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和奶奶,究竟誰帶孩子最合適,關鍵是年輕人的態度

2020-11-14 雲外傳錦

文/沐梓青


01

年輕夫婦生下小寶寶,究竟是奶奶帶還是姥姥帶?

這個問題放在幾十年前的中國,應該是毫無爭議地選擇奶奶,只是如今的新時代,各種情況早已經發生了變化,恐怕很難下定論。

這也就導致當下,有些孩子奶奶帶,有些孩子姥姥帶。

奶奶和姥姥,無論是誰,只要有時間和精力,加之她自己也願意為兒女付出,那麼幫著兒女帶小寶寶,都是無可厚非的。


02

那麼,有爭議的事情就出來了:帶孩子的姥姥總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親家就欠她的人情,親家在她面前就應該低眉順眼唯唯諾諾。

可事實真的需要這樣嗎?

我覺得大可不必。

現在很多姥姥帶孩子,一來是自己女兒的意思,女兒作為媳婦不想和婆婆一家人同住,也想讓自己的媽媽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所以她根本就不容丈夫和婆婆質疑,就決定了誰來帶孩子。

而姥姥們,既然你是為了女兒著想,也想更多見到外孫,那麼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甘情願的,雖然並非理所當然。

帶孩子的過程雖然累,但是看著孩子一點點長大,圍著自己蹦蹦跳跳說說笑笑,那份成就感和滿足感是什麼都替代不了的,並且孩子跟姥姥長大,自然也就跟姥姥很親近,即使以後長大成人也會時刻惦記這份恩情,只要時間允許就會多探望照顧姥姥。

而那些被冷落的奶奶呢,其實她也想帶孫子或者孫女,也想享受兒孫繞膝的樂趣,只是姥姥剝奪了,奶奶心裡的冤屈向誰訴說呢?憑什麼還要在受姥姥和兒媳婦的擠兌?


03

夢夢和老公經過介紹認識,當初夢夢在小城鄉鎮教書,而老公在省城工作,兩個人談得來也就沒有考慮太多,自然而然結婚成家。

夢夢家裡只有兩個女兒,老公家裡只有兩個兒子,其實還挺互補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距離。

雖然在同一個省,但是也有四百公裡,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夢夢一直想讓老公來自己這邊發展,只是老公覺得自己是技術男,在小鄉鎮根本就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夢夢也就不了了之。

他們婚後不到四年,夢夢生了兩個寶寶,每一次,夢夢都是在省城坐完月子,就帶著寶寶回娘家,一住就是半年甚至一年。


所以兩個孩子都是跟著媽媽在姥姥家長大,自然也就是姥姥照顧得多一些。

但是也並非奶奶不管,夢夢的婆婆五十出頭,有時間也有精力全心帶寶寶,奈何兒媳婦不喜歡跟婆婆相處。

夢夢帶著孩子在省城居住,都是婆婆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家務,兩個寶寶也很喜歡跟奶奶一起,唯一不習慣的是夢夢,她總是嫌棄婆婆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還常常對著婆婆大吼大叫。

夢夢覺得自己媽媽幫忙帶孩子這幾年,為婆婆減輕了很多負擔,婆婆就應該對自己媽媽感恩戴德,平常婆婆老家的山貨成熟了,自然應該給自己媽媽寄些過去,也算是一種感謝了,只是這點物質對於自己媽媽的付出簡直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04

其實,夢夢的婆婆心裡也很委屈,她時刻準備著帶孫子,從來沒有想過要偷懶,但是兒媳婦不給自己機會呀,每次孩子回姥姥家就是一年半載,有一次婆婆甚至去姥姥家住了一個多月,幫著照顧孩子。

只有婆婆自己心裡知道,那一個月,住在兒媳婦娘家,寄人籬下的滋味太難熬了,買菜做飯收拾家務帶孩子一樣都不落下,還好像欠著別人幾百萬似的。

這好像成為現在很多婆婆奶奶無法走出的困境。

兒子結婚後,兒媳婦始終想距離自己娘家近一點,這也無可厚非,她們帶著孩子在娘家生活,自然是姥姥們照顧孩子多一點,婆婆就是有心也無力伸出手來照顧。

兒媳婦們總覺得婆婆沒有帶孩子,就虧欠自己虧欠娘家很多。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不是婆婆不帶孩子,是你們壓根就不給婆婆機會去帶孩子!

