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堅持這四個原則,家長們都做到了幾個?來給自己打個分

2020-09-05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中國自古以來就極其重視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有些先人為了教育子女還創作出特有的家訓書籍,形成自家特有的風格原則。諸如比較著名的《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

  • 家風家訓對於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給後代教育子女創建了一定的原則,這對於子女的良好教育有著重大意義。

要想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務必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大家真的做得到嗎?不妨來給自己打個分。

第一、平等原則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平等意識,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不能夠因為自己是家長就高高在上,對孩子亂發脾氣。

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相處不僅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還能夠讓孩子明辨是非,更有想像力。

但是現在好多父母都不能做到這一點,認為作為父母,孩子就要絕對的聽從自己的所有命令。

實際上這是極其錯誤的,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最忌諱父母「一言堂」,不接受子女的正確意見和建議,實行「獨裁統治」,這樣子最終會讓孩子變成一個沒有主見、逆來順受的人,離優秀越來越遠。

第二、以身作則原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舉止對於孩子的影響將會是潛移默化且十分深遠的,因此教育要堅持以身作則的榜樣原則。

小孩子最善於模仿,家長的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行為都可能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 如果家長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那麼孩子就會也是大大咧咧的,不懂禮貌。
  • 如果家長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行為舉止合理,處理問題條理清晰,那麼孩子就會潛移默化的像父母一樣擁有這些優點。

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夠變得越來越出息,父母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務必要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

第三、統一原則

中國古代會出現這麼多的家訓書籍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想要讓對於子女的教育做到統一,按照家訓來進行教育。

如果家人之間或家庭與學校之間對於孩子的教育風格不一樣,同一件事情教導孩子不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

那麼孩子將會對於這些教育產生懷疑,感到無所適從,因此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做到統一原則是極為重要的。

要做到父親和母親對於孩子教育的統一,家庭和學校之間在教育準則及為人處世方面的一致性。

通過家人之間以及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不斷溝通,做到家庭成員之間以及家庭與學校之間教育觀念的一致,杜絕出現因為觀念不一致導致孩子不知道聽誰的,感到迷茫的情形。

第四、寬容及鼓勵原則

中國有句古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犯錯的。對待孩子的錯誤,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寬容,要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切忌孩子一犯錯就言語辱罵,拳腳相加。

父母應該做的是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幫助子女改正。除此之外,教育孩子也要秉持鼓勵原則,孩子們都會渴望得到來自家長老師的認可,當孩子有進步時家長要不吝表揚表揚之詞,鼓勵孩子更上一層樓。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需要有原則,只有秉持以上教育孩子的原則,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樂觀地成長,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相關焦點

