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是華夏典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起源很早,遠至上古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已進行祭祀活動,留下了不少這方面的遺蹟;甲骨文卜辭和大量先秦史料則保存了有關古代祭祀活動的文字;《詩經》中《大雅》一部分和《頌》,幾乎都是表現各種祭祀的詩篇。
從天神、地祇、人神到祖先,古人祭祀的對象很多,禮儀繁複,種類多樣。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傳統基礎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了解一下這些祭祀禮儀——作為華夏子孫,對這些祭祀禮儀的名稱,你能念得出幾個?能念對五個以上的請留言,神秘君給你點個讚,全部都能念對的,那絕對絕對不是一般人!
封禪
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禮。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闢場以祭地,報地之功稱禪。[fēng shàn]
礿
春祭名,古代宗廟四時祭之首。古人認為,四季調順,五穀豐登要靠祖神的庇佑,故四時祭均在各季度的頭月進行,把最時新的農產品拿出來薦獻祖神。周朝以後春祭不再叫礿,而改稱祠。[yuè]
禘
夏祭名,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dì]
嘗
秋祭名,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cháng]
烝
冬祭名,古代宗廟四時祭之一。[zhēng]
旅
祭祀名。旅祭通過向神靈陳述祭祀的情由或目的,以求神靈滿足祭者的心願。[lǚ]
禋
野祭名。古人認為天神難以直接接納祭祀物品,於是在野外架樹枝幹柴,置各種祭品於其上,然後點火焚燒,使煙氣上達於天,供天神享用。這樣的祭祀方法叫禋。[yīn]
薦
向鬼神供獻祭品的祭祀。據《禮記·王制》記載,士大夫的宗廟祭祀,有田獵之物則進獻獵獲物,沒有的話,獻當時新產的農作物,叫做薦。[jiàn]
祼
遠古帝王以酒祭奠神主的祭禮。商周時君主行祼祭,要在神主——屍的面前鋪上白茅,用圭瓚斟酒獻給屍,然後由屍將酒灑瀝在茅上,以象徵神飲酒。[guàn]
享
向鬼神進獻食物的祭祀。[xiǎng]
瘞
又叫瘞薶,埋祭品以祭土地。瘞祭在商周時是天子諸侯的重要祭祀禮儀。它反映了古人對土地的崇拜,企望用祭品來博取地神的歡心和庇佑。[yì]
釁
宮室器物新成時,用牲血塗抹建造物以祭祀神靈。[xìn]
禡
古代田獵或戰爭結束時將士們將獵獲物獻給公家的獻神儀式,也叫「獻禽」、「獻獲」。[mà]
禜
祭祀日月星辰山川諸神的儀式,屬弭災類祭祀,意在祈求神明保佑,攘除各種自然災害。[yíng]
蠟
又稱大蜡,漢以後稱臘。古人認為一年的收成得益於各種神靈的助佑,故每年十二月為報饗神明,舉行一次盛大的合祭萬物之神的活動,該活動便稱為蠟。[zhà]
雩
古代天旱求雨的祭祀,雩祭的對象主要為山川百源。每年孟夏天旱時便舉行雩禮,以感動天地山川之神,普降甘霖,弭災佑民。[yú]
儺
用於驅趕鬼魅,消弭瘟疫的祭祀活動。古時儺祭分為三種:一為有所疫則有所儺,一為驅趕基地陰府之野鬼舉行的專門儺祭,一為最常見的季節性「時儺」。[nuó]
祓禊
男女青年暮春三月到河中洗浴(或在家用香草煮湯沐浴),以除去不祥的祭祀古俗。[fú][xì]