中國社會還是很傳統的,五六十歲的父母輩,誰不想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沒事逗逗孫子,看著孫子一天天長大,家庭和血脈都後繼有人,這是最平凡的幸福。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如願以償。


05

奶奶和姥姥之間,關於帶寶寶的戰爭,最關鍵的還是處於群體中心的年輕夫婦,你們要搞清楚,無論是誰帶孩子,都是年輕人起了很大的作用,既然選擇了姥姥,就不要整天居高臨下地為難奶奶,無論是孫子還是外孫,都是血緣親情。

除非有些奶奶比較作,自己圖清淨不想出力,死活不帶孫子,重任只能推給姥姥,這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做為兒媳婦和女兒,如果你選擇讓自己的媽媽帶孩子,就不要覺得自己吃了天大的虧,奶奶佔盡了便宜,這種想法壓根就是錯誤的。

你自己選擇還是需要自己買單,不要去苛求別人。


作者:沐梓青,陪你一起解讀世界的多情與無情。

相關焦點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尤其是對於那些又生了女孩的家庭來說,姥姥帶女孩子怎麼也比婆婆有經驗。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很難搞,丈母娘看女婿卻是越看越順眼,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姥姥帶孩子似乎都挺合適,也利於家庭團結。前陣子看到一個帖子,就是關於「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的科學排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還有的是,兒媳不放心婆婆帶娃,更信任自己的親媽帶娃。當然,還有的是奶奶不喜歡帶娃,也帶不好,最後只能交給姥姥帶。姥姥帶娃,奶奶「賣好」截胡,寶媽:你誰啊?孩子小時候難帶,奶奶不幫忙,結果姥姥辛辛苦苦帶了三年了,奶奶又跑來「賣好」截胡,確實說不過去。關鍵是,以下原因也很現實。
  • 姥姥帶大的孩子,為什麼更喜歡奶奶?孩子的心裡話,家長最好重視
    ,年輕人自己帶排第2,隨後才是奶奶帶娃。也就是說,年輕人更願意讓姥姥幫忙帶娃,姥姥付出的辛苦也更多一些。不過,儘管姥姥會幫忙帶娃,但孩子們對姥姥的態度,好像並沒有因為關係更近而變得更好一些。王奶奶有一個6歲的外孫,從女兒懷孕後,母女倆就一直在一起,直到孩子出生再到如今的6歲,王奶奶照顧孩子和女兒一家從沒缺席一天,可外孫突然的一句話,讓王奶奶非常寒心。那天是孩子奶奶來看自己的大孫子,因為很久沒見面,爺爺奶奶喜歡孫子給買了很多玩具和小零食,而這些全部都是姥姥平時禁止的。
  • 孩子是姥姥帶大的,為什麼和奶奶更親?3個原因揭露真相,很現實
    如果夫妻有一個人辭職在家照料孩子,就更加承擔不起這份經濟壓力。所以就有越來越多的寶寶,在兒時交由奶奶或者姥姥照顧。即使現在姥姥也加入了帶娃大群裡,可每當問起孩子是和奶奶親,還是和姥姥更親時,依然有孩子會說和奶奶更親近。
  • 孩子是姥姥帶大的,為什麼和奶奶更親?3個原因揭露真相,很現實
    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成年人的壓力大、工作忙,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由誰撫養,就成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雖然在兩三歲後,可以去幼兒園由學校照料。但是在此之前,必須要有人全天看護。可如今年輕人工作繁忙,而且房價、物價都是很大的經濟壓力。
  • 奶奶帶孩子和姥姥帶孩子,這些區別非常明顯,諷刺但也現實
    家裡有新生兒降生,對於父母和家裡人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喜事,但是在產假過後,寶媽們不得不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照顧孩子的問題。通常這個時候孩子都還比較小的,正是需要有人照顧的時候,可是爸媽是要去上班的,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是會給家庭帶來不少的經濟負擔的。所以班得上,那誰來帶娃呢?