  • 教育男孩要堅持這四個原則
    家裡有男孩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記著這四個原則,你的孩子一定會很了不起。原則一:從小要讓男孩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男子漢。男孩在四五歲的時候,就會有性別的意識,認為自己是個小男子漢了。這個時候,父母要抓住教育孩子的機會,培養孩子男子化的作風。
  • 李玫瑾教授:正確面對孩子的「哭鬧要挾」,家長要堅持四個原則
    反正就是要家長妥協,不然就是不起來,然而李玫瑾教授對於孩子的這樣的行為做出了以下的看法:面對孩子的&34;,家長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那麼,在知道這四個基本原則之前,家長應該檢視下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岔子,在根本上解決孩子為什麼會
  • 這「四個時刻」不要批評娃,教育要分時間點,家長們把握好分寸
    1)早上出門和晚上睡覺時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都很清楚早晨的這幾個小時時光對一天來說有多重要。,這幾聲嚎啕大哭會成為脾氣爆發的催化劑,會傷了孩子的心,更會傷了親子關係。打孩子的弊端我們心裡都清楚,傷害孩子、破壞親子關係,甚至會觸犯法律。我們都想教育好孩子,但這並非是速成的,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 批評孩子的五個原則,你做到了幾個?
    我們經常會因為孩子做的各種事情批評孩子,那批評孩子有幾個原則,你做到了嗎?1.強而短大部分的媽媽會總是不厭其煩的跟孩子講大道理,嘮叨個沒完,長篇大論只會讓孩子忘記犯了什麼錯,點到為止,把反思權交給孩子。2.不隨性我媽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同樣的錯誤,今天批評,明天放縱,會讓孩子難辨是非,分不清對錯。3.降低期待家長們以為批評過了這個錯誤就不會再出現了,那你就想的太過美好了。不要以為一次批評,孩子就會徹底改正。有一點進步,孩子就值得得到肯定。
  • 放養不是放縱,教育孩子堅持這3個原則,讓孩子更優秀
    凡事家長都親力親為,沒有對孩子做到放手,而如今,孩子慢慢的長大了,在他們的心中就形成了對於父母的依賴感,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各種各樣的不放心,其實,這也間接導致了孩子不能夠真正的做到成長,教育,我們家長不能夠只教會孩子讀書學習,更重要的品質也需要家長一步一步的去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上,有時候需要進行放養,不要一味的去約束孩子,有時候放養會讓孩子更加的優秀。
  • 孩子專注力不行,家長要從這四個維度認清
    請讀者們先問自己回憶一下自己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你們現可以專注看書30分鐘以上嗎?可以在工作時不淘寶不看新聞嗎?陪伴孩子做作業時不玩手機嗎?是不是發現我們自己的專注力也不堪了?整個家庭生態都受影響從四個方面正確全面理解專注力
  • 家長堅持4個原則,正確引導孩子的物質欲
    文/心蕊編輯/心蕊相信我們很經常會在在超市的玩具區看到又哭又鬧的孩子,這群孩子往往是看上了一件玩具,父母不敢肯買給他而使出撒潑的手段。家長們都為此特別苦惱,甚至於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而不路過玩具區。但是,我們雖然能理解孩子的物質欲望,卻不能縱容他們,父母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懂得以合理的方法來控制、限制孩子的物質欲。
  • 李玫瑾:孩子不合理要求,必須要遵循4個原則!有多少父母做到了
    李玫瑾:孩子不合理要求,必須要遵循4個原則!有多少父母做到了什麼是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呢?其實為人父母的都懂,就是一些不好的要求。比如說孩子要玩手機遊戲,這就是不合理的要求。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很多父母都做得出來,到底有沒有問題呢?可以說問題還是有的,會導致今後孩子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都不敢開口向父母要,不敢開口向父母要,他們會怎麼做呢?會在家裡偷錢,一點一點偷,神不知鬼不覺,就存了夠買玩具槍的錢,買回去,父母問這是誰呢?孩子就開始撒謊說,這是隔壁某某借給我玩的。這麼回答父母也就會開始懷疑,就去問隔壁的某某。
  • 想要孩子長的高?家長要堅持這4個原則,輕鬆長高不是夢
    眼看小朋友不僅身高沒長,越來越胖,很多動作都比同齡的寶寶要慢,小諾急的不得了,可是又不捨得停止寶寶的&34;。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出現明顯的提升,家長更願意給寶寶花錢,巴不得把所有&34;的東西都搬回家,卻沒有考慮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
  • 孩子利用「哭鬧」要挾時,父母妥協孩子變本加厲,要堅持4個原則
    ,他們就會不斷的試探父母底線,今天為個幾塊錢的零食哭一哭,明天為了幾十塊錢的玩具打滾兒,後天因為幾百塊錢的電動火車躺地上不回家,這是一個不斷的在試探上限的過程,直到父母不能承受而拒絕為止。好的管教方式,既要表達出父母的愛,又要讓孩子得到教育,收斂自己的行為,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三、李玫瑾教授:孩子「哭鬧要挾」,家長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1、「不要罵孩子。」
  • 開學了,給小學學生家長們的幾個忠告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等重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家長們對兒女的教育的重視程度都普遍提高,這本來是件大好事,但是從以前的被生計所迫,沒時間管孩子的教育,即「放羊式」的。如今,家長們又進入另一個教育誤區,就是違背孩子循序漸進的成長規律,用的是「寵物式″或「填鴨式」,利用各種補習,搞得好像全世界的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全才」似的。
