前英國海軍正在瘋狂暴兵,大量先進的高速驅逐艦服役,而作為各驅逐艦支隊旗艦的偵查巡洋艦就顯得落後了。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高速驅逐艦領艦的設計被提上日程。
  • 超級碰碰船螢火蟲號驅逐艦:一生多次碰撞 最後一次碰撞直接沉沒
    在這一仗中,螢火蟲及其全艦官兵展示了悍不畏死的作戰作風,以自己不足2000噸的小身板,正面硬剛德國海軍的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型巡洋艦。1940年4月8日,螢火蟲號在北歐海域遭遇了一支德國海軍艦隊,剛開始發現這支艦隊只有兩艘驅逐艦,不過這支艦隊絕不僅僅是螢火蟲號所發現的那樣表面的戰鬥力,實際上,這支艦隊擁有著讓螢火蟲號難以匹敵的力量——其旗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型巡洋艦就在附近不遠處。
  • 我們還能見到,即將被歷史淘汰的巡洋艦嗎?
    ——百度百科「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其首制艦為「基洛夫」號,第二艘艦為「伏龍芝」號,第三艘艦為「加裡寧」號,第四艘艦為「安德羅波夫」號。有趣的是,這四艘艦隻都是由波羅的海船廠建造。第一個階段是北洋水師階段,有裝甲巡洋艦:經遠、來遠,穹甲巡洋艦:濟遠、致遠、靖遠,撞擊巡洋艦:揚威號、超勇號,無防護巡洋艦:威遠、康濟、廣甲,魚雷巡洋艦:廣乙、廣丙。
  • 碧海忠魂致遠號:此日漫揮天下淚 有公足壯海軍威
    致遠號上一期我們說到了北洋水師不戰而逃的敗類方伯謙,如果說他是北洋水師最大的汙點,那麼鄧世昌則是北洋水師榮耀巔峰的象徵。今天棟哥就帶大家了解碧海忠魂致遠級穹甲巡洋艦——致遠號與靖遠號。北洋大臣李鴻章本意是以濟遠號為藍本在英、德兩國再訂購4艘濟遠級巡洋艦,但因濟遠級設計上諸多的不足讓清政府更改了計劃,分別在英國訂購2艘英式穹甲巡洋艦,在德國訂購2艘裝甲巡洋艦。
  • 德意志海軍的驕傲一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在一戰前建造的一型裝甲巡洋艦。本級艦共2艘,"沙恩霍斯特"號 和"格奈森諾"號。鑑於"約克"級成功的設計,德國人決定建造一級加強火力的改進型"約克"級裝甲巡洋艦,這就是日後鼎鼎有名的"沙恩霍斯特"級。
  • 民國第一巨艦六千七百噸級巡洋艦——「重慶」號
    重慶號輕巡洋艦是民國海軍中最大最強的主力戰艦,被視為「王牌」軍艦。 「曙光女神」號 其原為林仙級輕巡洋艦的4號艦,「曙光女神」號。
  • 北角海戰:德軍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最後一天
    雖然在很多後世的作家與粉絲眼裡,她的實力、名氣和象徵性都遠遠不及戰列艦俾斯麥號,卻更適合被當作第三帝國艦隊的一個縮影。  作為納粹復興海軍力量的代表作,始建於1935年的沙恩霍斯特號,一直處於較為尷尬的中間位置。在她和姊妹艦格奈森瑙號之前,已經有頂著袖珍戰列艦之名的德意志級下水。
  • 鴉片戰爭爆發前夜,看看大清和大英這兩大帝國的動向
    其實早在雍正年間,就有西方傳教士活動,乾隆、嘉慶期間更是有英國官方的訪問團正式來訪,他們期望與這個遠東上幅員遼闊的大清帝國建立貿易關係,但他們失望地發現,這個大清帝國的思維與他們完全不在同一頻道上,經過爭取,好不容易答應只給他們開放廣州口岸,還說是可憐他們這些海外小國才這麼做的。 進入道光年間,英帝國按捺不住了。
  • 大清國?大清帝國?
    中國,中華大清國,大清、大清國,大清帝國,中華,這幾個名字幾乎是串著用的。」和「中國之總管」這樣矛盾的詞句,說明「大清」和「中國」幾乎就是畫等號,混用不分。>「大清帝國」。軍隊結語:無論是「大清國」、「大清帝國
  • 曇花一現的戰列巡洋艦
    為跳出這一死循環,當時有人提出一種設計概念,即採用戰列艦級別的火力,減少裝甲防護以減輕重量,使航速能夠超過戰列艦達到巡洋艦的水平,這就是戰列巡洋艦的雛形。簡單說,戰列巡洋艦將戰列艦的強大火力與巡洋艦的高航速結合起來,火力比巡洋艦強,航速比戰列艦高,兼有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