  • 姥姥帶大的兩個外孫,為什麼更喜歡奶奶?孩子說出原因,媽媽自責
    葉子和老公結婚3年生育了兩個可愛的寶寶,因為養孩子壓力比較大,所以葉子在出月子沒多久後就開始上班了。家裡孩子本來讓奶奶照顧,奶奶卻以自己身體不好為由推脫了,葉子只好叫來了孩子姥姥來帶娃。葉子聽了孩子的回答後十分自責,覺得是自己忽略了這一點,便告訴孩子,奶奶和姥姥都是一樣疼愛自己的,都是一樣親的,沒有誰好誰不好,孩子聽罷懵懂地點點頭。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這是很多姥姥幫忙帶外孫發出的感慨!他們覺得孩子小時候,誰帶就跟誰親,但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跟奶奶親。在一些人看來,姥姥帶孩子,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帶外孫,有的還出錢出力,​孩子如果磕著碰著,孩子奶奶那邊還會責怪。其實付出不怕,最讓姥姥姥爺難過的是:孩子長大以後,跟姥姥家不親,跟爺爺奶奶家的親戚走得近。有的奶奶就聰明了,她們覺得孩子給外婆帶,自己就省事了。
  • 奶奶和姥姥之間的戰爭:小寶寶究竟誰來帶才名正言順?
    其實,換誰都會心裡不舒服,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眼看著長大了,彼此早已經習慣了各自的陪伴,忽然有一天幾乎徹底消失在生活裡(除了偶爾的節假日和電話視頻),很難再看到幼小可愛的面孔,也很少聽到孩子在前後的呼喚,老人的心裡總是空落落的。這就引出來一個如今社會很是常見的問題:小寶寶出生後,奶奶和姥姥誰幫著帶才更名正言順?
  • 奶奶和姥姥誰更疼娃?心理學給出答案,孩子的內心感受也不同
    ,而「奶奶好還是姥姥好」成了讓孩子們糾結的問題,那麼,兩者到底誰更疼孩子? 奶奶和姥姥誰更愛孩子? 如果是獨生子女,對於姥姥而言,她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照顧外孫肯定是樂在其中,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為了能夠減輕女兒的負擔,他們在照顧孩子時更用心,完全是出於疼閨女的心態去照顧孩子。 有的婆婆幫忙帶娃並不是出自內心所願,只是擔心不幫忙帶娃,會讓兒媳婦心生嫌隙,將來不善待自己。
  • 奶奶帶孩子:狗咬呂洞賓,姥姥帶孩子:周瑜打黃蓋
    現如今都是姥姥帶孩子,奶奶不帶了?知道原因後心疼孩兒他爸,為什麼現在"姥姥"成了帶孩子主力軍,奶奶卻無人問津,直到《我想網》一個網友一語道破:奶奶帶孩子:狗咬呂洞賓,姥姥帶孩子:周瑜打黃蓋!
  • 姥姥帶娃出大力,孩子卻更喜歡奶奶,傷了心的「姥姥」並不是一個
    雖然說孩子都是跟自己的父母最親近,但是奶奶和姥姥似乎是一個很難「和解」的對立面,總想要在孩子面前爭個高低,看孩子到底跟誰更親。而奶奶幾乎很少照顧孩子,孩子卻似乎天生就跟奶奶更為親近,這也讓太多的姥姥傷了心。姥姥帶娃的時候大多考慮的是自己的女兒,所以意見也是跟女兒一致的,女兒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姥姥自然是不會幹涉。
  • 超年輕姥姥網絡走紅,為什麼姥姥帶孩子會成為風尚
    年輕人也很不知所措,缺乏經驗,因此照顧孩子的大部分責任落在了老年人身上。在家庭中,母親要姥姥帶,父親要奶奶帶,因此不可避免會有分歧和誤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年輕的父母必須與自己的媽媽協商,不要因為孩子而使家庭受到傷害。網際網路上的一位網友分享了他的經歷:他的母親來帶孩子,但他的妻子不高興,因為在奶奶和母親之間,在餵養孩子方面總是會發生一些衝突。
  • 為什麼姥姥帶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跟奶奶親?原因戳心但無力反駁