  • 教育孩子,堅持這4個原則,長大肯定了不起
    每位家有男孩的家長,在教子過程中,如果你時刻記著這四大原則,那麼,你的孩子一定會很了不起!原則二:千萬別對男孩來&34;的,要和男孩做朋友。原則四:男孩的成功個性需要從小培養。如果你希望一個一直都畏畏縮縮的小男孩,在20歲之後,忽然像個出色的外交家一樣去交際,這可能嗎?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子在25歲之後,能像理財專家那樣去理財,這只能是你的一個美好夢想。任何一個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長的夢想裡。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腳踏實地地引導他去積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質。
  • 孩子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這四個部分,你都做到了嗎?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那麼等孩子的叛逆期來臨時,作為家長我們更難以逆轉。因而,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抓起了。不要因其小就縱容溺愛,不然後果將不可設想。其實,孩子的教育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衣、食、住、行。在這四個部分裡,稍有不慎都會促使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 育兒手冊:孩子出現「社交衝突」時,父母要堅持好這4個原則
    孩子們的「社交衝突」,通常分哪幾種情況呢?第一:爭奪物品產生的衝突孩子們對於一些玩具、裝扮、學習用具等等擁有著強烈的喜好和欲望,有時孩子們在爭奪一個物品時常常會發生衝突,這是因為孩子們心理不夠成熟,對於所有權的定義尚且不夠清晰,被爭奪物品的孩子認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而搶奪物品的孩子不達目的不罷休。
  • 李玫瑾:教育男孩父母要堅持這5個原則,長大後孩子更容易成功
    父親帶著孩子和書離開書店後,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人生很長,人人都難免會犯錯,不要讓這件事成為你心中的陰影,以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羅松曾說過一句話,父母給男孩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陽光教育。其實上文的父親正是用這種溫暖的方式教育了孩子。
  • 黑幼龍教育孩子時,只堅持一個字,最終四個孩子全部進入名校就讀
    這幾個孩子最後也成才了。1、黑幼龍用自己的經歷教育孩子黑幼龍在年幼時期成績並不是很好,不過他後來為了證明自己,通過自己不懈努力,終於獲得了去美國留學的機會,而且也順利獲得了碩士學位。後來黑幼龍生兒育女,一共養育了四個孩子,不過這幾個孩子可不是好管教的,黑幼龍甚至覺得養育孩子比讀書難多了。
  • 李玫瑾:教育男孩堅持這3個原則,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她在教育訪談中曾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教育男孩能不不打罵就不打罵,否則只會讓孩子站在你的對立面。家長們也經常對男孩子旺盛的精力感到頭疼,也為男孩的沉默寡言而擔憂!每位家有男孩的家長,在教子過程中,如果你時刻記著這3大原則,那麼,你的孩子一定會很了不起!
  • 幼兒園根據什麼"分班"?3個原則老師不說,但家長們心裡要有底
    小朋友在到達一定的年齡後,家長們總把他們送到正規的學校接受教育,上幼兒園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是小朋友所接觸的第一個大集體,所以對於幫小朋友選擇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學校是很有必要的,進入到一個好的班級接受好老師的教育是每個家長都很看重的。將小朋友送到學校後,小朋友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老師接觸,那麼小朋友的教育成果如何取決於這個老師是否專業負責等等。
  •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始終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而不只是講道理
    在左先生的教育觀念裡,他也不推崇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於是左先生都通過說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還能聽,時間一長,孩子就出現了厭煩,不想聽的表現。,某種程度上也就代表孩子認同了家長的想法,但是孩子在2歲以後就有了自我意識,只是缺乏辨識能力,所以他們不會考慮家長的話是對是錯,而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很多時候家長和孩子講道理,過程都很辛苦。
  • 父母教育男孩,最好堅持這4個原則,李玫瑾:孩子未來更有擔當
    其實很多家長在教育男孩的時候,都非常頭疼,甚至會想自己生的為什麼不是一個女孩,這樣也能讓自己少操一些心,所以可以看出在教育上,男孩和女孩就會有不一樣的特點。自尊心更強不知道家長們發沒發現,很多男孩子都會有「死鴨子嘴硬」的毛病,就是因為多數的男孩子會有更強烈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在別人的面前示弱,甚至在面對家長的責罵的時候,也不願意輕易的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使得家長在教育男孩的時候難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