    如今年輕人忙於工作,孩子大多交給老人帶。而老人帶娃中,姥姥帶娃又居多。所以很多都說「孩子誰帶跟誰親」,以後的孩子估計都要跟姥姥親了。閨蜜家孩子從小就是姥姥帶,等到3歲多該上學了,閨蜜兩口子才把他接回家,讓爺爺奶奶接送上學。現在爺爺奶奶才帶了幾個月,孩子就把姥姥忘了。閨蜜有一次問他:「姥姥親,還是奶奶親啊?」這孩子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奶奶。」
  • 「奶奶親還是姥姥親?」孩子的回答現實又戳心,年輕人需反思
    所以都會選擇讓老人來幫忙帶娃,然而選擇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一直都是寶媽們非常糾結的問題。不過要站在奶奶和姥姥的角度來看的話,她們都希望孩子能與自己更親近些,畢竟就只有這麼一個孫娃。但是姥姥很久才會來走親戚串門,不過姥姥每次來我們家都會帶很多好吃的,我們去姥姥家她們也會準備很多好吃的給爸媽帶回來。不過我還是喜歡奶奶一些,因為奶奶和我是一家人,姥姥那邊是親戚。
  • 奶奶和姥姥到底誰更親?孩子的回答很真實,老人感慨有點心酸
    文|秘籍君如今,年輕人忙於工作,所以都流行老人帶娃,而這「老人」不是孩子的奶奶就是姥姥。不管是誰帶,都是孩子的長輩,都會對孩子親。但是,在孩子心裡,奶奶和姥姥到底誰更親呢?很多人會說:「自然是誰帶跟誰親啊。」不過,現實答案卻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尤其是孩子的回答都很真實,會讓很多老人感慨有點心酸。
  • 奶奶和姥姥看管孩子的區別很大,雖然很有爭議,但很真實
    正常來講應該是媽媽們自己帶孩子是最合適的,如果讓媽媽辭職,做家庭主婦在家全職照顧孩子,這不僅使媽媽們失去了工作機會,還會導致生活壓力加大。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每個月都要還車貸、房貸、還有日常開銷,孩子的奶粉錢、為了保證生活質量,唯一的辦法就是請孩子的姥姥和奶奶照顧孩子,這樣既不耽誤工作,也不耽誤照顧孩子。也不用擔心請來的保姆對小孩子不好。
  • 小時候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憑什麼長大後就得和爺爺奶奶親?你配嗎
    因為婆媳相處不和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讓親媽幫忙帶娃。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聲音,說「姥姥姥爺帶孩子最吃虧,反正將來孩子還是和爺爺奶奶親」。誰聽到這話不生氣啊!不過這話說的真的有道理嗎?網友C:從小在姥姥家長大,爺爺奶奶家很少去,現在和爺爺奶奶也不親。說什麼「姥姥帶大的孩子都和爺爺奶奶親」,都是胡扯!只有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會那樣,大多數的孩子心裡都是惦記著姥姥姥爺的。
  • 家有萌寶:都是長輩帶娃,奶奶和姥姥有什麼區別呢?
    ,奶奶和姥姥有什麼區別呢?自己要忙工作忙事業沒辦法專心帶娃,請保姆或僱月嫂又擔心她們不能給到孩子最需要的陪伴與關注,所以初為人父母的年輕朋友們一般只能向經驗充沛的雙方父母尋求幫助,希望父母能夠伸出援手幫助自己。但是夫妻可能對雙方父母帶娃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如果大家意見不合,這也極有可能成為夫妻之間潛在的矛盾之一。
  • 為什麼都說姥姥養大的孩子還是給奶奶親?難道不和姥姥親嗎?
    而不是像有些人說的,因為孩子跟奶奶的關係更近,所以會跟奶奶更親。那麼,究竟孩子跟誰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吧。因為奶奶不喜歡兒媳,也就會帶著情緒不喜歡孩子,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會沒有那麼親密,反倒是把孩子一手帶大的姥姥更深得孩子的心,所以這種情況的家庭關係,孩子會跟姥姥更親一點。相反,如果是家庭裡的成員關係和諧的這種,奶奶或許因為一些事情沒有時間帶孩子,但對於孩子的愛並沒有少,這種被姥姥養大的孩子一般對於姥姥跟奶奶是同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